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这是史书上对李世民的评价,纵观李世民的一生,除了“玄武门之变”,其他方面处处散发着亮点。晋阳起兵前礼贤下士、广纳将才,起兵后见解高明、刚毅果断,文能出谋划策、武能冲锋陷阵,李渊能做天下,至少有一半是李世民的功劳。
建立李唐之后,为李世民效力的将士们都对其忠心耿耿,原因很简单,皆折服他的文韬武略,为此很多名将投奔而来,徐茂公就是其中的一位。徐茂公也是一个文武全才之人,为李唐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是他却做了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叛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结果给大唐种下祸根,这名叛将是谁呢?
隋炀帝是一位靠“演技”上位的皇帝,父皇喜欢什么样的儿子,他就表演什么样的儿子,取得父皇信任之后当上了太子,之后继承了大统。做了皇帝之后隋炀帝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骄纵淫奢、为害天下,百姓被逼造反,这时候有一支农民军突起,他们聚众瓦岗而被称为“瓦岗军”,最初翟让是这支队伍的带头大哥,徐茂公出现之后改变了瓦岗军的命运。
徐茂公家大业大,也是广交朋友之人,但有位朋友与他却是生死之交,二人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这个生死兄弟就是单雄信。二人一起投奔瓦岗军,以徐茂公能文能武的才华,一到瓦岗军就得到了重用,他的建议均被翟让采纳,甚至徐茂公建议把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翟让都答应了。
之所以让给李密,是李密根基深厚,人家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后代,属于门阀士族势力,与隋炀帝、李渊等是齐名之人。瓦岗军就这样由农民军转向了士族军,而单雄信与徐茂公也被李密封为左右大将军,徐茂公能文能武,单雄信也是孔武有力,擅使马槊,用得出神入化,兄弟二人就这样在瓦岗效命。
继瓦岗军之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就连朝廷中也发生了内斗,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如此明显的叛逆之举,都知道天下大事已去,隋朝的一些将领也加入了起义大军,李渊就是其中的一支。这支队伍堪称后起之秀,一是根基深,二是正规军,走到哪里都是攻城略地,名声很快鹊起,相比之下,李密的瓦岗军处境越来越尴尬,后来直接败给了王世充。
李密无奈之下只能投奔李唐,成为了李渊的手下,后来徐茂公也加入了李唐,李渊爱其才华,赐徐茂公“李”姓,从此徐茂公成为了“李世勣”。然而,他的兄弟单雄信在兵败之后却投靠了王世充,本是生死兄弟,却因为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各为其主的选择,注定了他们之间的悲情结局。
徐茂公随着李世民征战南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而单雄信一样被王世充重用,直接拜为大将军,随着战局的发展,兄弟二人终于有了碰头的这一天。李世民攻打洛阳时,单雄信应战,差一点取了李世民的性命,幸亏徐茂公及时出声制止,单雄信这才放了李世民一马。
接下来的历史发展轨迹众所皆知,李渊称帝,李世民遗憾落选太子之位而被封为秦王,这时各地还有一些硬骨头没有归顺,王世充就是其中的一支,不过此时的王世充已经是强弩之末,最终还是败给了李世民。王世充投降后免死流放蜀地,后被仇人所杀,这是后话,但是针对他手下的叛将,李世民一个不留,其中就包括了单雄信。
徐茂公怎么可能看着昔日的生死兄弟被处斩,苦苦向李世民求情,可李世民丝毫不为所动,最终还是下了斩杀令。徐茂公见求情无望,非常愧对单雄信这个生死兄弟,可单雄信却安慰他,自己早就知道了必死的结果,劝徐茂公不必为此纠结。
可徐茂公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意思是说,你吃了这块肉就相当于我陪你一起死了,我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单雄信吃了徐茂公的肉后慷慨赴死,一代猛将就此陨落。
若说徐茂公不记仇应该是假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徐茂公并没有站队李世民,深得李世民的忌惮。要知道,当初李世民被封为上将的时候,下将的位置则是徐茂公,可见徐茂公也是颇有实力之人,在生死关头徐茂公没有支持李世民,但好在也没有成为对手,这也是李世民庆幸之处。
之后李世民继位,设立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徐茂公排在倒数第二位,这就是君臣之间一来一往的无声较量,只不过没有撕破脸罢了。李世民处处提防徐茂公,徐茂公也没闲着,还做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
单雄信死后,留下了孤儿寡母无人照顾,徐茂公没有忘记兄弟恩情,背着李世民偷偷照顾单雄信的妻儿。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世民最终还是知道了此事,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之心,也算是偿还当年徐茂公的不情之请,任命单雄信的儿子单道真为梁州司马,单家这一支香火总算是传了下去。
只是没想到,徐茂公与李世民的仁慈举动却给大唐种下了祸根。时隔两百多年后,单家子孙不断繁衍生息,并且在朝中担任要职,可是却大唐面临着即将灭亡的窘境。黄巢起义,率领农民军攻进长安,手下有“黄军四杰”,分别是单兴、单旺、单茂和单盛,这四人就是单雄信第11代孙,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且看苍天饶过谁。
徐茂公能文能武,李世民文韬武略,二人都是盖世奇才,只不过所站的起点不一样罢了,而这里面最聪明的还是徐茂公,战乱时期能看清局势,朝廷内斗时作壁上观,能够历经三代皇帝,这也是他明哲保身的本事。而他与李世民之间无形的暗斗,无外乎只因一个单雄信。
最后李世民还是选择了让步,没有计较徐茂公偷偷照顾单雄信妻儿之事,反而封了人家做高官,就是想让徐茂公对其心悦诚服。只是二人都没想到,二百年后,他们为之争斗而后来又照顾的单家子孙却成为了反唐之人,之前的争斗最终都成为了笑话。
参考资料:《后唐书》《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