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保存千年而不腐,还能发芽结果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保存千年而不腐,还能发芽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4/1/22 2:59:31

这个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的粮仓,是当时隋朝最大的粮食储存基地。它长约612米,宽约710米,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隋帝末年的时候,这里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上下超过60年的时间。

到了唐朝天宝八年的时候,含嘉仓储存的粮食就超过了5百万石,这样的一个粮仓,简直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见证。

很多人都觉得,当粮食无忧无虑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可以保证,但是就算守着天下第一大的粮仓,隋朝还是灭亡了。

不仅如此,隋朝甚至成为了短命的朝象征,明明有这么多的粮食,百姓不愁吃穿,隋朝怎么可能衰落得这么快呢?

故事还要从这个粮仓的前世今生说起。

其实含嘉仓并不是唐朝建立的,早在隋朝这个粮仓就已经建立了,只不过隋朝可是非常有名的短命王朝,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

但是,在这短短的37年中,隋朝的各种政策都是非常先进开明的,尤其是在运输和粮食方面。他们的先进给后面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自古以来,作为一个农耕国家,皇帝们就特别注重粮食的培育与保存。

为了方便,很多朝代的首都会把自己的选址建立在那些粮食产量大的地区。

尤其是战争的连绵不决,让很多人都觉得粮食在这其中就更为重要,毕竟车马未行,粮草也得先走。

还有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战役,都是先从物资方面下手,直接从后勤方面切断了敌方的供应,导致他们还未战就已经连连败退。

恰好在隋朝建立之前,中国的战乱时期很长。百姓吃不饱饭,又遇上连年的战争,更是苦不堪言。

因此,在隋朝建立之后,皇帝对于粮食的问题看得非常重要。从新建水利到大发农田,都证明了这一点。

只不过,由于关中地方产出的粮食无法供应全国,再加上还有部队要养活,百姓要吃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皇帝选择将南方种植的粮食往北方运输。

虽然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当时选择修建京杭大运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一条水上运输路线,正好适合大批量的粮食进行调送。

而且改善了交通问题,让粮食可以在南北双方地区更畅快地流通。

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将这么多的粮食全部运到北方,又该如何储存呢?

因此,隋炀帝选择在洛阳城,隋唐大运河中间这个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方修建一个粮仓,名叫含嘉仓。

粮仓

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和隋朝的一个将领李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隋朝末期,正值天下纷争之际,李密为了夺回当时洛阳城外的粮仓回洛仓,付出了很多努力。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夺回粮仓,手握兵草的李密底气十足,更让隋朝的统治者感觉到恐惧。

在当时那个吃不饱饭的时代里面,谁有粮食就会吸引众多的追随者。

因此,李密的瓦岗军吸引了大量的饥民和军人,趁着这股东风,李密火速扩建了洛口城,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驻扎地。

此后的很多战役当中,他都节节胜利,有了这样的胜利,李密吃到了粮食带来的福利。

于是他又开始用粮食收拢民心。在保证自己充足的军备之后,他选择将自己的城门打开,将多余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百姓和灾民。

通过这样的方式收拢周围的百姓,更引来很多人对他的支持。

李密的这个做法一石二鸟,用城里他们缴获的粮食,不仅赢了战争,更赢了民心。

这对当时的隋朝统治者压力非常大,虽然最后李密带领的部队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密这个强占粮草的策略让很多人都学到了。

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个最会举一反三的好学生,当时他看到了李密抢占粮仓这件事之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李世民觉得粮仓在城外就是最大的弊端。因为回洛仓就是在城外的,所以他决定重用在洛阳城内的粮仓,保证自己的粮草的充足。

李世民

为了不重蹈前人的覆辙,在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就将大部分的粮食都存放含嘉仓。

含嘉仓连接着关东和关中,更是它们之间漕米转站的地方。是以,这个含嘉仓不仅可以存储城里的粮食,它还起到了一个转运的作用。

随着统治者的重用,含嘉仓也逐渐取代了当时最大的洛口仓,成为了天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仓。

