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因得罪曹操被灭族,7岁女儿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孔融因得罪曹操被灭族,7岁女儿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2/28 10:56:20

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孔融字文举,鲁王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据正史记载,孔融年少聪颖、禀赋异人,深受大名士李膺等人赞许,而“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为人称颂不已。时至今日,孔融的事迹还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可见其知名度之高。

孔融成年后博学善辩、擅长辞赋,与陈琳王粲等人并称“建安七子”,在文坛极负盛名。与此同时,孔融又与边让、陶丘洪等人齐名,是声震海内的大名士。家学渊源甚深的孔融,凭借着各种光环在政坛上也是一帆风顺,起初在朝中担任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后外放为北海相、青州刺史,在任期间颇有政声,并跟刘备关系要好。

不过,孔融虽然极富才华、名望,但为人迂腐、行事荒诞,在建安元年(196年)抵御袁绍长子袁谭的进攻时,对防务工作毫不上心,每日只知饮酒作诗、凭几读书,故意装出一副轻松淡定的样子。直到敌军攻进城中后,孔融才匆忙地撇下妻儿,出城逃难(“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见《后汉书·卷七十》)。经此一事,孔融的名望大损。

孔融弃城逃亡按律当诛,但此时执政的曹操却因为欣赏他的才华,竟然免除他的罪责,并将其延揽进朝廷为官,先后提拔他做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意图收其为己用。然而孔融却自认为出身名门,世为大汉忠臣,不仅看不起曹操的出身,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更是大为不满,经常抨击时政、讥讽曹操,由是引起后者的嫉恨。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大肆屠杀城中百姓,并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指配给儿子曹丕为妾。孔融闻讯后,便专门写信讥讽曹操道:“武王伐纣,把妲己献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其中含义,便向孔融询问此事出于何经何典,结果孔融回答道:“此事并无出处,只是按照现在事情揣量一下当时,不过是想当然罢了。”曹操听后,心中甚是气愤。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征伐乌桓时,孔融再次嘲讽道:“大将军远征乌桓,使得海外凋敝,当年肃慎不向朝廷进贡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肃慎、丁零皆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可以一并讨伐。”当时,天下战乱不息、饥荒连年,曹操上表汉献帝请求禁酒,孔融却给他写信大唱反调,言词之中甚是傲慢无礼,由是让曹操杀心顿起。

次年,曹操在南征荆州牧刘表之前,因为担心孔融会再次发表怪论、散播流言,出于稳定大后方人心的需要,便授意亲信路粹诬告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将其处死,并诛杀其全家,天下骨鲠之士闻之,莫不扼腕叹息。孔融遇害时,年仅55岁。

孔融被收捕时,他年仅9岁的儿子和年仅7岁的女儿因为年纪太小,当时被寄养在别人家,所以没有被当场抓走。等到主人家得知孔融被抓的消息后,便告诉孔氏兄妹二人,要他们赶紧逃命。没想到孔女听后并没有感到恐惧,而且淡淡地说道:“先生可曾看到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主人听后默默无言。这句话便是流传千古的名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来源。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向曹操告密,指出孔氏兄妹的藏身之地,曹操闻讯后,立即派人进行捕杀。当看到前来捉拿他们的差人后,孔女对哥哥说道:“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说完,孔氏兄妹引颈就戮,丝毫没有恐惧、哀伤之色,令见者无不悲伤、叹惋。

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引文同上。

孔融被灭门后,门生故旧慑于曹操的淫威,都不敢对他有所陈情、吊唁,只有好友脂习冒死为他收尸。曹操闻讯后大怒,派人抓捕脂习并准备将他杀掉,幸好不久赶上大赦,才将其释放。正所谓“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曹操仅仅因为孔融说了几句风凉话,便将他灭门,还想捕杀为他收尸的脂习,实在是残暴至极。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刘邦灭秦后将士们争抢钱财,萧何却收集两样“废物”,助主公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起兵反秦前后有哪些资源,刘邦与萧何,刘邦在反秦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汉朝的头号开国功臣萧何是沛县人,自幼喜欢研读法律,对历代律令制度颇有研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得以出任当地的主吏掾,由此成为地方重要公务员。主吏掾是县令的高级属官,主管群吏进退、人事任免工作,在县里面的地位、名望非常高,是很多人争相巴结讨好的对象(“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见《史记

  • 汉朝最可怜的皇后,11岁嫁给舅舅15岁守寡,40岁去世时还是处女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四大传奇皇后,汉朝最善良的皇后,谁是汉朝最传奇的皇后

