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时,六国国君能力如何,一个比一个昏庸

秦灭六国时,六国国君能力如何,一个比一个昏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2/7 8:50:19

[var1]

战国末期,秦国的国力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秦国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国力,不仅和秦始皇有关。还和秦始皇之前历代秦国国君有关。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断努力,秦国的国力才越来越强。六国的状况和秦国差不多,他们在之前也有过众多的明君,国力也强大过。不过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国君总体状况是一个不如一个。正是有了这些昏君,这些国家实力才迅速下降。当然,每个国家最后一个君主对国家灭亡都要付很大责任。可以说如果在秦灭六国的时候,这些国家国君都不这么昏庸的话,秦国灭六国绝不会这么容易。我们现在看一下六国国君到底是怎么昏庸的。

[var1]

韩国:韩废王

[var1]

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韩国的时候,韩国国君是韩安,也叫韩废王,是韩国的第11位君主。公元前238年,韩安从父亲韩桓惠王手中接过王位。公元前230年,秦灭韩。此时,韩安在位只有9年。韩安这个人还是有一定雄心的,他并不想一直臣服于秦国。秦国和赵国发生战争的时候,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赵国,希望赵国能打败秦国。不过他也还害怕一旦秦国打不过赵国,秦国攻打自己怎么办,所以一直在犹豫。总的来说,韩安有点懦弱,而且并不是贤明。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国,却不致力于发展本国实力。秦灭韩的时候,韩王安举城投降,这也是他懦弱的体现。他的投降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韩国贵族后来发动叛乱的时候,嬴政还是处死了他。

其实,韩安对待秦国之所以懦弱,和韩国国力有关。韩国刚出现时就比较弱小,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即使把韩安换成韩国任何一位国君,也硬气不起来。毕竟实力不行。

赵国:赵幽缪王

[var1]

赵国是第二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赵国时,赵国国君是赵迁,谥号赵幽缪王。光看谥号就知道赵国的国君不怎么样。谥法上说“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这两个谥号都不是好的,大致就是君主不是什么好人。公元前235年,赵迁继承王位。到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时,他在位了8年时间。对于赵王迁,史书上说他“品行不端”。说白了,这个人的私德并不怎么样。君主私德不好的大有人在,只要能力行就行了。不过他的能力也不怎么样。他在位期间,由于用错的将领,导致赵国城池接连丢失。好不容易用对了李牧,后来还由于听信了郭开的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这直接导致赵国灭亡。李牧死后,再也没人能对抗秦国。没多久,赵国就被灭亡了。

总的来说,赵王迁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虽然赵孝成王在位时发生了长平之战,但人家后期还知道重用廉颇。赵王迁手中有李牧这种大将却不重用,赵国不灭亡才怪。如果赵王迁能重用李牧的话,秦灭赵国绝不会这么轻松。毕竟赵国已经和秦国对抗多年,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魏国:魏王假

[var1]

魏国是第三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魏国时,魏国国君是魏王假。公元前227年,魏王假继承王位。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灭亡。魏王假两头加起来也只在位三年。史书上对他记载的不多。魏王假在位时间比较短,还没来得及做什么魏国就灭亡了。说真的,他不应该为魏国的灭亡负责,毕竟他也没做什么。

魏国从魏惠文王之后就一天不如一天,之后的魏国开始被其他国家吊打。尤其是秦国,有事没事就打魏国玩。秦国今天占魏国点地盘,明天又占魏国一点地盘。再加上魏国有事没事就对秦国割地,魏国的国土越来越小,实力也越来越弱。到魏王假在位的时候,魏国灭亡已经是必然的了。此时地处中原的韩国、赵国都灭亡了。魏国自己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楚国:楚王负刍

[var1]

楚国是第四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楚国时,楚国的国君是楚王负刍。楚王负刍于公元前228年即位。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亡楚国,楚王负刍在位加起来为6年。楚王负刍和当时其他君主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和平继承王位的。他的门客杀死了楚哀王,所以他才成为了楚王。当然,门客杀死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主意。楚王负刍刚即位没两年,秦国就派大军进攻楚国。面对秦国的进攻,楚王负刍让项燕担任主帅。可以说楚王负刍还挺会识人的,项燕确实能战,所以才楚国打败了秦国第一次进攻。不过当秦国的主帅换成王翦的时候,项燕不是王翦的对手,楚军打败。之后秦国很顺利的打到楚国国都,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var1]

