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不是狄仁杰,史上恐怕又多了一个周朝!细数唐朝4次政变

若不是狄仁杰,史上恐怕又多了一个周朝!细数唐朝4次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1/23 22:51:00

1.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支持下晋阳起兵。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王。

天下平定后,李渊宠妃怠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李渊想使太子、秦王、齐王各谋其位,相安无事,结果相反的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你死我活。而太子面对功名日盛的李世民,意欲尽快除之。武德九年(626年),突厥犯边,李建成趁机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骁将掌控于自己手下。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恭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君绰等人的协助下,在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下伏兵。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最终被乱军杀死。

李世民随即派心腹尉迟恭带甲入宫报告李渊,说: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已将他们处决,特派我来保驾。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三天后,高祖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并颁诏书将所有军政事务交由太子处理。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帝位,尊李渊为太上皇。

2.神龙政变

天授元年,即公元690年的重阳节,67岁高龄的武则天正式实现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尚赤,建立大周王朝。唐朝皇帝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降为皇太孙。武则天改唐为周后,立即用武氏子侄为宰相、为将军,臣下有功者也赐姓武,又免去天下姓武的田赋,改文水县为武兴县。显然,她想传为于武氏子孙。

当时,武则天有意立武三思为太子,于是询问朝臣是否可行。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回答。狄仁杰作为一个坚定的李氏支持者,劝说武则天迎立庐陵王李显为继承人,以拥戴新皇帝的功劳来为自己免祸。长安元年(701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将庐陵王秘密迎回神都洛阳,气死一心想当皇嗣的武承嗣。

武则天晚年,得益于女儿太平公主介绍的男宠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悉心侍奉,授之于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文武大臣深为二张干政所惶恐,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筹备后,宰相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发动军事兵变,并与太子一起斩关而入,来到了武则天的寝宫,杀死了二张兄弟。病榻上的武则天被迫逊位,唐中宗李显复位,李唐政权再度重建。

正月二十五日,武则天被迫离开她坐了15年帝位的皇宫,迁居到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凄冷死在上阳宫仙居殿。临终遗言:去帝豪,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中宗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不改,该事件因此史称“神龙革命”。而曾与政变的张柬之、崔玄伟、桓彦范敬晖、袁怒己等五人,在唐朝复辟后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又称作“五王政变”。

3.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发生在公元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景龙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唐少帝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唐中宗以神龙革命复辟后,对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中宗七女安乐公主利用中宗墨敕纳贿卖官,甚至要开创“皇太女”的先例。武三思在韦后和昭容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位列宰相。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他们沆瀣一气,大肆打压张柬之等神龙革命的功臣势力。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因皇帝仍是中宗,羽林军倒戈,最终兵败被杀。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假手马秦客、杨均在中宗最爱吃的馅饼内放入毒药,将其毒杀。韦后意欲临朝摄政,她扶16岁的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并将领南北衙禁卫军交与韦家子弟统领,密谋清除相王李旦及其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其独揽大权之心昭然若揭。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被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剩寥寥无几

在这危急关头,李旦三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发动早已串通好的“万骑兵”,突袭后宫,杀死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被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剩寥寥无几。最终,有太平公主出面收拾局面,逼少帝李重茂退位,扶持唐睿宗李旦再登皇位。先天元年(712年)八月,李旦禅位于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先天二年(713年)六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之间的矛盾陡增并出现白热化,双方都在聚集力量,伺机发动军事政变。但还是李隆基先发制人,迅速扑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全部党羽势力,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至此,自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得以终结,由唐玄宗李隆基开启了“开元盛世”,把唐朝推向了极盛!

4.甘露政变

中唐时期,天子只是宦官手中用来争权夺利的玩物,稍不惬意,就可以废旧立新。唐敬宗李湛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杀掉,李湛的弟弟李昂在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的拥立下当上了皇帝,是为唐文宗。文宗是唐朝中后期有所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看不惯宦官的胡作非为,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而“甘露政变”就是由他发动的,旨在惩治宦官,夺回权力的一次政变,但可惜是安排欠周密而以失败而告终。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11月21日,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

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

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一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不久,文宗李昂含恨而死。

更多文章

  • 商朝时期,妲己为什么被人称为妖妃,她真的是狐狸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妲己为什么被称妖妃,妲己历史面貌,历史上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

    在中国遥远的奴隶社会时期,曾经有一个名叫做“商”的王朝,它存在了几百个世纪。就在她最日日中天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刚愎自用的男人,这个男人叫做“帝辛”。身为商朝王家的继承人。帝辛继承王位的时候是男人血气方刚的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此时的帝辛一切都不看在眼里,他有满满的野心和膨胀的欲望。帝辛的军队到处征战,商

