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秘史:大玉儿是命定的国母,也是多尔衮命定的克星!

孝庄秘史:大玉儿是命定的国母,也是多尔衮命定的克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1/27 11:25:19

可是刚刚被预言,大玉儿就遇到了自己心爱的萨哈达,大玉儿是草原上最为不寻常的女子,遇到了最不应该遇到的多尔衮,她期望跟他敖包相会,没想到等来的却是阴差阳错!如果说大玉儿是命定的国母,那么她也命定生死多尔衮的克星!

不管是剧外还是剧中,任谁都能看出来,只有大玉儿跟多尔衮才是最为登对的,两个人不管从外貌品相,还是内在修养,两个人一旦结为连理,一定是人间的神仙眷侣,可他们的命运偏偏不被上苍垂怜,只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向前再向前,多尔衮确实正如他所说,用一生殉了大玉儿,可是玉儿却没用一生来殉他,那么大玉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爱多尔衮了,而是把这份爱变成了政治工具呢?

大玉儿得知多尔衮在前线“战死”的消息,多铎冒着违抗军令跑回来告状,大汗此刻还在逼婚,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大玉儿想一死了之追随多尔衮于地下,可经过了苏茉尔的开解,她想起了多尔衮被冤死真相不明,多铎违抗军令面临处罚,整个科尔沁部族的荣辱关乎一身,大玉儿扔掉了马鞭,决定嫁给皇太极,大概从此刻开始大玉儿对多尔衮的爱就戛然而止了吧,注定了她今后的人生,只能顾全大局,不能一味儿女情长了。

多尔衮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强撑最后一口,为的就是回来见玉儿,可惜他回来的当晚正是玉儿出嫁的那天,玉儿也想不管不顾跟着多尔衮一起出逃,可是临到最后,姑姑哲哲和苏茉尔阻拦,最终玉儿还是认清了现实,选择屈从现实,于是玉儿这边在洞房花烛,那边多尔衮却在心力憔悴,苏茉尔告知了多尔衮玉格格为要嫁,多尔衮说“玉儿用一生殉我,我也用一生殉她”只可惜,多尔衮的一生终究是错付了。

成了皇太极的侧福晋,玉儿就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也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了,面对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冲突,她只能选择牺牲多尔衮,让多尔衮委曲求全,而皇太极才是最后得利的,如果爱与不爱是这样,多尔衮多情愿自己是皇太极呢。

皇太极死了,玉儿又有福临了,因为大清因为福临,玉儿可以说慢慢跟多尔衮站到了对立面,大玉儿对福临说“你十四叔会护着你的”,这句话是说给福临听,也是说给多尔衮听,同时也彻底隔绝了她跟多尔衮的距离,意思就是让多尔衮护住他们母子,至于情分也就到这里了。

多尔衮说过一辈子最在乎的三样:皇位、玉儿还有额娘,额娘因为皇太极而死,皇位因为皇太极而丢,而玉儿也因为皇太极和福临跟自己逐渐疏远,可多尔衮依然愿意把江山献给玉儿,只可惜玉儿再也不是马背上恣意纵横的玉格格了,她现在是高高在上的庄太后,她一直都知道多尔衮要什么,但是从来没有正面回应。

直到玉儿拿出自己的誓书,多尔衮才明白,自己用心护了这么多年的玉儿,竟然咒自己“短折而死,玉儿,我们这样的情分,你咒我?”多尔衮不相信,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不相信,多尔衮视玉儿是青梅竹马的知己,而玉儿对多尔衮更多的是防备和忌惮。

儿子已然成人,想要亲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孝庄必须选择成全儿子,最后选择牺牲的还是多尔衮,直到传来了多尔衮的死讯,玉儿伤心之,大概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吧,大玉儿固然是天降福星,但不得不说她确实是多尔衮命中的克星,你们说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孝道论:唐代尽孝能免除劳役赋税,还能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代重视孝道受什么思想影响,唐代守孝三年规矩,唐代守孝制度

    唐朝统治者对“孝治”甚为重视,并将“孝治”作为基本国策加以积极推行。为了促进“孝治”,唐朝统治者制定了多种措施。一、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主要内容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家庭道德观念和伦理文化之一。孝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传统伦理的基本准则

  • 杜甫有一首诗原是他骂人的,如今却被用来夸人,还被纳入了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甫评价最高的一首诗,杜甫的诗被后人如何称赞,杜甫的哪首诗最出名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代,将诗这一文学体裁发挥到极致。因此,唐朝的诗人也是数不胜数,然而其中当为巅峰存在的人物,便是“李杜”二人。李白,世人称之为“诗仙”,似天仙下凡一般,潇洒浪漫。杜甫,则为“诗圣”,虽不及李白幸运,但也才华横溢。“李杜”之间似乎是两种极端,一个生性浪漫,一个穷困潦倒;一个纵游人间

