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策,一个国家如果腐败成风,那么国家的危机也就会来临。
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于政权不稳,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收复,清朝康熙皇帝,先是在朝政上稳定了局势,灭掉了鳌拜。
朝廷局势平稳之后,又消灭了三番的势力,随后西征漠北消灭准噶尔部。康熙皇帝一生在攻打四方、稳定朝局给清朝打下了一个安稳的天下,这才有了“康乾盛世”的开始。
但是在康熙在晚年的时候,对于跟随自己攻打天下的重臣管理宽松,俗话说“松则懈,宽则贪”,康熙的宽松就造成了非常多的腐败,这一点康熙非常清楚。
这就需要下一代皇帝是一位能够刷新吏治的人,这个人坚强果断,能够惩治贪腐,这个人就是雍正,雍正治理贪腐有很多绝招,其中一个竟然是给公务员涨工资?这是为什么呢?
一、勤奋的雍正皇帝
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电视剧里演出雍正是一个每天无所事事,只知道贪玩、享受“耳目之欲”的皇帝,但是真实的雍正真的是这样吗?
从文献《清史稿》对于康熙与雍正的评价可以看出来:“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史学家昭梿说:"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有作为的皇帝,雍正当上皇帝以后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晚上批奏折到半夜,早上还需要早起上朝。
清朝上朝的时间非常早,有句诗曾写到:“朝臣待漏五更寒”“打更”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一般五更,就是现在的三点到五点。
五点需要上朝,雍正四点就需要起床。雍正皇帝一年的时间,只放一天假,那就是他过生日那一天,他给自己放一天假。
其余的时间全年无休,包括过年、元宵节,所有的节假日从来不休息,官员都有节假日,但是他绝对不会休息。在中国他可算得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了。历史评价他:“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在位13年,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总共加起来就有1000多万字,比三本《资治通鉴》的字数还多,在中国历史上,像雍正这么勤勉的皇帝,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就朱元璋了。
雍正如此操心朝政,每天批复奏折,除了国家具体的事务,兴修水利、打击叛乱,对抗天灾等等,雍正还有一多半的精力用来管理官员,肃清吏治,惩治贪污。
官员们深度的贪污让雍正深恶痛绝,在惩治贪污方面,雍正想出来很多的办法与“绝招”,很好地控制了康熙晚年清朝腐败的发展。
二、雍正作为皇帝的压力
皇帝看起来是整个国家的领袖,“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皇帝一个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
即便是雍正皇帝如此勤政的皇帝,他也需要任用大臣,“任贤能,受谏诤”是一个皇帝非常重要的事情,任用了贤能人才能够帮助皇帝更好的管理国家,帮助皇帝处理好政务。但是“为国分忧、公忠体国”的人才需要皇帝自己去寻找。
“知人善任”是皇帝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皇帝需要对于官员进行合理的管理,需要知道官员适合干什么,给他机会,还需要管理好贪官。
康熙晚年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由于连年打仗,再加上晚年的康熙管理松懈,大清朝的国库一共只有800万两白银,这么大一个国家,国库亏空这么严重,对于雍正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烂摊子”。
再加上雍正还需要处理自身内部的问题,“九子夺嫡”虽然他成功了,但是这些王爷贪污受贿了大量财富,这些人必须清理。
但是都是皇亲国戚,有很多都是自己的亲兄弟,即使自己能下狠手,到时候自己的名声也很难听。
再加上跟着这些皇亲国戚的一些官员,仗着有皇亲国戚撑腰,也大肆贪污腐败,还有很多跟着康熙皇帝“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因功自傲,过上了腐败的生活。
这些事情都需要雍正下狠心去处理,但是哪一个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这么做,就会得罪朝局上所有的人,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必须去做,因为在这么贪污腐败下去,清朝的江山很快就会:“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三.雍正治理腐败的绝招,会考府与养廉银
雍正治理腐败主要有三个办法:①成立“会考府”:它的职能类似于国家审计署临时审查办公室,派出钦差大臣到各个地方审查,查看地方对于中央款项的审查。
加强审计程序的规范性。一旦有账目不清,贪污腐败者,由钦差大臣向皇帝汇报后,落实以后马上处理。
②查出贪官,即时候补:当时清朝科举制度,有很多士子在考中之后,应该立即安排职务,还有很多官员在地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可以提拔。
但是当时很多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已经满员,没有空缺,这些应该得到职位的人只能等到有职位空缺,才能继任,在清朝每一个官职后边都有很多“候补”,就比如“候补道台”、“候补巡抚”等等。
候补之中存在着很多变数,有的可能等一年两年,职位空缺,就会“走马上任”,但是有的可就如“镜中花,水中月”,等了一辈子,只是一个候补,虽然国家给发基本的俸禄,但是谁也不想一辈子只是一个候补,没有实际权力。
雍正改革推出“即时候补”政策,在对官员巡查的时候不仅仅是钦差大臣对官员进行审查,还跟着一众候补官员。
如果查出腐败,就地拿下之后,空出的位置就可以直接上任。跟着的候补官员因为有真正的切实利益,对于检查这些官员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对于监督腐败具有很大的效力。
③给公务员涨工资,发养廉银,控制贪污腐败最重要的是雍正开始改革清朝官员的俸禄制度,清朝官员的工资非常之低,正一品大员每年的俸禄只有180两,只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吃喝。
这些官员身居高位,只拿这么少的俸禄,很少有官员能做到“安贫乐道”。从制度的设计上来说,是不合适的,所以很多官员被逼无奈只能贪污。
雍正于是就推出“养廉银”作为提高政府机关给官员的补贴,一定程度上加高了官员的工资,在这种管理之下,官员们的得到了国家的钱,就不用在贪污。
由于是国家发放的,用起来也放心,保证了官员的清正廉洁。著名的史学家史景迁评价雍正:“他的改革同时包含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
小结
雍正是“康乾盛世”重要的转折,雍正在位13年,刷新吏治,鼓励官员干实事,形成了大清朝最鼎盛的局面,从康熙晚年的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到了雍正晚年的时候,当时的大清朝全年的GDP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雍正的大清朝,吏治清明,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民国历史学家孟森说雍正:“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之治国。”
这所有的盛世景象都来自于雍正严格的、有效的管理好了官员,不但严格管理,严查贪污,对于廉政,国家大力奖赏,清朝官场的风气随之转变。
任何一个朝代,只有做到了有效管理好官员,吏治清明,国家才可以强大,社会才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雍正皇帝》、《雍正王朝》、《雍正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