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其父必有其子,隋朝名将贺若弼因“多嘴”被隋炀帝处死

有其父必有其子,隋朝名将贺若弼因“多嘴”被隋炀帝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45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7:08

贺若弼,隋朝名将,复姓贺若。贺若这个姓氏源自鲜卑贺若部。

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想法。就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隋文帝很认可高颎的说法,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今扬州一带)总管,放在攻陈的最前线。

公元587年,贺若弼献灭陈十策,得到隋文帝的赞许。

公元588年,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集中在长江北岸,和陈军隔岸对峙。

要知道长江号称“天堑”,易守难攻,连雄才大略的曹操都在长江吃过大亏,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陈军在长江沿岸是重兵把守。

贺若弼心生两计,一是购买大量船只,藏匿起来。在小河上放几十只破旧小船,麻痹陈军,让陈军以为隋军没有实力渡江。

二是不停的换防,每次都是大张旗鼓,让士兵沿江射猎,人马喧噪。开始陈军还很紧张,以为进攻开始了,反复几次后,看到隋军只是正常的换防,就放松了警惕。贺若弼要的就是这个。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隋军乘陈国在家过年搞联欢之际,发起总攻。贺若弼军提前发起进攻,从广陵渡江。陈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军。初六,攻占镇江,俘获敌众6000余人,都优待释放(仁慈)。贺若弼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接着又击败了田瑞、鲁达、周智安、任蛮奴、樊毅、孔范、萧摩诃等陈将,生擒了陈国名将萧摩诃(厉害)。

贺若弼从北掖门攻入南京城,马上就要生擒陈叔宝(陈后主),立下不世之功。没想到坏消息传来:陈叔宝已被韩擒虎活捉了!

原来韩擒虎率领五百人的精锐部队,感觉有点像海豹突击队,已从朱雀门进城,活捉了陈叔宝。这韩擒虎也是隋朝名将,原来叫韩擒豹,后来生擒过猛虎,就改名韩擒虎。韩擒虎名字起的好,擒贼先擒王,立下了头功,我看该改名韩擒王了。

贺若弼心里那个气啊,我在前面和陈国的精锐部队作战,你韩擒虎趁虚而入,跑这摘桃子了。越想越气,看到韩擒虎破口大骂,韩擒虎也不客气,最后两人拔剑相向。

争功争到隋文帝那,隋文帝和稀泥,杨坚:"克定三吴,公之功也。"他俩功劳都是首功。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给予许多赏赐,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拜右领军大将军,不久转右武候大将军。

随着地位日高,贺若弼本性露了出来,开始居功自傲,口不择言,忘记了父亲血的教训。

原来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为北周将领,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而口出怨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着自杀。临死前对贺若弼说:“我因口舌生祸而死,你一定要记住!”,为了让儿子记牢,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

一开始贺若弼还能记住父亲的遗言,遇事三缄其口。后来时间长了,“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同父亲一样,对朝廷的封官大发牢骚。

公元592年,朝廷用杨素为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贺若弼心怀不满,口出怨言,结果被罢官,后来入狱。隋文帝斥责他说:“我用高颎、杨素做宰相,你在下面散布谣言,说这两人都是吃干饭的,这是什么意思?”有人奏请把贺若弼处死,好在隋文帝宅心仁厚,念他立有大功,免他一死。但一针见血向他指出:“你有三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心太猛;目无君上是心太猛。”

还有一次,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同他谈论朝中将领,问贺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

贺若弼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回答:““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杨广又说:“然则大将谁也?”贺若弼回答说:“唯殿下所择””,言下之意,非我莫属。他自以为比别人高明,岂不知这样一来,得罪了同僚,又引起了杨广的戒心。后来杨广当了皇帝,对他十分疏远。

公元607年七月,贺若弼随隋炀帝杨广北巡至榆林。好大喜功的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民可汗及其部众。这事和贺若弼毫无关系,贺若弼却评头论足,乱发议论。结果被人告发。隋炀帝以诽谤罪将他处死,时年六十四。贺若弼终于还是走上父亲的老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早知如此,其父当时就应该用锥子将他的舌头穿烂。

宋代史学家徐钧曾写诗评论"乃翁永诀语堪悲,果定江南副所期。守口未能终死舌,如何忘却刺锥时。"

参考文献:《隋书·贺若弼传》

更多文章

  • 说唐中薛仁贵带病出战杀了东辽大将安殿宝得,他哪位神灵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仁贵带病大战安殿宝,安殿宝和薛仁贵的关系,安殿宝

    像秦怀玉、罗通、尉迟宝林等人曾经确实很厉害,比如在扫北的时候,因为那时他们是主角。但来到《薛仁贵征东》的时代,罗通、秦怀玉、尉迟宝林却变成了二号角色,武艺虽好,但表现的机会和名气却没有周青他们几个火头军大。在征东时,感觉周青等八个火头军非常厉害,他们的存在就如当初扫北时秦怀玉、尉迟宝林的存在,虽然也

