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灭金,难道靖康耻都可以忍吗

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灭金,难道靖康耻都可以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4/1/24 7:18:30

但是后来的皇帝赵构为何能忍下这种事情发生呢?迟迟不愿意北伐。

个人感觉这其中的原因跟迎二圣没关系,当时不光岳飞,很多人都在说。跟财政也没关系,战争结束后大宋朝廷花钱还更多了。靖康耻都能忍下来的人,还能有什么进取之心?

他爹那时候好像已经死了,是要把坟搬回来安葬,他哥回来威胁不到皇位,岳飞被杀不是口号问题,而是文官集团害怕岳飞做大,威胁到整个大宋文官主流集团的利益 这才是根本原因,皇帝和秦桧都是替无耻的文官集团背锅的。

赵构退位当太上皇,小皇帝把赵构很多地方都否决了,秦桧也拉黑了,赵构都跟没事人一样唯独北伐赵构去阻止皇帝,为啥阻止里面有说不完的事,宋神宗殚精竭虑整天想着北伐,恨不得一日就收复故地,剿灭女真这皇帝够思北吧,为何太上皇一句话立马就不动了?真以为好打?徽钦二宗早死了。

不是不想,是通信工具过于落后。按照史书以及赵构的御札的顺序应该是:

1、绍兴十年北伐,岳飞前进的最快,已经取得一定胜绩;

2、赵构以及一帮参谋大臣认为岳飞跑得太快,容易被金兵围歼,下令撤退;

3、岳飞接到命令,上书已经取得胜利,这是恢复中原良机;

4、赵构继续发命令十二金牌;

5、岳飞撤兵;

6、赵构接到岳飞的上书,命令岳飞不要撤退,并派杨沂中与刘锜协助;

另附:赵构手诏“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

但是岳飞已经在23日撤兵。

杀岳飞的由头是绍兴十一年初的淮西战役,岳飞表现不好,其他两个军头也不怎么好(韩世忠,王俊),但只有赵构的亲军全军覆灭(只剩杨沂中逃回),赵构明升暗降,下令整编三大军头军队为禁军,岳飞不怎么配合,估计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杀岳飞的,当然这个是后人的一种猜测,不可以作为准则。

宋孝宗想二次北伐时就直接拦着说等他这个太上皇死了再搞可见他真的是早年被金兵追的吓破了胆。

如果要真是吓大的反倒不会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往回缩,主要还是活得太安逸了舍不得改变现状。

还有就是,不要把皇帝想的无所不能,虽然皇帝高高在上,但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决定的,特别是宋的皇帝受文官集团的约束太大,皇帝要平衡各种政治集团的利益,不是自己说句要北伐就所有人都听的,他的皇位本来就是在江南士族支持下建立的,不可能不顾他们的感受。

当然了,南宋内部至少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迎二圣”,一派是高宗赵构的拥护者,敌人强大的时候都能同仇敌忾,一旦敌人开始变弱这种内部的分歧就会越发明显严重的很可能导致内乱,赵构不可能不考虑这个。

秦桧竟然能带着家人从戒备森严的金军军营里全身而逃,真实身份和意图本就十分可惜,尤其是后来大权在握,对宋金战争的走向有些巨大的影响。

再说说“绍兴议和”以后,议和不久就有同“二圣”一起被虏往北方的宋臣的亲笔来信,他通过在金的所见所闻向赵构透漏了“彼方困于蒙兀”的信息,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赵构已经知道了铁木真的爷爷合不勒建立的蒙兀是比金更可怕的对手。“宋金唇亡齿寒”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

结果就是金实在太不争气,一步一步把自己玩儿死……

更多文章

  • 岳飞被杀前还在喊冤,狱卒道出真相,岳飞无言,低头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被杀的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岳飞被谁杀了,岳飞是哪一年被杀的

    岳飞自小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普通的种田娃,但是因为侵犯的敌人太多,已经是威胁到了他的家乡,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他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农具,转身拿起来武器上了战场,心中有着为国而战,为家乡而战的决心。岳飞是幸运的,进入军营的他遇到了慧眼识人的将军,处处的是包含和容纳岳飞,因为岳飞就是个不按常理出

  • 岳飞被冤杀,秦桧如何对待他的妻儿老小?你可能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怎样被秦桧害死的,历史上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吗,秦桧害死岳飞片段

