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引出一件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刘备死后11年,遗孀吴皇后引出一件丑闻,刘禅愤而杀死一国家栋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3/12/16 19:18:11

刘琰就是一个用自身性命印证了这句话的人。

在《智囊全集》上记载了一个有关刘琰的故事,他凭一己之力,将敦厚老实的刘禅气得跳脚,一声令下,判处刘琰弃市之刑。

众所周知,刘禅虽是刘备之子,却无虎父无犬子的气势,很是懦弱无能,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在这样温厚的君主面前做事,只要不是犯特别过分的错误,一般都不会有性命之忧,这位堪称是国家栋梁的刘琰,究竟是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才招来杀身之祸的呢?

归根结底,他就是因为说错话,所以才丢了性命。

章武三年(223年)4月,刘备去世,5月份,刘禅便称帝了,并尊封吴皇后为太后。

刘禅真算得上是个孝子,他见吴太后因为身边没个可以说话的贴己人,整日郁郁寡欢,便有意为太后排忧解闷,每年春节都会大摆宴席,请臣子的夫人们、女儿们入宫,陪太后说话聊天。

在公元234年,刘琰之妻胡氏一大早就起来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如往年一般入宫给太后拜年。胡氏长得漂亮,又特别能说会道,一直很得太后的喜爱,每年她一入宫,吴太后都会忍不住拉着她多说几句话。这一年,两人更是越聊越投机,到了离宫的时候,吴太后都没舍得放人,继续拉着胡氏聊天。

刘禅一看胡氏哄得太后喜笑颜开,自然不忍心打扰母亲的兴致,便默认胡氏留在宫中,陪伴太后。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吴太后聊尽兴了,想着再不放胡氏回家,她与她丈夫的关系都该生疏了,这才命人将胡氏送出宫。

胡氏得意洋洋的回到家,心想着小别胜新婚,丈夫这么久没见她了,定很想她,而且这次她一连在太后宫中呆了一个月,这可是其他大臣的妻子想求都求不来的殊荣,可谓是为丈夫长脸了,丈夫定然更是看中她。

胡氏心里想得挺美,但一见丈夫刘琰却瞬间笑不出来了。刘琰看到她便黑了脸,二话不说,上前就先给了胡氏一巴掌,胡氏被打蒙了,不知所以然,不敢置信地看着丈夫,无声地质问他:“为什么如此对我?”

刘琰冷笑:“你还好意思回来?”

原来刘琰以为胡氏在宫中这个月里,明面上是在太后宫中陪太后聊天,实际上是与刘禅有染,给他带了一顶绿帽子。

刘琰已经认定了心中的想法,不打算给妻子解释的机会,一见妻子就先给了她一巴掌。打完之后,他心中的怒气还没消,又命人将胡氏捆了,鞭打500下,打完他还一脚踩在胡氏脸上,用力碾了碾,又命人将胡氏丢出府。

胡氏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丈夫的事情,却被丈夫打骂、侮辱,她自然觉得委屈万分,心中咽不下这口气,一怒之下便将丈夫告到了官府,很快“胡氏与刘禅行苟且之事”的谣言便在京中传开。

刘禅听到这个谣言后,也是气得跳脚,堂堂天子,哪能受这委屈,他立即给官府下令,受理胡氏的案子,并下出判决书:“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随后对刘琰行弃市之刑。

一代大将就这样一命呜呼,可悲可叹,有人为其鸣冤,说他不应该有此下场,这事说到底就是两口子的家务事,哪需要上纲上线呢?再说了,刘琰好歹也是随先帝南征北战过的大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要了他的命呢?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没有将刘琰的死因看透,《智囊全集》上面就把这个原因点透了:“刘琰旧仕,并嫌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也就是说,刘琰的死完全是因为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其实,刘琰因为他那张嘴,惹出的祸不少,但他就是学不乖,一次又一次犯老毛病。有次,他大言不惭地对魏延叫嚣:“你算个什么东西?”

魏延脾气也不好,受不了这种屈辱,当即要上去和刘琰干架,还是诸葛亮及时出面,这才把两人劝了下来。事后,诸葛亮还特意提点刘琰:“你惹他干嘛?他要是在背后给你使点绊子,你可讨不来好。”刘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和魏延的差距,冷汗直流,坐不住了,主动自检:“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

诸葛亮见他认错态度诚恳,又只是犯了口头错误,没有造成实际性的问题,便小惩大诫一番,命他闭门思过,这事也就算了。

可能是这事让刘琰受了惊吓,他事后消停了一阵子,说话没有以前那么直了。

可惜,刘琰终究是本性难移,在没有实际证据前,他还将胡乱猜想当成真,再次祸从口出。这次他更厉害,直接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只要他一人的性命,这已经算是刘禅的宽宏大量了。

刘琰用自己的性命证明了“祸从口出”并非说说而已,这再一次告诫我们:说话做事不能随性而为,否者引来灾祸,后悔也于事无补!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

我很喜欢读中国古代史,感觉越读越厚重,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智。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是什么?这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智慧总集,人称“小资治通鉴”。全书收录先秦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加上点评中的同类故事,共有3000多个)。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非常喜欢此书,无论到哪儿,此书都随身必备。曾国藩也对此书颇为推崇,曾谆谆告诫诸位弟弟:“此书务读三遍。”杜月笙也对《智囊全集》爱不释手,他识字不多,让别人读给他听,感慨道:“读懂此书,才算读透了社会。”

