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楚、秦三大国,为何偏偏是秦国笑到最后?

齐、楚、秦三大国,为何偏偏是秦国笑到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4/3/8 6:00:44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多少个国家亡灭,仅剩下十余个国家,而留下的小国家全部沦为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的附庸。而战国七雄之中也是有强有弱、有大有小的国家差异的,从步入战国时期开始,楚国、齐国和秦国接连崛起成为霸主国,原本魏国也能成为与楚、齐、秦三国一样体量的大国,可惜并没有稳住自己的状态,接连被齐国成功制衡且军事打击,最后连在三晋作威作福的实力都没有了。最后由齐、楚、秦三国角逐出最后的胜利者赢家,完成统一,成就与夏商周三朝一样的松散联盟,又或是统一的国家政权,没到最后一刻,战国时期的天下人都不知道结局如何。

[var1]

作为后世者的我们,对秦国为何笑到最后,往往单纯地将此归咎于商鞅变法的富国强兵中,然而真相哪会这么简单,六国君臣可不是吃干饭的简单货色。那么秦国为何一统天下呢?齐国在围魏救韩和围魏救赵的两次军事行动中重创魏国以后,秦国趁此机会迅速崛起。公元前288年,秦国和齐国的两国君主互称东西两帝,从此事不难看出,秦国当时是已经得到东方大国齐国承认的霸主国。而齐国早在数十年前击败魏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

两帝并立,可以认为战国时期的两极格局形成,齐国和秦国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都有吞并天下的可能,都有决定未来天下走势的实力。可是在后来的战争中,各国极力制衡齐国,导致齐国亡灭衰弱、秦国趁机强大,战国格局也从两级变为单极。尤其是在公元前284年,齐国被反齐联盟摧毁玩过之后,秦国再度崛起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接连持续的军事胜利,让秦国优势不断扩大,最后竟然形成绝对优势,在公元前257年让其他诸侯国都丧失原有的大国地位:秦国控制了天下将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

[var1]

齐国的危局

明明是两极格局,各国为何极力选择灭齐,而不是积极的亡秦或吞楚呢?其实除楚国外,其余诸国对秦国和齐国的制衡是同时进行的,五国攻齐之前已有六国合纵攻秦之事。不过,各国对齐国和秦国的态度力度是截然不同的。公元前284年,五国攻齐,联军上将军的乐毅代表的燕国态度最为坚决。齐国都城临淄已经攻下,在次年只有燕国和赵国继续在攻齐国,秦国选择不在进攻遥远的齐国,而是借此机会进攻魏国,及同为三晋的韩国和赵国。因此最后仅有燕国一国一直在进攻齐国,几乎把彻底灭国。

[var1]

代表燕国的燕军如此坚定地要灭亡齐国,主要还是前些年齐宣趁燕国内乱差点灭亡燕国,此次灭齐战争燕国主要是一种报仇雪恨的态度进行的。其实也就是,五国灭齐的诱因是齐国对外扩张的脚步很快,灭亡了宋国,干预燕国内政差点灭亡燕国,与三晋、秦国和楚国等战争也是不停胜利。所以各国才无比恐惧齐国,公元前284年齐国迎来了清算——亡国之难。从此齐国趴在东方再也没起来过,直到天下归秦。灭国战争在战国是不允许的,一些小国罢了,但韩赵魏楚燕齐秦这种级别的一旦面临亡国,其必定引起其余六国的强势介入。

[var1]

秦国的策略和失误

战国初期,秦、齐和楚三国是超级强国,韩、赵、魏、燕四国是中等强国,除此之外还有宋国、卫国等小国。但是在后面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五国破齐,齐国退出超级强国的行列;紧接着楚国国都郢城被秦国攻克,楚顷襄王只能迁都于陈(河南淮阳),气息奄奄的,由此也退出超级强国的行列。因此到战国末期,天下进入秦国无法无天的时代。秦王,号令群雄,天下莫敢不从。况且秦国有着函谷关的天险,易守难攻,非百万之兵不能攻陷,经历数次合纵大军攻来皆无事。

总结一下,齐、楚、秦三大国,齐国犯下灭大国的底线,不容于诸侯,经历了强国到亡国、亡国到复国的过程;楚国虽是超级强国,存在感却着实的低,从没抓到过良好的时机进行扩展壮大,或者说楚国君臣就完全没想过去统一天下的事,他们只想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过;而笑到最后的秦国君臣,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以朝着这个目标进行不断努力,尽量抓六国内乱无暇顾及的机会壮大,低调不嚣张。秦国在长平之战结束后,还进行邯郸之战想灭亡赵国,他们忘记了齐国的教训,所以魏、楚、赵三国联军打得秦军大败,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当时的秦国是嚣张资本的。

[var1]

秦赵之战,秦国的最终战果还是不错,东方六国再无能与秦国单独抗衡的国家,遂进入漫长的诸侯合纵抗秦的时代,然而到这时候,秦国不是诸国联军随便能打赢的普通强国,所以脆弱的合纵联盟是奈何不了秦国的,秦灭六国已成不能更改的定局。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战国策》

