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赌上性命要刺杀秦王的动机是啥?

荆轲赌上性命要刺杀秦王的动机是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4/1/19 16:15:08

从第一个目的即接受太子丹的委托来看,有好几处让人费解。例如,太子丹提醒田光不要泄露机密大事,驱使田光走上死路;还有急着催促荆轲行动,使之放弃等候远处赶来帮忙的朋友,等等。就荆轲亲眼所见,已经证明太子丹是一个不足以信赖的人。

[var1]

季布栾布列传》中提到的“季布一诺”虽然时代稍有不同,但在信奉侠义的游侠世界,通常是一旦信任对方委托其办事,此后便不再说三道四,这是常理。因此荆轲对太子也许萌生了甚至是轻蔑的看法。行刺失败当然是被杀,但在抱着必死的信念,即便行刺成功也不想生还的情况下,对委托人的负面评价会使行刺者无法安心地死去,这应该是很痛苦的事。可见,荆轲最初是拗不过太子丹的盛情才接受托付的。但一般认为,荆轲刺杀秦王政的理由并不是受太子丹之托。

第二个目的,是源于田光的推荐,这是站得住脚的。特别是田光不但信任并推荐自己,甚至还自刎,以死来激励自己。单凭这点就值得为田光去献身。而且,如果以一已之力打败强大的秦国,将民众从统治者的魔爪中解救出来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值得为成就大业去死的充分理由。

[var1]

荆轲既喜好击剑又喜好读书,所以他会清楚地分析当时的形势,要阻止秦军东进,暗杀秦王政是最便捷的方式。荆轲考虑到这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再者战国末期的读书人,有经世济民的观念是很正常的。荆轲好像不是高谈阔论的人,但就如日本幕府晚期的志土之间经常谈论的那样,当时的荆轲大概也会在街头巷尾借着酒兴慷概陈词,对如何拯救百万苍生的话题,略微发番议论吧。

[var1]

那么支配荆轲行为的动机果真就是上述分析的那样吗?如果并未全部解释清楚的话,那又是什么呢?联想到荆轲爱看书,笔者猜测荆轲是否想要名垂青史呢?在《刺客列传》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相关记载,然而从推断来看,荆轲作为非王族豪门出身的一介布衣,要留名后世的话,刺杀秦王是他所面临的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var1]

在当时的侠义世界里,已然承诺必定全力以赴,这是理应如此的信条。如果荆轲的目的是为了名垂青史,那么也许就偏离了侠义的理念。《刺客列传》中,除了荆轲外,还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从这四个人的记载看,能够直接认定是出于留名青史而接受行刺任务的,一个也没有。聂政行刺时,既不去了解委托行刺的雇主名字,也不让人辨认出自己,为此把自己的脸破相。假设荆轲有意在历史上留名,那么他是想要仅凭一已之力抢先立下功名。这不是谁都能够做的事情,基于这样的理由,笔者真心佩服高渐离和荆轲的壮举。

[var1]

更多文章

  • 商鞅被他放弃,后来到了秦国,才有了自己的一番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怎么去秦国的,秦国统一后对商鞅的评价,商鞅如何进入秦国

    虽然他下场也很惨,因为变法得罪了好多的人,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法令并没有被废除,秦国后来的成就哪一点也离不开他,所以秦孝公得到了商鞅,并且重用,绝对是秦国历史上应该被牢牢记住的事情。然而,商鞅最开始的时候并非在秦国效力,而是在魏国,那么,商鞅为什么舍弃魏国最后选择了秦国呢?[var1]说起魏国,在一

  •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为何气急败坏地骂用陶俑陪葬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为什么要咒骂始作俑者,陶俑和孔子关系,孔子为什么反对陶俑

    这句话是孔子原创,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作为陪葬品的人,应该断子绝孙。那么孔子这样一个极为重视礼仪的人,为什么说出如此狠毒的诅咒呢?这是因为用陶俑陪葬违背了儒家“厚养薄葬”的思想,破坏了现有的礼乐制度,引起了文化的退化。01周朝废除真人殉葬制度,改用草人陪葬从我国历史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人们就非

