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火烧刘营800里,报应全在孙子身上,一代文人却死于八王之乱

陆逊火烧刘营800里,报应全在孙子身上,一代文人却死于八王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2/7 20:26:34

本以为陆逊孙子陆机也会继承家族传统,但陆机并没有像父辈一样,成为武将。陆逊和陆抗的头衔都是政治家、军事家,但到了陆机这一代,他的头衔却是文学家、书法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生平往事

陆机从小聪明好学,尤其是文章写得特别好,在太康十年,他的文才倾动一时,深受太常张华的喜爱。陆机和他的弟弟来到洛阳,拜见张华。张华见到陆机,就觉得一见如故。他认为陆机辞藻华丽,是个难得之才。

他们还拜访了王济,王济指着正在吃的羊奶酪,问陆机你们家乡的美食有能和这个相比的吗?王济虽然是表面问候几句,其实里面暗含着瞧不起的意味,但陆机的回答却让人意想不到。陆机说,如果莼菜做的羹要是再加点盐和豆豉,就像羊奶酪一样鲜美了,他的回答真可谓不卑不亢。

在一次群僚聚会中,范阳卢志当着很多人的面问陆机,陆逊陆抗和你什么关系。按理说,单单从姓氏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亲属关系,但卢志却问了这样的问题,或许并没有为难之意。但陆机觉得卢志想让自己难堪,便回答道,就如卢毓卢廷与你的关系,世人都知道,卢毓是卢志的祖父,卢廷是卢志的父亲。

卢志听到后,就觉得很愧疚,因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有不尊重之意。陆机的弟弟陆云劝他说,别人也不知道咱们家的情况,你何必这样对别人呢。陆机面对陆云的好心劝谏,毫不在意,觉得自己做得并没有错,但陆机这样锋芒毕露,确实容易得罪人。

二、乱世谋仕

陆机一直留在京师洛阳,客居他乡很多年,多少会对家人有些思念。陆机为了缓解对家人的思念,就一直写信给妻子,据说是家中名叫黄耳的狗在这中间传递书信,就这样一直维持了好多年。其实那时候朝廷局势动荡,各势力逐渐强大,稍有不慎站错阵营,就有可能搭上性命,有人曾劝陆机返乡回家,但陆机舍不得官场上的荣华富贵。

之后,八王争权,陆机被牵连治罪,多亏成都王司马颖相救,陆机为报相救之恩,便成为成都王司马颖的谋士。在司马颖与司马乂之战中,司马颖临危受命于陆机,让他担任都督,但陆机并不同意。在常人看来明明是很好的晋升机会,为什么陆机却放弃了呢?

首先,陆机认为自己的祖父陆逊和父亲陆抗,两代都是武将,带兵打仗杀了很多人。根据道家因果报应的理论,到了自己这一代如果还做武将,定然会受到报应,自然也不会赢得战争胜利,很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除此之外,陆机是从外地来洛阳做官的,在本地无依无靠,如果突然升职为都督,肯定会招惹到其他官僚的记恨,今后的仕途会非常不顺利。陆机考虑到以上这两点,为了自己的仕途考虑而放弃了这次机会。虽然陆机表达了自己不想担任都督的想法,但司马颖根本不考虑,直接要求陆机。毕竟主上决定的事,陆机也无法改变,于是陆机勉强接受了都督一职。

但上战场之前,陆机对司马颖说,当年管仲之所以能成功,在于齐桓公的信任;乐毅之所以失败,在于燕惠王的不信任。今天这次成败就在于您对我是否信任。陆机本想表达,请司马颖相信他,但被有心之人卢志恶意解读。因为陆机之前得罪过卢志,于是在此给陆机使绊子。

卢志对司马颖说,陆机是把自己与管仲做比较,管仲是有能力的,就是主上不懂得治国用人,陆机说这些就是不信任您,看不起您呀,自古以来君臣二心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司马颖听完后沉默了许久。历史上,也曾有人跟管仲自比过,他就是诸葛亮,才谋过人,但其君主就是刘禅,昏庸无能。

三、曲终人散

司马颖对陆机心生猜忌,就如陆机之前所说,陆机真的战败了。陆机的手下死后都堆积在水沟当中,于是水就不再流动了,和刘备失败的结局很相似,司马颖就是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派人刺杀陆机。

陆机最后惨死,但在死之前,陆机曾留下了八个字,“华亭鹤唳,岂可复闻!”。华亭在当时是陆机的老家,当年陆逊因战功被孙权封为华亭侯。陆机认为自己被杀,是因为没有坚持自己,担任了都督,是上天自有的命数,是父辈的报应。

结语

陆机最终死于小人的谗言之下,实属可惜。但我们从陆机的生平经历中也不难看出原因,陆机刚开始太过于强势,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卢志。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为人谦逊,虚心学习,不可太锋芒毕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玉环为何独爱吃荔枝?现代医学给出答案,难怪被唐玄宗宠16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唐玄宗的爱妃因病离世,十分专情的唐玄宗为此非常伤心,甚至已经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臣子们看到唐玄宗的颓靡已经非常相当严重了,于是就为唐玄宗介绍大批有姿色的美女面圣,可唐玄宗却一个都没有看上,直到杨玉环的出现。当时的杨玉环是自己儿子的妃子,可自从唐玄宗发现了杨玉环之后,整个人的心思都悲伤转

