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诗与考试|联袂扬名初唐的“沈宋”,还是同榜进士同学

唐诗与考试|联袂扬名初唐的“沈宋”,还是同榜进士同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4/2/5 16:05:27

? 在初唐诗坛上,有两个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这两位诗人,一位名叫沈佺期,另一位名叫宋之问。在唐诗的语境中,这两位诗人,习惯于被人们并称为“沈宋”。比较巧合的是,这二位还是同榜进士同学,于上元二年(675年)一同金榜题名。由于这一年是农历乙亥年,也被称之为乙亥榜。

? 沈佺期,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后迁居至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进士及第之时,沈佺期只有十九岁多一点,正值青春年华。入朝为官后,沈佺期曾经辉煌过,也曾遭受过坎坷挫折。比方说,在为官早期,沈佺期曾因受贿罪名被逮捕入狱。到了武则天主政时期,沈佺期时来运转,开始受到赏识重用。沈佺期的仕途亮点,是先后担任过给事中、中书舍人这样两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 给事中,是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三省”之一门下省的职官,主要负责各部门奏报文稿、有关重要文件的审核把关等工作。认为不妥的,可以驳回有关部门,要求其修改或重新拟定。中书舍人,则是中书省的职官,主要负责各地表章上奏审核、重要诏书敕令起草等工作。给事中和中书舍人,系门下省、中书省政务的实际主办官员,权责很重,地位显赫,是日后成为朝廷肱股之臣的一块重要跳板。

? 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则天死后,沈佺期也受到了清算,被当权者视为张易之团伙的成员,罗织罪名发配到遥远的驩州劳动改造。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是越南的地盘了。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拖垮了沈佺期的身体。结束流放后,回到京城不到五年,沈佺期便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 沈佺期勤于诗歌创作,作品颇丰。他的五言、七言诗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唐代著名诗人宰相张说,对沈佺期的五言诗极为推崇,视为自己学习模仿的典范。《独不见》,是沈佺期的一首优秀七言诗,曾被一些人视为初唐七律之第一。在此,不妨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名作:“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 《独不见》的内容,是描写一位少妇思念在远方戍边夫君的心境感受,应当归类于闺情诗一类。虽为闺情诗,《独不见》却具有比较深远的意境和浓郁情怀,这是其高出一般闺情诗之所在。虽然屋宇富丽、衣装锦绣,却也无法抵消对于征战十年之久夫君的深深挂牵。尤其是“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尤为精当巧妙。深秋时分的萧萧落叶,像是被少妇急切的捣衣声所催落,形象地表现出少妇思君之心的焦虑迫切,反衬出她内心的极度落寞。

? 宋之问,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氏。还有种说法称,他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进士及第之时,宋之问二十有三,也属比较年轻的科举胜出者。宋之问的老爸宋令文,虽为草根出身,但却自学成才,多才多艺,“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有意思的是,宋令文的三个儿子,一人得父亲一门真传。宋之悌勇武过人、宋之逊书法出众、宋之问诗文精妙。在当时,宋氏四父子知名度很高,拥有粉丝无数。

? 武则天这个强势女皇,既是女人中的男人,又是女人中的女人。对于宋之问这样一个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又诗文俱佳的青年才俊,武则天自然会喜爱有加。在武则天手下,宋之问屡获重用,一时风头无两。跟人们对沈佺期赞其诗品、“薄其为人”的评价一样,宋之问名声也不好,“深为义士所讥”。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宋之问曾巴结攀附张易之兄弟,二是很不厚道地出卖过曾救助自己于危难中的好友,导致其全家被杀。所以,武则天死后,墙倒众人推的宋之问,被发配广西一带劳动改造。唐玄宗李隆基上台后,专门下诏,直接令其引咎自杀。

? 在元代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之问有个外甥,名叫刘希夷。这个刘希夷,比宋之问还大一岁,与宋之问是同榜进士同学。甥舅同榜及第,亦为科举佳话一桩。刘希夷酷爱写诗,并且有一定名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名句,便是出自刘希夷之手。对于这一联诗句,宋之问深爱不能自拔,便央求外甥将版权转让给自己。刘希夷本已答应相让,过后却又变卦了。一再哀求无果之下,宋之问就指使自己的仆人,用装满沙土的大布袋,把刘希夷给活活闷死了。

? 如果这个故事属实,那么宋之问也太不是个东西了。刘希夷摊上这么个混账的有才舅舅,也太倒霉了。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虽然不是太高,但是却从一个侧面反证出,宋之问对于诗歌创作的痴迷程度。

? 宋之问的诗作,长于五言。时人评价,在这方面“其时无人能出其右者”。在七言律诗方面,宋之问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体制。宋之问的诗作颇丰,传世也较多,其中不乏情感深沉细腻、意味悠长的佳作。“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渡汉江》,是宋之问的经典之作。

? 诗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虽然乍看很直白,但细细读之,方觉回味无穷,实为千古之名句。离别故乡那么久、思念之情那么强烈,但在临近乡里之际,遇见路人都不敢打问家中情况了。“‘怯’字写得真情出”,其中蕴含的乡思乡愁之情,怎一个含蓄深沉、浓郁厚重了得!

