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忧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能人,一代名臣名扬天下

雍正忧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能人,一代名臣名扬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77 更新时间:2023/12/15 4:53:26

今天要讲的是从康熙年间就为皇帝工作的另一位大臣,章佳·阿克敦。这位大臣可不得了,他先后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工作,在工作中他无可挑剔,但就是因为个人作风,阿克敦一度被雍正、乾隆打入死牢。

今天,我们走进章佳·阿克敦看看他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

恃才放旷

章佳·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人,自满清入关以来,清政府就对汉人严格打压,汉人地位低下,就连普通百姓想要鱼跃龙门的科举制度,也被清政府严格把控。

汉人想入仕为官可谓是难于登天,但是如果是满洲人,就可以免于科举考试,一封举荐信,直接在朝堂身居要职。

身为上三旗直接归皇帝管辖的正蓝旗,章佳·阿克敦本可以直接去找皇帝要个官职,但是他没有选择这么做。

阿克敦想要体验参加科举考试,寒窗苦读一番后,凭借着卓越的见地和广博的采,阿克敦成功考上进士。

殿试时,康熙帝很欣赏阿克敦的学问,就让他做了翰林院的编修,后阿克敦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侍讲学士。

康熙晚期,阿克敦被派往礼部任职,礼部主要掌管国家的礼乐、学校、民族事务和外交事务。

阿克敦在礼部主要是做外交事务,他经常需要与外国来使进行沟通交流,商讨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事宜。

因为外国使者对清朝的规矩不甚了解,阿克敦经常利用这一点从外国使臣那里骗取钱财,他的骗术越来越高明,直到一位不愿意给他钱的外国使臣向皇帝告发了阿克敦。

这样有损国家颜面的事情,应该严处,但是适逢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阿克敦的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因为骗取外国使臣钱财的事情,雍正定不能让阿克敦再在礼部呆下去了,雍正四年,阿克敦被雍正派往广州,在广州任职。

阿克敦这次任的是武官职位,雍正心想在阿克敦不熟悉的领域,这下他总不好贪赃敛财了吧。

然而,雍正没想到远在广州的阿克敦更让他烦心。阿克敦在广州任两广总督后,常常上书给雍正,弹劾广州当地的一些官员,这些官员自然是忍不了阿克敦。

因为阿克敦弹劾的内容大多是编造的子虚乌有的罪状,于是广州官员们联名上书,又去弹劾阿克敦,说阿克敦私自篡改案件性质,纵容家人敛财,等等罪状。

他们的弹劾都是有真凭实据的,雍正看到这些官员的奏章后十分愤怒,当即下旨羁押阿克敦,接着数罪并罚,于秋后问斩。

眼看着阿克敦的大限将至,适逢江南水患,救了阿克敦一命。

此时正值雨季,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江苏、常州更是有“苏常熟,天下足。”之称,现如今水患发生,粮食作物都被洪水淹没,如果不及时处理,等到秋收时,百姓们没有粮食,就没有东西食用,更别说上交国库了。

到时候民怨四起,天下定然大乱。

此时的雍正也在为此事发愁,他刚处理完八阿哥一党,身边的重臣也都派去弥补八爷一党的空缺职位,诺大的朝堂居然一个能委以重任的人都没有。

见雍正如此烦心,时任户部尚书的张廷玉向雍正进言,他说现如今死牢中不正有个现成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大臣吗?

此话一出,点醒了雍正,阿克敦虽然为人不正,但是在解决问题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于是雍正下了一道圣旨,让阿克敦戴罪立功,解决苏北一带的水患问题,事情处理得好,过往不咎。

阿克敦到苏北后,先是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地形地势,然后和当地的官员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任巡抚的杨文乾建议冲改石工,就是用石头不断地向河里堆积,然后修建出一座大坝,拦住洪水,但是这个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还耗费时间。

阿克敦果断否定杨文乾的提案,阿克敦认为,百姓深受水患之苦,不能用冲改石工的方法,倒是后只怕会适得其反,水患虽然治好了,天下也就大乱了。

他认为,应该修建水渠,将洪水分流,引入农田,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水患的问题,还能让洪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灌溉农田,为百姓节省农业工作的时间。

这条建议得到了其他官员的认可,最后他让苏北的百姓开凿渠道,引水入田。

最后苏北的水患成功解决,水渠工事也造福着当地百姓。雍正很是满意,不仅让阿克敦重回朝廷,还让他当了刑部尚书。

他在刑部一直工作到乾隆继位。

循环?

阿克敦当上刑部尚书之后,虽然有所收敛不再像之前那么贪了,但是他被皇帝判处死刑这事仿佛陷入了循环。

乾隆年间,乾隆在批阅册文时发现文中有一处满语译成汉语有误,就准备就叫来阿克敦训诫一番,没想到阿克敦没在殿外候旨,交完册文就离开了。

这可让乾隆大为光火,他从未见过有如此目中无人的大臣,当即,乾隆就下令治阿克敦一个大不敬之罪,决定将他问斩。

谁知,令刚下,朝中的一个大臣就对乾隆说这文册的翻译是正确的,这下就尴尬了,但是为了维护皇帝的颜面,乾隆决定吓吓阿克敦。

当月他先是正式确定阿克敦的死刑,让阿克敦在狱中担忧了一个月后,乾隆又将阿克敦无罪释放。

不久之后又让阿克敦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刑部尚书,直到阿克敦去世。

结语

阿克敦是清代少有的三朝元老,纵观他的仕途可以用现代的话“反复去世”来概括了。

能让雍正乾隆又爱又恨的大臣,恐怕也只有他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的宝贝女儿、张爱玲未见过面的奶奶,李菊藕的一生不算白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么?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么?母亲平静地回答。很多人都知道,这位母亲是林徽因。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几十年前,有一位父亲,也说过这么“狠心”的话。那一年,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藕16岁,父亲李鸿章的姨太太带了她往南方。她们投奔了常熟的一个亲戚。等到到了常熟,安顿下来,姨太太才告诉她

