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也杀功臣?凌烟阁24功臣中,他杀了两个,他儿子杀了一个

唐太宗也杀功臣?凌烟阁24功臣中,他杀了两个,他儿子杀了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4/2/5 16:05:13

TOP、3 侯君集

侯君集此人早年文不成武不就,还爱说大话;但是此人运气极好,侥幸投入了李世民的麾下,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之后平步青云,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但是侯君集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在李世民与李建成夺嫡之时,劝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早做了断,促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并一路跟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即位后,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

后又因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时立下奇功,被封为侯君集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而之后,侯君集担任主将,率大军攻灭西域的高昌国,打通了唐朝与西域的沟通渠道,功高至伟;但此时侯君集性格中的阴暗面就表现出来了。

侯君集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他以为无人知晓,但他一回朝,就被抓进监狱了。

但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于是上书李世民请求将侯君集释放。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甚至还对张亮说出了要谋反的话,却被张亮转身就告诉了唐太宗;但唐太宗并没有因此而治侯君集的罪,反而将其列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侯君集不仅不感恩戴德,反而越发猖狂,殊不知这是唐太宗欲擒故纵之计。后来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太子李承乾被废,侯君集也被抓了;但唐太宗觉得侯君集有安定国家的大功,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

不过侯君集的人际关系似乎不怎么好,不仅没人帮他说好话,反而进谏说侯君集的罪天地难容。唐太宗面对这种情况,非常难过,只得将侯君集处死,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好为自己守丧。唐太宗同意后将其妻子儿子迁至岭南。

TOP、2 张亮

张亮(不是现在的这个模特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但胸有壮志,早年去投奔瓦岗军,但是不得重用;后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但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便逃到共城山,不久,张亮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

公元621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可见张亮这人,人品胆略各方面的确都不行,但是此人运气好啊;后受房玄龄的推荐,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并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

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后,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因此,李世民在登基后,张亮被封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

之后张亮屡任地方官,在任职期间,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因此得到称赞。因而被列入了凌烟阁中,排名还在侯君集之上。唐太宗对张亮究竟有多宠信呢?在征高句丽时,张亮打了败仗,唐太宗也没责怪他。

后来,张亮抛弃结发妻子,迎娶李氏,这李氏究竟是个什么人就不说了,怕被屏蔽。关键是这李氏喜好巫蛊左道,交结巫师,又干预政事;而张亮又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也是很相信那些江湖术士的谎言,以为自己真有皇帝命。

于是就私养义子达五百人,后被人告发,说他蓄意谋反;唐太宗命马周调查此事,程公颖与公孙常都证实张亮谋反。结果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张亮就是想谋反,罪该当诛;而后唐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然后将他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其家中全部财产。

TOP、1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故而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坚定支持者,一路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在与太子李建成争斗时,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在政变成功后,由于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太子;没过多久,唐高宗退位,李世民继位为帝,是为唐太宗,册封妻子长孙氏为皇后,以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后来,罗艺在幽州反叛,长孙无忌担任行军总管,征讨罗艺。

公元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在唐太宗在位时,长孙无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恩宠之至,唐太宗还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

在辅佐唐高宗李治的前期,长孙无忌也是权势滔天,很多大臣包括皇亲贵胄,也是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当然,长孙无忌也不是那种无缘无故杀人的人,都是有理有据,所以唐高宗当然不方便说什么。但是长孙无忌真正惹到唐高宗,还是因为武则天。

公元655年,唐高宗决定废后,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商议。李勣称病未去,于志宁噤不敢言,褚遂良则激烈反对。长孙无忌虽未明言反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但武则天终究还是被封为皇后,事后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对他怀恨在心。

最终,在公元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本来就想去掉关陇集团的权势,故而在矫情一番以后,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不过终究是亲舅舅,死了就没威胁了,于是唐高宗又假惺惺的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以上三人中,侯君集的死罪是肯定的,有谋反之心,还有谋反之举,死不足惜;而张亮此人,没什么能力,而且还听信方士之言,有谋反之心,还私养五百义子,是欲何为?关键满朝上下,也没一个人原意帮他说话,可见人缘之差,可惜程度仅比侯君集好一点点。最惨的就是长孙无忌,一片忠心向大唐,却死于权力斗争之中。

更多文章

  • 突厥人纵横欧亚大陆建立十几个王朝,在中原有三个王朝统治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突厥王朝表,突厥王朝是双王制吗,为什么突厥人不断侵扰中原王朝

    突厥族是典型雇佣军,总是依附其他民族,然后反客为主。它先是柔然族锻奴,在柔然如日中天时,百依百顺,柔然被鲜卑、中原政权多次打击下,实力减弱,突厥族趁机背后插刀,将柔然一分为二,从此走向没落。无独有偶,当突厥西迁后,先是合纵连横,联合其他各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奴隶出身突厥将领,掌握权势后占据加兹城,在