  • 古时候的人质生活如何?试论唐代质子当时的待遇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质子的待遇,唐代质子制度存在原因,古代质子在敌国住在哪里

    一、学习或在职入唐的外部质子们,其在唐廷或学习或担当侍卫陪从的职责。参加宿卫者,还要经常出外作战,助唐攻讨。唐廷即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待遇丰厚。他们大多都被唐廷授以各种官职,以使其在充质子期间能充分地融于唐,在作战时忠于唐,为唐效命。分析史书所载,有些质子们被授予的官品职位相当高。如渤海质子大述

  • 五代十国中实力最强政权,差点统一全国,可惜君主都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代十国最厉害的政权,五代十国时期政权一览表,五代十国政权有多强

    后周的建立者是郭威。郭威本来是后汉的开国功臣,手握兵权。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去世之后,刘承佑继承皇位。这个人是绝对的昏君。不信任大臣,亲近奸臣。这时候郭威身边聚集了一群能人志士。之后刘承佑不知道怎么想的,想要诛杀郭威。但是他做了很没谱的事情,先杀了郭威的家人来试探郭威。这下彻底惹恼了郭威,最后被逼造反

  • 关于隋朝,你不知道的冷知识,这才是真正的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为何称隋朝,隋朝的真正历史,隋朝历史上真实情况

    2、隋朝时期,突厥已经非常强大,对隋朝形成重大威胁。不过在隋文帝的努力下,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不得不说隋文帝的离间计非常厉害。突厥如果不是分裂,唐朝后来也不会这么容易灭了突厥。3、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稳定发展、人口迅速增减,出现了开皇之治。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能出现这种兴盛的局面非常少

  • 隋唐之前人名为何多是两个字,之后都是三个字,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隋唐以后名字多为三个字,隋唐时代主要出现什么字,隋唐女性人名

    我们先看一下隋唐之前的人名。我们看一下春秋战国和三国里常见的人名。管仲、屈原、李斯、赵高、商鞅、苏秦、张仪、孔丘等,这些人名气都非常大。还有三国里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刘表、袁绍、陶谦、刘璋等,这些人名字也都是两个字比较多。其实,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我们能发现在隋唐之前,大家的名字几乎都是两个字

  • 盘点那些出现盛世的王朝,唐朝次数最多,清朝两次都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三大盛世之治,唐朝历史上最强大的皇朝,十分钟看懂历史上的唐朝

    西汉西汉一共出现三次盛世,分别是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可以说次数还是很多的,而且都是贯穿西汉的前期和中期。相对于东汉来说,西汉的明君比较多,除了后面的三四个一般之外,其他的多数都是不错的。这对于百姓来说是最大的好处。东汉东汉出现了两次盛世,分别是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说真的光武帝刘秀非常厉害,

  • 东晋存在103年,皇帝为何很少掌握大权,权力都被这些人掌握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皇帝一览表,东晋皇帝有多大的权力,东晋怎么有那么多短命的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王建立很多新的制度,其中就有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秦朝虽然历二世就灭亡了,但创立的很多制度后世都继续沿用,其中就有皇帝制度。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掌握所有大权,至高无上,所以很多人都想争夺这个位置。不过,任何一个王朝都有一

  • 鲜为人知的唐代南口问题,南方人被卖为奴,广东人与昆仑奴等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人为什么养昆仑奴,唐朝如何对待外来人,历史汉人南迁广东

    当年,宪宗下诏调容管(今广西荣县)节度使房启,任桂管(今广西桂林)节度使。负责宣诏的钦使从长安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容管,正要宣诏,房启却一脸严肃地说,我已于5天前得到了圣诏。钦使大吃一惊,他之前并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此事。由于事涉重大,他便询问诏书何在,房启果然拿出一份一模一样的诏书。特使大惊,匆忙回京上报

  • 太子魔咒:南北朝到中唐,居然只有一位太子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各朝代太子的命运,历史上比较遗憾的太子,唐朝时期太子的一生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叶,绝大部分皇帝的太子都不得好死。首先来看南朝南朝从一开始就不断上演太子魔咒。南朝刘宋的第一个太子,是宋武帝刘裕的长子刘义符。422年刘裕去世后,16岁的太子义符即位为帝。由于幼年家教缺位,刘义符当皇帝不够格,只知道寻欢作乐,424年刘义符被徐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