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金简”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度不足0.1厘米,但是因为是由黄金铸成的,所以重达233.5克。根据专家们的鉴定,这块金简的黄金纯度在96%以上。在这块金简上,还用遒美健秀的小楷刻着63个字: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金简上面所写的武曌,其实就是武则天。因为武则天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登上皇位手段极其的残酷,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杀。所以到了晚年时期,武则天深感自己罪孽深重,生怕死后不能升入天国,就命令道士胡超在嵩山上投了一块金简,希望能够消除自己的罪孽。因此,这块金简也被称为“武则天除罪金简”。
作为唯一一件跟武则天有直接关系的文物,“武则天金简”的珍贵之处毋庸置疑。而且,它不光是研究武则天历史的重要文物,这块金简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它所采用的制造工艺非常的繁复,是由90%的金和10%的银合铸而成,并且金银的比例达到了完美的9:1。在经过锤揲、錾刻和砑光三道工序后,最终铸造除了这件举世无双的金简。
那么,这么珍贵的金简,它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其实,发现这枚金简的人并不是考古专家,而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在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的农民屈西怀和往常一样上嵩山采药。在峻极峰的一个石头缝里,屈西怀发现了一个闪光的东西。当时屈西怀以为这个东西是用来包裹糖果的那种锡纸,但是拿在手上后感觉又不太像。因为这个东西太重了,差不多有三四两的重量。所以,从重量上来看,这东西更像是一张铜片。
为了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屈西怀就把这张铜片带回了家,然后送给当村支书的表叔观看。表叔虽然也是一个乡下农民,不过毕竟还是有一些见识的。他在反复观察之后认为,这东西并不是铜片,极有可能是一张金片。而且,这个金片上面还刻着字,恐怕是一件了不得的文物。
表叔让屈西怀把金片收好,说不定以后会有重要作用。屈西怀听了表叔的话之后,就带着金片回家了。然而,没过几天,屈西怀得到一张金片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这一下可不得了,许多附近县市的文物贩子都闻风而动,跑到屈西怀家里想要收购这张金片。甚至还有两个山东的文物贩子,开出了10万块钱的天价。
1982年的10万块钱,在那个时候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可是屈西怀却坚决地拒绝了文物贩子,不愿意把这张金片卖给文物贩子。屈西怀之所以拒绝文物贩子,是因为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这张金片无偿献给国家。
屈西怀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些文物贩子愿意花10万块买这张金片,证明这张金片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文物。如果这件文物流落到了文物贩子的手里,那岂不是间接的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虽然文物贩子开出了10万块的天价,屈西怀依然拒绝了他们,决定把这张金片无偿献给国家。
村支书表叔得知屈西怀的决定之后,对此也表示非常的支持,第二天就向县里文物局进行了报告。专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来到了屈西怀家里接受文物。专家毕竟是专家,在仔细观看这张金片之后,立马就认出了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留下来的金简,堪称是无价之宝。后来,这片金简被命名为“武则天金简”,成为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虽然说这片金简是屈西怀主动无偿捐献给国家的,但是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们也并没有让屈西怀吃亏。为了表彰屈西怀捐献珍贵文物的义举,专家们奖励了屈西怀1500元钱,并且还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锦旗。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很淳朴。屈西怀宁愿牺牲个人的利益也不愿意国家受到损失,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