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与孔夫子一样周游列国,不过规模差得多。孔子大概两三台车,几十个人,一路穷困潦倒,但我们的孟轲兄可是后面十几台车,带着几百人,相对风光气派。
[var1]
他自认肩负圣人传道的责任,于是在当时百家争鸣,善恶难辩的时刻,揭起一场又一场的辩论,无论是路上、行馆或朝堂,地位越高的人他骂得越凶,挑战者也都被他一套神秘的辩论法折服。
现在笔者就传授孟子辩论的胜利方程式给你。一、管你是谁,先踩你!
地位高不代表什么,面对这样的辩论对象,管他穿的是阿玛尼的西装,还是开宾利,先摆出副“我鄙视你”的神态,刺激他,让他情绪受到波动失去平静,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如果你为人正直的跟孟夫子一样,腰板硬到拖板车都撞不弯,那恭喜你,辩论的结果已经倒向你百分之九十了。
有了上述的基础,甚至义正严词地说人家像禽兽也都可以喔!不信你看下面:
[var1]
什么?你问他如果动手不动口怎么办?孟子没说,老板我只能请你事先慎选辩论对象。二、这不是只有我说,以前的大哥也这样说 辩论胜利第二招,就是我说的每一句话,皆出自是事业成功又品格高尚之人说过的,你敢嘴?
[var1]
滕文公还没当上一国之君的时候,曾去拜访过孟子,孟子一看是未来的诸侯王,把握时机,左边一句圣王尧帝说,右边一句孝子大舜说,让滕文公不得不俯首称道,深为感动,毕竟人家的神主牌这么猛,也不好直接呛他。
[var1]
后来一位不识相的,居然找上孟夫子挑战,呛他游列国,后面几十台进口车,一堆人跟着进香,到哪诸侯都摆流水席请客,根本过太爽。孟子眼神镇定,双手一挥,开口便说:这一切都是用我的实力跟道德得来的,你看舜帝接收了尧的天下,治理的那么好,你觉得有问题?你是说阿舜跟阿尧都错了吗?听到孟子内心的话了嘛:我那么猛,拿到这样的待遇已经很客气了。三、喔喔,是这样吗,那是你没看到重点! 第三招是转移别人的说法,移花接木后变得对自己有利。就从底下这场孟子、告子对人性善恶的论辩大赛来看个明白:
[var1]
孟子最有名的就是性善论,偏偏告子不信这一套,告子说:人性就像水流一样,河道要他左右转就左右转,哪有什么善恶问题,都是社会决定的。孟子马上表示重点不在这,在“地心引力”,没有地心引力,哪来的地表景观,哪来的河道,水不管在高山还是平地、左流还是右流,是不是最终都一定往地势低的地方流,这是不可改变的,就像人性也一定是会被善的力量吸引一样。
[var1]
牛顿是第一个注意到地心引力影响物理定论的人,孟子是第一个注意到地心引力可拿来比喻心中善念的人,两者一样令人赞叹。四、这都不帮,你还是人吗? 第四招,只要情况不利,就动之以情,让对方在心理上不知不觉的赞同你,接着就必须接受你后面的所有预设,孟子的“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就是这点的极致表现。
[var1]
为了让自己的性善论更有基础,孟子对质疑的人说道,看到一个小孩将要掉下排水沟,你心里怎么不会“哎呀”一声呢?
那个“哎呀”一声,如果被孟子听见了,他就会紧抓你的肩,大力的摇着说:是不是于心不忍!是不是没有思考就想救孩子!所以请不要怀疑,你心中还有善良种子。接着就麻烦了,在这声“哎呀”中,孟子听见的不只是善良,还有你应该必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道德标准才行,因为这些都是从善良来的,四者缺一就不算是个人。
综合以上,只要你肯尝试他的辩论胜利方程式,保你无往不利。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