  • 他是隋唐第一猛将,连拥有神力的李元霸,都被90岁的他斩于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隋唐李元霸战力,隋唐历史人物李元霸

    鱼俱罗在20岁的时候加入了禁卫军,由于表现出众,很快就升了职成为了大都督,不久后他又跟随杨广平定了陈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每次作战都能够立下战功,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他打不赢的仗,不过鱼俱罗他对于权力没有什么向往,最后更是由于看不惯隋炀帝的昏庸无能,在他最辉煌的时期,果断的选择了放下一切,去往了深山之中

  • 司马炎得知刘禅过世,特赐三样陪葬品,每一件对刘家都是万分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禅死后的三件陪葬品,刘禅死后司马炎下场,司马炎死后刘禅怎么活的

    那个时候,蜀国算是比较弱的一方,可能刘禅也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邓艾带着人打到城下的时候,他干脆就投降了,好歹让城中的百姓不用跟着自己受罪,而那边的司马昭刚开始的时候还对刘禅有所防备,甚至是准备干掉他。但是没想到,刘禅一直都在示弱,就连乐不思蜀这样的事情都能做出来,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从那之

  • 他是开国功臣,却因“乳名”犯忌讳,被李世民以谋反罪秘密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杀的功臣名单,太子谋反李世民的处理,唐朝李世民谋反是真的吗

    所以这些统治者们,为保住自己的皇权,宁可错杀,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有机会危险他们的人,而唐朝的李君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李君羡原本是王世充的骠骑将军,后来投奔李渊,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贞观初年,突厥大军从水桥发起进攻,李君羡与尉迟敬德合力将敌人挡在长安之外。因为这样,李世民对其的宠爱到了极致。后来有

  • 司马炎有十八个儿子,他为何偏要将皇位传给傻儿子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由于司马炎立了一个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还给傻儿子娶了一个厉害的媳妇儿。司马炎的儿子不少,一共十八个,光是成年的就有十个,其中不乏聪明能干的。那么司马炎为什么偏要将皇位传给自己最傻的这个儿子呢?第一,司马衷是嫡长子。本来司马衷上面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后来夭折了,因此就轮到了他。

  • 唐诗与考试|联袂扬名初唐的“沈宋”,还是同榜进士同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沈宋对五言律诗的贡献,初唐诗坛的沈宋是指,唐宋诗词作者哪些是进士

    ? 在初唐诗坛上,有两个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这两位诗人,一位名叫沈佺期,另一位名叫宋之问。在唐诗的语境中,这两位诗人,习惯于被人们并称为“沈宋”。比较巧合的是,这二位还是同榜进士同学,于上元二年(675年)一同金榜题名。由于这一年是农历乙亥年,也被称之为

  • 与秦桧相同封号的丞相,废除太子,另立新君成为权倾朝野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桧怎么当上丞相的,历史上与秦桧齐名的奸臣,蔡京与秦桧是什么关系

    史弥远刚入仕途后不久,他的养父就去世了,因此史弥远只能先放弃上任回到老家为养父守丧。守丧已过之后,史弥远就开始出任八品的小官,而史弥远依靠自己的才智创造出了许多政绩。当韩侂胄出任平章军国事之后,史弥远就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很快他就开始平步青云升任到三品官员了。史弥远随着官职的提升,他的野心也逐渐地壮大

  • 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他留下的孤儿寡母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临死前后的下场,赵匡胤死前有什么病,赵匡胤的死因和死亡时间

    之所以留下如此多的谜团,说白了就是他自己并没有认为自己这么快就去就要死掉,所以说并没有处理好身后事,她去世的时候正值一个男人最为强健的年龄,也仅仅是49岁,所以说很多人都怀疑她是被她的弟弟赵光义给杀死的。因为赵匡胤死的时候,就是和赵光宇在一起的两个人喝酒喝到大半夜,然而第二天赵匡胤就再也没有起得来,

  • 岳飞真正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不是秦桧,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桧怎么把岳飞害死的,真实的岳飞活了多少年,岳飞死后几年秦桧病死

    而这个人就是赵构,说起赵构,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在二帝被俘虏之后,由众多大臣拥护成为的君王,但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就回二帝,而当时岳飞身为将军,在沙场征战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接回二帝,那么为何会说岳飞的死跟赵构有关,其实主要就是有三个原因!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岳飞对于二帝的忠心,因为他一心想要迎回二帝,所

  • 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兄弟,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差距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名字为啥不一样,赵光义和赵匡胤差距在哪里,赵光义对比赵匡胤

    第一个就是能力上的差距,两个人都是武将世家,都算得上是军好几代了。不过他们的父亲仅仅是一个中级军官,所以对于赵匡胤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助力。赵匡胤年轻的时候脱离了自己父母单干,流浪江湖,到哪儿都是碰壁,尝遍了辛酸,他爹的人脉也没给他起到什么作用,这个人脉顶多是让人家收留他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要清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