  • 隋唐两朝为何多次征伐高句丽,它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征伐高句丽的原因,隋唐四个皇帝为什么要征伐高句丽,隋唐为什么会征伐高句丽

    一、隋唐两朝多次征伐高句丽1、隋朝征伐高句丽隋炀帝在位期间成就很多,完善了他父亲所创建的科举制,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也有人说,隋炀帝是靠着他父亲所留下的基础,而造就了隋朝的辉煌。说隋炀帝每天就知道在后宫吃喝玩乐,他父亲留下的基业都被他挥霍没了。这些功劳先不谈,他在位期间还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

  • 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灭亡时间,袁:猪上树时,李世民死也没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评袁天罡,袁天罡为什么辅助李世民,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旧唐书

    普通人相信“命运”,帝王则更加相信。袁天罡是我国唐朝时候的玄学家、天文学家,善于推演预测,很得李世民重用。李世民曾经问过袁天罡一个问题:“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当时回答了四个字“猪上树时”,而李世民至死也没懂这个回答。因看相成名的袁天罡玄学其实并不是“迷信”,是一门比较精深的学科。袁天罡小的时候就非

  •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行政管理制度,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朝在当时的社会国际地位中十分的崇高,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尊重,唐朝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与当时国家实行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制度决定社会的发展,也对生活的发展就其他的促进作用,从唐朝当时的繁荣景象就可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稳定的社会制度。积极有效的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

  • 盛世隐忧,因果论唐朝安史之乱根源,不懂地理政治经济何以言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死多少人,唐朝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观念,任何历史事件的成因,为何会出现都会有因果论在里面!具体到唐朝的安史之乱问题,当然也可以这样解读!那么唐朝为何在最盛世的时候,却发生了将唐朝从盛世打落马下的安史之乱,最后盛极而衰就值得研究了。每个王朝的盛和衰其实都有个渐变的过程。比如汉朝盛极而衰是因为持续百年多的匈奴战争还有皇

  • 为何武则天晚年沉迷男宠?不是她年老昏聩,这是极高的政治手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晚年真实情况,武则天晚年宠臣,历史上的武则天真是心狠手辣吗

    而关于武则天除了她政治上的那些趣事之外,还有她的那些宫闱之事,事实上她到了晚年对这些事情都非常公开透明,曾晚年时宠爱过二张兄弟,虽然此事被很多人认为不属实,但是在武则天的晚年期间,也确实拥有过男宠,除了这些,朝廷上还有很多出色的男人,其中最出名的男子莫过于狄仁杰,还有文武双全的宰相娄师德,以及许敬宗

  • 李世民后代有多努力?看看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能平定安史之乱吗,唐朝李世民后代的现状,李世民死后大唐的王位给谁了

    独汉以强亡,算历史公论,即便分三国,依旧打得四夷小心翼翼,生怕惹怒天威。汉朝之后,提及唐朝,则有数个标签。第一为盛唐,生辉之下,有时代标杆和历史先驱意味在内,盛唐的长安也无愧如此称呼,号称全世界中心也不为过。第二为巨唐,版图之下,有超级强国的气象和世界规则制定者意味在内,那个时候的大唐在欧亚大陆,也

  • 强横的突厥游牧帝国,也在隋朝面前俯首称臣,跟它比罗马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打得过突厥吗,隋朝对突厥的战争,隋朝如何降服突厥

    这样隔空交锋,无数文章中都演绎了无数次。如此虚拟架空,除了对同时代东西方霸主,没有交锋的惋惜之外,更有争夺谁才是当时最强国调调在内。汉朝和罗马确实是那时东西方世界最强两级,可中间却隔着也算强大国度的貴霜帝国和帕提亚(安息),这两个国度的体量虽然比不上罗马和汉朝,却有算实力雄厚。罗马与帕提亚交锋不断不

  • 唐朝节度使出现的原因,它又是如何把鼎盛的唐朝给架空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我们大都会在脑海里闪过“大唐王朝”的画面。唐朝是我国古代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封建王朝,但是这样繁荣的局面在一场“安史之乱”后就把这个大盛王朝一步一步拉下舞台。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出现了严重的节度使藩镇割据,一步一步把这个鼎盛的王朝拉向深渊之中。说道唐朝宦官制度的产物,必然会

  • 吕后的凶狠残酷都是被两个人逼出来的,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后真人照片,吕后临终前犯了巨大的错误,吕后和刘邦谁最残忍

    父亲吕文据说吕公有着高超的相人之术,他常对人说“吾长女有大富大贵之相”。躲避仇杀,迁居沛县,沛县县令曾向吕文求亲,被婉言拒绝了。一次宴席中,吕文相中刘邦,认为他相貌稀奇,气度非凡,以后必定是高贵的人物,主动与刘邦攀谈起来。之后自作主张将长女吕雉嫁与刘邦,成为一县笑料,还被妻子埋怨指责过,但吕文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