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和刘备的遗言为何那么感人?到了生命尽头,他们也只关心家人

曹操和刘备的遗言为何那么感人?到了生命尽头,他们也只关心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66 更新时间:2024/1/28 6:58:16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打下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一辈子击败了袁绍、袁术、吕布、张绣张鲁马超等对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工作。

谁也想不到,这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到了去世之前,会说出如此令人感动的话,这是《三国志》的原文:

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下还没有安定,没有完成大一统工作。所以他的丧事不需要惊动所有人,大家该干嘛就干嘛。下葬的时候,只需要穿一般的衣服就好了,不要藏太多金银珠宝。

曹操的遗言居然如此朴素?这好像跟我们耳闻的一些故事不一样啊!传说中曹操不是搞了72个疑冢吗?难道这不是铺张浪费。

关于72疑冢的说法,其实是没有准确根据的。曹操自己盗墓一生,担心别人盗他的墓,所以设置了72疑冢。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是藏了许多钱在自己的墓里,难道盗墓集团不会分成72处去寻找吗?

所以说72疑冢,压根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怎么才能解决被盗掘的根本问题呢?曹操的办法是很合适的,他不允许儿子将大量金银珠宝用来陪葬,而且把这件事给公开了。

一旦盗墓贼们得知曹操的墓中没什么财宝,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盗墓了。毕竟曹操是曹魏的创始人,在当时盗掘他的陵墓,成本似乎有点高。

除了对自己的陵墓做了妥善安排,曹操对自己的姬妾们也有了一定的安排。他希望这些姬妾能够自给自足,不要给国家添乱。

此外他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遗言:我到了地下,我儿子曹昂跟我要妈妈,这该怎么办呢?这句话的确感动到我了。

原来曹操在霸占了张绣的婶娘后,被张绣反水,结果导致长子曹昂被张绣给宰了。一切都是风流债,曹操回来以后,没把儿子曹昂带回来,使得曹昂的养母、曹操的夫人丁夫人选择与曹操离婚。

这件事一直都是曹操心中一辈子的痛,即使后来曹操让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做了正妻,但是始终没有忘记丁夫人。

小结:我们会发现,曹操这样的一代雄主,到了人生的尽头,所考虑的,不是家国天下的大事,而是家里的人和事。这是否给我们一点发呢?人这一辈子是为了家国天下而活,还是为了家人而活呢?

二、刘备的遗言,情真意切。

同样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货郎,成长为一国之君,这期间所走的路,常人难以想象。绝不是我们普通人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刘备这个人一辈子是个实干家,在《三国志》中从来没有落过泪,反倒是曹操在《三国志》中哭了足足6次!所以说《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可把枭雄刘备给黑惨了,一代枭雄咋就成了一个爱哭鼻子的可怜虫呢?

1、给刘禅的遗言。刘备在带领大军进攻东吴的时候,被陆逊的一把火给烧了回来。他退回到白帝城以后,这人就不行了。在这里呆了半年时间,感觉熬不下去了,这才把刘禅和诸葛亮给请来,发表他的临终遗言: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三国志》

这是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言,这里面的话实在是有些感人。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才能服人。这是老父亲用一生的经历,在最后一刻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就问你感人不?

就算是自己要死了,刘备还想着刘禅将来要读哪些书,还给他推荐了六韬、商君书、汉书、礼记等等,可见刘备对于刘禅的教育问题,是充满愧疚的。

刘备的起点太低了,他这辈子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才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之上。所以压根就没有曹操那样的闲情逸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因此刘禅从小其实就缺少教育,才能上跟曹丕、孙权这一类人,压根就比不了。所以他在临终前,才会说一些教育刘禅的话,实际上是在跟儿子说抱歉,对不起了阿斗,父亲这辈子没时间教育你,以后只能靠你自己了。

2、给诸葛亮的遗言。此外,刘备还给诸葛亮留下了一段传唱千古的遗言,也正是这样一段遗言,使得他们的君臣关系,堪称千古表率: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你诸葛亮太牛了,才能超过曹丕是10倍都不止。一定可以带领蜀汉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呢,如果刘禅还可以教育,那你就辅佐他,要是实在教育不成了,那你就可以取而代之。

这话可把诸葛亮给感动坏了,连忙跪在地上磕头。刘备是真心让位给诸葛亮吗?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垂死之人,临终前的无奈选择。

但是他相信诸葛亮,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他都相信。因此他说这番话,还是给儿子刘禅铺好了一条光明大道。

说了这句话以后,刘备相信,只要诸葛亮活着,他就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说到底还是刘备舍不得儿子。当然了,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器重。

总结:不管什么人,到了最后所想的,或许都是家人。

李斯赵高弄去腰斩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小儿子也在被杀的人之中。于是他也发表了临终遗言:很想和小儿子再牵着黄狗去城外打猎,可惜现在不能了。

他可是大秦丞相,被赵高给诬陷了,可以说是荣誉到了极点的一个人,遭受了名誉上巨大的玷污,可他对这些毫无怨言。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所想的,却是无法和小儿子去打猎,你说讽刺不讽刺?

