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里,康熙究竟什么时候决定传位给雍正的?

《雍正王朝》里,康熙究竟什么时候决定传位给雍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22 更新时间:2024/2/10 1:34:25

先说一段题外话。康熙8岁登基,10岁前就失去了人间至爱——父爱、母爱,完全由祖母抚养和帮助。童年时代的家庭亲情和温暖的缺失令康熙对自己的儿女们充满关怀和慈爱,更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满和谐。与此同时,童年即位的康熙在经历内外权臣(以下叫士大夫集团)挟持、背叛,一次次千钧一发,一次次化险为夷。

由此可见,康熙对于士大夫集团的背叛是十分深恶痛绝。两者结合起来,使得康熙坚决不允许他的儿子受士大夫集团的不良影响而生出异心。当然,事情的变化不一定由康熙的意志为转移。当上述情况发生后,康熙往往会采取保护儿子惩罚大臣的做法。大阿哥的舅舅明珠和太子的老丈人索额图都是康熙中前期的上书房大臣,位高权重。二人为了各自争权夺利,一个图谋陷害太子,一个在帮助太子反击之余居然鬼迷心窍的劝太子杀父即位。最后,康熙下令将明珠抄家,本人判处无期徒刑,索额图抄家判刑后不久又被下令处死。对于两个儿子,康熙也只是斥责一通完事。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经过索额图、明珠这一番折腾,大阿哥和太子的矛盾激化。其他的阿哥们也都逐渐长大成人,目睹了大阿哥与太子之间的争斗后不少人也都生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士大夫集团则左右逢源,或攀附一方,或骑墙,这就演化成了康熙中后期九王夺嫡的局面。在第一次废太子前后,实力最大的有以四爷、十三爷一派,八爷、九爷、十爷一派,十四爷势单力孤,暂时投在八爷党。

论实力,八爷党最强,从中央到地方,与士大夫集团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并且与上书房首席大臣、康熙的舅舅佟国维关系匪浅。在佟国维关照下,八爷在竞选太子的民意测验中遥遥领先于其他阿哥。

但是康熙在想什么呢?因为之前的国内的几件大事让这位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忧心忡忡。黄河泛滥,数以万计的灾民受灾,国库账上的钱仅有50万两,朝廷为了赈灾居然靠江南盐商的募捐才勉强度过灾荒。事后调查国库空虚的原因是因为士大夫集团借贷所致,而追缴又进行的十分艰难,而且从一开始就受到大阿哥、太子、八爷党明里暗里的阻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刑部发生了大清国建国70年来最大的冤案,经过调查,主谋居然是江南盐商,要命的是从地方到中央,居然就瞒着他康熙一个人。而这些盐商居然和八爷党关系匪浅。

经过这几件事,至少释放出一个巨大的信号:皇权和财权正在被士大夫集团利用众皇子间的争斗一点点蚕食。吏治腐败如此,再不加以整治,鳌拜乱政、三藩叛乱的悲剧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时他更担心萧墙祸起!从小被祖母孝庄抚养长大,这位目睹过清朝初年太祖太宗不立后而引发的险些导致国家分裂的皇太极、多尔衮、豪格争夺皇位斗争的皇太后,康熙对此自然十分了解。

所以,康熙此时需要的是一位既能帮助他稳定朝政又能避免祸起萧墙的继承人。但是,他倾尽一生心血培养的太子胤礽,经过索额图、明珠之争后,已经不再具备这样的能耐,就算硬扶,早晚还要失去。经历过前面几件事,康熙看清了八爷在士大夫集团中确实有很高的人气,但是在审理刑部冤案中,他又明显感觉到八爷和士大夫集团利用刑部冤案相互勾结和利用以壮大各自的实力。这不禁让康熙震惊之余又颇为失望,这才有了“其心可诛”的这句既是气话又是心里话。指望这位“八贤王”当继承人,只能是把大清江山彻底毁坏。

那么就剩下四爷了。这位王爷号称冷面王,在救灾和追缴库银的过程中确实出力不少,功劳也是显而易见,再加上身边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素有“侠王”美名的十三爷,这对于稳定朝政确实有极大的作用,在康熙心中的分量陡然上升。但是康熙也明白,这位四阿哥有孝心有公心也很有才能,唯独生性比较刻薄,在办差过程中树了不少敌人。再加上老十三是个性情中人,忠孝仁义都具备,唯独缺乏谋略,很容易被人下套。但无论怎么讲,康熙至少认定了四爷是可以帮助他稳定时下混乱的朝政唯一一个儿子。至于能不能避免祸起萧墙,康熙心里暂时没谱。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朝政,混乱的朝政迟早会成为祸起萧墙的诱因。这和康熙保皇子、罚大臣是一个逻辑。

但是康熙在废了太子以后为了稳定朝政并没有马上立四爷,原因就是目前八爷党势力过于强大,就算立了也不见得就能马上稳定朝政,反而会掀起新一轮的斗争。一旦再起争斗,以四爷、十三爷那秉性能否权衡变通?如果争斗不休,到头来还是会走上太子胤礽的老路。

因此,康熙当时没有立四爷,一是为了考验他。考验什么?考验他对骨肉亲情的态度,并且尽可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是否有能力避免祸起萧墙是康熙选择继承人的首要条件!

