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68 更新时间:2024/1/25 15:41:21

虽说秦国最终获胜,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极大损失。秦昭襄王为了这一战,将国中但凡能上战场的男人,都派上了战场。

如果拿不下赵国邯郸,那这一战的战损,其实秦国找不回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把受伤的秦国揍一顿呢?

[var1]

一、五国团结过么?想象的确很美好。

其余这五国分别是魏国、韩国、燕国、齐国和楚国。那么这五国的关系咋样呢?说实话,真不咋样。

魏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韩国,现在魏国弱小了,只能跟韩国抱团取暖了。但是这两家联合在一起,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燕国是个势利小人,他们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只想着侵吞赵国的土地,压根没心思向秦国叫板。楚国就等着三晋集团大乱,他们好北上蚕食三晋集团的地盘,所以他们又何必要掺和这件事呢?齐国就更别提了,当初被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打得丢了72座城池,差点就亡国了,齐湣王本人还被楚国给宰了,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还让他们出手对付秦国?

由此可见让这五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多只是局部小范围几个国家干这事儿。若不是五国联合起来的话,秦国压根就不虚,最差也能保住函谷关。

[var1]

二、有白起在,谁敢动?

我们都知道后来信陵君魏无忌的确救赵国了,可这是在杀神白起下岗以后干的事情。当时长平之战刚刚结束,白起声势正猛,就问你,谁敢来?

武安君白起的名声可不是盖的,绝对可以威震诸侯。看看白起的战绩,就知道为啥其他五国不敢来嘚瑟了。

公元前293年,尹阙之战爆发。白起带着秦国大军击败了韩魏联军,斩杀对手24万人左右。公元前280年,白起带着大军攻打楚国,不仅攻占了楚国都城郢都,而且还灭了15万楚军。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爆发,赵国和魏国欺负韩国,攻打韩国的重镇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白起带兵突袭赵魏联军,斩杀联军15万人左右。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爆发,白起带兵攻占韩国9座城池,并且斩杀韩军5万之多。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64年,长平之战中,白起斩杀赵军45万人之多。

好家伙,就问你整个战国还有谁能超过白起这种战绩的?他带兵消灭的敌人多达100万人之多,而整个战国时代250年时间里,合起来战死的士兵也就只有200万人左右。

现在你让这五国各自出兵对付白起这种杀神,你觉得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呢?梁静茹给的吗?

[var1]

三、信陵君联合了楚、韩、魏三国联军揍了秦国一顿。

白起的战绩太辉煌了,秦国的相国范雎眼红了,所以进谗言,把白起给弄回家了。白起走了,这个仗就有的打了。

新上来的秦国将军王龁接着攻打邯郸,怎么打都打不下来,这说明赵国的实力还在。这个时候赵国也开始活动起来了。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找到了自己的小舅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希望他能够带兵援救赵国。魏王一开始还是蛮兴奋的,结果秦国使臣跑来告诉魏王:谁敢帮赵国,秦国打完赵国第一个就收拾他!

魏王很霸气地问:“如果寡人没有听错的话,这算是威胁吗?”

秦国使臣点点头。魏王最终还是怂了,立马让10万援军停在了边境上。

信陵君魏无忌着急了啊,他已经答应了姐夫平原君赵胜,现在魏王这边掉链子,这可咋整?于是一出窃符救赵就这么上演了。

[var1]

魏无忌让人偷了魏王的虎符,跑到边境又把10万大军的主帅晋鄙给宰了,带着魏军冲向邯郸,拯救赵国。

与此同时,韩国和楚国的援军也来了,这下子赵国算是彻底保住了。他们把秦军一路赶到了汾城,总算是解了邯郸之难。

但是他们联军能够彻底击败秦军吗?显然不能够嘛!这帮人追击王龁的部队到了汾城,结果在这里被王龁偷袭,被斩杀6000人。此后联军南下回程,又被王龁的部队斩杀了2万多人。

所以说联军虽然保住了赵国邯郸,可上党各城池依旧落在了秦国手里。长平之战的战果并没有丧失。由此可见,韩、赵、魏、楚四国联军依旧不是秦军的对手。

[var1]

四、战国三公子加在一起,都不是秦军的对手。

这是比较罕见的一幕,战国四公子中,居然有三位公子都参与了这场战争。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全都是名满天下的人,手下的能人异士也是数不胜数。可他们三个加在一起,都没能把秦国怎么样,由此可见,秦国的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失去白起的秦国,虽然犹如攻伐天下失去了长矛,但是手里握着的盾牌依旧十分坚固。有攻有守,这才是秦国长久不衰的原因。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过了十几年安生日子。此后秦国手里的长矛也没了,盾牌也没了,再想攻伐天下,或者退守函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var1]

