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蚩尤为什么叫“蚩尤”?甲骨文揭开了残酷的一幕

蚩尤为什么叫“蚩尤”?甲骨文揭开了残酷的一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7 更新时间:2024/2/11 1:30:05

中华民族古老的神话体系中,炎黄二帝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绝对主宰,也是华夏儿女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擅长农耕,遍尝百草,构建了中华民族最早的中医药体系。而轩辕黄帝,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领导部落不断进步。而且黄帝在战场上也是一往无前,所有想与他相争的敌人,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手下败将。炎帝与黄帝,便成为了中国人的始祖。

黄帝的手下败将中,最有名的一个人,应该就是蚩尤了。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九黎族在当时就是一个蛮荒的民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蚩尤是一个非常英明的人,至少九黎族在他的带领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人就很好奇了,炎帝和皇帝都有非常好听的名称,那蚩尤为什么叫“蚩尤”这个名字呢?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蚩尤”这两个字的甲骨文,那你就一定能明白这个名字的由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共同来研究。

九黎蚩尤,手下败将

其实在远古部落,皇帝的绝对领导能力已经逐渐体现出来了。可是,毕竟当时的部落有那么多,不服皇帝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九黎族,就是其中一个不服皇帝领导的部落。当时九黎族的首领,就是蚩尤。

其实以当时的实力来说,九黎族肯定不是皇帝部落的对手。但是蚩尤有一个不服输的性子,越是不可能完成什么,他就越是要迎难而上。所以,打败皇帝,一直以来都是蚩尤的目标,他也一直在为了这个终极目标而努力。

后来两个部落的大战,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了。面对蚩尤,皇帝也不敢掉以轻心。而且在整场战争当中,并没有出现大家预想中的压倒性的胜利。两人对战,各有胜负,谁也占不了对方的便宜。

还好皇帝这边有强大的外援,他先是依靠旱魃的力量,限制了对方的发挥。又通过新制造出来的指南针,在蚩尤制造出的迷雾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因此这一场对抗的结果显而易见,蚩尤不是皇帝的对手,成为了对方的手下败将。

其实不管是谁胜谁负,最后的决战都是在所难免的。天下分裂太久,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一直存在。所以到最后,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出现,带领整个部落实现民族的大融合和大团结。

而皇帝,就成为了这最后的领导者。当然大家都知道,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我们天看到的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其视角都来自于当年的胜利者。其中的真真假假,别说我们分不清,可能就连他们如今看到,也不一定能分得清了。

蚩尤二字,甲骨文显

虽然皇帝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作为失败者的蚩尤,受到的关注却是一点儿都不少。许多朋友普遍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蚩尤真的是他的本名吗?这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看了甲骨文之后,我们就能明白一二了。

在甲骨文当中,“蚩”是一个“止”加上一个“虫”构成的。止这个字的意思,在当时有脚趾的意思。而虫的意思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差不多,就是指的一些不起眼的难看的虫子。 所以可想而知,这个字并不是一个表达意思多么正面的字。

在那个年代,这个的意思就是脚趾上的虫子。脚趾上那些爬来爬去的虫子,看起来就叫人心生厌烦。这些虫子就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他们就像是社会上的垃圾,活该失败,最后的宿命也是归于尘土。

说完了“蚩”这个字,我们就再来说一下“尤”这个字。从甲骨文的形态上来看,“尤”这个字就像是一个“又”字再加上一个“一”字。所以从整体的字形结构上来说,这个字看起来并不和谐,而且有很突兀很多余的地方。

因此我们也可想而知,“尤”这个字表达的意思就是多余。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是多余的,更没有人希望自己是累赘,是被大多数人抛弃的那一部分。所以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也是负面的,大概没有人会傻到用它当自己的名字。

综合“蚩尤”两个字的甲骨文形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名字是带有侮辱性质的,是非常贬低人的。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有人自己给自己取这种名字。所以可以推断出,蚩尤这个名字,也许是胜利者故意施加给这位九黎族的首领的。

甲骨文,也揭开了历史这残忍的一幕。我们原本想当然的东西,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却会被我们发现,压根儿就不是我们原本以为的那么一回事。

九黎部众,生活艰苦

在研究明白了蚩尤这个名字之后,有朋友甚至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会不会连九黎族这个名字,也是胜利者赋予失败者的?

九黎族的人民,在皇帝胜利之后,压根没有一点儿社会地位。他们的头是黑的,为什么会黑呢?因为他们被施加了黥面之术。他们的脸上被印上了一辈子无法消除的痕迹,这份痕迹是耻辱的象征。所以大家才会说,九黎族人民的脸是黑的。

而且作为失败的部落,他们的生活也是很艰苦的。他们无法从事相对轻松的劳动,他们会被胜利者逼迫去从事个人体力无法承载的劳动。而且,他们没有权利拒绝,更没有权利反驳。作为少数民族,他们的心中一直有怨恨。可能民族之间的矛盾,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吧。

结语

蚩尤虽然是那场大战的失败者,但他的人格魅力却一点儿也不亚于皇帝。在后世之人的讨论之中,蚩尤一直被当做是一个英雄。

而时至今日我们才明白,原来蚩尤这个名字并不是真正的名字,而是一个侮辱人的词汇。果然,历史的真相,常常并非我们所预想的那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强盛,又文治武功突出,为何却被车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商鞅的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除了政治和制度上的贡献,商鞅在军事上也有巨大贡献,帮助秦国收复河西地区,又助秦国轻松取得原本归于楚国的商於十五邑。商鞅文治武功突出,为何最后却被车裂而死呢,笔者觉得主要原因有两点:一、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立,旧臣除。商鞅入秦之前,本想在魏

