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首任丞相孙邵,史书中为何没有他的传记?

吴国首任丞相孙邵,史书中为何没有他的传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77 更新时间:2024/2/3 20:43:03

[var1]

北海士人,历仕孔融刘繇

孙邵是谁?恐怕许多熟悉三国的人也需要时间来想一下,因为此人在小说中从未出现过,而在正史中,这个人的记载也只有片言只语,加上裴注,一共也只有五处。可说起这人的职位来,在东吴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东吴的首任丞相。

[var1]

孙邵,字长绪,北海国人,早年曾担任汉末文坛领袖、时任北海相孔融手下的功曹。孔融对孙邵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廊庙才也”。看到北海人,相信有人肯定会想起刘备早期身边的一个人物——孙乾。同样是北海人,同样姓孙,大概率北海孙氏在当地也是个士族之家。

[var1]

孔融这种人适合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许他会和李白一样凭借文采流传千古,然而在汉末三国这种大乱世下,孔融根本没法立足。北海国先后遭到青州黄巾军和袁绍长子袁谭的袭扰,孔融军事才能不行,只能逃走,后来受到曹操的征辟来到朝廷做官。

[var1]

公元194年,孙邵跟随刘繇到达江东。刘岱、刘繇兄弟不但是汉朝宗亲,也是天下名士,所以刘岱曾任兖州刺史、刘繇后被任命为扬州刺史。然而,不幸的是刘繇碰上了横空出世的孙策,孙策横扫江东,刘繇被打的节节败退,不久之后病死。这样一来孙邵再次失去了主君,加入了孙家阵营。

[var1]

力压张昭,成为吴国首任丞相

及权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聘,权即从之。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张温、暨艳奏其事,邵辞位请罪,权释令复职,年六十三卒。——《吴录》

孙权主政后,孙邵开始走上舞台,他建议孙权与曹操搞好关系,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孙权任命孙邵为庐江太守。庐江,隶属扬州,与曹操控制下的徐州相连,这个安排对于孙邵来说,更重要的意思恐怕在与于曹操集团打交道。大概是孙邵在太守任上表现得不错,结束后的第二年,孙权以车骑将军开府,孙邵被调入将军府担任车骑长史一职。

[var1]

长史这个职务在东吴有着特殊的意义。孙策、孙权兄弟首任的长史就是名士张昭,后来又有张纮诸葛瑾等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可见其重要性。219年,曹操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此时孙邵与张昭等人一起负责制订东吴的各种礼仪制度。222年,孙权就任吴王,江东群臣都认为丞相一职非张昭莫属,熟料最终担任东吴首任丞相的却是孙邵。

[var1]

在孙邵担任丞相期间,曾发生过一件事,张温、暨艳曾上奏弹劾他,孙邵请求辞职来谢罪,孙权释免了他,仍让他作丞相。这件事情由于记载过于简单,连张温为何弹劾孙邵都没有说清楚,只是凭空记录了开头和结尾,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全然不知,实在让人非常疑惑。

公元225年孙邵病逝,谥曰肃,由顾雍继任丞相之职。自公元222年至公元225年,孙邵一共才担任了三年的吴国丞相。张昭也算是够郁闷的了,本来被孙邵压了一头,后来又被顾雍接任了丞相,可见孙权对当年张昭要投降曹操一事耿耿于怀。

[var1]

孙邵为何没有被立传

志林曰:吴之创基,邵为首相,史无其传,窃常怪之。尝问刘声叔。声叔,博物君子也,云:"推其名位,自应立传。

项竣、丁孚时已有注记,此云与张惠恕不能。后韦氏作史,盖惠恕之党,故不见书。

"

其实孙邵没有被立传这个问题,早在许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疑惑了。裴松之注引虞喜《志林》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原因,虞喜对孙邵无传感到疑惑,于是就去问了一个啥都懂的刘声书,刘声书是这样回答的:按照孙邵的地位,当然应该立传,最初项竣、丁孚作《吴书》已经有所注记,可是后来韦曜编著吴书,由于韦曜和张温是一党,而张温和孙邵不和,所以孙邵就没有被立传了。

[var1]

除了这个原因,我个人认为孙邵没有被立传可能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孙邵本人有问题。从史书记载来看,张温、暨艳是比较正直的人,比如诸葛亮曾评价张温“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意思是说张温是一个是非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暨艳个性耿直、刚正不阿,喜欢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也因为这样的性格,暨艳被迫自杀。

[var1]

既然张温、暨艳不是蝇营狗苟的小人,而是刚直不阿、黑白分明的人,他们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弹劾丞相孙邵。而且孙邵的反应也很奇怪,没有做任何辩解,直接“辞位请罪”,这让人看上去有一种自知理亏的感觉。而孙权也是下令让孙邵复职,看上去孙邵似乎的确有什么问题。

第二,孙邵更像是一个过渡人物。孙邵担任丞相时,孙权仅仅是个吴王,没有称帝,而且他也只担任了三年的丞相。孙邵之后吴国的丞相,分别是顾雍、陆逊、步骘,这几位似乎比孙邵都更加有分量,所以这可能也是孙邵没有立传的一个原因。

[var1]

陈寿《三国志》的东吴部分主要取自韦昭的《吴书》,《吴书》当中没了孙邵的记载,因此陈寿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总而言之,孙邵这个本应该在《三国志》中立传的人物,就这样在史书中消失了。然而,除了《志林》我们却无从得知孙邵为何没有传记。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更多文章

  • 赵括最后的荣光:断粮46天拒降,突围5次不屈,冲锋路上视死如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括是怎样死的,真实的赵括有多强,赵括的具体情况

