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也有不如意?天生我材必有用!且看诗仙如何洒脱入世

李白也有不如意?天生我材必有用!且看诗仙如何洒脱入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09 更新时间:2024/2/6 16:07:15

李白字太白,他的号为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是唐代的成就极高的浪漫主义诗人,关于李白的号---青莲居士,也是有典可循,为人所津津乐道。

青莲二字源于《维摩诘经》“青莲”佛典,表明了李白尊敬憧憬佛教并且向往维摩诘的生活模式的内在心理。故青莲居士是李白内心佛教情怀的充分体现,并且这是李白对自己的身份的归属认同。 除此之外,在大乘佛教的众多人物谱系中,李白最为尊崇的便是维摩诘,甚至还以其自比,从其存世作品可以看出,李白的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他的诗句中的“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的深刻思想与不可磨灭的内涵文化。

李白在诗中对佛教的语汇的可见频繁使用上,可以见出李白的佛学修养深奥不可测,事实上,李白对佛经是李白自己认真研学思考过,说到此处,李白的家族里面就有这么一位出家人,关于这个人,他便是李白的族侄僧中孚。僧中孚是与李白的相识相知僧人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位,李白有许许多多的诗篇章都提到与他相处、清谈、品茗的情景,李白在《赠僧崖公》诗中叙述自己曾在郎陵东学禅于白眉空,李白通过修禅,减轻了身心压力,取得了"独朗谢垢氛"的效果。

李白不仅心醉于佛学,对书法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作为唐朝诗人中最杰出的之一,令后世众人惊艳不已的李白,这位谪仙人,他耀眼的光辉同样体现到了书法的历史上,但李白书法流传下来的书法真迹仅有一幅——《上阳台帖》。这件仅有25个字的行草书帖,浑厚、凝重,快捷流畅;行距大,留白多,大开大合,给人想象的空间大;结体参差跌宕,仪态万千,字间情意绵绵,顾盼有情;苍劲中见挺秀,豪气雄健。《上阳台帖》辞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上阳台帖》所书写的其实也就寥寥几笔而已,但是虽然同时篇幅短小,但不失精妙如果不去看最后的太白两个字,很难想象这其实出自李白之手:

首先是在世人心目中的李白是那样的洒脱,豁达之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出自李白之手,由此可见一斑。并且关于李白,他具有十分开阔的胸襟和恢宏大量的气度,以及那么浪漫情调的形象,书法也像《古诗四帖》那么连绵不断、逸势奇状、莫可穷测。

李白之于书法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从他的《草书歌行》中可见一斑,关于《草书歌行》,其中描述狂草书家名人---怀素的创作书法的细致状态,提出“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李白不仅自己书法造诣颇深,并且对同样喜爱书法的志同道合之人也是赞赏有加,《草书歌行》其实是唐代诗人李白发自内心称赞并敬佩怀素草书进而创作的诗篇,李白赞美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称其草书天下第一。这首诗中,李白以十分浪漫的笔触、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活灵活现的描绘了一幅怀素醉酒的奇妙状态,通过大篇幅的描写阐述,让人仿佛看到了生动活泼的怀素本人就站在我们的面前,穿越古今的对话。着实令人心驰神往。无一不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在草书的文学历史上也对后人有不可磨灭的参考意义。

一首赠汪伦,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汪伦之情源自汪伦其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故他亲自写信并且盛情的在信中邀请诗人李白到家中做客,汪伦在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内心大喜,应邀请前往,但是未见信中所写景色与酒店,汪伦盛情款待,并开怀大笑,他说:桃花,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多桃花,其实只是一个代称,二万家数量的酒店呢,也是另有它意。李白听过汪伦说的这些话后,并不感到生气抱怨,而是开怀大笑,并且李白这是还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深深的感动。李白发自内心的深深感激了,汪伦的好心好意,并且李白写到《赠汪伦》诗一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此璀璨杰出的一名诗人,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浪漫而神秘的结局,李白的死,自古以来,便是众说纷纭,各家各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具有一定依据,但是整体包括如下三种死法:第一是醉酒死,第二是因为生病,顽疾而死,第三是溺水而死,其实无论哪一种死法,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来源与出处,无论哪种,似乎都可以说得通。这里说到,当时,李光弼去往临淮的途中,李白不顾自己61岁的高龄,听到这个消息后请求前往杀敌立功,李白内心十分的迫切希望能在自己的垂暮之年,可以为了国家奉献自己,尽自己的全力挽救国家命运,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据说李白在的江上饮酒作乐,因为醉酒扑入水中奔向月亮而溺死,其实这与与诗人李白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因为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上就是关于李白的一些生平,看完这些的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更多文章

