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并非“嫡长子继承”的正统,为什么朱元璋选择他继承皇位?

朱允炆并非“嫡长子继承”的正统,为什么朱元璋选择他继承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00 更新时间:2024/2/13 15:51:32

根据提长子继承制度,建文帝朱允炆的嫡子正统性不如朱允熥,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更符合“嫡长子继承”朱允熥而是建文帝继承皇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说明的是,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的原因,本鬼接下来的内容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而已。本鬼认为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而是建文帝继承皇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懿文太子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此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而当时朱允炆十五岁,朱允熥还不到十四岁。要知道明朝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十来岁,朱元璋恐怕并不相信自己能活到朱标的儿子们二十岁加冠的时候。与当时还不到十四岁的朱允熥相比,朱允炆起码到了可以勉强亲征的年龄,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能避免出现幼主临朝。

第二,根据史书推测,朱元璋对未来的政治安排是以朱标为核心,以文臣为治国班底,以功臣宿将为朝内依靠,以藩王为地方屏障。然而朱标的去世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政治安排,除了文臣还能是治国班底之外,功臣宿将从依靠变成了威胁,藩王从屏障变成了不稳定因素。

对于藩王,朱元璋先是通过“嫡长子继承”传位给嫡孙,断绝其他儿子合法继位的可能性。而对于功臣宿将,朱元璋则举起屠刀。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开始,朱元璋清洗了绝大部分的功臣宿将。可以说朱元璋已经下决心要消除功臣宿将控制皇太孙的可能性。

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常遇春(明朝功臣宿将的第二把交椅)的女儿,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文臣吕本的女儿。正因如此,朱元璋可能担心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会让功臣宿将在自己死后把持朝廷,朱允炆则没有这个问题。为了防备功臣宿将,朱元璋也就不在乎“嫡长子继承”了。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再加上朱允熥的嫡长孙身份也不比哥哥强多少,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元璋这样的安排导致能力本就不强的建文帝在登基后只能依靠一群眼高手低、空谈误国的文臣来统治天下,为建文帝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双旗币的诸多民国货币依然是今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香饽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双旗币,历史解密

    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而且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纵观近几年的藏品市场,各类珍奇异石不乏可陈,然而,对于那些本身就现存量极少,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明清钱币或者民国

  • 如果雍正统治60年,清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雍正统治60年,清朝会怎么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如果在位60年,可能就没乾隆什么事了,清朝肯定也不会灭亡得那么早,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100年。雍正帝是清朝最勤勉的皇帝。如果说康熙在军事和国家统一方面是No.1的话,那么雍正在稳定国家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是名副其实的头把交椅

  • 汉武帝为何一生只有六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为何一生只有六个儿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于汉武帝的功绩,相比大家都知道,但说到汉武帝的儿子们,这就是有点奇怪了,作为皇帝六次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16岁继位,一直活了70岁,在位54年,可他只有六个儿子,真的只有六个。刘闳(同"红"音),他是王夫人所生,史料

  • 在古代城隍庙是何起源?为何遍及全国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城隍庙,周朝,历史解密

    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信仰,今人如是,古人亦如是。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起城隍庙,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城隍庙遍布我国各地,无论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还是古朴幽静的小城镇都能寻见它们的踪影。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城隍庙是一方兼容并包的祭祀圣地,其悉心供奉的城隍神更被誉为“

  • 明朝的开国元勋,晚年却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善长,明朝,历史解密

    狡兔死走狗烹,估计是古代官场中的至理名言,毕竟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所以很多人对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就选择了离去,像汉朝的张良,在辅助刘邦登基做皇帝之后,飘然离去,得以保全自己。然而就算是有些人,选择了退隐,也没有逃过被清算诛杀的下场。而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明初的工程李善长,大家一起来讨论下,他为

  • 揭秘:诟病司马家的晋朝评价不如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有个段子说英雄辈出的三国最大的悲剧是什么?不是浪花淘尽英雄,不是成败转眼成空,而是被司马家摘了桃子。 司马氏从高平陵政变发家的时候就吃相难看,后来的废曹芳、杀曹髦哪一桩不恶心?所以“圣朝以孝治天下”,还不是因为忠这个字提不出口。这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就是当时很多人以门户自保,完全不计国家利益。 而且曹魏

  • 古代王朝都是皇帝说了算 皇帝为什么废除不了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权力大得很,为什么没权限决定废除太子呢?一方面,废除太子需要按照祖制。以刘邦为例,历史上刘邦对刘盈不满,想要废除刘盈。但是册立刘盈是按照“嫡长子制”来的。如果刘邦在没有任何突发情况下废除刘盈,就代表以后皇室不再使用“嫡长子制”

  • 古人为什么管老虎叫“大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为什么管老虎叫“大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时,把老虎不叫做是虎,而是将老虎称作“大虫”,很多人以为将虎称作大虫的习惯是为了避讳,而避讳的对象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李虎。事实上,古人将老虎称作大虫,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避讳,只是习惯问题,因为最早将老虎称作大虫的

  • 庆元党禁的经过如何?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朱熹,历史解密

    庆元党禁,也称伪学逆党之禁,指中国宋代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公元1196 年(庆元二年)二月,刘德秀要求将道学正式定为“伪学”。这年科举开考,试卷只要稍涉义理就造黜落,连《论语》《孟子》都成了不能引用的禁书。太皇太后吴氏耳闻外朝的折腾,大不以为然。宁宗便下了一道“纠偏建正”的诏书:

  • 孙权18岁第一次出征,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18岁第一次出征,战绩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东吴的孙权时,曹操远远地看见孙权亲率的舟船军队,严明整齐,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这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传承了千年有余,孙权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