    在梦境中,赵孝成王穿着左右两种不同颜色的衣服,乘着一条飞龙,可是这飞龙还没有起飞便落在了地上,然后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金玉。[var1]赵孝成王醒来之后,对这个梦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一定是上天要警示他什么,其实这也不能怪赵孝成王迷信,毕竟当时的人对玄学都比较敬畏,甚至宫中还有专门占卜的官员。于是,赵孝成

  • 乾隆最长寿的儿子,因身体缺陷无缘皇位,活到87岁,一生独爱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皇子就是乾隆的第八个儿子永璇,母亲是淑嘉皇贵妃金氏,当时淑嘉皇贵妃颇受皇帝的宠爱,连生了好几个皇子,但永璇生下就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坡脚,因而永璇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不会当皇帝的。后来又发生了两个嫡长子去世,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去世的事情,打消了皇帝“立嫡不立贤”的念头,在乾隆第三次决定秘密立储时,考虑到

  • 乾隆登基后,平反了诸多被雍正打压的叔伯,为何不愿平反其大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客观来说,胤禔名声实在太差,其他几位被赦免罪名的尚且还有着一丝余党支撑,胤禔却早就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通俗来讲就是有着皇子的命,却没有其他皇子的智商。康熙太子尚未被废时胤禔便和八爷党来往过密,他的亲生母亲惠妃正是老八的养母,康熙在厌恶八爷党争的同时也顺带着厌恶起这个草包大儿子来。按照蒙古的旧

  • 《康熙王朝》中康熙召鳌拜,鳌拜明知要杀他为何还敢一个人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是怎样擒住鳌拜的,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何要擒鳌拜,康熙王朝里康熙怎么智擒鳌拜的

    在我们固有印象中,鳌拜是一个武力值爆表、喜好杀戮的权臣。实际上,对于杀人这件事,他非常不干脆。当然,一开始,鳌拜杀康熙的念头,多少还是有点;无非是死在哪里的问题——鳌拜的府上,万万不可,他怕坐稳了弑君之罪。这就犯了权斗大忌。毕竟犹豫就会败北。更致命的还在后头。千钧一发之际。康熙来到鳌拜的府上“看望”

  • 她是康熙表妹,又是康熙妻妹,统领大清后宫22年,还抚育了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最疼爱的妹妹,康熙最宠爱的五个女人,康熙皇帝的表妹

    悫惠皇贵妃姓佟佳氏,父亲是一等公兼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姑姑则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姐姐则是康熙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因此,悫惠皇贵妃不仅是康熙的表妹,还是康熙的妻妹。不过,悫惠皇贵妃与姐姐孝懿仁皇后属于同父异母,孝懿仁皇后是嫡出,悫惠皇贵妃则是庶出。康熙二十八年七月,悫惠皇贵妃的姐姐佟佳氏(当时为皇

  • 嘉庆突然去世,遗诏不在身边,皇后为什么拥立道光而不立亲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嘉庆传位给道光,嘉庆和道光是父子关系吗,道光皇帝和嘉庆的关系

    孝和睿皇后听闻嘉庆去世,立刻传懿旨令绵宁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当时皇后有亲生儿子,而道光只是她的继子,为何她会立道光而不立自己的亲生子呢?古代皇家的继承问题,往往都有很强的敏感性,搞不好就会小命不保。清朝在雍正之后,实行秘密建储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皇位传承问题,但当中也会有点问题,就是当皇帝去世而

  • 她二婚嫁给皇帝成宠妃,以30岁大龄入宫,去世后乾隆因她罢朝3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一生最宠爱的妃子,乾隆看上堂妹想纳她为妃

    这位受宠的妃子就是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出生在1730年,古代历史上,女孩子家家到了十四五岁,父母就会为她选择结婚对象,男子通过做媒的就可以迎娶,博尔济吉特氏也早早有了婚配对象,只是婚后一直没有怀孕。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当时十分仰仗乾隆,并想要讨好皇帝,但又没有特别好的法子,看着博尔济吉特氏生得貌美动人,令

  • 此人编成一部字典,本可利国利民,乾隆硬要找茬,把他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字典查询,乾隆字典对清朝有什么影响,乾隆时期的字典值钱吗

    乾隆为了让后人记住他,命令纪晓岚修订《四库全书》,要写书自然就需要材料,于是乾隆就跟两件总督说,要求把两江地区的藏书献出来,当成《四库全书》的参考资料,两江总督也是人精,他知道皇帝是想要找书中的问题,然后再来一个文字狱之类的东西。各个地方的官吏都不傻,他们随便找了几本书籍献上去,打算忽悠乾隆一把,其

  • 她的父亲是皇帝马夫,却因为姿色出众,成为嘉庆的第一宠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最宠爱的妃子,嘉庆皇帝一生最爱的妃子,嘉庆宠妃的真实照片

    按照辈分来说华妃应该是雍正的重孙媳妇,而华妃也是一个特别传奇的女子,因为她的父亲原本只是皇帝的一个马夫,所以身份也是非常的卑微。但是侯佳氏却因为自己长得非常漂亮,所以也得到了嘉庆的宠爱。侯佳氏的家境一般,父亲也不过是皇宫里负责养马的官员,和其他的后妃相比,这也的家世背景完全不值一提。而且按照这种身份

  • 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被毁墓掘尸,孝庄太后为何如此痛恨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和孝庄间的关系,多尔衮之死真相揭秘,孝庄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秘密

    只能说多尔衮劳苦一生,结果落得个为他人做嫁衣的悲惨下场,可笑至极。至于孝庄?在多尔衮眼里也只是个女人,仅此而已。她儿子被多尔衮架空多年,能不痛恨多尔衮么。可能有人会说,你有何资格说多尔衮是个可笑的人。但以瀚海的认知,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为什么呢,很简单,多尔衮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他要权力就做的彻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