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女道士一生不食荤腥,14岁开始辟谷,65岁飞升引数千百姓围观

唐代女道士一生不食荤腥,14岁开始辟谷,65岁飞升引数千百姓围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3/12/8 2:44:25

自道教产生以来,便获得中国民众的追捧,无数人都加入道教,渴望得道成仙。上到帝将相,达官显贵下到平头老百姓,都无比推崇道教。然而从道是否能够羽化登仙呢?

自古以来有无数修道之人,而得道之人寥寥无几,因为求道之路艰辛无比,唐代时有位女道士,在14岁时辟谷,一生皆不食荤腥,直到六十五岁之时,才得道成仙飞升之际,引得数千百姓围观,此番景象大为壮观。

天命不凡,出身显贵

这位天命不凡之女便是谢自然,她生活在民风开放的唐代,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开放的民风,才为她后来的求道之路埋下伏笔。她出身极为高贵,父亲名为谢寰曾经在朝中担任秘书省从事,母亲去世是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

出生在显赫的世家大族,她必然会受到家族的培养,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然而即使接受家族的培养,她也一直表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她才智过人,悟性极高,并且从不吃荤腥的食物。

在当时社会潮流的影响下,道教成为流传甚为广泛的宗教,而道教宣扬不食荤腥,无作无为以达到超脱的教义。谢自然的行为习惯与道教的教义不谋而合,这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在谢自然7岁之时,她便表现出对道学浓厚的兴趣。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是十分压抑的时代背景,但是谢自然的母亲却是一个具有开放思想的女人,她遵从了自己孩子的想法,将她从私塾中接出,送入道观,她的这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生。

刻苦修道,积劳成疾

在道观中,谢自然认真诵读大量的前人留下的有关道教的书籍,接触了许多有关道教的东西,不仅打开了她走进道教的大门,更是使得她成为了道观中众多道长的得意门生。

她还经帮助道观中与她共同参悟道学的人,修养极好,性格又合群的她,自然人缘也不差,受到了道观中的师兄弟姐妹们的礼遇。

在平凡的一天中,因着谢自然从小深居简出,身体孱弱,进入道观的这些天里,她一直致力于研究道学,每时每刻都得不到休息,以致积劳成疾,最终因为身体扛不过如此艰苦的环境,于是她只能离开道观。

她的母亲专程从家中来到道观接她,而在临走之际,她望着自己居住多天的道观,心中百感交集,但是最终她还是离开了她心往之的地方。

带着她心中的那一方净土,她回到了家,原以为此生都不会再与道学有任的关联,然而命运终究将她与道学联系在一起,似乎永远都割舍不掉,道学于她而言,就如同那一缕灵魂,永生不灭。

在她心里道学就像是照亮她一生的那一盏明灯,指引她走向美丽的仙境,走向真正的自我。在道学的指引下,她似乎能够真正得到超脱。于是回到家中的她对于自己修道的那段日子定然也是极其怀念的。

不忘初心,继续修行

在回到家后,做寻常女工之事,唱歌颂曲,浇花、歌舞,都不是她的兴趣所在。她对街头巷尾任何八卦之事从不关心,一心想着的是修道,讨论的话题都是与道学相关。、

在道观中的修行也使谢自然在道学领域的眼界拓宽了不少,在道学方面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每捧起一本与道学相关的书,她总能做到忘我的境界。因病被迫从道观中搬出,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也是她心中无法弥补的伤口。

因此,在家中谢自然继续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家中不间断地修行,使她对道教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她坚持终年不食五谷杂粮,只以瓜果蔬菜和山泉朝露充饥。

谢自然比往年对道教有更多的领悟,她父母多次劝告她不要只顾修道,而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要安心静养,但她经常随口一应,之后依旧坚持修道,似乎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她对道学的参悟之旅。

