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英国士官目睹了甲午战争,声称:清军不是败给了懦弱

这个英国士官目睹了甲午战争,声称:清军不是败给了懦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25 7:53:24

当时,有个英国士官全程目睹了这场战争,他声称:清军英勇过人,他们不是败给了懦弱,而是实在是没招。真实的历史上,清海军的死最根本原因是炮弹,炮弹里都是沙子,打到日军军舰上根本不爆炸!这种绝望、无力、愤慨、不甘心,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现在历史学家公认的晚清时期是从1840年开始,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统治迅速开始衰落,并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与之伴随的是国内不断出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如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严重的打击了清朝和列强在华的势力,清朝统治者其实也认识到了这种当变的局面,比如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国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1888年,清朝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非常强大的海军力量,可惜的是,如此一个大好景象,因为慈禧的干预,使得这场“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可以说是日本人朝思暮想了几百年的事,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登基的时候就曾宣称过“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虽然表面上和大清国签订了平等条约,但实际上早就开始有小动作了,1872年,日本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并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成功向清朝勒索50万两白银,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完全无视宗主国清朝,1884年,日本派兵干涉朝鲜内政并企图彻底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

此时的两国高层作为就很有意思了,日本明治天皇立志侵略清朝后。就开始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拔出30万元,又从武百官薪水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经过数十年扩军,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常备军和23万预备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此外日本海出动了无数间谍收买清廷官员,可以说清廷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

反观清朝慈禧,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吃顿饭都得上百道菜起,在政治上与各国列强一味地寻求媾和,在她的带动下,百姓生活困苦,官场中派系明争暗斗尔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据史料记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慈禧太后不仅不当回事完全忙碌于自己的60大寿,当时给慈禧过寿的预算是3000万两,但因为国库空虚,最后只能凑了1000万两,而且这1000万两,很多还是从军费里抠出来的,要知道北洋舰队一年的全部经费差不多也就是1000万两,此等操作,简直是丧心病狂,最让人无奈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逃亡之际,都不放弃自己的大排场。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光绪帝坚持主战,慈禧认为速战速决,别耽误了自己的大寿,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的嫡系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企图和解,但他们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其实此次战争北洋水师虽然损失惨重,但并未完全溃败,然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立刻退入威海港,不准再应敌,至此,日本夺去了黄海的制海权。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相继失败后,慈禧太后对外国屈服,请求英国俄国美国调停,最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强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更多文章

  • 慈禧为何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而不立成年的载沣?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是慈禧死后才登基的吗,慈禧死前对溥仪说的话,历史上的慈禧和溥仪是什么关系

    光绪皇帝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同治皇帝去世后,光绪被慈禧拥立为帝,而溥仪是醇亲王奕譞的孙子,溥仪的父亲是载沣,载沣是奕譞的第五个儿子,载沣与光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奕譞则是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清朝的皇帝一系就过渡到了醇亲王奕譞一族。慈禧太后光绪晚期的清朝已

  • 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死后才被乾隆恢复了这一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受到儒家传统礼制的影响,臣子们终其一生的最高殊荣当属“死后配享太庙”,再无出其右者。就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为例,在它存续的276年间,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臣子只有26人。其中,满族有23人,蒙古族有2人,而汉族仅仅只有1人,这唯一的汉臣就是张廷玉。今天,文史不假带您一同还原历史,还原满清时期最著名

  • 揭秘清朝历史上神秘的皇陵守卫者—守陵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最后的守陵人,明清的皇陵还有守陵人吗,皇陵守陵人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自然也不例外,设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守陵人制度。满清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入关之前的后金时期,他们就极其重视祭祀和丧葬。基本上,陵墓是打到哪儿,修到哪儿,有时距离远了,还把祖宗的陵墓迁移过来。据《满洲实录》的记载,努尔哈赤在迁都盛京后,还把几乎整个爱新觉罗家的祖

  • 乾隆赏赐父亲雍正的宠臣李卫“四团龙补服”,因何还对他耿耿于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批复李卫奏折,乾隆皇帝是怎么对待李卫,乾隆皇帝有多器重李卫

    1583年,努尔哈赤以父亲的遗甲十三副起兵,逐渐统一了各自为政的女真各部。在此期间,爱新觉罗宗室积极南征北战,为新王朝的确立屡建奇功,成为他最为倚重的核心力量。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建立女真国号“大金”,自立为大汗,建元“天命”。之后,他册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为“四大贝勒”,任命安费扬古

  • 雍正:我活着,没人敢动你,乾隆刚继位,便将他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看不起雍正,乾隆和雍正怎么相处的,乾隆讲述雍正之死

    曾静是湖南永兴人,号蒲潭先生,是清初著名的反清人士。他在靖州应试时,恰巧读到了吕留良评点的时文,书中论“夷夏之防”等语让曾静很有认同感。于是,曾静派门人张熙专程去浙江吕家求取书籍。当时吕留良已死,他的儿子吕毅中就将父亲遗作都送给张熙。曾静见书中多有“反清复明”之意,对吕留良更加倾信,也因此与吕留良的

  •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让人汗颜,如今在英博物馆展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写给英国女王的一封信,乾隆给英国国王的信真迹,乾隆英国书信

    但是,乾隆皇帝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他去世的几十年后,打开这扇大门的将是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而他亲手写给英国国王的信,依旧珍藏于英博物馆中,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也刺激着国人不忘历史,奋发向上的决心。中西方文明的多次交锋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影响整个东亚的

  • 她只是个奴才,却为乾隆怀了7次龙胎,死后被乾隆葬入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乾隆皇帝生了6个子女的女人,为乾隆生子最多的妃子是谁,和乾隆合葬的都有哪些妃子

    魏佳氏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出生,比乾隆皇帝整整小了十六岁。她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于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来被乾隆宠幸,才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包衣”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满洲“家仆”的意思。也就是说,魏佳氏一家,从身份上来说是属于奴才。即便如和珅那样的大权臣,在面对乾隆时,也还是自称“奴才”。

  • 清朝四品道台微服出访,却被关入黑煤窑为奴,3年后才发现其血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的四品道台,清朝四品大员有多残忍,清朝四品官微服私访

    史书记载清朝年间,我国陕西铜川(古称同官县)是当时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但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当时黑煤窑最多,秩序最乱的地方。清朝《同官县志》中,记载了一则关于黑煤窑的故事,而陷入黑煤窑的不是普通人,竟是大清堂堂四品道台!微服私访据文献所述,当时这位道台老爷为体察民情,选择了同官县作为考察地点。为了能进

  • 经典电视剧《康熙王朝》皇帝为什么不去接洗马桶被砸死的容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听到容妃的死讯,十大经典历史剧康熙王朝,康熙喜欢容妃吗

    大阿哥的生母慧妃,整天想着如何争宠,在后宫兴风作浪不说,还想尽办法要挤掉太子,让自己儿子上位。而容妃正好与她相反,知书达理、温柔恬静,和康熙在一起的时候也只是聊聊家常,从不插手国事。这样贤惠的女子,放到哪朝都是后宫典范,自然深受康熙的宠爱。原本按照康熙对其宠爱程度,容妃在后宫肯定是顺风顺水,可是这中

  • 乾隆八年是历史上最热的夏天?看它温度有多高,令土石皆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怎么过夏天,乾隆避暑方法图解,乾隆在夏天如何避暑

    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中国迎来了史上最热的夏天。北京城的老人说:“从来没见过像今年这样的夏天。”据《浮山县志》记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浮山县在今山西临汾,可见在那个夏天,山西温度有多高!行人在道路上行走都被热死了,北京城温度居然比山西还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