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衰亡之齐国篇:曾是力压秦国的天下霸主,是谁使其走向覆亡?

六国衰亡之齐国篇:曾是力压秦国的天下霸主,是谁使其走向覆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3/12/17 23:54:02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姜齐的最后一任君王——齐康公之后自立为王,是为田齐太公,自此姜氏齐国灭亡,田氏齐国建立。

[var1]

时间来到了三十年之后,田齐太公田和的孙子田因齐继承君位,是为一代雄主齐威王

齐威王在位时期先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几乎全歼了魏国主力大军,使得魏国国力大损,以至于跌落了战国霸主的神坛。在魏国衰败之后,齐威王率领齐国登上了天下霸主的神坛,但是此时的秦国历经了“商鞅变法”,楚国正值“宣威盛世”,两国国力虽不如齐国,但也属于当时的一流强国,天下形成了三强并立的局面。

齐国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在桑丘之战中重创秦军,又在函谷关之战中击败秦军,攻占函谷关,可谓是力压秦国。这样一个国家,最后却在偏安中走向了灭亡,那么,哪任君王使得齐国跌落霸主神坛,又是哪任君王该为齐国滑入灭亡的深渊而负责呢?

[var1]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齐闵王,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齐闵王的儿子、儿媳以及孙子,也就是齐襄王君王后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子齐王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var1]

齐国经齐威王、齐宣王父子的励精图治,国力日益强盛,到了齐宣王之子齐闵王即位之时,齐国更是在垂沙之战中全歼了楚国主力,斩杀了楚国宰相、上将军唐昧,使得楚国国内四分五裂,几近亡国,最后只能向齐国称臣,主动做了齐国的“小弟”。

他在位时期,齐国南征北战几乎是无往不利,秦、魏、韩、燕等国都主动示好,唯一的一个硬骨头赵国,也被齐国吊打了好几次。

有些同学就会问了,这位齐闵王不是让齐国取得了巨大的战国嘛,怎么说他是葬送了齐国霸业的人呢?

这是因为,在齐国南征北战的这些年里,也惹毛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个国家,再加上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了宋国,独吞了富庶的膏腴之地。此举引起天下不安,在秦昭襄王、孟尝君等人的推动下,燕昭王发起了诸侯会盟,秦、燕、赵、魏、韩五国组成了联军,讨伐齐国,唯一一个没有参战的楚国还在一边对齐国虎视眈眈,这场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齐军惨败,齐国除即墨与莒城之外,悉数被各国占领,齐闵王更是惨遭虐杀。

[var1]

此时的齐国已经是处于灭亡的边缘,曾经的霸业轰然垮台……

齐襄王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位,他即位的第五年,即墨大夫田单率军击败了燕军,收复了齐国全境,将齐襄王迎回了临淄,田单因此被齐襄王拜为安平君、齐国相国。

如果齐襄王能够重用田单,或许齐国还有逐鹿中原的机会,奈何齐襄王听信小人谗言,疏远了田单、貂勃等贤臣。田单心灰意冷之下,接受了赵惠文王的邀请,离开了齐国,前往赵国。

从此,齐国失去了最后一位具有天下格局的战略家,以至于在废墟上重建的齐国在混沌中迷失了方向,最终在君王后执政时期选择了苟安。

在齐王建在位的四十余年时间里(齐王建即位之时年幼,由君王后摄政),处于大争之世的齐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场像样的战争,以至于王贲、蒙恬率军兵临齐国,齐国竟无可战之兵,最终偏安而亡

更多文章

  • 东周又分春秋战国,春秋与战国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怎样划分春秋和战国的,东周为什么分春秋和战国,春秋与战国是东周吗

    [var1]我们首先来看看春秋: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年),这又是一个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的地方,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各有不同,但是时间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玩闹的时代,基本就是这样,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所有诸侯国有着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当大哥,仅仅是当大哥,不是当爸爸。春

  • 战国名将凭啥名垂青史?白起全胜,李牧灭匈奴,统一大功臣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廉颇李牧王翦名气,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谁厉害,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在那样年代里参与权力争斗的国家有很多,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保证自己的发展,为了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为了那个一统天下的野心和理想,经常发生斗争,导致战国时期大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在战争当中,将军的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常常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没有一个好的