有心人,天不负,终得飞升。

家中的条件不似道观那般艰苦,即使在家中谢自然也从未放弃过对道学的研究,总有过多的修养,但是经过调理,她的病终有好转,她一心向道,十分怀念道观中全身心投入对道学的研究的时光,因此她极想继续回到道观中去,她的父母万般阻止,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女儿,只能让她继续回道观中去。

当她回到道观门口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对她的回归表示十分欢喜。在她修养的期间里,她也对道教有更深的参透,于是便与她的同门师兄弟分享她的领悟。

谢自然将自己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娓娓道来,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仿佛所有的知识都连在她的脑海中,她的师长们听了她的分享以后,都一致觉得谢自然是一个修道的好苗子,都希望能将她培养成为道门中优秀的弟子。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谢自然10年如一日地对道学的研究,最终她收获了累累硕果。对道学的参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地,凭借多年累积的道学知识,在道学领域她成为了一位道学大师。

谢自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道学,最终道学也成就了她。经过多年的参悟,她最终得道,羽化飞升。

谢自然是在白日飞升,在几千人的注目下,如一缕青烟升入空中,仿佛丢弃了尘世的一切,轻如鸿。对道学深信不疑的有很多人,自然对道学有所疑虑的也有很多,也包括当时的达官显贵。

他们在听说谢自然得到飞升之时,都争先恐后地想一探究竟,所谓飞升究竟是何神圣之物?然而他们到达谢自然飞升之地之时,却只望见谢真人的道服和鞋子,她就如同不带一丝丝尘世的烟火气一般消失在半空中。

后世流传,道士之典范

也正是因为飞升之典故使得谢自然被当时的皇帝立下石碑,以表对仙姑的尊敬之情,而当时的人们也非常地爱戴她。她的故事也被口口称颂,最终形成一段佳话。

从那远古的时代中,一代接着一代地被流传了下来,最终成为道士修行的标榜,得道成仙的典范,道教的书籍上都有记载她的事迹。

即使谢自然生活在几百年前的唐代,关于她飞升之说,我们无从核实。但是她对道学所表现出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热爱之物坚持不懈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向她学习的,

因此在后世之中,她的名字依旧被人们所熟知。她不仅是道教的典范,更是我们勤奋刻苦的榜样,凭借着她的品质,她依旧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总结:人的一生极其短暂,我们似乎无法把握这一时刻所遇见的事物,也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然而只要珍惜当下,热爱当下的生活,敢于遵从本心,我们的一生终将过得非同寻常。回首此生,必不会有任何的遗憾,有的只是对一生的坚持的感慨,以及身后的满足。

因此,如若有梦那便去追,若是志在四方,便即刻程,绝不留下丝毫遗憾。

免责声明: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到底有多乱?网友:乱得彻底,看得迷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胡十六国持续了多少年,五胡后代,五胡十六国很乱吗

    五代十国之前我已经说过,今天就打算来说一说五胡十六国,人们经常提到五胡十六国,那么五胡到底是指哪五胡,十六国又是指哪十六国呢?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尘封的历史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西晋八王之乱司马家族的天下,可以说是得位不正,并且来得快去得也快,来去恰似一场梦,却留给后人无尽叹息。司马懿经过高平陵政变

  • 唐朝初期战无不胜府兵制度与均田制,为何后期会走向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实行均田制的影响,唐朝藩镇割据最严重的地方是哪,唐朝为啥会出现藩镇割据

    府兵制度是一项古代的兵役制度,在西魏时期诞生,一直延续到唐朝中期衰败而亡。唐朝沿用府兵制度,使得初期的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与汉朝相比。府兵制度对于唐朝初期极为适用,在战乱后国家百废待兴、百姓忙于农耕生计之际,府兵制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国内的有生力量,使之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外敌。这项制度在唐朝初期不

  • 五胡乱华究竟是谁的罪过?为何说魏晋很娘炮?原因令人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胡乱华的真实原因,魏晋时期五胡是指哪五胡,五胡乱华的本质