为了将这个粮仓建立好,储存好他们维系日常生活的粮食,当年设计它的官员花费了足够的精力与耐心。

含嘉仓旧址

整个粮仓他们都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划分,含嘉仓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活管理区,另一个是粮窖。

根据工作人员的探索发现,光含嘉仓内部就有超过287个粮仓,它们大多呈网格排列,形状都差不多。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在160号粮窖里面还存有将近60万斤的粮食。最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因为这里面大多数的粮食还保存良好,没有一点儿变化。

甚至这些粮食还粒粒分明,只是有一些粮食看起来颜色有些发黄,呈现了棕色。

经过科学家的检测发现,这些粮食的有机含量居然超过了50%。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当科学家把这些距今150多年的粮食进行栽培的时候,没想到跨越了千年的粟米居然长出了绿色的新芽。

经过正常的生长周期之后,它还能成功地长出粮食,和我们现在吃的稻谷没有任何区别,堪称是一个奇迹。

当新芽是从一颗几千年前的种子中孕育而出的时候,研究者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这颗小绿芽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使者,连贯带出含嘉仓后背的故事。

透过这一颗小小的绿芽,工作人员仿佛看到了当时含嘉仓修建的整个过程。

小绿芽也知道,自己的萌芽不仅要感谢现代的技术,还要感激当时隋朝人民对含嘉仓复杂又仔细地修建和设计过程。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含嘉仓的选址,在建设粮仓之前,他们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地理位置,最后选择了一个地势特别高的地方。

这会让粮食避免受到积水、地下水的侵蚀,研究工作人员发现,含嘉仓的土质也特别干燥,这也是储存在其中的粮食不易受潮的很大原因。

选址结束之后,粮仓的设计就成了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能够长时间地保存粮食,又不让它腐烂呢?

干燥就是最大的一个目标,因此古代的工人会选择在粮仓地底下挖很多储存的地窖。

将地窖底部铺平才能便于它们保存粮食,在这个过程中,土质难免会有潮湿的情况。

为了万无一失,他们会用高温将地面烘干,保持泥土的干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之后的步骤才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结晶。

光是地势高和干燥的土还不足以让他们完全地将放心地将粮食储存到其中。

于是,他们会在地窖底面铺上一层又一层的现代干燥剂。比如说,工人会先铺一层干燥的草木灰,然后在上面铺一层木板,木板上会放一个席子,席子上面会擦一层谷糠、米糠。

而糠上面又会铺一层席子,经过了五六道步骤之后,最后才会将土埋在最上方,将整个粮仓密封保存。

更让科学家感觉到震惊的就是,除此之外,在储存粮食的时候,他们也并不是一股脑子将所有粮食倒进去,而是会在两层的草席中间夹一层米糠,作为一个间隔。

这样可以保证粮食被分成了很多部分,谷物就不会因为太厚导致大米中间是热的,使得温度对粮食产生影响。

大量的粮食因此被划分了区域,各个区域的粮食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个别粮食水分足,导致粮食局部发霉的情况。

最后,当工人将粮食全部放进去之后,他们还会在上面种一颗希望的小树苗。因为粮仓封闭,我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所以这棵树苗就成了风向标。

如果树苗开始变黄,就意味着地窖里的粮食发芽了。

正是因为这样严苛的储存条件,导致数以万计的粮食可以安全地保存。

随后,含嘉仓也成为了当时很多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文献通考》的记载,当年整个隋朝的储备粮的能力达到了1265万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折合到现在,这就是6亿7千万公斤粮食!

这样的储备量,再加上它防腐烂、防潮、防火、防盗的各种功能,让含嘉仓经过了150年之后的风雨摧残,还在唐朝时候所重用。

但是修建粮仓的隋朝工人没有想得到,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粮仓,最后也并没有带给他们没有饥饿的富足生活。

按理来说,隋朝有这么多粮食的储备,它的富足应该是可以想象到的。

可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隋朝灭亡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出现了饥荒。

大批民众吃不饱饭,才导致全国各地发生起义,隋朝被推翻。

有这么多的储备,怎么可能还有饥荒的情况呢?

