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存在103年,皇帝为何很少掌握大权,权力都被这些人掌握了

东晋存在103年,皇帝为何很少掌握大权,权力都被这些人掌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88 更新时间:2024/1/21 5:54:22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王建立很多新的制度,其中就有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秦朝虽然历二世就灭亡了,但创立的很多制度后世都继续沿用,其中就有皇帝制度。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掌握所有大权,至高无上,所以很多人都想争夺这个位置。不过,任何一个王朝都有一些皇帝因为众多原因无法掌握大权。但东晋和他们相比,皇帝不掌握大权的时间特别长。

其实,东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和东晋建立的方式有关。东晋因为特殊的建立方式,在建立之初,就能确定之后的皇帝很少能掌握大权。我们看一下司马睿到底是怎样建立东晋的,为何说后来的皇帝很难掌权。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重建晋朝。之前的晋朝,也就是西晋,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建立的刘汉政权灭亡了。也正因为在这样,皇族出身的司马睿才有可能在建康重建晋朝成为皇帝。不过司马睿并不是在西晋灭亡前到江南的,而是很早就来到了江南。司马睿本来是琅琊国国王,在八王之乱后,司马睿意识到西晋迟早灭亡,所以带着自己的家底来到了建邺,之后开始经营江南。正因为有长时间的经营,西晋灭亡后,司马睿才有资本在江南立足并称帝。

当时的东晋统治阶层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江南本地的世族,另一部分是司马睿带来的北方世族。这两部分人掌握着东晋所有大权。司马睿之所以能控制江南,全靠有这些人的支持。换句话说,如果这些人支持别人的话,称帝的就未必是司马睿了。那么这些人凭借什么掌控朝政的呢?

先看一下司马睿带去的北方世族,这些人之所以掌权和一个制度有关,就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在曹魏建立之初制定的,主要是根据人的品行、出身门第、才学等划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授予不同的官职,这是当时最主要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看起来没有问题,不过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评级标准里的出身。随着社会的发展,九品中正制越来越看重出身,出身高的人无论其他方面怎么样都是上品,会被授予高官。出身低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进入上层。也正因为这样,整个社会都被一些大家族把控,朝中大权被这些人世代掌控,这些就是北方世族的由来。

司马炎建立西晋时,还是继续沿用九品中正制,所以很多世家大族还是继续掌握大权。这些人不仅在朝中影响力很大,在地方掌握地方的经济大权,有的甚至是军事大权,和一方诸侯差不多。尤其是北方的世族,势力越来越大。司马睿担任琅琊国国王期间,琅琊王氏就是当地的大族,掌控当地大权。司马睿南迁的时候琅琊王氏也迁往江南,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司马睿才在江南立足。北方的很多世族都是这样到南方的,而且都是带着大量的财物、百姓去的。就是说到了江南之后,他们的势力依然很大。即使不在朝中任职,他们的影响力也很厉害。

在北方世族里影响最大的就是王氏、庾氏和谢氏。王氏在强大的时候整个朝中有四分之三都是他们的人。庾氏巅峰时掌控朝政大权、荆州军权几十年。谢氏更是在淝水之战中拯救了东晋,而且多次收复北方的失地。

说完北方世族再看一下南方世族。南方的世族是东晋本地人,人家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和司马睿等北方来的严重不一样。人家在司马睿来之前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掌握当地大权。而且人家掌握大权的时间要比北方世族掌握大权时间早得多。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之前,人家都已经掌握当地大权了。

江南世族在东汉末期时已经掌握当地大权了。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北方人跑到江南躲避战乱,所以南方开始迅速发展。此时的南方大族开始抱成团,选择自己的代言人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因为维护南方大族的利益,所以才被南方人民拥戴,孙氏也才能在南方站稳。孙吴建立之后,整个国家的组织结构就更特殊了,江南士族的权益在孙吴政权里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在魏蜀吴三国里,吴国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最特殊的。吴国和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很像,真的是封邦建国。孙吴政权里的世家大族在地方掌控地方的人权、财权、甚至军权,在中央入朝为官,说实话和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差不多。陆逊鲁肃等人都是南方大族,他们在孙吴的影响不仅只是一个官职这么简单,他们地方江南士族的领袖。由于这些人长期掌握大权,世代相传,所以也就变成了世族。