  • 是谁给杨广扣了暴君帽子?唐朝史官一字误千年,隋炀帝:我太冤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杨广是暴君还是昏君,杨广是暴君吗,暴君杨广个人简介

    隋炀帝剧照从隋炀帝的谥号说起,后朝人修前朝史,这是必然现象隋炀帝被大家叫了上千年,但人家自己起的谥号不叫这个,而是世祖明皇帝,这是杨广的孙子杨侗所取。隋末时期,隋炀帝出逃江南,杨侗在洛阳被拥立为皇帝,得知隋炀帝死后,为其追谥为隋明帝。“炀”,则是唐朝李渊政权给杨广加的谥号。根据《谥法》解释,好内远礼

  • 看长安十二时辰,了解唐朝历史,朱温杀死唐昭宗的宠物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温为什么杀唐昭宗,朱温唐昭宗之死,朱温

    看长安十二时辰,了解唐朝历史,由剧中细犬我们知道了唐朝饲养宠物十分盛行,无论是在宫廷和民间,饲养宠物种类繁多,有观赏鱼类,各种艳丽的鸟类,还有大型兽类狮子、犀牛、大象等各种奇珍异兽,可以说唐朝宠物饲养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人为何那么热爱饲养宠物呢?唐代人之所以对各种宠物表现出高涨的热情,除了社会经济

  • 杨玉环深受唐玄宗为什么只是贵妃,而不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是怎样得到杨玉环的,杨玉环为什么是唐玄宗的恩宠,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结局

    故而武惠妃的去世给唐玄宗李隆基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直到他见到杨玉环,他那个沉寂的心才重新点燃起来热情的火。这杨玉环不是别人,就是唐玄宗和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媳妇。然虽如此,当唐玄宗见到杨玉环后就爱上了她。最终他以九五之尊帝王的身份把杨玉环从他儿子李瑁手中抢了过来。李瑁虽然不甘,但

  • 瓦岗兄弟唯独他投靠王世充,处处与李世民作对,这个才是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打王世充,李世民奉命出发攻打王世充,李世民手下败将王世充

    据说,最后要被处决时,昔日瓦岗众兄弟前来敬酒,单雄信都拒绝了,唯独喝了程咬金的酒。对于单雄信誓死不投唐,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单雄信的祖上说起。早在北周的时候,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是北周宇文氏手下大将被安排驻守东昌城。我们知道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窃取了北周的皇位。当时杨坚派李渊去攻打东昌城,双方大战七天七夜。

  • 西夏的前身是唐末的定难军,它是五代十国存在最久的节度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夏的军事历史,西夏的实力有多强,西夏最鼎盛的一年

    党项人的游牧生活党项人拓拔思恭是第十三任夏绥节度使。拓拔思恭本为为夏州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封刺史。黄巢农民军攻入长安时,拓跋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李孝昌同誓讨贼,唐僖宗以他为左武卫将军,夏州节度使,结果被被黄巢击败。拓跋思恭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兵败后,率残兵败将返回夏州,

  • 李白:追名逐利,却也是天纵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一生狂放不羁,李白的豪迈不羁,李白除了是诗人还是剑客

    这个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唐代诗人,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心高气傲,不愿走科举考试的常人仕途,而是渴望着天才崛起。李白无法容忍平庸的度过此生,他游历四方,结识各种奇人道士。他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一鸣惊人,直接获得皇帝的赏识。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选中了韩荆州。于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诞生了:《与韩

  • 杨素:隋朝第一猛将,倾倒众生被叫“江神”,为啥管不住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有杨素吗,隋朝杨素最后的下场,隋朝名将杨素战无不胜的法宝

    杨素剧照有关杨素戴绿帽子的三个女主角乐昌公主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成了杨素的小妾。但是她主早有丈夫,是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落难前,徐德言与妻子各分得半块铜镜,相约以此为信物。等到二人相会已物是人非,乐昌公主整日以泪洗面。杨素得知后,不但没有责备她,还送了盘缠让夫妻二人一同回江南定居。乐昌公

  • 孟浩然吟了一首诗,唐玄宗听后,决定终身不用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孟浩然最著名的十首诗,孟浩然,孟浩然最有名诗句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但才华横溢、名动京城的孟浩然,却仕途坎坷,除了给张九龄做过一年幕僚外,几乎终身未能入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孟浩然吟诗,得罪了唐玄宗,断送了自己入仕的希望。孟浩然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落榜,流落长安,期间结识了王维、张九龄等一批名人或高官。有一次

  • 盛唐名将,唐玄宗的养子,此人若不死安禄山绝不可能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禄山兵变时唐玄宗在哪里,唐玄宗怎么看待安禄山,唐玄宗为了安禄山牺牲了吗

    唐朝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节度使是在玄宗时期,此人名叫安禄山,如果他没有造反,或许会成为唐朝一代传奇的名将,可这个人心术不正,权势大了之后就背叛自己的恩人玄宗,率领范阳等地的精锐军队直接攻取两京,从此唐朝开始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让盛唐的基业被摧毁殆尽,唐朝差点就亡在玄宗的手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