    按照常人的理解,皇后作为天子配偶和六宫之主,地位仅次于皇帝,平日里锦衣玉食、出尊入贵,宛若生活在蜜罐中,不知羡煞多少普通女子。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命运坎坷、晚景凄凉的皇后其实并不在少数,她们的结局有时还比不上普通人。就汉朝而论,最可怜的皇后非孝惠皇后张嫣莫属。张嫣出身高贵,外祖父是汉高帝刘邦,外祖母

  • 为什么说诸葛亮《隆中对》错漏百出,埋下了刘备集团覆亡的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访隆中,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屡次战败呢,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所有事件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在各方势力角逐的情况下,各方谋士在后方建言献策。谋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走向。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谋士,对于蜀汉江山的成立有着巨大功劳,刘备感慨于诸葛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但诸葛亮下山前,他的老师司马徽却暗自感慨:“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预言也预见了

  • 孙策开创东吴基业,临死前让位给弟弟孙权,为何只获得王的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死前对孙权说的话,孙策和孙权谁成就最大,孙权建立吴国时孙策去哪里了

    在谈论三国话题时,“小霸王”孙策从来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大人物。作为名将孙坚的长子,孙策率军渡江,占据江东六郡,成为割据一方的大诸侯,并奠定东吴的基业。等到临终前,孙策又力排众议,将职位让给孙权,并留下张昭、周瑜二人尽心辅佐他,对胞弟的帮助真可谓不遗余力。但让人费解的是,孙权称帝后,对待亡兄及其后代却

  • 刘备的儿子,娶了张翼德的女儿,为什么却不娶云长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刘备的儿子娶了张飞的女儿,张翼德和刘备关系,刘备的儿子谁最厉害

    毕竟张飞这个人长得也是十分不错的,小说中有对他外貌的描写,其实是一个特别温润如玉的美男子,不单单武功高强,而且在文采方面也是十分出色的。所以说他的女儿自然长得是不丑的。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都想要娶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子当作妻子。其实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刘禅会选择她的女儿,其中的优势还是非

  • 汉武帝为心爱女子作诗,仅有15个字,却是永恒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最经典的诗句,汉武帝的八大千古名句,汉武帝最感人的一段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样也是一位多情种子。也许是因为他的地位太高,对于女子往往专情而难以长情。而且,他的妃嫔往往能善始不能善终。陈阿娇是他的原配,可惜“金屋藏娇”的典故却成为这段感情的笑柄。卫子夫是陪伴最久的女人,却闹得骨肉分离,被迫自尽。钩弋夫人为他生下了继位者,却不得不踏入黄泉道。相比之下,

  • 司马懿预感姓牛的要夺自己的江山,杀了姓牛的,结果杀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晚年杀了多少人,司马懿夺取江山维持了多久,司马懿被杀后的下场

    司马懿曾经看到一个典故,叫牛继马后。司马懿刚开始没有觉得有什么,后来后来司马懿的军队里出现了一一名大将,这个人的出现让司马懿开始警觉了起来。这个人叫牛金,在魏国对抗吴国、蜀国的过程中,牛金战功累累,后来一直做到了后将军。司马懿看到这个人之后,觉得他可能是后来取代自己家江山的人,于是找借口把他给杀了。

  • ''汉朝第一美人赵飞燕能宠冠后宫,为何斗不过自己的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飞燕没有与妹妹赵合德争斗的意思,按笼络皇帝的手段,赵合德确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态势,但这也正是赵飞燕处心积虑地培训妹妹的目的;而扶持妹妹上位还另有它图!1 赵飞燕为放纵自己的情欲生活,才推荐妹妹给皇帝。赵飞燕能聚三千宠爱于一身,致使六宫粉黛无颜色;已经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后来汉成帝雄风衰减,已经

  • 干掉这个大奸臣,东汉掉进了更黑暗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最坏八大奸臣,东汉历史上的黑暗事件,东汉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01建康元年(144年),时年不到30岁的汉顺帝刘保突然驾崩。只留有刘炳一个儿子,还不到两岁。正宫梁皇后自然当仁不让,以嫡母的身份开始垂帘听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梁太后任命哥哥梁冀为大将军兼参录尚书事,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人手中。不过,因为婴儿保健工作没有做到位,即位不到一年之后,刘炳就病死了

  • 诸葛亮和司马懿离世前均留一计,为何千年后有人说诸葛亮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生之敌,诸葛亮死后对司马懿用的最后一计,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前留一计

    其实要说到他们两个人谁的谋略更高一点,这个还是要从他们两个人离世之前的计策说起,而关于他们的计策,千年之后,有人说还是诸葛亮技高一筹,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现在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离世前均留一计,为何千年后有人说诸葛亮计高一筹?据小编收集到的资料得知,诸葛亮在去世之前,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