?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被贬官流放之后,宋之问专门写了一首诗为其送行,题为《送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杜审言虽然很瞧不上宋之问的的诗文水平,但宋之问对他的评价倒是不低。

? 总体而论,“沈宋”的诗作,格律严谨周密,对仗贴切工整,音韵明亮流畅,词语精致考究,被诗学界公认为唐代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性诗人,在唐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壹点号谷荻

更多文章

  • 与秦桧相同封号的丞相,废除太子,另立新君成为权倾朝野的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桧怎么当上丞相的,历史上与秦桧齐名的奸臣,蔡京与秦桧是什么关系

    史弥远刚入仕途后不久,他的养父就去世了,因此史弥远只能先放弃上任回到老家为养父守丧。守丧已过之后,史弥远就开始出任八品的小官,而史弥远依靠自己的才智创造出了许多政绩。当韩侂胄出任平章军国事之后,史弥远就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很快他就开始平步青云升任到三品官员了。史弥远随着官职的提升,他的野心也逐渐地壮大

  • 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他留下的孤儿寡母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临死前后的下场,赵匡胤死前有什么病,赵匡胤的死因和死亡时间

    之所以留下如此多的谜团,说白了就是他自己并没有认为自己这么快就去就要死掉,所以说并没有处理好身后事,她去世的时候正值一个男人最为强健的年龄,也仅仅是49岁,所以说很多人都怀疑她是被她的弟弟赵光义给杀死的。因为赵匡胤死的时候,就是和赵光宇在一起的两个人喝酒喝到大半夜,然而第二天赵匡胤就再也没有起得来,

  • 岳飞真正去世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不是秦桧,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桧怎么把岳飞害死的,真实的岳飞活了多少年,岳飞死后几年秦桧病死

    而这个人就是赵构,说起赵构,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在二帝被俘虏之后,由众多大臣拥护成为的君王,但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就回二帝,而当时岳飞身为将军,在沙场征战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天接回二帝,那么为何会说岳飞的死跟赵构有关,其实主要就是有三个原因!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岳飞对于二帝的忠心,因为他一心想要迎回二帝,所

  • 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两兄弟,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差距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名字为啥不一样,赵光义和赵匡胤差距在哪里,赵光义对比赵匡胤

    第一个就是能力上的差距,两个人都是武将世家,都算得上是军好几代了。不过他们的父亲仅仅是一个中级军官,所以对于赵匡胤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助力。赵匡胤年轻的时候脱离了自己父母单干,流浪江湖,到哪儿都是碰壁,尝遍了辛酸,他爹的人脉也没给他起到什么作用,这个人脉顶多是让人家收留他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要清退出去

  • 赵构为什么不愿意北伐灭金,难道靖康耻都可以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构如何逃过靖康之难,赵构为啥不北伐,南宋赵构为什么不北伐

    但是后来的皇帝赵构为何能忍下这种事情发生呢?迟迟不愿意北伐。个人感觉这其中的原因跟迎二圣没关系,当时不光岳飞,很多人都在说。跟财政也没关系,战争结束后大宋朝廷花钱还更多了。靖康耻都能忍下来的人,还能有什么进取之心?他爹那时候好像已经死了,是要把坟搬回来安葬,他哥回来威胁不到皇位,岳飞被杀不是口号问题

  • 岳飞被杀前还在喊冤,狱卒道出真相,岳飞无言,低头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被杀的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岳飞被谁杀了,岳飞是哪一年被杀的

    岳飞自小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普通的种田娃,但是因为侵犯的敌人太多,已经是威胁到了他的家乡,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他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农具,转身拿起来武器上了战场,心中有着为国而战,为家乡而战的决心。岳飞是幸运的,进入军营的他遇到了慧眼识人的将军,处处的是包含和容纳岳飞,因为岳飞就是个不按常理出

  • 岳飞被冤杀,秦桧如何对待他的妻儿老小?你可能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怎样被秦桧害死的,历史上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吗,秦桧害死岳飞片段

    岳飞刚开始是想从文报效朝廷的,后来大宋屡屡被欺负,都城都被赶到了杭州,皇帝也被他们抓走了。后来他就弃笔从戎,一步步成长为抗击金国的名将。他统领的岳家军是一支纪律分明,作战勇敢让金国军队见了都头痛的部队。这支部队里面有许多他的生死兄弟,大家都听从他的命令。岳家军所到的地方,让金国人都闻风丧胆,四处逃窜

  • 袁崇焕被杀,百姓都替他喊冤,但是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崇焕该不该杀,袁崇焕为什么被刺死,袁崇焕是被村民打死的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袁崇焕自己的一句大话。国君拿大臣开心,都会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是臣子说大话欺骗君王呢?崇祯刚登基没多久,就以新皇帝的身份召见了袁崇焕,问袁崇焕对后金战事有什么看法。袁崇焕大概是当时脑子发热了吧,于是他说出了一句大话:“五年全辽可复”。意思就是五年收复被后金占领的辽东。也许袁崇焕不

  •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真的很残忍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的阶级压制元朝时期,实行阶级统治。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血统的纯正,不让地位低下的汉人扰乱血统,对汉人实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压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禁止蒙古人与汉人通婚,所以元朝的汉化是比较轻的,这也导致汉人和蒙古人的对峙一直存在,使得元朝的土崩瓦解如此的迅速。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后的中原土地

  • 岳飞手下那么多兵, 为什么惨死后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飞死后有人为他报仇吗,岳飞手握重兵怎么被杀的,岳飞手下的部队有多强

    在岳飞被陷害冤死之后,他的那些亲信都被宋高宗该处决的处决,该调职的调职。并且岳飞手下的一些掌管主要权利的人被宋高宗用各种手段离间,所以他们一起谋划为岳飞报仇也就不可能了。对于那些小卒,能够在战场上活命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怎么去参与政治斗争,公然与皇家对抗。尽管有一些将士对岳飞十分忠心,想要为他报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