二是为了尽最大限度的打击那些企图利用皇子争斗图谋不轨的士大夫集团。皇权和财权被士大夫集团蚕食,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不铲除这些人,祸起萧墙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三是帮四爷培养自己的班底。四爷在朝中除了十三爷几乎没有什么士大夫集团的关系,即便有像田文镜、年羹这些人,也都是和他一个脾气,而且地位普遍卑微。

基于以上三点,康熙决定暂时复立废太子胤礽。当然这其中不乏希望废太子能够变好的情结,但更多的还是要认清大局,做多手准备。

在复立胤礽之前,康熙搞了个册立新太子的民意测验。笔者揣测,此举其实就是要把那些心怀奸诈的士大夫集团成员一个个逼得自己跳出来,然后康熙审时度势去完成上述三个目的。

果然,议举新太子的诏令一下,八爷党内的士大夫集团马上炸锅,一窝蜂上折子推荐八爷,领头的居然是上书房首席大臣佟国维。佟国维是当年康熙为了制衡上书房明珠、索额图二人专门提拔进来的。明、索二人一倒台,佟国维就自动晋级为首席大臣。满洲贵族马齐、汉人大臣张廷玉位列第二、第三。马、张二人中,马齐唯佟国维之命是从,张廷玉则保持中庸,因此成为康熙的近臣,对于康熙的心思揣测的相对准确。从热河行宫康熙主动问起张廷玉儿子的病这件事上,张廷玉应该感受到了康熙在对待废立太子这件事上最真实的心境。

所以佟国维、马齐穿针引线鼓动士大夫集团投八爷的票,而张廷玉却不动声色,给康熙上密折投胤礽的票。果不其然,康熙真的是在用废立太子作为幌子打击八爷党内的士大夫集团,而且是擒贼擒王,第一下就打在了佟国维身上。

处分了佟国维,康熙出人意料的收兵,然后提拔了两个人,一是将佟国维空出的位子由张廷玉接手,一是曾经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佟国维之侄、理藩院牢头隆科多担任京城九门提督,负责京城治安。这样一来既瓦解了八爷党背后的士大夫集团核心,又暂时稳住了人心。而张廷玉和隆科多后来都成为四爷顺利即位最重要的支持者。

接着,康熙又安排十三爷执掌刑部,这一招等于就是为四爷培养班底。实际上执掌京城九门的隆科多也算是四爷班底,后来四爷奉旨捕拿太子党羽和剿灭江南盐商为稳定朝政和回收财权的过程中都是仰仗这两股力量。安排八爷党的十四爷执掌兵部一是为了安慰八爷党,同时也是为了平衡四爷的实力达到考验四爷的目的。

更多文章

  • 慈禧干女儿周莹,清末女首富,历史上此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女儿周莹的下场,慈禧和周莹是什么人,慈禧太后和周莹的关系

    晚清时期,陕西女首富周莹(电视《那时花开月正圆》女主原型),就是如此一个人,视“信誉”为生命,从不吝啬帮助国家。周莹的人生很短暂,只活了42岁,但非常辉煌。这样一个人,最后下场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从头开始,细细了解和品味。17岁嫁入吴家周莹出生于1869年,从小博闻强记,有点过目不忘的意思,特别是对

  • 慈禧有一专列火车,最后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专列车头,慈禧专列是哪年建造的,慈禧的最后下落

    根据史料记载,1886年,李鸿章上书慈禧,建议在中南海修建一条窄轨铁路,联通北海到中南海,用于慈禧日常娱乐之用。慈禧一时兴起,批准了这个建议。随后李鸿章就安排施工,到1888年,这条1500米的铁路铺设完成。李鸿章又从法国新盛公司进口了一辆蒸汽机车和六节豪华客车车厢。这六节客车车厢根据李鸿章的要求,