更多文章

  • 史书上不出名的战国君主,却让我国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解放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战国短命君主,战国最强君主排名

    [var1]赵襄子是赵国的国君,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去世,赵襄子继承赵国国君的位子。他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就是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了智氏。这件事正是在赵襄子的带领下完成的,为之后的三家分晋打下了基础。他统治赵国五十多年,为赵国的强大打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他的一个举措,让奴隶制从我国彻底

  • 此人虽是秦国外戚,却为秦国攻城略地,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统一六国的功臣有哪些,谁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军师,带领秦国统一六国的主要将领

    [var1]魏冉,楚国人,是秦国宣太后同父异母的长弟。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在秦惠文王时期,魏冉开始在秦国任职。而且魏冉在秦国逐渐掌握大权。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当时宣太后一度想立公子芾与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争秦王,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

  • 赵奢是怎样凭借一场仗成名将的,他打赢了廉颇都认为不可能的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奢怎么当上名将,十大名将赵奢,廉颇与赵奢谁的军事才能强

    [var1]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以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军攻赵要地阏与。赵国被打的措手不及。阏与对于赵国来说非常重要,占领阏与之后,不过百里就是赵国首都邯郸了。秦国占领这里之后很容易威胁到邯郸。不过赵国虽然知道这个地方重要,却都反对援救这个地方,只有赵奢愿意带兵援救阏与。之所

  • 项羽为何非要坑杀数十万年轻力壮的秦军?答案就在战国的局限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真的坑杀过秦军吗,项羽什么时候坑杀秦军,项羽坑杀秦军是不得已而为之吗

    [var1]秦坑杀赵卒,楚坑杀秦卒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主动投降的四十万赵人,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秦末巨鹿之战,楚将项羽坑杀主动投降的二十余万秦人,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古语有云:杀降不祥。尽管是没什么科学依据的话,但直到现在的工业时代大家也都遵守着尽量不杀

  • 秦灭六国后,为何只存在十五年就灭亡了,吕不韦发现这个巨大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六国中最惨的国家,秦灭六国后来怎么样了,秦灭六国后现状

    [var1]秦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而且建立后实行了很多新的制度,不过这些都是来源于商鞅变法时期。简单的说秦始皇后期推行的政策并不是自己随便想出来的,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出现了。秦始皇只不过是推广了,并且进行发扬光大。要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和商鞅变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就没有能

  • 魏冉为何能稳坐秦国第一执政的交椅数十年?只因他做了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丞相魏冉,秦国魏冉是个什么人,秦国大将魏冉的身世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是秦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弟弟,秦昭襄王之舅。魏冉一介外戚,出身卑微,却能在军功为王的秦国官至相国,最后还得到太史公司马迁“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於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的赞誉,他的死太史公也是表示惋惜,但并不意外,认为这是异国寄居的臣子注定的结局啊。魏冉凭

  • 《大秦赋》:赵国国运衰落,从最后几个君主英年早逝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秦赋怎么只讲和赵国的战争,大秦赵国,战国赵国衰落原因

    最近《大秦赋》热播,里面的赵国公子赵偃荒唐好色却又野心勃勃。而且他还陷害自己的哥哥还娶了一个妓女,那个妓女就是赵王迁的生母。说到赵王迁,许多历史爱好者还有一些史学家都觉得赵王迁是昏君,他对于赵国灭亡有很大责任。不少影视剧中赵王迁就是个贪图享乐荒淫无度的昏君。而且不少影视剧中的赵王迁多是成年人,有的甚

  • 楚国为何在西周就称王,看周王室是怎么对待他们的,都是被逼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西周时期称王了吗,楚国为什么被西周分封,楚国和西周的关系

    [var1]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都是被周王室逼的。如果我们了解周王室和楚国的关系就知道了,你能发现楚国真的很憋屈,而且处处受到排挤。楚国祖先可以说非常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不过由于不是商王朝的成员,一直受到商朝排挤。也正是因为这样,楚国先人不得不南迁,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迁徙,因为商朝的军队不

  • 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小,却为秦灭六国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灭六国视频动画,秦统一六国是哪六国,战国七雄哪国最强大

    [var1]燕国地处战国七雄中最东北的国家。国家面积比较小,而且实力也比较弱。总的来说燕国和秦国并不接壤,而且和秦国关系也并不好。不过燕国做的很多事情可以说为秦灭六国做出巨大贡献。我们看一下燕国做了哪些有利于秦国统一的事情。[var1]燕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五国伐齐这件事。五国伐齐起源很简单,齐国趁着

  • 古代的舍命相交:因哥哥托梦被荆轲欺负,弟弟便自杀为其助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楚王尊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士人闻风而归。在西羌积石山,有一个名叫左伯桃的贤士,自幼父母双亡,苦读诗书,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当时他已年近四旬,因中原诸侯彼此攻伐,恃强凌弱,少有施仁政者,所以他一直没有出仕。后来听说了楚王的作为,便打算从燕国前往楚国,投奔楚王,一展才华。[var1]当时正值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