  • 唐朝死得最冤的武将,只因说出自己的乳名,就成了武则天的替死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是谁灭了唐朝武则天,被武则天斩下马的功臣,唐朝史上最失败的武将

    归顺唐朝之后,李君羡一直跟着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南征北战,每次出征,李君羡都十分英勇,敢于单骑出列,立下战功无数。公元620年,跟随李世民在介休作战时,李君羡攻破宋金刚,因功被提拔为骠骑将军,赏赐无数。公元621年,李君羡在洛阳俘获王世充之子王玄应运粮的军队,之后随军攻破刘黑闼、窦建德。李世民当上皇帝之

  •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隋朝大臣杨玄感为什么起兵造反?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玄感简介,尺素死后杨玄感怎么样了,杨玄感起兵反隋在什么地方

    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起兵反叛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于是

  • 32年前,山东一巫婆效仿武则天建“大圣王朝”,还封4名男子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1912年清朝灭亡后,封建王朝的历史就已经画上了句号,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任何对于过去朝代的了解,现在都被埋在了历史书中。但就是在现今的生活里,依然有人还保留着不切实际的“皇帝梦”。在山东有一名巫婆效仿武则天称帝,建立了“大圣王朝”,还纳了4名男子为妃,简直是匪夷所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

  • 唐朝最嚣张官员:公开卖官,将家人葬在皇陵旁,还公然挑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十大顶级大臣,唐朝最厉害官员,唐朝皇陵的位置

    别看这个李先生人品不强、笑里藏刀,文章却写得超有文采,算是个有才无德的典范。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剑南道巡察大使出巡途中偶然发现了这个“人才”,便推荐到朝中,从此李义府为官之路高奏凯歌,到贞观末年,一直做到了监察御史。后来,他凭借文学才华,又做了太子李治手下的一支金笔,起草各种政治文件,深得李治

  • 李世民:大唐国运如何?袁天罡:猪上树唐亡!结果“猪”真的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天罡传奇,唐朝李世民发生的重大事件,袁天罡怎么评价李世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自然规律。正如一个王朝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灭亡一般。因此每一位开国帝王,都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长长久久的,不要落到他人的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也算一位明君了,后代也很有出息。即使是这样,李世民也非常的担心自己的江山会落在他人的手中。在晚年的时候李世民就非

  • 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他们降生时,有何异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和赵匡胤谁地位高,赵匡胤跟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出生有异象

    做为封建时代的最高权威,皇帝的身份自然是非比寻常的,人们为了彰显其“真龙天子”的正统地位,于是,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的降生,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比如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那么,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他们降生时,又有什么样的异象发生呢?首先,我们来说刘邦。可以说,刘

  • 杨玉环的复原图竟然这么美,神似一女星,怪不得唐玄宗独爱她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照片最新图片,杨玉环的年轻照片,杨玉环传奇一生图片

    杨玉环真容到底有多美?还原照片像一女星,难怪唐玄宗独爱她一人文/观心通史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审美的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审美标准。如宋代诗人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写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汉代以瘦为美,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态

  • 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是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三品官相当于现代什么官,唐朝一品二品是什么级别,唐朝一品二品官员是谁

    但唐王朝不同,唐王朝为了稀释相权、搞出来一个“群相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主官都是“宰相”。这其中,中书省的主官中书令、门下省的主官都是正三品,只有尚书省的尚书令是正二品,也是妥妥的“首席宰相”。但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当过尚书令,所以自贞观始、尚书令一职便被虚置了。后来,除了偶有皇太子兼任尚

  • 诸葛亮是如何做出“武则天称帝”的预言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马前课》第四课,预言李唐王朝和武则天的兴起。在第四课中,诸葛亮写道: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这乍一看,什么都不是,就在那儿瞎说。可是后人的想象力十分伟大啊,能够将这本书活生生地跟后世连接在一起。比如说第一句十八男儿,就是十八子的意思,十八子岂不就是李姓吗?李唐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渊,就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有无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东历史是真实的吗,真实历史讲薛仁贵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8195,阅读时间:约16分钟编者按:高句丽作为隋唐两大帝国长达两百年的东北死敌,终于在唐高宗被攻灭。这也让高宗朝成为了唐代军事的最高峰。不过唐高宗灭亡高句丽的历史,因为被各种薛仁贵征东的评书演义,往往被歪曲得一塌糊涂。本文就来说说历史上大唐攻灭高句丽的真正过程,以及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