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恶婆婆”:执意与儿媳一同产子,孩子出生,让儿媳帮她喂奶

民国“恶婆婆”:执意与儿媳一同产子,孩子出生,让儿媳帮她喂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73 更新时间:2023/12/18 1:17:55

都说十年看婆婆,十年看儿媳,但事实上,能够睦相处的婆媳关系,应当是每家每户都应该的追求。

封建思想重男轻女,一直认为只有有了男孩,才算是真正的传宗接代。也正是因为这些顽固的思想,才导致了后来许许多多女性的悲剧。

著名作家的苏雪林,求学成长的经历之中,就深受这种思想的迫害,因为祖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一直没能够得到好的教育机会,而她的母亲也因此一直遭受着她祖母的苛待。

民国时期,本就是封建与新潮思想相碰撞的年代,但苏雪林祖母的所作所为,谁看了都会觉得实属苛责。

因为祖母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苏雪林虽然侥幸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活了下来,但却一直没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年幼时在私塾开蒙,苏雪林还算是能够跟着认识几个字,但随着自己的小叔叔和哥哥们都去到了学堂念书,苏雪林却根本得不到进入学校的机会。

但十分有主见,对知识又十分渴望的苏雪林,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她闲来无事,靠着自己在私塾识得的一些字,从哥哥那里借来小说看。

那书中光怪陆离的世界,侠肝义胆的忠贞,玩转多情的爱情,都成为了苏雪林的往。这也是她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的真正原因。

直到十七岁,她才有了机会去念书,却不过半年便跟随母亲回到了乡下。但渴求知识的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在以后的日子里,想方设法地说服自己的各个长辈。

那些顽固的思想虽说一直是她求学的禁锢,却并没有迫使她放弃自己的理想。

而这一切,似乎都与那个母亲一直不对付的祖母,脱不了干系。

苏雪林的祖母,是个十分封建的女人,在她的眼里,男孩天生就是要比女孩金贵的,所以一直十分期待着能够抱上孙子

在苏母怀孕之时,苏祖母难得的对自己的这个媳妇,和颜悦色,但随着苏雪林的出生,苏母的处境又一次的坠入到了人间炼狱。

自此之后,苏祖母逢人便阴阳怪气,嘴上说着自己的儿媳实在是孝顺,给他们苏家生了个女孩,实则就是在暗暗贬低苏祖母不能生养。

在苏祖母看来,苏家的孩子自然是越多越好,人丁兴旺,整个家族才能更加的蒸蒸日上,苏家作为当地的大户人家又不是养不起孩子。

但事实上,苏母经育有一子,却也因为苏祖母的缘故,早早地便夭折了。

准确来说,苏雪林本身有一个哥哥,但却最终小小年纪便夭折了。而苏祖母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正如上边所言,苏祖母认为,苏家的孩子越多越好,所以她一共生养了十几个孩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觉得知足。

在苏雪林的母亲嫁进苏家之后,便动了歪心思。

女儿二十几岁的时候,是生育的黄金年龄。苏祖母眼看着自己年岁渐长,却依然想要生育孩子。

也正是因此,这一家竟然出现了婆婆和儿媳几乎同时生育的奇景。而苏祖母之所以这么盘算,也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够产出足够的奶水。

但自己的儿媳年轻体壮,生育之后,生产的奶水,还可以用来喂养自己的孩子。谁都想象不到,苏祖母竟然丧心病狂到,让自己的儿媳去喂养自己的小叔子。

但她就是这么做了,大户人家怎么会请不起奶妈,但苏祖母就是认为,奶妈归根究底是外人,哪有自家人知根知底。

万一奶妈出身不太干净,那岂不是脏了自己孩子的吃食。因此生产完之后,苏母不仅要喂养自己的孩子,还要喂养自己婆婆的孩子。

更让人觉得苛责的是,苏祖母强硬地要求自己的儿媳,要首先保证自己孩子能够吃饱。

在看到苏母正在喂养自己孩子时,毫不犹豫地破口大骂,哪怕苏母解释过了自己已经喂养过了小叔子,却仍然被苏祖母苛责,认为她亏待了自己的孩子。

苏母一直经受这样的磨难,自己的孩子常是那个吃不饱的,但她除了看着心疼以外,却也无法反抗自己强硬的婆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孩子自幼不足,体弱多病,最后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而在自己的孙子殒命之后,苏祖母却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面对着生出了女孩的苏母,依然恶言相向,恶婆婆的形象根深蒂固,根本不认为自己之前做错了。

而苏雪林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一直以来也受了许多的苦。但好在她求学的信念十分强烈,哪怕面对着长辈们的压迫,她也在尽自己的全力反抗。

虽说最后,她的婚姻也有几分不圆满,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但一直以来,苏雪林为自己争取的信念,不曾动摇,在那个年代的女孩身上,难能可贵。

封建礼教之所以害人,就是因为它的存在,荼毒了太多本该正常生长的少年。

扼杀女孩追求更高思想境界的希望,哪怕最后嫁为人妇,也像苏母那般处处受限,甚至不幸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婆媳关系的和睦,二者的善意缺一不可,若是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本身就带有十足的恶意,那么无论夹杂在中间的丈夫如转圜,二者之间的矛盾终究是不可调和。

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母子关系,都不该成为婆媳关系不和的牺牲品。婆婆温善,媳妇才能孝顺。