  • 《雍正王朝》中,八贤王胤禩为何要鼓捣雍正的儿子弘时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遍观《雍正王朝》,老八始终处于和雍正政治斗争的第一线。即使雍正登基,大权在握,老八也如同飞蛾扑火般迎面而上,斗争方式简单粗暴!而我们的三阿哥弘时就理性多了,他暗中铺排、借力打力。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也不枉生在帝王之家的巍巍男儿身!我命由我不由天弘时是雍正的皇三子,但在成年的阿哥中,他是皇长子。在康熙、

  • 《雍正王朝》里,鄂伦岱送“死鹰”给康熙,最后却为何没被处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王朝谁给康熙送的死鹰,鄂伦岱和雍正的关系,雍正王朝鄂伦岱真的不知道死因吗

    当时康熙六十大寿,办千叟宴,诸位皇子均准备好了贺礼。远在西北平叛的老十四胤禵也准备了一份贺礼,那就是一块天石,石头上还自然形成了一个“寿”字。送上这份贺礼,加上自己又是圣眷正隆的大将军王,胤禵的夺嫡之路一片坦途。于是,他令鄂伦岱携天石前往京城,赶在康熙寿诞之际将贺礼送上。不过,鄂伦岱这个人却是个首鼠

  •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一定要赐死弘时,终生圈禁宗人府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为什么不喜欢弘时,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雍正真的杀弘时了吗

    1、弘时罪恶太大了,罪当处死弘时不但参与了老八策划的夺军权逼宫一事,还是在黄河暗杀弘历事件的主谋。这一切他都是为了自己可以当皇帝。夺嫡之争又在雍正朝变本加厉的上演。康熙朝虽因九子夺嫡有皇子被圈禁,但他们还不涉及谋杀亲兄弟,弘时如此心狠手辣其罪当诛!2、为了帮弘历扫清道路,不把难题和弑亲的痛苦和恶名留

  • 慈禧写过的唯一的一首诗,最后一句千古流传,成了父母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最著名的一句诗,慈禧太后写的唯一一首诗,慈禧最精彩的一首诗

    慈禧写下的唯一一首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已经成为她父母的口头禅之后,尽管慈禧接管了法院的权力,她却没有忘记她的家庭。慈禧有三个弟弟。她掌权后,想让三人都进入法庭,扩大家族势力。但他的三个弟弟都没有雄心壮志。进入王朝以后,像慈溪一样,他整天只知道快乐,而慈禧对此却束手无策。虽然慈禧冷酷无情,渴望享受,但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放过了郑春华,雍正却为何非要她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康熙众多的儿子中他是最喜欢这个太子的,也是最希望他来继承皇位的。这是他与先皇后的约定,也是对于皇祖母孝庄承诺。所以尽管在太子做出格的事情后,还是再次把他扶上太子之位。留着郑春华也只是为了鞭策这个废太子,希望他日后谨守本分,勤恳踏实做事,日后好成为一国之君,更是想看看废太子如何处置郑春华,想对他

  • 戴梓康熙年间就发明了28连发的“机关枪”,为何反被流放宁古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年间机关枪,戴梓发明的二十八连珠火铳,清朝发明最早的机关枪

    戴梓其人和他的机枪戴梓是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戴苍,是清早期著名的画家,代表作《看竹图》,在父亲的影响下,戴梓从小就喜爱读书,简直是无所不读,戴梓的一生多才多艺,他懂天文、通兵法、擅诗画、会治水,最厉害的是擅长机械、兵器制造,最不喜欢的是争权夺利,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那一年,

  • 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西窜,光绪为何不借此机会拿下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与慈禧真实的关系,慈禧与光绪帝的故事,慈禧为何立光绪为帝

    光绪终正式亲政是在1889年,那年他刚好十八岁,他虽然坐在金銮殿上,可大臣们执行的却是另外一个人的旨意。朝廷内外所有奏折先是送到光绪那,等光绪批完了,再送到慈禧的住处仪鸾殿,等慈禧批完这折子才具有法律效力。平时她让光绪处理一些无关痛痒的奏折,但要是碰到官员升迁罢免等人事问题,慈禧具有绝对的发言权。据

  • 《雍正王朝》中突出了雍正的正面性,历史上雍正真的是为国为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王朝雍正十三年和雍正五年,雍正王朝雍正人物分析,雍正王朝中雍正的形象真实吗

    看政绩,雍正无疑是个成功的帝王,他执政其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将青藏、外蒙纳入版图,始设军机处巩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养廉银,限制横征暴敛等一系列举措。康熙皇帝英明神武,子嗣众多,康熙最终把大位传给胤禛,自是他有过人之处,心里装着大清的江山社稷,是堪当大任之人。很多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