    大家的审美都偏向于中性,男人也不再用硬汉形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正是这种奇怪的社会风气,使得魏晋的士兵毫无战斗力。在秦汉的时候,人们都具有尚武精神,所以国力很强,不仅能够应付国内的一些动乱,还可以跟大漠里的游牧民族相抗衡。数次击败游牧民族的侵扰,战斗力一直是十分彪悍。要说民风彪悍,就要数秦朝的尚武风气

  • 唐朝收入来源于税收和贸易,鲜少有财政危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时期各省税收,唐朝税收对财政的影响,唐朝财政为什么要交税

    古代王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国家财政很容易受到君主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崩溃,像是明朝著名的“白银事件”,偌大的王朝因为白银生也因为白银灭。而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来源是通过纳税获得,这就不得不提维持财政稳定的税收制度了。古代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以农业为基础的商品经营带给国家的利益较小,到了几个代表性的贸

  • 隋唐时期的“八大锤”指的是谁?为什么会有这种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大锤有多少个,隋唐四大锤都有哪些,隋唐使用大锤的好汉

    不知道大家对“八大锤”有没有什么了解?“八大锤”是使用金银铜铁四种锤为兵器的武将们,并称他们为“八大锤”,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时常见到他们的身影。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隋唐八大锤都是哪几个人。隋唐八大锤指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共四人。因为他们每人使用一对锤子,所以称之为“八大锤”。李元霸李元霸

  • 史书果真没骗人!陕西出土一墓志,武则天的兽行公布于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武则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一方面,武则天饱读诗书,足智多谋,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个奇才,在她的统治下,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无比繁荣,正是武则天的英明领导,才为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她为人心机颇深,甚至可以说是心狠手辣,即

  • 秦琼有多牛?为炫耀武力阵前玩耍,1病12年套路李世民,文武兼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琼晚年有多厉害,秦琼打仗有多猛,历史上真实的秦琼有多厉害

    我叫秦琼,字号叔宝,经常读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听过我的大名,就算没听过,大部分人也见过。因为啊,每家每户要贴门神的就是我。关于我是如此成为门神的,这故事说来话长,但长话短说之后,这封神之路可谓精彩,只是结局有点难堪。这难堪的结局,跟我的苦衷有关啊!(右边是秦琼)早年间,作为混迹隋朝的精猛汉子,出生不算

  • 陆逊火烧刘营800里,报应全在孙子身上,一代文人却死于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本以为陆逊的孙子陆机也会继承家族传统,但陆机并没有像父辈一样,成为武将。陆逊和陆抗的头衔都是政治家、军事家,但到了陆机这一代,他的头衔却是文学家、书法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到底是为什么呢?一、生平往事陆机从小聪明好学,尤其是文章写得特别好,在太康十年,他的文才倾动一时,深受太常张华的喜爱。陆机和他的

  • 杨玉环为何独爱吃荔枝?现代医学给出答案,难怪被唐玄宗宠16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唐玄宗的爱妃因病离世,十分专情的唐玄宗为此非常伤心,甚至已经达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臣子们看到唐玄宗的颓靡已经非常相当严重了,于是就为唐玄宗介绍大批有姿色的美女面圣,可唐玄宗却一个都没有看上,直到杨玉环的出现。当时的杨玉环是自己儿子的妃子,可自从唐玄宗发现了杨玉环之后,整个人的心思都悲伤转

  • 隋唐两朝为何多次征伐高句丽,它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征伐高句丽的原因,隋唐四个皇帝为什么要征伐高句丽,隋唐为什么会征伐高句丽

    一、隋唐两朝多次征伐高句丽1、隋朝征伐高句丽隋炀帝在位期间成就很多,完善了他父亲所创建的科举制,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也有人说,隋炀帝是靠着他父亲所留下的基础,而造就了隋朝的辉煌。说隋炀帝每天就知道在后宫吃喝玩乐,他父亲留下的基业都被他挥霍没了。这些功劳先不谈,他在位期间还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