西晋之所以能灭孙吴,主要是因为西晋的制度也能维护江南世族的利益,靠着九品中正制江南世族还是能掌握当地大权。所以西晋得到了孙吴很多人支持,也正是这样西晋才能顺利灭孙吴。西晋统一天下后,江南世族仍旧掌握当地大权,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一直到东晋建立后,这些人在当地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江南世族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桓氏和陶氏。桓氏不仅掌控朝政多年,还多次北伐,还曾一度自立为帝过。陶氏曾多次平定地方起义,稳定东晋的局势。

从建国之初,东晋的大权始终被王氏、庾氏、谢氏、桓氏和陶氏掌控着。他们之间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司马睿作为开国皇帝,也不能完全掌控朝政。司马睿觉得这样很窝囊,于是想找人牵制王氏的势力结果爆发了王敦之乱。之后司马睿可以说成了傀儡皇帝,气得他都不想上朝,最后也算是被气死的。连开国皇帝都这样,后面皇帝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些世族虽然厉害掌握大权,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附皇权的。如果皇帝能很好控制各方势力的话,还是能掌控大权的。比如司马睿的儿子晋明帝就平衡各方势力,最终掌握大权。最厉害的是晋孝武帝,在位期间,东晋皇帝的势力达到顶峰。这些能掌权的皇帝都是玩弄权势的高手。不过如果皇帝不擅长玩弄权术的话,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成傀儡。这样的皇帝在东晋到处都是。东晋一共有11个皇帝,掌权的却寥寥无几。

东晋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大一统的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几乎都不掌握大权,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少见的。当然,这不能说全怪司马睿,毕竟他能恢复晋朝也不容易了。自己实力不行,也只能依靠别人。不过如果东晋皇室要是强大的话,也是能逐渐改变这种现象的。悲哀的是,东晋除了晋孝武帝厉害点,其他的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这样的王朝皇帝虽然不掌权,但能维持103年确实不容易。

东晋灭亡后,接替东晋的政权和东晋都差不多,世家大族还是拥有很大的权利。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四朝都是当地的世家大族。这种现象一直到科举制出现后才慢慢改变。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唐代南口问题,南方人被卖为奴,广东人与昆仑奴等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人为什么养昆仑奴,唐朝如何对待外来人,历史汉人南迁广东

    当年,宪宗下诏调容管(今广西荣县)节度使房启,任桂管(今广西桂林)节度使。负责宣诏的钦使从长安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容管,正要宣诏,房启却一脸严肃地说,我已于5天前得到了圣诏。钦使大吃一惊,他之前并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此事。由于事涉重大,他便询问诏书何在,房启果然拿出一份一模一样的诏书。特使大惊,匆忙回京上报

  • 太子魔咒:南北朝到中唐,居然只有一位太子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各朝代太子的命运,历史上比较遗憾的太子,唐朝时期太子的一生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叶,绝大部分皇帝的太子都不得好死。首先来看南朝南朝从一开始就不断上演太子魔咒。南朝刘宋的第一个太子,是宋武帝刘裕的长子刘义符。422年刘裕去世后,16岁的太子义符即位为帝。由于幼年家教缺位,刘义符当皇帝不够格,只知道寻欢作乐,424年刘义符被徐羡之、

  • 唐朝的宦官有多厉害,拥立8个皇帝、辅佐2个皇帝,推翻2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最厉害的宦官,唐朝哪个宦官权势最大,唐朝时期著名的宦官

    宦官的权利的大小和皇帝有直接关系。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地位至高无上。而宦官和皇帝非常近,经常接触皇帝,所以对皇帝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皇帝宠信宦官的话,宦官的权利会随着皇帝的宠信而越来越大。历朝历代都对宦官乱政进行限制,不过成效都不是特别大。毕竟这个决定权在皇帝,很难依靠制度进行保证。由于宦

