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狠话?霍去病一句话,让汉朝多了若干大龄剩女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狠话?霍去病一句话,让汉朝多了若干大龄剩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3/12/16 3:35:02

霍去病是少年英雄,自幼长在汉武帝身边,所以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估计长得也贼好看,是大汉朝有名的俊后生,再加上他20出头就被封为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

这种男人,那媒婆还不踏破了他们家门吗?可以说长安城的大家闺秀们,估计得组队打团战,才能偷摸着和霍去病见一面。

当汉武帝要给霍去病弄一套大宅子,让他娶妻生子的时候,长安城的美女们,一个个不知道多兴奋,可就在这个时候,霍去病来了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匈奴还没有被消灭,我成家干嘛呢?汉武帝听了虽然很高兴,认为霍去病很有志气。

可是长安城内的那些大家闺秀们,听了这话,立刻脸色都变了。霍去病你太狠了,看样子你要做我们永远都得不到的男人?没门,我们就等着你消灭匈奴!为此这帮少女当中,不知有多少成了大龄剩女,你说这句话狠不狠?

著名狠话之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可是一句非常厉害的狠话,在不知道多少电视剧里,成为了汉武帝时期讨伐匈奴的口号,其实这话并不是在汉武帝时期说的,而是在汉元帝时期。

汉元帝是汉宣帝的儿子,因为汉宣帝时期,良好的治国水平,使得大汉王朝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强盛时期。

汉宣帝在对抗匈奴的事情上,没有汉文帝时期的避让,也没有汉武帝时期的激进,他采取适中的方式对付匈奴,也就是边打边谈,打得少,谈得多,这么一来,大汉王朝的利益没有受到伤害,匈奴人也被平息了。

因此汉宣帝去世以后,留给汉元帝的,绝对是一个太平盛世。这个时候汉元帝时期的陈汤,敢说出这句话来,内心是很有底气的。

陈汤这个人很厉害,他担任西域副校尉的时候,曾经矫诏迫使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打匈奴人,此后更是击败了匈奴的郅支单于

因为陈汤有功,所以被封为关内侯。虽然只是个象征性的爵位,可至少是跨入了贵族体系的大门。因为他有对抗匈奴的经验,所以说起这句狠话来,很有分量。

著名狠话之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个狠话就比较出名了,很多人认为这是朱棣在自己的诏书上写下的话,其实并没有相关根据,如此热血的话,其实我们一听就知道,是后人艺术加工的。

这句话并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或者靖难之役后的皇帝朱棣所说的,也不是什么明朝皇帝们的祖训,这是现代人强行用剧本台词编纂出来的。

不过这句话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这样。至少这句话我们现在读起来,依旧觉得超级狠,超级热血。

因为这句话诠释了整个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所有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坚持了这句话。他们从来没有向外族和亲、称臣过。

就算打了打败仗,比如土木堡之变,连皇帝朱祁镇都被瓦剌人抓走了,他们也没有违背过这句誓言。

大明王朝276年,也没有向任何外来力量割地赔款过,这就跟后来的清王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算李自成打进了京城,崇祯也没有许诺他陕西之地,让他裂土封王。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和于谦死守京城,镇定自若地指挥对抗战,可谓是做到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而崇祯皇帝宁可选择在煤山自尽,也没有选择放弃京城,这也就是做到了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著名狠话之四: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

这是啥狠话呢?乍一看好像大家都不怎么熟悉,其实说起这段历史,大家肯定知道。这就是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的诏书原文。

当时清朝总是被洋人欺负,打了几次都打不过,气得慈禧大怒。但是她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恼羞成怒之下,她就想到了与十一国宣战。

话的确非常狠,可是后来是怎么践行的呢?结果人家八国联军杀来以后,慈禧立刻带着光绪皇帝跑路了。

可以说这份诏书,其实不是慈禧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满朝文武,写给天下大清的百姓们看的,她希望这帮人能够团结起来帮她对付洋人。而她自己可以找机会开溜。

等到慈禧再回来以后,又笑嘻嘻地说了一句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在是无耻到了极点。

打不过人家了,就表示中华地大物博,就算把我们掏空了,也要让你们洋人高兴才行。当初的狠话,似乎荡然无存了。

著名狠话之五:我自横刀向天下,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遭到了抓捕。本来他是有机会像康有为那样逃跑的,可是他觉得,历代变法都有牺牲者,为何这次没有?所以他自己甘愿做那个牺牲者。

谭嗣同在监狱里写下了这首绝笔诗,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谭嗣同是个视死如归的人,他已经不惧怕死亡了。

一个人到底可以狠到什么程度,连自己的死亡都不感到害怕呢?其实我觉得谭嗣同不是不害怕死亡,而是看透了死亡的本质。

在谭嗣同心目中,有很多理想,是比活着要重要得多的。他活着未必能够完成,可是他走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唤醒更多中国人。

可以说这句话的确非常狠,不光打疼了康有为这些人的脸,也打醒了不少沉睡中的中国人,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谭嗣同并没有白白牺牲。

更多文章

  • 细看《逸周书》和《礼记》能得出结论:关羽的“壮缪”是美谥还是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的谥号是恶谥吗,关羽最长谥号,关羽的谥号有什么含义