孝顺本该是从心底出发的,而不是在诸多束缚之下,被迫做出的言行举止。

苏祖母无疑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但她将痛苦强加到下一辈的身上,本身就是错的,也最终造就了许多的悲剧。

但好在,总有人想要冲破这一束缚,虽然前路漫漫,但苏雪林幸运地做到了。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只有康熙立皇太子?继位制度改善,却引发了九龙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九龙夺嫡真的很激烈吗,清朝九龙夺嫡,康熙皇帝继位的原因

    为什么清王朝没有立太子的习俗呢?其实康熙年间这位皇太子胤礽的废立,是这件事的分水岭。不立太子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康熙之前,清朝没有哪个皇帝立太子。一个是康熙之后,清朝依旧没有哪个皇帝立太子。这就是说,清王朝历史上,只有康熙皇帝是立了太子的,此外,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有皇太子这么一说。01康熙之前

  • 曾国藩的后代兴旺,人才辈出,全靠这桩娃娃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后代人才辈出,曾国藩子孙兴旺秘籍,曾国藩家庭兴旺的五个方法

    在旧社会,男女婚姻基本上不能自主,都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有甚至,还会由长辈定下娃娃亲,极端情况是指腹为婚。因为缺乏感情基础,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导致了许多婚姻的不幸。比如曾国藩的几个女儿,除了幼女崇德老人曾纪芬外,都深受其害。然而,凡事皆有例外,曾国藩的儿子,却因一桩娃娃亲,延续了子嗣,也让后代人丁

  • 他娶了位工厂女工,总感觉妻子与众不同,6年后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个人在清朝娶八个老婆,娶了工厂女工原来是清朝末代皇妃,清朝第一美女与长工的爱情故事

    我国的传统思想观念里,一直普遍存在“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一般情况下来说,也确实符合社会所处的现实环境。因为相近的生活习惯,自然会对事物有相近的看法,生活上也容易有共同的生活语言,两人会让婚姻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但是,在某些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反而会把真正的缘分天然阻隔开来。曾经贵

  • 雍正王朝中,文武双全的十三爷胤祥为何不夺嫡?胤禛会真心辅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就是为了支持八阿哥胤禩的,而十三阿哥胤祥则是支持四阿哥胤禛的。十四阿哥胤禵最初支持的是八阿哥胤禩,后来自己想着独当一面了。这一票人里面,十三阿哥胤祥,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善良的一个。小说里给他的设定,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不光知书达理,而且能文能武,这样的人不夺嫡,实在是太可

  • 乾隆的儿子们上课逃学,乾隆大怒,听到儿子的说辞后,老师被处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对儿子的教育,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乾隆皇帝如何对待孩子

    老师朱轼对此有点意见,问:“你为什么不留下来预习明天的功课呢?”弘历不以为然,次日,朱轼又劝道:“另外两位阿哥还没念完功课,你不如陪在一旁多读点书。”弘历觉得有理,开始主动留堂,学业大有进步。弘历偶尔也会叛逆,不服管教时就向雍正告状,雍正对朱轼说:“无论你教或不教,他都是皇子,何必对他如此严苛?”朱

  • 左宗棠究竟立下何等丰功伟绩?连梁启超都直言:没他,中国将缩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左宗棠丰功伟绩,左宗棠的功绩有多高,左宗棠贡献和评价

    清代著名书法家潘祖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而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更是直言道,如果中国没有他的存在,国土面积将会大大缩水。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了,他到底是立下了何等的丰功伟绩,才担的上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左宗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野家庭。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当时的他渴望通过

  • 清朝的灭亡,是不是出现了昏君,是不是“气数已尽”的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没一个昏君为何被骂,清朝灭亡后还有昏君吗,清朝是否出现昏君

    比如,它为那些造反者们解决了问题。那些造反者们得以理直气壮地造反,他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谋逆的事情。因为之前的那个王朝“气数已尽”了,江山要换主人了,而且,自己正好就是这个大好河山的新主人。因此,造反者们的腰杆会挺得非常直,脑袋也高高地昂起来。然后,然后,他们就利用这个作为宣传口号,理直气壮地号召天下

  • 她是梁启超无名无分的妻子,养育了6名国家栋梁,晚年却死在草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启超一生有几个妻子,梁启超最后一任妻子,梁启超的婚姻状况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也是束缚着古代女性,对于女子来说,若能嫁个好人家,便是一生幸运,不过王桂荃为梁启超生育了6个孩子,一生却无名无分。王桂荃本名王来喜,四川人,父母给她这个名字是为了讨一些喜头,但这个名字并没有改变她悲苦的命

  • 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向清朝支付了多少租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时香港被英国租借了吗,清朝哪一年把香港租给英国的,香港租给英国多少年

    从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日不落帝国”称号。英国人看中的东西,是一定要抢到手的。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经过两年战争,1842年8月29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

  • 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是怎么剿灭反抗它的农民起义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平 天国运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农民大起义,农民陈胜吴广是怎么起义的

    包立身起事后,屡屡杀戮太平军之人,忠王李秀成之子、乡官潘某、乡官姚某均命丧其手。他还指令乡勇捣毁太平军所设乡官局,公然对抗太平天国。太平军曾试图招降包立身,但前来包村的说客均被斩首示众。于是,太平军对包村展开了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均被包立身联合其他义军击败。同治元年五月,侍王李世贤、戴王黄呈忠、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