  • 清朝灭亡后,这些格格们的后代居然成了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十大漂亮格格,清朝末期都有哪些格格,清朝格格旗装走秀

    自公元1912年,袁世凯逼迫隆裕太后下诏书退位,清朝彻底划上句号。在清朝统治长达276年的时间里,清朝皇室为了巩固政权,对大臣恩威并施,对外通过联姻拉拢同为关外游牧民族的蒙古。清朝建立初期奠基人努尔哈赤,包括后来上位的皇太极、入关后的顺治、康熙等,在后宫中都纳了不少的蒙古族后妃。以皇太极为例,相传他

  • 康熙赶来看望50岁大哥,前脚刚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此生无憾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与亲哥哥关系,康熙诉说冤情,康熙和他哥哥关系好吗

    不过话虽如此,在我国历史上却还真有那么几位真心实意对待自己兄弟的人。就譬如“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大帝,就是那么一位有血性、有感情的皇帝。当年正在北巡的康熙突然接到了京城的八百里急报,原来是亲王福全重病恐命不久矣。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的康熙,立马放下了手头所有工作狂奔赶回京城,目的就是为了见福全一面。

  • 清朝灭亡后,皇族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灭亡后满人都去哪了,清朝最后的皇族都去哪了,清朝灭亡百年后的皇族

    可是,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真的能满足平民的需求么?再加上清朝是百年前的一个朝代,拥有皇族血脉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十四万之多,他们没有了清朝的保护,不知道他们的生计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是什么,事实上,大部分的皇族都是做着同样的生意,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炙手可热的职业。关于一个帝国覆灭之后,后人的看

  • 她是努尔哈赤的长女,10岁那年被父亲嫁给老男人,结果原配杀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最疼爱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女人,努尔哈赤小时候与继母的悲惨经历

    年前10,20岁的努尔哈赤搓着双手,在门外焦急地走来走去,突然听到“哇”的一声婴儿啼哭,他手舞足蹈,哈哈大笑,我有娃了。但他没想到,这个女儿会对他统一女真大业举足轻重。这是努尔哈赤与原配佟桂氏的头一个娃,取名文哲,努尔哈赤很宠爱。努尔哈赤出身女真族豪门,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曾任明建州的左卫指挥使,

  • 民国三年,登封县发生一幕罕见惨剧,惨烈之状犹如人间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河南登封最新事件,河南登封塔沟武校杀人案,7岁男童登封武校习武死亡后续

    乱世之下人人自危,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更不用说过上好生活了。尤其是民国军阀混战初期,国内呈现出一片混乱局势,各方势力盘踞一方互不相让,外国侵略分子在我国领土上疯狂叫嚣,整个华夏大地呈现出一片灰蒙蒙的景象。在那种环境下,甚至有出现这样一句话:“乱世出草莽,有枪便称王”,有枪的人走哪横哪,百姓们无不担

  • 平定张格尔之乱:清朝再次收复新疆,破坏了英国的惊天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平定张格尔之乱,张格尔之乱始末,张格尔真人图片

    一,张格尔之乱背后的国际阴谋1820年,嘉庆帝去世,道光帝即位。就在道光即位的第10天,新疆就爆发了叛乱。似乎清朝每一个皇帝上台之初都要经过一场战争的洗礼,如顺治有山海关之战、康熙有平定“三藩之乱”,雍正有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乾隆有平定古州苗乱,嘉庆有平定白莲教起义,而新疆的张格尔之乱则是对道光

  • 孙殿英在路过清东陵炸开慈禧墓后,为何第一时间抢着扒慈禧的裤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殿英真的盗了慈禧墓吗,孙殿英对慈禧墓的评价,孙殿英为何挖慈禧墓

    谁也没有想到十五年前的这本小说居然火到了现在。它就是《盗墓笔记》。当年南派三叔写到第四部的时候,差点被邻居当成疯子。一般人印象里的网络小说作家都是坐在电脑桌前,吭哧码字。但三叔不同,他要么用笔写,要么用手机录音。有人问他是不会打字吗?你猜他怎么说。其实,他这是从小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留下来的习惯。据他

  • 被俘装小人物可活命,偏有人充大脚找死,太平天国天德王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雨滂沱,漆黑一片。黑暗中突然城门大开,一队人马冲杀出来!“粤匪出城啦!粤匪出城啦!”城外有清军士卒的高喊声,打破了死一般寂静的雨夜!睡不解甲的清军统帅乌兰泰,闻声上马,率部一路尾追掩杀。1851年9月25日,太平天国成功攻下永安,这是他们自金田起事以来,攻克的第一座州府,上上下下兴奋不已,天王洪秀

  • 清朝修建铁路,遇到的困难有多大?偌大的国家,远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中国第一条铁路,清朝修建铁路使用材料,清朝修建的主要铁路

    而铁路是资本主义重要的文明标志,它的出现,带动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凭着速度快,运量大的优势,铁路在近代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拥有强大优势的铁路,在清朝推广为何那么难?这都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1:清朝对铁路的认识。作为古代中的王朝,清朝也存在一些缺陷。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东西,始终会产生抵触的情绪,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