  • 狐族冒充仙人参加九龙宴,却惨遭祸害后,妲己为何才启用胡喜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朝歌建好鹿台,就会引来天上仙人的光顾,本来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嘛!”。身为一国之君的纣王信以为真,不惜动用一切人力和物力,花费2年多的时间,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鹿台,供他和妲己享乐用。建造鹿台,是纣王的事情,邀请天上的仙人,就是妲己的事情了!于是,纣王对妲己一半严肃,一

  • 甲骨文明明并没有记录夏朝,为何周朝还能知道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甲骨文记录夏朝了吗,甲骨文中为什么没有记载夏朝,甲骨文里的夏朝是真的吗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长达5000年的璀璨文化历史,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我们所能够寻找到的最早的系统的汉字便是甲骨文,目前人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来自于商朝末年,在这之前的文字不够,系统也不够明确无法表达和记录准确的信息。这也就给人们带来了一个疑问,商朝之前的那些朝代是如何被流传下来名字的呢?比如夏朝,

  • 封神演义:小娥顶撞纣王,他不怒反自喜或许是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封神演义小娥现出真身,封神演义纣王和小娥关系,封神演义妲己对纣王的态度

    姜王后为了驱除宫里的妖怪,前去请姜子牙进宫。姜子牙带着杨戬一起进宫,谁知小娥也偷偷的跟着来了,所以姜子牙也只能把小娥一起带进宫。小娥和杨戬因为一些事闹别扭,小娥就一个人跑出去。而这边太子殷郊,因为之前在马式面馆跟小娥斗酒,回来之后就醉了七天七夜,醒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跟父王请罪。纣王对太子醉酒一事

  • 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忘了自己,于是想个办法,成凌驾于众神之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封神榜姜子牙封神的场面,封神演义姜子牙有多厉害,封神演义姜子牙为何不成神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神都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无上的神力、不死的寿命,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就像人间有皇帝管理着秩序,这些神同样有凌驾于其上的神来管理,因此这位凌驾众神之上的神便称为众神之神。在所有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的神,但众神之神却是只有一位。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唯一的众神之神,他虽不是神的帝

  • 《封神演义》里姜子牙死后归于何处,他为何没有封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封神榜封神后姜子牙去哪了,封神演义姜子牙是个怎样的人,封神演义姜子牙有多厉害

    没有任何技能傍身的姜子牙根本不知自己的命运会走向何处,一股苦恼地心生埋怨:“我上无伯叔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哪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元始让姜子牙此时下山并非偶然,而是恰逢其时,商汤气数待尽,周王室当兴,玉虚门下十二弟子犯红尘杀戒,元始代三教封神,昊天上帝又十二仙首称臣,封365位正神

  • 姜子牙的后代中,主要分成了姜、吕、邱三大姓?都出了哪些名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他是姜姓吕氏,所以他的儿子以吕称呼,女儿则以姜称呼。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姜子牙的后人至少是有两支的,传到后来一支姓吕,一支姓姜。姜子牙这个称呼,是后世小说里出现的名字,由于小说更接近普通大众,流传更广泛。所以大家不会称呼他为吕尚,更喜欢称呼他为姜子牙。一、丘姓为什么也是姜子牙的后人呢?早年

  • 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吗?通过DNA分析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为什么是夏朝遗民,匈奴是夏朝人的后人吗,匈奴人祖先及后代

    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诗,是岳飞在与金兵作战时所著。其实严格来说,金兵是满族人,算不上匈奴,只是古代习惯将边境的侵略者统称为匈奴。既然匈奴不是满族人,那匈奴又是什么人种呢?有传言曾说匈奴是夏朝人的后裔,但DNA却向众人展示了不一样的结果。《史记》中记载,夏朝被灭后,夏的后人为了壮大自身,在逃亡的途中吞并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为啥东周还分成春秋和战国?道德标准改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朝分东周和西周吗,东周还能被称为周朝吗,周朝是怎么变成东周的

    春秋时期,两国交战前,一般都会明摆了告诉对方自己要出多少人马,在哪儿约定个时间,打一场群架。可是战国时期,情况就不同了,各种偷袭、诈降、埋伏此起彼伏,美其名曰战术。经历过战国以后,大家肯定会觉得春秋那帮人是不是傻?其实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过去大家都是老实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可是后来有一帮人发现

  • 秦始皇为何非要搞郡县制?如果搞分封制,是不是能避免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用的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秦始皇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原因

    秦始皇可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们,同样面对这么多强悍的对手,他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周天子那种傀儡天子。因此这才有了所谓的郡县制。秦始皇心里苦啊,因为他前面没什么更好的参照物,夏朝搞分封,结果被诸侯王商汤给灭了,商朝也搞分封,结果又被诸侯王周武王给灭了。血淋淋的例子摆在这里,你让秦始皇怎么选?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