    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解释,张飞的谥号最好,而且多数用于帝王: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张飞获得美谥很正常,因为他是双料国丈(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为皇后),而关羽的谥号按照字面解释就有点不妙了,前一个字不完全是褒

  • 刘裕为何不延续汉朝国号?他本是刘邦弟弟刘交后人,却建立了宋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与刘邦有何关系,历史上刘裕是刘邦后人吗,历史上的刘邦和刘裕

    其实道理很简单,刘裕他虽然是刘交的后代,可刘交不是汉朝的嫡系。如果刘裕承认自己的王朝是汉王朝,那么刘邦这一脉才是真正的正统。当时刘邦的后裔在民间的,可谓是数不胜数,历经两汉四百多年的繁衍,再加上那帮生殖能力超强的诸侯王们的助攻,刘邦的后代没有百万,也有四五十万人之多。因此刘裕一旦承认了汉王朝的正统性

  • 商鞅、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国著名权臣,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怎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高和李斯是怎样死的,商鞅李斯谁厉害,李斯是怎么评价商鞅

    李斯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关键人物,早年担任廷尉,后期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秦始皇暴毙后,这哥们跟赵高合作,把秦二世胡亥弄上台,结果导致自己被腰斩。赵高本是服侍秦始皇的一个寺人,因为服侍人的功夫比较好,深受秦始皇的器重,这是最早的宦官弄权。秦二世上台后,政务都交给了赵高,赵高也就成了丞相。结果赵高反戈

  • 如果关羽北伐襄樊时,孙权支持刘备北伐淮南,曹操集团还能抵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攻打襄樊刘备干什么去了,关羽死后刘备打没打东吴,关羽死后过了几年刘备才伐吴

    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派出了全明星阵容的武将,结果被刘备打得铩羽而归。关羽北伐的时候,水淹七军,吓得曹操打算迁都北上。没多久曹操就挂了。所以说拿下汉中以后,曹操的心力和实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如果在关羽北伐的时候,孙权同时从淮南出兵北伐,那至少曹操本人是扛不住的。曹操扛不住了,那整个曹操集团可就要大乱了。

  • 中山靖王刘胜有120个儿子,那么他有几个老婆呢?刘备是谁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开场白永远是开口脆: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其实我们不能怪罪刘备,那时候认一个有名气的老祖宗十分重要。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不也搞了这么一个开口脆的开场白嘛:汉景帝玄孙、长沙定王刘发之后。由此可见,他们老刘家有这样的职业传统,不认个牛逼的祖宗,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江山。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全都找

  • 项羽和韩信都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何马谡不行?他的布局有问题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为什么不杀马谡,马谡不死蜀国的命运将会改变吗,马谡是好谋士吗

    马谡守街亭这件事,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实际上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水源地是否得到保护。很显然马谡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过于仓促。他首先考虑到的是有利地形,也就是居高临下的态势。不过却忘记了水源地的重要性,因此被张郃断了水源。数万人马,没了水源,你觉得会不会军心大乱呢?甭说喝水了,甚至连做饭的水都没有。所以就算

  • 吕雉害了刘邦的4个儿子,为何放过实力强劲的刘肥?刘肥很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与刘肥关系,吕雉死后为什么不把刘肥推到帝位,吕雉和刘肥的关系不好吗

    剩下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肥、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刘恒的母亲薄姬和吕雉关系不错,而且十分低调,遭遇也跟吕雉相似,所以吕雉放过了她和她的儿子。刘长虽是赵姬所生,但由于赵姬早逝,因此刘长从小就是吕雉带大的。而且这家伙孔武有力,没有头脑,对吕雉无法构成威胁,所以吕雉也放过了他。可是刘肥作为刘邦的长子,虽然

  • 如果项梁活着,项羽还能被刘邦欺负吗?大家都是老油条,谁怕谁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梁如果不死刘邦能胜吗,项梁比刘邦厉害吗,项梁项羽刘邦关系

    他的组织能力很强,所以到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在吴中地区有很高的人气。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复国重任,于是私底下养了不少兵马。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项梁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也拉起了一支人马。他们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新的楚怀王,以此号令各地义军前来会盟。项梁善于利用各种事件成为自己的炒作点。

  • 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依旧只北伐合肥?6次北伐跟挠痒痒似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占领荆州后有多少兵力,孙权夺荆州影响,孙权北伐记录

    三国君主中,孙权号称“天下第一搅屎棍”。我感觉这么说都有点侮辱天下第一这四个字,不知道神侯收不收他,毕竟他的那些北伐经历,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多年以后,朱元璋在给自己选择陵墓位置的时候,有人发现钟山上的孙权墓。朱元璋冷冷一笑表示:让这小子给我看门吧!说实话,论北伐经历,孙权给朱元璋看门真不够格。一、

  • 明朝在西市,清朝在菜市口,古代到底是如何处置死囚的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死囚营,明朝流放犯人一般到哪,明朝灭亡囚犯怎么办

    (午门正面照)秋后问斩,推出午门,菜市口斩首。古代的刑法处置到底怎样安排?据《明会典》这样记载:“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元武。”大家知道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曾不止一次的对大臣说:“我们的行为是奉天而为,是顺应天意的。” 因此,当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