和魏王假一样,楚王负刍在位时间也比较短。严格的说,他不应该对楚国的灭亡负责,毕竟在位时间太短。而且他能用项燕为将,说明他还不算昏庸。可以说,他算是生不逢时。如果他要是在楚国其他时间担任国君,估计也会有点成就。

燕国:燕王喜

[var1]

燕国是第五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燕国时,燕国的国君是燕王喜。公元前255年,燕王喜成为燕国国君。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国。燕王喜一共在位34年的时间。光从燕王喜在位的时间来看,他绝对要对燕国的灭亡负责。燕王喜在位时做了两件重要的事。第一件就是不断进攻赵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不断。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国力大降,燕王喜看到了机会开始进攻赵国。没想到燕国根本不是赵国的对手,多次被赵国打的大败。燕国对赵国的进攻,让赵国根本没有时间恢复国力。因此赵国后来在和秦国对抗时,处于劣势。如果燕国当时不进攻赵国的话,赵国也许能对抵抗秦国一段时间。燕国也不会这么快灭亡;第二件就是派荆轲刺秦王。这事虽然是太子丹做的,但和燕王喜绝对脱不了关系。这件事直接导致秦国进攻燕国。

[var1]

可以说,燕王喜是个绝对的昏君。他不仅导致了燕国的灭亡,还对其他国家的灭亡要付一定的责任。说他是秦灭六国的大功臣,一点都为过。燕国被灭之后,他虽然逃跑了,但没多久就被抓住了。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齐国:齐王建

[var1]

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秦灭齐国时,齐国的国君是齐王建。公元前265年,齐王建成为齐国国君。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灭。齐王建一共在位45年的时间,这在当时是两三代人。可以说他绝对要对齐国的灭亡负责,其他国家末代国军还有推脱的理由,他绝对没有推脱的理由。长平之战时他因为没有援助赵国粮食,导致赵国大败。之后齐国一直不修兵戈,军备松弛。秦灭六国的时候,齐国一直袖手旁观,没有援助任何国家。正因如此,秦国才这么快灭亡其他国家。以齐国当时的国力,只要支援别国,秦国绝对没有能力灭亡其他五国。其他五国灭亡之后,秦军进攻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最后本人也被放逐,被活活饿死。

齐王建和燕王喜两个在位时间都比较久,不过他们对本国并没做什么贡献。说他们是秦灭六国的好队友一点都不为过。齐王建即使换到齐国其他时期,估计也是个昏君,绝对会导致齐国衰弱。

这就是秦灭六国时,六国国君的大致状况。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明君。要么是还没来得及有什么作为就灭亡了,要么就是本来就没什么能力。当然,最可怕的要数燕国和齐国,人家都是普通人,他们是绝对的昏庸。面对这些国君,嬴政不灭亡六国才怪。

参考资料:

《史记》、《东周列国志》

更多文章

  • 赵氏孤儿全家被杀,他为何还能逆风翻盘,成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厉公上台后,因为太年轻,政治资历不够,所以对于臣子的控制和驾驭程度都不如其父。为了从栾氏、郤氏手中夺回大权,晋厉公打算启用一批忠于国家,但却又讨厌栾、郤的贵族,而赵武作为元勋之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晋厉公挑中。公元前576年的一天,厉公在朝堂为赵武举行弱冠之礼。典礼完毕后,赵武按照惯例

  • 战国七雄相互厮杀几百年,为什么只有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国只灭了六雄,为什么秦国有虎狼之师,战国七雄对秦国的评价

    [var1]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家军队厉害。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那可是称霸战国初期近百年的。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也是可以和秦国军队对抗的。齐国更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军队装备先进,人数众多,完全可以统一六国的。不过最后他们都败给了秦国,败给了这支虎狼之师。我们看一下是什么造就了秦国的虎狼之