  • 商鞅变法使秦国民富兵强,为何做了好事,最后却受车裂刑罚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鞅车裂图片,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商鞅变法对秦国起到了哪些作用

    [var1]为了达到富国的目的,商鞅发布了大量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民力耗损极其严重。过渡的徭役是的百姓对商鞅并不拥戴,诛杀商鞅并不会引发民众不满。最为致命的还是商鞅自身的缺陷。他嗜权如命,在已经获得商之封地后依旧对中枢朝政大权在握。[var1]如果说秦国贵族阶层利益受损还只是保守派一方的事情,那么一

  • 荆轲赌上性命要刺杀秦王的动机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轲受谁的指使去刺杀秦王,荆轲最后刺杀秦王了吗,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是谁

    从第一个目的即接受太子丹的委托来看,有好几处让人费解。例如,太子丹提醒田光不要泄露机密大事,驱使田光走上死路;还有急着催促荆轲行动,使之放弃等候远处赶来帮忙的朋友,等等。就荆轲亲眼所见,已经证明太子丹是一个不足以信赖的人。[var1]《季布栾布列传》中提到的“季布一诺”虽然时代稍有不同,但在信奉侠义

  • 商鞅被他放弃,后来到了秦国,才有了自己的一番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怎么去秦国的,秦国统一后对商鞅的评价,商鞅如何进入秦国

    虽然他下场也很惨,因为变法得罪了好多的人,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法令并没有被废除,秦国后来的成就哪一点也离不开他,所以秦孝公得到了商鞅,并且重用,绝对是秦国历史上应该被牢牢记住的事情。然而,商鞅最开始的时候并非在秦国效力,而是在魏国,那么,商鞅为什么舍弃魏国最后选择了秦国呢?[var1]说起魏国,在一

  •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为何气急败坏地骂用陶俑陪葬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为什么要咒骂始作俑者,陶俑和孔子关系,孔子为什么反对陶俑

    这句话是孔子原创,意思是第一个用陶俑作为陪葬品的人,应该断子绝孙。那么孔子这样一个极为重视礼仪的人,为什么说出如此狠毒的诅咒呢?这是因为用陶俑陪葬违背了儒家“厚养薄葬”的思想,破坏了现有的礼乐制度,引起了文化的退化。01周朝废除真人殉葬制度,改用草人陪葬从我国历史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人们就非

  • 他是秦国统一前的最强统帅,杀神白起崛起,便甘愿退居二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白起,白起不死秦国能早多少年统一天下,秦国战神白起有多厉害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他是秦国的三代元老,他一生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错带兵灭亡蜀国,又多次出兵镇压蜀国叛乱,可以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攻打魏国时,司马错更是一路率军攻到魏国河内

  • 商鞅,真是一个刻薄寡恩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商鞅,商鞅车裂图片,孙膑评价商鞅

    [var1]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但历史对商鞅这个人的评价并非都是正面的,影响最大的要属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太史公用四个字评价商鞅“刻薄寡恩”。历史上不少名人对此表示赞同,甚至有人认为,商鞅变法让秦国横扫六国,商鞅变法也让秦朝走向灭亡,秦朝的严刑峻法正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刘邦不正是因为押送徭役迟,

  • 他十五岁登基为王,帮嬴稷登上秦王宝座,甚至差点灭掉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嬴稷简历,嬴稷是怎么当上秦王的,嬴稷为秦国做了什么

    他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大增,曾经一度击溃过匈奴,将赵国的疆土扩大了三倍有余。[var1]赵雍在位前后赵国疆域的变化为了和周边的邻国搞好关系,他干涉秦国和燕国朝政,将嬴稷扶上秦国王位,将公子职扶上燕国王位,威望盛极一时。赵国在赵雍时期国力达到鼎盛,赵雍甚至一度以平民装扮深入关中腹地,查

  • 秦始皇打六国的过程中,哪些国家容易打,哪些最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攻打六国政策,秦始皇打六国有多厉害,秦始皇是怎样灭六国的

    其实这六国对秦国而言,一开始还是有些判断失误的,因为秦国认为容易攻打的却不容易,以为很难对付的却轻而易举。[var1]图片:交战中的秦王剧照一,以为赵国极容易攻取,却成为与秦国抗衡最持久的国家。之所以这样说,前提是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对赵国而言损失惨重,不仅将士死伤太多,而且国力也下降很多,

  • 蜀吴瓜分魏国的计划,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吴瓜分魏国详细规划,魏国灭蜀进军图,魏国灭蜀时吴国在干什么

    [var1]但以蜀汉之弱,抱着正义名分不放,而与“两贼”对抗,无疑于自取灭亡。诸葛亮在权衡利弊之后,以实用主义的原则力排众议,主张继续与东吴盟好,并遣卫尉陈震出使东吴,庆贺孙权称帝。而在陈震这次出使东吴的过程中,蜀汉还与东吴制定了瓜分魏国的计划。[var1]据《三国志·后主传》所载:..是岁,孙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