  • 却月阵:刘裕灵光突现,创造空前绝后的步兵打骑兵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墓,刘裕到底有多可怕,刘裕用兵能力

    鲜卑骑兵当时正值鼎盛期,战斗力极其强悍,为何为被南朝步兵打败?刘裕的却月阵又有何奥秘呢?此事还要从当时的战争背景说起。一、刘裕借道伐后秦东晋与北魏,原非敌对关系。刘裕率军北伐,矛头所指,是盘踞关中河南的后秦。东晋大军水陆并进,水军主力沿淮泗入黄河,而后西进。其中要经过北魏的势力范围。刘裕大军在沿河西

  • 唐太宗刚一上台就大规模罢王爷的爵,多大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给几位功臣封为王爷,唐太宗封了几个公爵,唐太宗与群臣的关系

    近之则反,像汉初分封同姓王,酿成七国之乱。西晋封王,又造成了八王之乱。明朝朱元璋大封诸子,导致靖难之役,王爷把皇帝都推翻了。但是太远了也不行,秦朝把所有宗室子弟都废黜,不给权力。隋朝也是把王爷们罢的差不多,结果在王朝遭遇危机时,没有人能出来帮助皇帝。唐朝吸取前朝教训,做了很大的改革。一、震惊皇室的大

  • 751年唐朝这场战役失败,影响整个中亚和我国西北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唐朝史上最悲壮的战争,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战役

    恒罗斯之战是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战的战争。这两个帝国都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开始兴起,之后迅速对外扩张。到了八世纪的时候,唐朝的势力进入中亚,而阿拉伯帝国势力也进入中亚。两国的领土也迅速接壤。两个都在迅速崛起的大国遇上了,肯定会有一场大战。而恒罗斯之战就是这场大战。公元751年7月,战争开始。战争双方带着

  • 东晋11个皇帝,7个完全不掌握实权,9个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十大皇帝名单,东晋皇帝有多大的权力,东晋怎么有那么多短命的皇帝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东晋皇室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书称之为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废了晋恭帝自己称帝,东晋正式灭亡。从317年到420年,东晋国祚103年。不过这103年里却有11位皇帝,光是这个数字就知道东晋皇帝更换的频率还是比较快的。当然,除了频率快。还有就是不掌握大权、英年早逝,这

  • 历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61年、西汉54年、唐朝44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

    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不过皇帝在古代绝对是高危职业,有很多皇帝不得善终。除了这个,皇帝还是个短命的职业,绝大多数皇帝寿命比较短,在位时间短的皇帝比比皆是。可以说,那些在位时间久的皇帝都是有一定本事的。否则,他们根本没机会能在位这么久。现在我们逐一看一下历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 历史上名不副实的人物:狄仁杰从来不会断案,石达开并非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狄仁杰真的断案如神吗,狄仁杰破了哪些大案,历史上的狄仁杰都破什么大案子

    1.史上屠龙第一人宇文护?宇文护(513-572)是北周大冢宰,相当于北周的宰相。坊间传说他是史上屠龙第一人,因为他杀了西魏恭帝、北周孝闵帝、北周明帝三位皇帝,是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其实这完全是误传。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其实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刘裕杀了东晋安帝和东晋恭帝,达成了篡晋建宋的伟

  • 包吃包住包分配?唐代鸿胪寺对蕃客的生活管理就是如此豪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鸿胪寺在哪,鸿胪寺是用来干啥,明朝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

    当时的鸿胪寺对蕃客的管理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日常的住宿,提供必须的食品、衣物,还包括提供蕃客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而蕃客的婚姻、丧葬和医药救助等方面也要受到鸿胪寺的管理和监督。鸿胪寺根据唐朝法律和外交政策,在管理蕃客的生活方面既有原则性,又注意灵活性。一、管理食宿、衣物入唐蕃客在京的食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