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秋辰:第388期)
在历史上的长河里,如何处理前朝遗民都是历代开国皇帝很头痛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妥善处置前朝遗民的君主都能受到很好的历史评价。这是因为这些遗民说白了都是前朝贵族,而自己也是贵族,他们只不过是给自己铺路而已。
前朝遗民
而他们说到底也不过是既得利益者,如果对他们讲仁义,那么就是对全天下的残暴。比如你把他们安置在某地,然后他们就会打着复兴故国的旗号发动战争。而对于百姓而言,也会被他们逼着加入他们的阵营,最终给百姓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对于百姓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谁能让百姓吃饱好,谁就是好的皇帝,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谁就是好的君主。这就是我的历史评价,其他什么都是虚的,包括假仁假义的大赦天下等等。或许君主可以落一个仁义的名声,但这些囚犯会对百姓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对坏人的沽名钓誉,就是对百姓最大的残暴和伤害。
大赦天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一个因对殷商贵族过于仁慈而导致的叛乱:三监之乱。
一、祸端的起源。
在武王伐纣以后,商朝的都城朝歌保留了大量的前朝贵族,而古代都是以部落为基础,这些部落有自己的人口和兵卒。即使西周初年也是一样,周武王又不想落一个杀害前朝贵族的名声,于是就派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将朝歌一分为三,然后在朝歌周围设立三监进行监视。
朝歌
而这里主要有商纣王的弟弟武庚以及一大批商朝残余势力,这也就为西周以后的隐患奠定了基础。周武王更不知道,自己信奉的“灭国不绝祀”的仁义之举,会给西周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他更想不到自己的弟弟会与武庚狼狈为奸。
二、祸端的高潮。
在武王死后,武庚不仅买通三监,更是联系殷商贵族准备起事。随后在东夷地区发动叛乱,而他们的起事也严重威胁到西周王朝的利益,于是一场双方之间的战争便在所难免了。
三监之乱
但站在百姓的角度看,他们起事是为了啥呢?为了再重温一下商纣王的炮烙之刑,还是重温商帝国的腐朽不堪。最起码,西周在周公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简直要甩商朝末年历代君主太多,因此从人心向背来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已经知道了。
三、祸端的终结。
周公也与周武王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他来说,周朝的兴盛才是第一位的。其他假仁假义的沽名钓誉之举都是虚的,因此他从一开始便采取了雷霆手段。那就是他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周公经过三年穷追猛打,一直将商朝残余势力灭于江南地区。
东征
而参与叛乱的武庚、管叔被诛杀,蔡叔被流放,这次东征彻底铲除了殷商残余势力。只有商纣王的兄长微子没有参与叛乱而被分封到宋国,至此西周再无后顾之忧。这也为后来成康之治的开启打好了基础,周公也成为古代千古称颂的名臣。
古往今来,很多君主都喜欢沽名钓誉,用一些假仁假义来为自己粉饰太平,最终他们也只是欲盖弥彰、沐猴而冠而已。一个君主只要你真心为社稷,让百姓衣食住行无忧,那么你即使非常低调也能名扬天下。相反你如果想像隋炀帝一样用好大喜功来证明自己的伟大,然后把百姓拖入到战火里,那么遗臭万年的标签就非你莫属了。
周公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太康失国:堂堂夏朝君主太康,被有穷氏首领后羿赶下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