总结:六国没那个觉悟。

想要六国结盟一起对付秦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齐国,当年被大家欺负惨了,好不容易复国,他们谁都不想招惹,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

燕国的头号对手也不是秦国,而是赵国和齐国,只有战胜他们俩,燕国才能够真正开疆拓土。

所以说但凡他们六国有一次能够联合起来,不管什么机会,都可以战胜秦国,可他们这么做了吗?他们做不了这件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也是这么个道理:说好的大家一起穷的呢?你为什么背着我去城里打工挣钱?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王,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只因目的是“劫持”而非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秦王嬴政还未统一天下前,在咸阳宫廷就发生了一起的行刺事件,这件事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议论。话说当日燕国的太子丹命荆轲作为赴秦使者前往秦国对秦王做一场刺杀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将嬴政杀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场行刺最终还是一失败告终。[var1]那么作为使者理论上应该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荆轲还会失败呢?

  •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三星堆考古主要成果,三星堆考古目前出土了多少件文物

    [var1]我们来看第一件文物:青铜神树。这件文物的外观特点十分明显,这棵树是纯青铜打造的,上下分成了3层。每层有3只神鸟,一共有9只神鸟。但是最顶部有明显断裂的痕迹,所以据推测,最顶部应该还有1只神鸟,期待进一步的挖掘工作。这就验证了“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的神奇现象。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一

  • 战国七雄打几百年仗,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真实战绩,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在战国时期做了什么

    [var1]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存在。但每次北伐,诸葛亮屡次断戟,原因总是在粮草供应上。许多人感到困惑。诸葛亮在战斗中占上风,但他总是因物资匮乏而撤退。然而,战国的七个国已经战斗了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的情况。[var1]据史料记载,蜀国实行军事优先制,每六

  •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孔子被拜为至圣先师之后,其一直以“圣人”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称,并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孔子却成为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而那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更是竖起了“打倒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旗帜。[var1]然而新世纪之初,孔子热潮又突然席

  • 白起和李牧究竟谁强?从战术运用来看,李牧更胜一筹,但国力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跟李牧打过吗,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李牧白起简介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没有称号,不过他是赵国末期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曾经组织过两次对匈奴的围歼,两次对秦国的打击,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可惜白起和李牧之间是有时间差的,白起死了以后,李牧才逐渐出名,所以这两位名将在历史上是没有真正交过手的。如果非要比一下,他们俩做个比较还是比关公战秦琼好比得多。虽然不

  • 吴起夺取了秦国河西之地后,如果再接再厉,是否可以灭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起为什么不灭秦国,吴起为啥去秦国,吴起灭秦国的真相

    因此这个时候的魏国,完全可以称之为是战国时期最强诸侯国。吴起变法,给魏国训练了5万魏武卒。他利用这些人马,将秦国摁在地上摩擦了很多年。尤其是河西之战时,吴起带着5万魏武卒,将秦国河西500里的土地都给拿下了。将秦国这一票马仔都给赶进了函谷关,几十年不敢探出头看看。[var1]一、吴起的离开,成为了魏

  • 齐国最优秀的三名公主,下场一个比一个惨,她们的不幸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国三个公主谁最好,齐国公主一览表,齐国三大绝世公主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公主,齐文姜、齐宣姜和齐庄姜。文姜和宣姜是一对姐妹花,庄姜是她们二人的侄女。这三位公主个个貌美,才情兼备,但结局却不尽如人意,每一个都遭受了命运无情的安排。出身高贵,明艳动人,她们各有各的悲剧。[var1]齐宣姜是三人中命途最坎坷、最悲惨的一位。她和齐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在

  •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和齐襄公啥关系?她为何要害自己的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姜与齐襄公有孩子么,春秋战国的四大美女,文姜齐襄公什么关系

    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而是她和哥哥齐襄公之间的一段虐恋。好家伙,感觉捧了一个春秋大瓜有没有?我们切开来看看这个瓜香不香。[v

  • 刘先银经典点说《三国演义》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哪三把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新官上任三把火,汉语成语,拼音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比喻新上任的官总要先做几件有影响的事,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胆识。新官员上任后,常常做出几件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和革除时弊的决心,过后也就一切如旧。说白一点,就是给人下马威,让众将军心服口服。这里的"三把火"是比喻,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不是不灭,时候未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没攻打蜀国吗,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灭蜀汉,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身不伐蜀

    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失去诸葛亮的蜀汉,实力大不如前,如果司马懿此时强攻蜀汉,肯定会取得极大的战果,蜀汉也许提前灭国。哪怕一时不能在军事上打垮蜀汉,也能引起其内部动荡,从政治上加速它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懿终身不攻蜀汉?原因并不复杂。从主观来说,司马懿的第一目标在曹魏而不在蜀汉;从客观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