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课》第四课,预言李唐王朝和武则天的兴起。
在第四课中,诸葛亮写道: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这乍一看,什么都不是,就在那儿瞎说。可是后人的想象力十分伟大啊,能够将这本书活生生地跟后世连接在一起。
比如说第一句十八男儿,就是十八子的意思,十八子岂不就是李姓吗?李唐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渊,就是被隋炀帝封在了太原,称为唐国公。所以第二句起于太原,就是说一个姓李的人在太原起兵夺取天下,所预言的就是李唐王朝的兴起。
那么后面的呢?动则得解,日月丽天。武则天自己发明了一个字,叫做瞾。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称了武瞾,意思就是万象更新的意思。这跟卦词中的日月丽天其实是一样的,瞾字岂不就是日月丽天吗?
所以很多人说,诸葛亮预言了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事情,实在是太厉害了。真的是为难诸葛亮了,又要治国,又要打仗,还要预言未来的事情。这样不早逝才奇怪。
《马前课》的确为诸葛亮所作,准确程度令人发指。
这本预言书是和唐朝的《推背图》齐名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大名大家应该也是有所耳闻。能够成为唐朝著名的预言家,他们要是没点真本事,还真说不通。
诸葛亮出现在大家视线中,一直都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现在军事家好像被很多自以为是的专家们给拱掉了,总之就是很少有人提及诸葛亮还是一名优秀的预言家。
预言家这层身份实在是太神秘了,就算是真的有预言家,那么历代当权者也绝对不容许这种事情能够被普通老百姓所发现。所以对于诸葛亮是预言家这种事情,历代封建王朝宣传的并不多。
这也难怪,因为诸葛亮的预言实在是神准,而且浅显易懂,老百姓一看就能知道这讲的什么意思。比如说第一课中: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所指的就是诸葛亮本人是无力回天了,蜀汉政权迟早要被曹魏灭掉。
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这个意思就更明显了,西晋开国者司马炎就是火上有火,他取代了曹魏占领了中土。但是这个时候江东还没有被灭掉,所以称名不正。
这本书一共有14课,几乎将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大事件都给预言清楚了。这就比较可怕了,难道诸葛亮真的有神通吗?我也说不清楚。
诸葛亮的确发明了一种占卜的技法,但是《马前课》的十四课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
诸葛亮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而且他从小研习《周易》,所以对占卜之说自然是了如指掌。占卜这门学问,那是很难学会的。因为光看书是不管用的,还需要有老师亲自教你才行。
所以现在虽然《易经》之类的书流传甚广,可惜老师并不多。所以现代人想要学习《易经》那是不容易的,而学会的人,似乎都能成为一代大师。
诸葛亮显然就是学会了这行,所以他会占卜是不假的。他不仅会占卜,而且自己发明了一套占卜的方法,这套占卜方法,其实就是《马前课》。但是这套方法,只有行内人才能看得懂,我们这些门外汉只能呵呵了。
于是乎,有这么一种可能,后人将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编纂在一起,成为了现代版本的《马前课》。所以我们看现在的这本书,所预言的事情实在是太逼真,简直跟假的一样。
而且从预言中可以看得出已经预言到了清末的事情,所以这本《马前课》极有可能是民国时期某些人借用诸葛亮的威名,刻意将这些历史事件附会到这本书当中去了。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值得每个人的尊敬。
为什么不附会其他人,偏偏要附会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的名气大。在民间,诸葛亮简直成了神的化身,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那个人。
而且他忠心为国的精神,流传千古,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推崇的。所以他的名声一直都很响亮,再加上他曾经学习过占卜之术,所以自然是更好利用了。
诸葛亮27岁出山,为了蜀汉奋斗了27年,虽然没能够为蜀汉一统天下,但是诸葛亮的这份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傻,而是因为诸葛亮忠心。即使这件事很困难,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可以成功,但是你要是不放弃的话,或许还能成功。可是从一开始就放弃的话,那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