  • 他是秦国统一前的最强统帅,杀神白起崛起,便甘愿退居二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白起,白起不死秦国能早多少年统一天下,秦国战神白起有多厉害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他是秦国的三代元老,他一生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错带兵灭亡蜀国,又多次出兵镇压蜀国叛乱,可以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攻打魏国时,司马错更是一路率军攻到魏国河内

  • 商鞅,真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商鞅,商鞅车裂图片,孙膑评价商鞅

    [var1]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但历史对商鞅这个人的评价并非都是正面的,影响最大的要属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太史公用四个字评价商鞅“刻薄寡恩”。历史上不少名人对此表示赞同,甚至有人认为,商鞅变法让秦国横扫六国,商鞅变法也让秦朝走向灭亡,秦朝的严刑峻法正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刘邦不正是因为押送徭役迟,

  • 他十五岁登基为王,帮嬴稷登上秦王宝座,甚至差点灭掉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嬴稷简历,嬴稷是怎么当上秦王的,嬴稷为秦国做了什么

    他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大增,曾经一度击溃过匈奴,将赵国的疆土扩大了三倍有余。[var1]赵雍在位前后赵国疆域的变化为了和周边的邻国搞好关系,他干涉秦国和燕国朝政,将嬴稷扶上秦国王位,将公子职扶上燕国王位,威望盛极一时。赵国在赵雍时期国力达到鼎盛,赵雍甚至一度以平民装扮深入关中腹地,查

  • 秦始皇打六国的过程中,哪些国家容易打,哪些最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攻打六国政策,秦始皇打六国有多厉害,秦始皇是怎样灭六国的

    其实这六国对秦国而言,一开始还是有些判断失误的,因为秦国认为容易攻打的却不容易,以为很难对付的却轻而易举。[var1]图片:交战中的秦王剧照一,以为赵国极容易攻取,却成为与秦国抗衡最持久的国家。之所以这样说,前提是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对赵国而言损失惨重,不仅将士死伤太多,而且国力也下降很多,

  • 蜀吴瓜分魏国的计划,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吴瓜分魏国详细规划,魏国灭蜀进军图,魏国灭蜀时吴国在干什么

    [var1]但以蜀汉之弱,抱着正义名分不放,而与“两贼”对抗,无疑于自取灭亡。诸葛亮在权衡利弊之后,以实用主义的原则力排众议,主张继续与东吴盟好,并遣卫尉陈震出使东吴,庆贺孙权称帝。而在陈震这次出使东吴的过程中,蜀汉还与东吴制定了瓜分魏国的计划。[var1]据《三国志·后主传》所载:..是岁,孙权称

  • 战国末年秦国名将白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死后秦国的下场,战国秦国白起下场如何,战国秦国名将白起

    [var1]白起之死有几下几方面原因:一、和应侯范睢之间的矛盾白起是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为秦国战无不胜的战神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他帮助最大的就是魏冉,而魏冉是宣太后一脉。宣太后则是被应侯范睢水所推翻。可以说白起是范睢的眼中钉、肉中刺,况且白起的战功直接威胁到了范睢在秦国的地位。[var1]二、白

  • 拥有好容貌,人生却以悲剧收场,秦王嬴政母亲赵姬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姬几岁生嬴政,嬴政之母赵姬简介,嬴政之母赵姬是什么时候死的

    [var1]赵姬(剧照)这位女子曾经被人用来作为政治筹码的礼品,也曾经登临大秦最高权力的顶峰,最终的人生悲剧落幕,她到底做错了什么,纷繁的身世带给我们太多的思索。战国时期,七雄并起,问鼎华夏,为无数英雄豪杰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乱世却不是什么好事情。况且,在这样一个乱

  • 孔子的画像为何露着2颗牙齿?古人:历代圣贤都想这样,意义非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最真实的画像,孔子画像变化史,孔子为什么露两颗牙齿

    对于孔子这位千古名人,国内外的人们心中对他都是充满敬佩和尊崇的,这也就意味着多数人会对他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中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人们对于孔子的外貌是极其好奇的。实际上,现在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不少孔子画像,多数画像都呈现出孔子虽已衰老,但精神状况依旧矍铄的姿态。可若是你看过足够多的孔子画像就会发现一个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