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赵之间的阏与之战,白起和赵奢为什么未曾谋面?

秦赵之间的阏与之战,白起和赵奢为什么未曾谋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4/1/25 13:00:06

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尽管出身还决定着君主,但是将相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太多的布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就他们自身的时候,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时间推移到战国末期(公元前269年左右),战国七雄中,东部的燕齐两国争斗升级无暇西顾国力大损,南部的楚国被秦国吞并了大片国土,中间的韩、魏也被秦国打残了,统一华夏的天平已经倾斜到了秦国和赵国身上,当然也只剩下了这两个诸侯国一决雌雄。

秦赵之间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毕竟两个诸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统一华夏大地,但想要达成所愿,就必须先灭掉对方,这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打仗就离不开将军,抛开其他诸侯国我们暂且不论,这时候秦赵两国各有哪些名将呢?秦国最出名的莫过于“人屠”白起,赵国最有实力的是心胸宽广的廉颇,这也是战国四大名将其中的两个,但除了他俩,赵国还有一位军事奇才,赵奢

秦赵之间的战争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史称阏与之战,这场战争赵国的将领是赵奢,但是秦国的却不是白起。

那么问题就来了,白起和赵奢本属于一个时代,为何秦赵之间的阏与之战两人未曾谋面?

战国历史中极为出彩、本该在战争中相遇的这2位名将为何擦肩而过?其实只因这两个人对于战争一个挑兵打,一个选战打。

挑兵的赵奢。

赵奢挑兵并不是说要挑跑得快的,勇猛的士兵,而是他手下士兵的数量有着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不能低于十万,当然越多越好,如果给的兵不多,凭国君说的再好,赵奢都不会去。

你可能会说,要那么多兵干嘛,白起攻打楚国的时候,可是就带着几万士兵,就攻下了楚国的国都,这赵奢要那么多兵才去打仗,还是没有白起厉害嘛。

其实并不是如此,赵奢要的兵,也不是为了打阵地消亡战,而可能仅仅是因为心安,为此赵奢还和那个发明火牛阵进而光复了齐国的田单辩论过。

田单说,你觉得打仗要兵众多,我不认可,打仗的人多了,肯定会影响农耕,以前的君王,士兵不过三万,天下也为之臣服了,所以用那么多人打仗,其实是自取灭亡的道路啊。

赵奢却说,哎呀,田老弟,你根本不懂带兵打仗嘛,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也不过三百丈,里面的住的人最多也不过三千户,用三万兵攻打一座城池,绰绰有余,而今天下战国只有七个,三万兵,围城不足,战却不够,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自此之后,赵奢的挑兵就成为了他走向名将的通途,毕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时局,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你可能会说白起就不挑兵,但是白起选战。

选战的白起。

对于白起,我们都不陌生,根据梁超先生考证,战国时期秦国消灭六国军队人数大约在200万人左右,其中有一半的人头,都是白起贡献的,所以江湖人送外号:人屠。

白起一生中,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但是几乎没有败绩,以寡敌众大获全胜的战争,在白起身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没有败绩的白起,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当然不是,为什么白起没有失败的战争留下呢,这是因为白起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也就是说白起打仗是有选择性的,打仗之前,白起会先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我能确定打赢的就接下,没有把握打赢的,对不起,别找我,我不打。

纵观白起的一生,也就拒绝过两次战争,一次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阏与之战,另一次是长平之战后本该灭赵而灭,赵国缓过神之后,秦王让白起再去打,他选择了死,也没有选择再去打,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的赵国已经灭不了了。

名将的谨慎。

我们接着说阏与之战,可以说这场战争是属于赵奢的,他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也成为了千古不变指导军事思想的名言,赵奢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光芒,打破了长此以来,强秦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次秦军的将领是一个叫胡阳的将军,有人说他是白起的徒弟,但这并不重要,这时候白起在秦国炙手可热,那么为什么白起没有去打阏与之地呢,难道白起没在秦国。

当然不是,因为这场仗白起没有把握一定赢,所以白起拒绝带兵,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阏与这个地方太险要了,如果两军开战,胜利和失败的概率是一样的,这样的活,白起不会接,秦王只能选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胡阳去了。

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白起还害怕失败不成,怕不怕我们不好说,但是我们却能知道这场仗廉颇不敢打,因为廉颇觉得阏与,道远险狭,难救(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都能看出这仗不好打,那么纵横沙场的白起肯定也能看出,这也是四大名将中2位面对阏与都选择不打的原因,可以说这是名将共同的特征,谨慎。

飞鱼说:

白起和赵奢本属一个时代,为何秦赵之间的阏与之战两人未曾谋面?除了因为阏与这场仗确实不好打之外,那就是名将的谨慎,让白起有所忌惮,也正是基于此,才成就了赵国的马服君赵奢。