原来,隋朝的统治者以为自己有了千万石粮食就高枕无忧了,但他忘记了,这些粮食他不能独自享用。

虽然有这么多储备,但是统治者却不肯开仓放粮给老百姓。老百姓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他却死守着自己存放着几千万公斤的粮食的粮仓。

正是因为如此,百姓揭竿而起,开始造反,这就是隋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就算他有再多的粮食储备,也改变不了他走向灭亡的结局,因为当时帝王的利益永远和老百姓的利益相冲突。

这么多的储备量,原本可以让他们提前迎来隋朝的盛世。如果隋炀帝愿意与百姓同苦同乐,放粮解救他们,或许隋朝不会只有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

但好在正是他的失败,让李世民又从中吸取了教训,李世民曾经说道:隋文帝灭亡的真正原因就是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李世民

国的兴旺不在于他的积蓄多少,只会在于百姓的苦乐。

正是因为认识了这个问题,让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期间,有了空前绝后贞观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而当年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粮仓的工人,看着这么大的粮仓还在想象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可以储备在其中,他们或许也曾向往富足的生活,衣食无忧的生活。

彼时,当这样的粮仓被装满之后,他们可能想象不到。这里装满的不是他们未来安稳的盛世,而是一个统治者炫耀和无知的愚昧。

他们用尽自己的毕生所学的思考换来了,经过几千年之后的粮食安稳,但是却没有换来自己短暂一生的吃穿不愁。

这样一段悲惨而又伟大的历史,在1971年,被河南洛阳一个开发铁路的工程队所发现。

当时他们还以为这是一处古代的巨型墓穴,等到考古学家开发,完全了解到其中的故事后。这些工人们也对当时的隋朝百姓表示了同情。

但历史就是这样的,在它精彩令人称赞的同时,也有很多如今一想起来都觉得可惜的过往,当前人出现了错误,也在警示着后人,这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因。

粮仓虽大,但它保持的只能是统治者的野心,满足不了弱小群众的利益,就算是再大再坚固的粮仓,也无法换来一个稳定的盛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绯闻不断的唐朝女诗人,在一段感情终结后,淡然写下这首朦胧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代才女最惊艳的诗,唐朝四大才女之诗,真正的唐朝爱情诗

    唐朝之所以出现繁荣的诗歌文化,不仅因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杜牧这些顶级文人,将诗歌推向了巅峰,更是因为写诗作诗的风气浓厚。正是有了庞大的群众基础,才会诞生金字塔尖的风流人物。在当时,写诗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就连贩夫走卒,僧人道士也能随口吟诵,甚至于诗人中还有一个女道士。女性能写诗,

  • 非著名的唐朝诗人,写出最爱国的诗篇,慷慨豪情力压各大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的爱国诗人有哪些,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不同时期的唐朝诗人的爱国情感

    在唐朝,出现过许多个性十足的诗人,也留下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爱国诗句。比如李白在《塞下曲六首》中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又比如王维在《少年行四首》中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杜甫的爱国诗篇就更多了,他一听说安史之乱的平定,便“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小珏看来,这些大名人的诗

  • 李渊起兵全靠儿子吗?将他的四子名字连起来就知道其中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起兵时的人物关系,李渊是从哪里起兵的,李渊起兵有谁参与

    晋阳宫的副宫监是后来的大唐第一位宰相裴寂,正宫监则是时任太原留守也就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当时属上下级的两人关系亲厚,时常一起饮酒对弈,通宵达旦。直到一次,裴寂在酒桌上将李渊灌醉,私自安排晋阳宫的两名女子陪李渊过夜,次日告知已然触犯死罪的李渊,李世民已经秘密积攒兵马。由此,被赶鸭子上架的李渊只好起兵反

