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孔子出生于贵族家庭,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武王伐纣后,他的祖先在宋国当贵族。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则为躲避宋国战乱定居鲁国,在鲁国担任陬邑大夫一职。叔梁纥的正妻施氏一连为叔梁纥生了九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小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孟皮还有足疾,无法继承家业。于是叔梁纥又向鲁国颜氏一族求亲,希望颜氏一族能将女儿嫁给他。结果颜氏一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肯嫁给叔梁纥。
[var1]
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徵在却不满20,二人年龄相差太大,婚姻于理不合。于是他们便搬到了尼丘山居住,并生下了孔子。因为孔子是在山上出生的,所以后世的史家称其为“野合”而生。可能是因为他父亲当时年事已高,所以孔子出生后长得也确实不帅。他生而七漏,头上圩顶(头顶塌陷的意思),又因她的母亲在生他时曾向尼丘山祈祷,所以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
而在《荀子》中,更是称“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古代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用的神像,可见,孔子的相貌已经到了可以辟邪驱鬼的地步。那后世的画师,为何单单要露出孔子的两颗门牙,而不再给他美化一点呢?原来这两颗门牙还有很深的含义。在古代,孔子的这种牙被称为“骈齿”,自古以来就是圣人之像。
[var1]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看见没,上古时期的帝王才能生出这样的骈齿。而后世的南唐后主李煜等人,也是生有骈齿。所以孔子像上的那两颗门牙,并不是为了让孔子显得丑,而是为了突出他的不平凡和圣贤之处。只有大气运加身的人,画像上才配加上那两颗骈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