    岳飞刚开始是想从文报效朝廷的,后来大宋屡屡被欺负,都城都被赶到了杭州,皇帝也被他们抓走了。后来他就弃笔从戎,一步步成长为抗击金国的名将。他统领的岳家军是一支纪律分明,作战勇敢让金国军队见了都头痛的部队。这支部队里面有许多他的生死兄弟,大家都听从他的命令。岳家军所到的地方,让金国人都闻风丧胆,四处逃窜

  • 袁崇焕被杀,百姓都替他喊冤,但是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崇焕该不该杀,袁崇焕为什么被刺死,袁崇焕是被村民打死的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袁崇焕自己的一句大话。国君拿大臣开心,都会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是臣子说大话欺骗君王呢?崇祯刚登基没多久,就以新皇帝的身份召见了袁崇焕,问袁崇焕对后金战事有什么看法。袁崇焕大概是当时脑子发热了吧,于是他说出了一句大话:“五年全辽可复”。意思就是五年收复被后金占领的辽东。也许袁崇焕不

  •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真的很残忍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的阶级压制元朝时期,实行阶级统治。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血统的纯正,不让地位低下的汉人扰乱血统,对汉人实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压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禁止蒙古人与汉人通婚,所以元朝的汉化是比较轻的,这也导致汉人和蒙古人的对峙一直存在,使得元朝的土崩瓦解如此的迅速。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后的中原土地

  • 岳飞手下那么多兵, 为什么惨死后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死后有人为他报仇吗,岳飞手握重兵怎么被杀的,岳飞手下的部队有多强

    在岳飞被陷害冤死之后,他的那些亲信都被宋高宗该处决的处决,该调职的调职。并且岳飞手下的一些掌管主要权利的人被宋高宗用各种手段离间,所以他们一起谋划为岳飞报仇也就不可能了。对于那些小卒,能够在战场上活命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怎么去参与政治斗争,公然与皇家对抗。尽管有一些将士对岳飞十分忠心,想要为他报仇,但

  • 展昭对包拯衷心无二,为何包拯死后展昭却远离而去,只因他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展昭什么时候跟随包拯,展昭对包拯评价,展昭跟包拯的关系

    由于包拯不畏权贵,又铁面无私,因此也得罪了许多有权有势的朝中大臣,百姓因为有这样的一位清官而感到十分的开心。由于包拯断案时常常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中也有人想要取包拯的性命,因此包拯身边也有几个得力的助手,其中一个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展昭。展昭从小习武,因此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武艺,展昭一直在包拯身边直到包拯

  • 姚广孝:拒绝高官厚禄,又胸怀报负,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姚广孝是什么人,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有多牛,明朝姚广孝现在怎么样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

  • 锦衣卫追杀王阳明,家丁吓哭,王阳明说我用一双鞋子就可以脱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衣卫与王阳明,锦衣卫和王阳明的对话,锦衣卫王阳明怎么逃生的

    锦衣卫追杀思想家王阳明,思想家,用一双鞋子脱险提到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孔子和孟子,还有老子,但他们距离现在都两千多年了,感觉非常遥远,其实距离我们很近的一位思想家也非常了不起,他就是王守仁,又叫王阳明。王守仁的思想上承孔子,下开辟新境界,为历来学者所推崇,《传习录》是他的代表作,近代

  • 岳飞到底是愚忠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真人照片,易中天评岳飞,岳飞为什么能受人敬仰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我要说的是,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今天的主流话语依然对愚忠愚孝是批判的。这个我想没有改变,我们今天也绝对没有鼓励提倡愚忠愚孝。那么就岳飞来说,他到底是不是愚忠呢?我觉着以今天人们的观点来看,岳飞的确是愚忠。但是,假如我们把自己代入到那个时代里,我们能够有其他的选择吗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还没有统一天下,他此后靠的是哪些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全过程,杯酒释兵权前赵匡胤做了哪些准备,赵匡胤如何对部下杯酒释兵权

    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使用的手段会比较温和,例如建立北宋的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的赵匡胤,一步步地建立起了北宋。为了避免黄袍加身的事情再次发生,他打算把军权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武将手里没有足够大的权力,对皇权就无法构成威胁。但是他并没有打算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让自己的手下交出兵权,毕竟这些人都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