本该在战争中相遇的2位名将为何擦肩而过?只因一个挑兵一个选战,挑兵的是赵奢,选战的是白起,在阏与之战中,赵王给了赵奢足够的兵,所以赵奢选择了打,而没有必胜把握的白起选择了避,所以我们再也无法知晓这两个人究竟谁更胜一筹。

白起一生大战小战无数,所以要说他害怕打仗那是不现实的,以不足十万之兵,深入楚国腹地,攻下了楚国国都,从这点上面看,白起似乎比要求士兵多多益善的赵奢要厉害。

但是,就阏与之战来说,白起和廉颇都认为不好打的战争,赵奢却出奇制胜,打了一个漂亮的奔袭战,并且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略思想,他似乎又比这两位名将更胜一筹。

那么,您认为白起和赵奢到底谁厉害呢?两人如果在阏与之战中相遇,最后赢的会是谁呢?

标签: 战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丞相是封建王朝的最高官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百官之首。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职位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由秦国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至公元1380元。那么为什么这个延续了1600余年的官职,到朱元璋时期就没有了呢,感兴

  • 三国命运最好的一个人,竟是范阳卢氏的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阳卢氏,春秋,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大家最敬佩的人就是刘备,因为他的道德水平实在是太高;最佩服的应该就是曹操了,因为他的能力最强;而最聪明的人应该就是诸葛亮了,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缺陷的,就算还是大家最喜欢的诸葛亮也是一样。虽然诸葛亮确实是十分厉害的一个聪明人,但是他的更大的才能是在政治上,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是被罗贯中夸大了

  • 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贩卖私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明朝,历史解密

    说起盐,我们知道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做饭材料。盐对我们身体可以说非常重要,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元素。而且盐的价格也都非常便宜,一般也就一两块钱一袋,每个人都可以吃得起。不过我们在看古代的影视作品的时候一般都够发现经常有人贩卖私盐,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有的。这种现象我们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贩卖私盐

  • 曹化淳和曹正淳是同一个人吗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曹化淳,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时期的曹化淳大家并不知道,但是一说到东厂有个曹公公,大家就知道了。这个人物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派人物。这个人物在影视剧中是非常厉害的,不仅手握重权,武功也很高。这位曹公公在电视剧里面描述的是叫做曹正淳,是替魏忠贤办事的,无恶不作。电视剧里面的曹正淳是一个非常阴险之人,小时候

  • 白起为何对“纸上谈兵”的赵括评价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白起,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战争中,棋逢敌手是常有的事情,长平之战,赵军大败的罪魁祸首,不是赵括。据史料记载,长期以来,廉颇任主帅,坚守不出,秦军自认不是老将军廉颇的对手,毫无办法,才施一计,离间老将廉颇与赵王,在赵王中计的情况下,启用赵括,很显然,此时的赵王对廉颇坚守的策略是不支持的,也就是说,赵王希望决战,感兴趣

  • 唐朝贞观四年时间,为什么只有29人被判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体例、内容十分完整的法典,也被称为古代法典中的“最善者”。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典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法系。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知晓唐律的来龙去脉,增加一些相关知识。中国从夏朝开始就制定法律,其中夏有“禹刑”、商有“汤刑

  • 19岁的她嫁给66岁乾隆,过生日时被乾隆吓死?死后追封为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不仅如此,乾隆后宫女子众多,甚至在年老时还不断纳年轻女子进宫,乾隆晚年时还让小自己47岁的一女子进宫,不过这位女子却因过生日被乾隆吓死,最后被追封为贵妃!在乾隆66岁时,19岁的伊尔根觉罗氏进宫,依照年龄算,这两人说是祖孙关系都不为过,不过乾隆却并不顾忌,依然我行我素!但是伊尔根觉罗氏却是个悲剧的人

  • 刘备为什么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关羽,而不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荆州,赵云,历史解密

    关羽和赵云都是刘备集团的五虎大将之一,刘备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而不是赵云,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先来看一下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有多么重要,在蜀汉的基本国策《隆中对》之中,诸葛亮是这样说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秦国也被人欺压过,真正让秦国腾飞的,并非秦孝公而是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战国之际,秦国由于中国形势错乱,内讧弑君者五花八门,这才造成被魏国抑制。殊不知自打秦献公回位后,全力创新体系,秦国和魏军的战况越来越均衡,秦国反倒稍占上风,曾一次斩首5万级。商鞅的变法是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发展,使得秦国的彻底军国化。然而秦国面对三晋依然表现得很小心,秦国在商鞅时期也并没有稳固的控制河西

  • 清朝历史上最血腥的饭局:八位将军赴宴,离去时头身分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历史解密

    在晚清的时候,李鸿章在自己的三军营帐中准备了一桌好菜,想要宴请自己手下的将军们过来吃饭。但是李鸿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只是非常单纯的想要邀请朋友吃饭?还是有其他的想法?我们都是知道的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清政府是极其腐败的,人民怨声连连,但是朝廷也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于是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