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宗棠曾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无意间造就了一位书法家!

左宗棠曾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无意间造就了一位书法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02 更新时间:2024/2/28 19:52:30

受到训斥的官员回家之后,努力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并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最为出名的幼子樊增祥,不仅做到了两江总督,而且书法造诣颇深,至今仍然有很多墨宝,流传在民间。不得不让人叹服,左宗棠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小小的师爷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不仅官场腐败,而且帝国主义的侵略,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在那段时间里面,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老百姓为了寻得一条活路,纷纷揭竿而起。当时的二品樊燮总兵,也是腐败官员的典型代表,他不仅祸害乡里,而且还为非作歹,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当时的左宗棠,虽然才能出众,但还是一个小人物,在巡抚门下做小小的师爷。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还是深得巡抚的器重,又因为左宗棠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巡抚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当左宗棠看到樊燮的做法之后,也感到非常气愤,内心当中的正义感油然而生。

经过左宗棠的明察暗访之后,他将樊燮为非作歹的证据收集的非常齐备,并利用自己师爷的身份进行举报。因为事实非常清楚,证据也很充足,樊燮很快就被停职反省了。不过在当时的官场上,任何事情都是非常透明的,所以樊燮很快就知道了,是左宗棠的举报,让自己丢了官。

二、冤家路窄

樊燮来到省城赴抚署请训的时候,两人有了第一次的正面交锋,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都憋足了劲,打算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不过碍于礼节,樊燮先是对着左宗棠拱了拱手,以示敬重,不料左宗棠却将他的行为看成了挑衅,要求樊燮行跪拜大礼。

按照清朝时期的规矩,低一阶的官员见到高一阶的官员,是需要行跪礼的,不过刚刚被撤职的二品大员樊燮,哪里受得了这个欺负。他不仅不跪拜,反而要动手打人,幸亏其他官员上去阻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过二人你来我往争吵不休,局面也显得非常尴尬,最后左宗棠实在气不过,直接要求对方滚出去。

有了那次不愉快的经历之后,两人暗地里开始较量。本来樊燮还想着过一段就能官复原职,结果被左宗棠接连参了几本之后,彻底没有了希望。尤其是皇帝看到樊燮的种种恶行之后,更是对他深恶痛绝,而左宗棠也凭借刚正不阿的性格,一路走得非常顺遂,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大事。

三、寄托希望

孤身夺官的樊燮,回到家中之后,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遭遇,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在这场争斗当中败下阵来,就是因为自己只是个武官,与那些满腹经纶的官相比,很难讨到便宜。所以他在之后的时间里面,用搜刮来的钱财聘请名师,并为两个儿子创造很好的学习条件。

为了激励儿子们,樊燮特意将左宗棠骂他的那句话,刻在一块厚重的木板上,放在了儿子读书的学堂里面,让他们时刻牢记这件事情。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高压的状态之下,樊燮的长子竟然病死在了书桌上,让他感到非常心痛。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樊燮也把希望,放在了次子的身上。

作为樊燮的次子,樊增祥不仅聪明睿智,而且内心也非常强大,他并没有被哥哥的意外去世而变得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加努力了,并最终考取了功名。不过此时的樊燮,已经因为年龄太大的原因而去世了,樊增祥从书房取下了那块木牌,然焚烧祭奠父亲,让他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四、成为书法家

接受父亲的教训,樊增祥一生清廉为官,不仅成为了一位著名书的书法家,而且还曾经官至两江总督。从他留下的书法作品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他的行书笔酣墨饱,堪称是一绝,加上笔墨运用得畅快淋漓,让人看上去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如脱缰骏马一般让人颇为震撼。

虽然在很多观众看来,樊增祥的书法造诣颇深,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绩,其实是当初左宗棠骂了他的父亲,才让对方受不了刺激,最终将樊增祥培养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出现这样的结局,也是左宗棠没有想到的,让人感到非常惊奇。

樊增祥本来和他的哥哥一起,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不是他的父亲意外被罢官。或许将来樊增祥也会和其父亲一样,不仅是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且还会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恶霸。然而结果却让人着实没想到,学习了儒家思想的樊增祥,最终成为了一位大书法家。

五、总结

在日常生活当中,樊增祥除了忙于政务,就是潜心研究书法诗词,从未找过左宗棠的麻烦,也让他得到了善终,最终成为一代大家,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生实在太离奇了。左宗棠作为一代名臣,其实脾气也是非常火爆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相信很多观众还记得,在中法战争期间,经过清军的顽强抵抗,不仅重创了法军,而且还打了一个大胜仗,迫使法国内阁的主战派集体垮台。然而李鸿章却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左宗棠气得破口大骂,可见他的火爆脾气也是非常严重的,最终将樊燮参倒也就不足为奇了。相信在整个清朝末年,像左宗棠这样敢于直言的大臣,其实也是不多见的,让人赞叹不已。

更多文章

  • 乾隆写四万首诗少有人知,慈禧一生只写一首,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与乾隆,慈禧一生写了多少首诗词