所以说这些伟大的人物,其实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在决定历史走向的同时,也有家人,也有感情。而这些家人和亲情,似乎比那些宏图大业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最初并不宠幸卫子夫?她用什么办法得宠?后来为何又失宠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死愧疚吗,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恩怨,汉武帝对卫子夫好么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在平阳公主府上见到卫子夫,并且将她带入宫中。公元前138年,卫子夫这一年都没有受宠,因此恳求汉武帝将她送回去。因此汉武帝在第二次再见到卫子夫以后,才开始宠幸卫子夫,从而使得卫子夫怀孕,继而生下了汉武帝的长子刘据。要是一般的女人,会向汉武帝提出那样的要求吗?这分明就是

  • 刘邦的俩孙子都登基做了皇帝,为何不被历史承认呢?还有谁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登基全过程,刘邦的后代谁当皇帝,古代刘邦的后代有哪些做了皇帝

    一、秦朝不被承认的皇帝,自然就是秦王子婴。秦朝其实就三任统治者,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很多人对秦始皇、秦二世很熟悉,却不知道秦三世是咋回事。当年赵高弄死秦二世以后,本来打算自己做皇帝,毕竟他也是嬴姓赵氏的子孙。可是这家伙是个宦官,压根无法服众。所以不得已只好把子婴拉出来做天子。其实子婴刚上台的时候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狠话?霍去病一句话,让汉朝多了若干大龄剩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西汉名将霍去病说过的话,李广和霍去病的特点

    霍去病是少年英雄,自幼长在汉武帝身边,所以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估计长得也贼好看,是大汉朝有名的俊后生,再加上他20出头就被封为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这种男人,那媒婆还不踏破了他们家门吗?可以说长安城的大家闺秀们,估计得组队打团战,才能偷摸着和霍去病见一面。当汉武帝要给霍去病弄一套大宅子,让他

  • 细看《逸周书》和《礼记》能得出结论:关羽的“壮缪”是美谥还是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的谥号是恶谥吗,关羽最长谥号,关羽的谥号有什么含义

    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解释,张飞的谥号最好,而且多数用于帝王: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张飞获得美谥很正常,因为他是双料国丈(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为皇后),而关羽的谥号按照字面解释就有点不妙了,前一个字不完全是褒

  • 刘裕为何不延续汉朝国号?他本是刘邦弟弟刘交后人,却建立了宋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与刘邦有何关系,历史上刘裕是刘邦后人吗,历史上的刘邦和刘裕

    其实道理很简单,刘裕他虽然是刘交的后代,可刘交不是汉朝的嫡系。如果刘裕承认自己的王朝是汉王朝,那么刘邦这一脉才是真正的正统。当时刘邦的后裔在民间的,可谓是数不胜数,历经两汉四百多年的繁衍,再加上那帮生殖能力超强的诸侯王们的助攻,刘邦的后代没有百万,也有四五十万人之多。因此刘裕一旦承认了汉王朝的正统性

  • 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高和李斯是怎样死的,商鞅李斯谁厉害,李斯是怎么评价商鞅

    李斯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关键人物,早年担任廷尉,后期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秦始皇暴毙后,这哥们跟赵高合作,把秦二世胡亥弄上台,结果导致自己被腰斩。赵高本是服侍秦始皇的一个寺人,因为服侍人的功夫比较好,深受秦始皇的器重,这是最早的宦官弄权。秦二世上台后,政务都交给了赵高,赵高也就成了丞相。结果赵高反戈

  • 如果关羽北伐襄樊时,孙权支持刘备北伐淮南,曹操集团还能抵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攻打襄樊刘备干什么去了,关羽死后刘备打没打东吴,关羽死后过了几年刘备才伐吴

    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派出了全明星阵容的武将,结果被刘备打得铩羽而归。关羽北伐的时候,水淹七军,吓得曹操打算迁都北上。没多久曹操就挂了。所以说拿下汉中以后,曹操的心力和实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如果在关羽北伐的时候,孙权同时从淮南出兵北伐,那至少曹操本人是扛不住的。曹操扛不住了,那整个曹操集团可就要大乱了。

  • 中山靖王刘胜有120个儿子,那么他有几个老婆呢?刘备是谁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开场白永远是开口脆: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其实我们不能怪罪刘备,那时候认一个有名气的老祖宗十分重要。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不也搞了这么一个开口脆的开场白嘛:汉景帝玄孙、长沙定王刘发之后。由此可见,他们老刘家有这样的职业传统,不认个牛逼的祖宗,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江山。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全都找

  • 项羽和韩信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马谡不行?他的布局有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为什么不杀马谡,马谡不死蜀国的命运将会改变吗,马谡是好谋士吗

    马谡守街亭这件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实际上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水源地是否得到保护。很显然马谡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过于仓促。他首先考虑到的是有利地形,也就是居高临下的态势。不过却忘记了水源地的重要性,因此被张郃断了水源。数万人马,没了水源,你觉得会不会军心大乱呢?甭说喝水了,甚至连做饭的水都没有。所以就算

  • 吕雉害了刘邦的4个儿子,为何放过实力强劲的刘肥?刘肥很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与刘肥关系,吕雉死后为什么不把刘肥推到帝位,吕雉和刘肥的关系不好吗

    剩下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肥、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刘恒的母亲薄姬和吕雉关系不错,而且十分低调,遭遇也跟吕雉相似,所以吕雉放过了她和她的儿子。刘长虽是赵姬所生,但由于赵姬早逝,因此刘长从小就是吕雉带大的。而且这家伙孔武有力,没有头脑,对吕雉无法构成威胁,所以吕雉也放过了他。可是刘肥作为刘邦的长子,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