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为明朝将领,后归降大清,康熙登基时任陕西提督,真正的封疆大吏,手握雄兵好几万,坐镇平凉城。他本就是吴三桂的旧属,吴三桂起兵谋反之时,他不听朝廷调遣,拥兵自重,保持中立。后来看到康熙走了下坡路,就加入到了三藩之乱的行列里,康熙帝派周培公和图海征讨,将王辅臣打的大败,无奈之下王辅臣率部投降。康熙帝不计前嫌,赦免了王辅臣,还为他加官进爵,但最终他却自杀而亡,这又是为何呢?
在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王辅臣率绿营兵攻击经略大营,在双方交战过程中,他杀了清朝大将莫洛 ,受吴三桂的蛊惑加入三藩之乱的阵营中。康熙帝派抚远大将军周培公及大将图海率军平叛,在红衣大炮的攻击之下,王辅臣败得一败涂地,举白旗投降。当时为了稳住西北局势,康熙帝对王辅臣既往不咎,加官进爵,封为靖寇将军。可是越是这样,王辅臣的内心越感到害怕,他不但参加了叛乱,还杀了康熙帝的大臣莫洛。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召王辅臣进京。王辅臣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先休了妻子,而后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自杀而亡。
历史的法则永远不会错,从王辅臣的选择来看,他的做法是极其明智的,康熙帝连平叛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周培公都不放心,何况是自己,而且康熙对参加叛乱的将领都采取了报复行动。王辅臣深知自己不会有好下场,弄不好还会祸及自己的部属,株连九族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家眷和部属,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