    史学界也一直在讨论,慈禧在清朝覆灭过程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虽然一直有不同意见存在,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她对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估计有一点是大家不太清楚的,我们现在常用的一句入选了小学课本的诗词居然是出自她之手,这又是段怎样的故事呢?01记得当初上学时,看到历史课本上

  • 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手握兵权却不参与党争,活到78岁,受乾隆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史官们挥动笔墨,能为历史写下千秋万载。而我们的人生无论是精彩的,亦或是平淡的,它们都是自己亲自写下的故事。我们常常在历史书籍里听到“帝王家最无情”,再加上书籍故事里的记载,使我们对帝王家历史人物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勾心斗角那里。而能够平安顺利活到老对于皇帝的孩子来说甚至只是一句奢望来概括。生在帝王家当人

  • 清朝被太平军骂为夷狄,无法反驳,曾国藩的一纸檄文扭转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太平军,曾国藩檄文原文,曾国藩和太平军的战斗

    清朝晚期,国力衰微,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终于在1951年酿成了金田起义。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抵达武汉后,又顺江东下,攻陷南京,形成了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然而,清朝立国已经两百年,根基已然形成,为了推翻它,太平天国发出了自己的主张,力图团结全国百姓。不得不说,太平天国早期的那几个核心人

  • 乾隆路边吃瓜,说瓜农的瓜很甜,刚没走多远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和瓜农的故事,乾隆出巡吃西瓜为何却下令杀瓜农,乾隆处死瓜农是什么梗

    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代君王为了加深与百姓的联系,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大多以君舟民水作为治国理政的警言。而乾隆皇帝,作为大清王朝的第六任继承者,在位六十年间心系百姓,励精图治,使康乾盛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乾隆皇帝虽贵为天子,

  • 雍正时期吏治清明,而他的反腐“绝招”,竟然是给公务员涨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治贪有4大绝招,雍正惩治贪腐的史料记载,雍正的吏治

    反腐倡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策,一个国家如果腐败成风,那么国家的危机也就会来临。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于政权不稳,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收复,清朝康熙皇帝,先是在朝政上稳定了局势,灭掉了鳌拜。朝廷局势平稳之后,又消灭了三番的势力,随后西征漠北消灭准噶尔部。康熙皇帝一生在攻打四方、稳定朝局给清朝打下了

  • 久经沙场的鳌拜,为何被几个少年抓住,其实鳌拜当时并未用全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鳌拜那么忠诚为什么还要杀鳌拜,鳌拜为什么不敢自立,鳌拜是怎么叛变的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康熙肯定没有埋伏着大内高手,而且就算康熙埋伏着大内高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不会留下这样的记载。毕竟是康熙和索额图的一种安排,康熙只要不说,索额图只要不说,这件事情就没有人知道。很有可能,史官们是根据大家的猜测和议论,然后通过自己的甄别,选出一种最恰当的说法记载下来。只要是最恰当的说

  • 康熙之母:出身高贵,15岁生下康熙,23岁便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皇帝的生母简介,历史上的康熙的母亲,康熙嫡母和生母

    整个满清王朝的统治时期共出现过三次大一统的全盛局面,那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雍乾”盛世,作为首位将顺治帝留下的良莠不齐的局势缔造为康熙盛世的康熙皇帝被称作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打造的盛世景象的珠玉在前,,为后世的繁华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理来说,皇帝之母贵为母仪天下的“太后”,但正是这位孕育了

  • 英法联军进京的时候,为什么道光皇帝有个妃子突然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道光皇帝神秘消失的三个妃子,道光皇帝为什么对妃子都不大方,道光皇帝和皇后的关系

    赫舍里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于清朝最古老的姓氏赫舍里氏,这个姓氏算得上是满清的世家大族。道光初年,赫舍里氏以选秀女的途径入侍宫中,被道光帝封为珍贵人。起初,赫舍里氏比较受宠。入宫不久,便被加封为珍嫔,次年又被封为珍妃。然而,到道光九年,却又被重新降为珍贵人。其实,在道光的后宫中,有这种遭遇的人,并

  •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拥兵30万为何不称帝?三点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为啥能灭掉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有多厉害,太平天国曾国藩真实事件

    作为晚清最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终于剿灭为患江南极深的太平军,从而维护了中华道统和社会安定,有再造国家之大功。此时的曾国藩,不仅手握雄兵30万,而且掌握江南五省巨大财富,若此时兵锋北指,推翻清朝并称帝,可谓不费吹灰之力。然而,面对亲属、部

  • 洪秀全选妃子有多挑剔?除了容貌漂亮,他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妃子简介,洪秀全一共有多少个妃子,洪秀全的妃子都去哪了

    秦朝初期的时候,整个中国大地民不聊生,多灾多难,翻开书籍,我们了解到了秦朝是一个充满暴力的朝代,所以,当时人民根本不愿意受着秦朝的压迫,于是就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陈胜吴广等人开始筹集各路人马,开始准备起义活动,当时陈胜吴广带队的都是农民队伍,所以大家的思想并不是很先进,但是陈胜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