  • 残酷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霸占嫂子,为何会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部过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哪两个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的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吴广起义之时的豪言壮语,道出了无数野心勃勃者的内心所想,中华大地之上,从来不缺少权力的战争。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所有的英雄无不是脚沾鲜血踏着白骨,摸到权力的裙角,这鲜血不是自己的就是别人的,权力从来就是浴血的凤凰,在硝烟炮火中

  • 17个小时超越杜甫,21天碾压乾隆,岑某诺的天才之名是谁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和杜甫谁最厉害,谁比杜甫还厉害,历史上的杜甫有多厉害

    而现今社会,无论是14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曹原,22岁研究出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堪称当今“第五大发明”。抑或是成为登上《自然》杂志最年轻女性学者的刘明侦,他们都凭借自己卓越的天赋闻名于时代。岑某诺而2020年频现媒体报道的一抹年轻身影,似乎成为了当代另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她就是岑某诺。一个据称年仅16

  • 杨贵妃或直接参与“篡唐”才魂断马嵬坡,安禄山不过是替罪羔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贵妃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吗,杨贵妃是不是安禄山害死的,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关系史书记载

    熟知这段历史的朋友或者还会想到一味蒙蔽皇帝,奸险弄权的宰相李林甫,也与这场祸乱脱不了天大的干系。然则事实上早在第一奸相李林甫“乱政”,第一叛臣安禄山“乱国”之前,就已经有一个深藏不露的狂徒浪子打起了颠覆大唐王朝的疯狂主意。辉煌的大唐王朝是具有古代华夏文明中集中爆发的,最为繁荣鼎盛的“贞观之治”、“总

  • 被世人低估的东晋王朝,其实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南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南朝简介,为什么东晋南朝发展这么快,关于东晋的历史

    首先,周秦汉魏晋一脉传下,君临中原大地已有上千年光阴。晋朝虽然偏居江南,此前太康之治三十年统一,依然是包括五胡部族在内的天下之主。西晋本质上亡于自己的惨烈内斗,比如石勒宁平城之战号称歼灭司马越军18万,其实战兵不过4万兵马,剩下都是跟从的家眷,而且军无战心,将无战意。比如被匈奴刘汉灭掉的长安小朝廷,

  • 此人是隋朝最大功臣,只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灭掉陈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十大功臣排行,隋朝最厉害的功臣,隋朝陈国在什么地方

    高颎的优异表现不仅吸引了皇帝的注意,还让当时的丞相对他青眼有加。这位丞相就是当时权倾朝野的杨坚,他掌权多年,心里早就有了争夺皇位的计划,等到皇帝死后他立即派人去请高颎,拉拢意味十足。本以为要耗费一些功夫来说服对方,毕竟自己做的是篡位行径,但没想到的是高颎居然很干脆地加入了他的阵营。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

  • 为何李渊杀了好人窦建德,留下坏人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为啥要杀窦建德,隋朝末年李渊为何要杀死窦建德,窦建德与李渊谁厉害

    关于隋朝的覆灭,有着很多的原因,也是所有综合因素加起来的结果,比如杨广奢侈没有节制的生活,比如不知道珍惜民力,比如三征高句丽,比如坐镇江都,而不是坐镇都城大兴或者是洛阳。总之杨广去世后,隋朝实际上完了,但还留下三个傀儡皇帝,非别是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扶持起来的。当杨广去世后,当时的天下大致可以分为

  • 武艺最强的十位隋唐猛将,罗成难进前5,宇文成都仅排第3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唐十八杰罗成之死,宇文成都和罗成谁厉害,罗成最厉害的武功

    尚师徒,他是临潼关总兵,武器是“提炉枪”。尚师徒因为有四件宝物也被称为“四宝大将”,这四件宝物分别是:马鸣盔,七翎甲,提炉枪,呼雷豹。“马鸣盔”上镶有夜明珠,走夜路时不怕黑,效果堪比远光灯。“呼雷豹”是尚师徒的坐骑,据说其吼声似豹,能让一般的战马不寒而栗。尚师徒的战绩有十回合打平伍云召,轻松击败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