  •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什么其他的国家不互相援助,以致六国全部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惠文王时期,公孙衍组织合纵联盟,魏国、赵国、燕国、韩国、楚国五个国家联合攻打秦国,被秦军击败,次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国联军攻打秦国,樗里疾率领秦军在修鱼大败魏国、赵国、韩国的军队,斩杀三国军队八万二千人。秦惠文王用张仪的连横策略,破掉六国的合纵联盟,张仪用离间计使楚国和齐国断交,楚国和

  • 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瞬间被司马家族取代,甚至早于孙吴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吴vs魏国视频,司马家族与孙吴政权,司马家是怎么控制魏国的

    [var1]曹魏的灭亡原因在于家族斗争、皇帝早夭,先说家族斗争,宛城之战使得曹操长子曹昂死亡。本来按照长子继承制度,曹昂继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曹昂本人也相当有人望,将领们也都支持他。曹昂的死亡,继位问题就变成曹氏家族内争的开始。最终虽然曹丕继位,但曹丕继位后逼死曹彰,囚禁曹植。并且严加提防兄弟姐

  • 如果能给孔子一块领地,有他这三大弟子在,春秋版图必将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时期孔子,春秋第一强者孔子,春秋时代对孔子的影响

    [var1]不过别担心,此时孔子虽然是个落魄又被驱逐的补教名师,人生堪虑,但身边的那伙弟子的能耐却是超乎想象,笔者选取了以下三个代表人物。一、深知师心的乖学生:颜回[var1]第一位当然是孔子最爱的颜回了,小孔子三十岁,当年他跟着出去也才20出头,就被评为孔门真传,众弟子们心中的衣钵继承者。他深爱夫

  • 张仪有一项技能,令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更令秦惠文王如获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仪与楚怀王,张仪和楚怀王是什么关系,楚怀王张仪怎么回事

    张仪从鬼谷子那边毕业后,来到楚国找工作。楚国用人很重血统,张仪出身微寒,所以楚怀王只给张仪当个小官,薪水很低,过得很清苦。[var1]张仪连自己都过得很清苦了,他手下的家臣自然更惨。面对家臣们的纷纷求去,张仪想了个计策去向楚怀王骗钱。张仪去见楚怀王,对楚王说:我在这边对大王已经没什么用了,所以想请辞

  • 在战国群雄争霸的年代,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能不能称为强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王翦,王翦军事过人之处,王翦为何急于灭赵

    [var1]就名将字义拆开来讲,王翦的确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灭六国之战表现亮眼,尤其在灭楚之战,杀了项羽的爷爷!不过,战国时代的个个著名将领,多不胜数。其中有吴起、孙膑、庞涓、伍子胥、乐毅等等,他们的故事,这儿也别多说。最令笔者好奇的只有一点,王翦能算强将吗?[var1]当初李信以二十万兵力灭不掉

  • 差点毁了秦国宫廷闹剧,在赵太后犹豫时,嬴政杀死了2个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嬴政与赵太后的关系,嬴政被赵国俘虏过吗,嬴政是怎么从赵国逃回秦国的

    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西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战国,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诸侯国之间除了在打仗就在准备打仗。在那个年代,人们似乎不可能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和平,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战争服务,支离破碎的家庭贯穿着被鲜血浇筑的狰狞,死亡也渐渐地变得不再恐怖。

  • 《山海经》是何人所作?参考了哪些资料?有一种说法最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时至今日,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有一种说法最为靠谱,即《山海经》不是一人所完成,而是一批人的杰作,为何这么说呢?了解这部书的朋友都清楚,书中的内容太多,包括地理、祭祀、动植物、上古传说等知识,仅凭一人之力几乎不可能完成。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他就是

  • 战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一生坎坷抱憾而亡,却在汉朝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两位,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var1]荀子从出生到40、50岁之间的经历,历史记载一片空白,但一出场就不是开玩笑的,据《史记》记载,他老50岁才到了当时老派强国齐国去游学,还在当时最有名的学术研究院稷下学宫,以儒家继承者自居奋力与大家切磋,切到最后无人能敌,成为院长,还当了三任。[var1]正当他老在齐国读研究所考博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