所以,我建议大家读读《智囊全集》文白对照,一看就懂。说心里话,有时你感觉缺少机会,实际是缺少智慧,点击上面横条,现在就可以带回家阅读

更多文章

  • 这两人不死,刘邦不敢动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不死刘邦还有白登之败吗,韩信手下的将士忠于韩信还是刘邦,韩信与刘邦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韩信成也自己,败也自己。他功高震主却依旧没有看出问题所在,最后死在了吕雉和萧何的手中。但其实韩信可以活下来,只不过是他自己亲手斩断了自己的“生命”,韩信杀了两个让他活命的主要人物,这两人就是项羽和钟离昧。胯下之辱,被萧何看中韩信当时在父母死后,因为家境贫困就连母亲的丧事都是早早了结。但他略有才华虽然

  • 张飞、张辽、张郃、张任、张绣,五大张姓名将,能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郃与张任谁厉害,三国名将有没有张任和张绣,正史张郃和张飞谁厉害

    曹魏阵营:张辽、张郃、张允、张虎、张特、张普;蜀汉阵营:张飞、张苞、张翼、张嶷、张南、张著;东吴阵营:只有张昭、张纮等人,却缺少张姓名将;诸侯阵营:黄巾军张角三兄弟,黑山军张燕,黄巾余党张闿;宛城张绣,汉中张鲁,陈留张邈,广陵张超,上党张杨;刘璋麾下的张任,董卓麾下的张济,黄祖麾下的张虎,刘繇麾下的

  • 葭萌关之战,张飞夜战马超究竟谁赢了?若换成关羽能赢马超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正史张飞vs马超,马超和张飞在葭萌关大战,张飞在哪大战马超

    葭萌关之战葭萌关之战,发生在刘备攻打益州时期。当时刘备和刘璋彻底翻脸了,带着张飞、赵云等猛将发动了对刘璋的猛攻,而汉中张鲁,也想在此战中分一杯羹,于是他命马超率军进攻葭萌关。此时的马超,早已不是当年的西凉军主帅了,而是张鲁手下的一员猛将,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所以为了让张鲁对自己高看一下,马超夸下海

  • 巅峰时期单挑:关羽VS赵云,谁能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单挑关羽能获胜吗,关羽大战赵云完整版,赵云大战关羽谁更厉害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第一阶段吕布,吕布死后关羽,关羽过巅峰后马超。马超20合速败张郃,巅峰期的赵云,能否二十合速败徐晃呢?差不多吧?马超速败张郃是有原因的,马超是报杀父之仇,气势上先压人一头,张郃是比较狡猾的,知道马超斗不过曹操,所以根本不去和马超拼命。真玩命的话,马超百合之内根本不可

  • 三国难求的人才不是孔明而是他,刘备找半个中国,诸葛亮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与孔明,诸葛亮凭什么会受刘备赏识,刘备诸葛亮才华对比

    然而,殊不知刘备身边还有过一位能力不在诸葛亮下的大人物,并且刘备为了拿下这位大人物追了近一千多里地,可谓是真正的求贤若渴。三国神人与刘备的周旋亮亦曰:“运筹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这两句话是诸葛亮同刘备说的,大意是计划谋略拟定作战策略方面,我远不如子初。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即使

  • 夏侯霸为何是刘禅的舅舅,他投降蜀国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霸和刘禅是亲戚吗,夏侯霸跟刘禅有什么亲属关系,刘禅怎么重用夏侯霸

    夏侯霸与蜀国恩怨情仇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人,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曹操最信任的人永远都是诸夏侯、曹氏的宗亲将领,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等永远都是各方面掌军的第一人选。因此,夏侯霸在曹魏可以算是根正苗红的皇亲贵戚!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在法正和刘

  • 诸葛诞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诸葛诞拥兵十五万,还是被司马昭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和诸葛诞关系,诸葛诞与东吴是什么关系,诸葛诞与司马家的关系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诸葛诞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呢?诸葛诞和诸葛亮都是山东琅邪阳都人,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也就是说,诸葛诞和诸葛亮是同族,而且是平辈,相当于堂兄弟。不同的是,诸葛诞为曹魏效力,诸葛亮为蜀汉效力,诸葛亮大哥诸葛瑾为东吴效力,三人所属的阵营不同。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

  • 被严重忽略的曹魏大将,首创空城计,关羽和孙权都是他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魏将领为何怕关羽,曹魏名将关羽,与关羽关系好的曹魏武将

    有些人对曹魏的将领还是比较熟悉的,比如五子良将,这是曹操最能打的几个将领,曹操每次出征都是任用他们担任前锋或者断后,每个能力都很强。还有典韦、许褚、曹昂、曹彰等人,他们的能力也比较强。不过说起文聘,很多人肯定并不熟悉。文聘不仅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忽视,即使在正史中,文聘也会被大家忽视。文聘在三国里

  • 船夫的一席话,让项羽放弃了求生的念头,最终拔剑自刎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自刎也不过乌江,项羽自刎乌江发生在哪年,项羽真的是在乌江自刎吗

    项羽的本姓其实不是“项”而是“芈”,在《史记》中记载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由此可见,项羽的勇猛也是遗传了父辈。少年时的项羽就对取代秦朝抱有信心,少年项羽在一次秦始皇出巡时,对着马车说到:“彼可取而代也。”少年时说的话,长大后竟真的做到了,项羽长大后随叔叔起兵反秦,历时3年推翻了秦王

  • 他在位50年,比嬴政更有希望统一全国,最后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人对嬴政的评价,客观历史评价嬴政,评价一下历史人物嬴政

    文|四季文史公元前221年,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建立秦朝。此时此刻,在华夏的版图上,六王毕,四海一,嬴政实现了他由一个秦王到秦始皇的华丽转身。秦朝的建立,宣告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战乱离合局面彻底结束,我国历史上浩浩荡荡的封建时代从此拉开序幕。秦朝国祚短短14年,虽然始皇帝饱受争议,甚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