  • 战国时期的魏国,前期有多霸道,后期就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期魏国最强时期,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战国魏国的鼎盛时期

    [var1]魏国的前身是晋国的公室。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这标志着韩赵魏三国彻底形成。不过魏国刚开始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毕竟地处中原,是四战之地。而且四周都是强敌。但是后期经过三代君主的发展,魏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 康熙亲姐姐:为巩固弟弟皇位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进鳌拜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和硕公主,她是顺治皇帝几个女儿中唯一平安长大的,是康熙的亲姐姐。孝庄太后仁慈,对待她也颇为亲厚。从这个角度看,她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姑娘。但贵族少女的婚姻有时往往比受父母宠爱的平民少女更凄惨,因其婚姻象征着家族的联合,她们通常会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康熙初年,鳌拜作为顾命大臣气焰嚣张,和硕公主为了缓和君臣

  • 太平天国覆灭后,洪秀全的三千嫔妃下场悲惨,他本人也被挫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洪秀全娶了2000多个老婆视频,洪秀全选妃完整版,洪秀全临死时有多荒唐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太平天国究竟是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太平天国成立前期和太平天国覆灭后给百姓们带来哪些后果就知道了,当时的江南地区百姓可谓是有深刻的体会。1860年5月,太平天国军队在李秀成的率领下,成功捣毁了清军在江南的大本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太平军所向披靡,一举攻克了常州、苏州并打算进军上海,同时

  • 康熙去世后,雍正羞辱宜妃,太后说了一段话,意味深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一死雍正就把宜妃赶出宫,康熙最后和雍正说的话,康熙宜妃真的很受宠吗

    康熙帝在清朝来说,无疑是很厉害的。能够奠定康乾盛世的基础,足以说明康熙帝是有能力的。康熙在8的时候继位,这时候的康熙还没有亲政,由四大辅臣辅政,刚刚开始的时候,四大辅臣是尽心尽力,可是到了之后,鳌拜的权力增大,就失去了平衡。到了少年时期的康熙,对鳌拜的权力是非常忌惮,这时候康熙就密谋除掉鳌拜。不可否

  • 康熙最长寿的儿子,手握兵权不参与夺嫡之争,得到乾隆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哪几个儿子没有参与夺嫡,康熙最长寿的皇子是谁,康熙的哪些儿子没有参与夺嫡之战

    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皇子为了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功绩要比李建成大很多,唐朝在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是不断建功立业。由此就有了唐朝建立之后,兄弟三人的矛盾出现,导致了手足相残。李渊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成为了唐朝第

  • 嘉庆帝首任皇后:夫妻恩爱却38岁早逝,嘉庆作诗想与其做三世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登基时谁是太后,嘉庆第一任皇后,嘉庆皇帝和皇后关系

    因此往往很多时候,皇帝娶皇后就是一桩政治联姻,没有爱情是常态。而实际上帝王也是人,他的心中也必定渴望爱情,也希望与自己的皇后恩爱和谐、相依相伴。当我们翻阅史料、纵观整个大清王朝,12任大清皇帝的原配皇后命运几乎都不太好,这其中,能算得上幸福一些的就只有嘉庆帝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尽管她在38岁的年纪

  • 乾隆让刘墉跳河自尽,他却回家洗了个澡?事后才知其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山东青年刘墉进京赶考,因缘际会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睐,并在朝堂上和皇帝的另一位宠臣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与和珅圆滑老练的形象不同,电视剧里的刘墉显得有些木讷守成,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忠臣。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样一个“憨厚老实”的臣子,为何会在接到乾隆皇帝命他“跳河自尽”的旨意后作

  • 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不是康熙乾隆,只有他才够资格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清朝十大最勤政皇帝,清朝最威严的皇帝是乾隆吗

    即使是能征善战的元朝,也没有超过一百年,存在了98年的时间。到了清朝时期,打破了这个说法,清朝存在了276年的时间,那么清朝之所以能够存在将近三百年,这与他们学习汉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是清朝皇帝承认的。通过清朝皇帝的做法就可以看出。要说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人们肯定是首推康熙乾隆的,不可否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