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问女子“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回答4个字,被迫成儿媳

朱元璋问女子“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回答4个字,被迫成儿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1/26 3:36:20

所以我们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要仔细思考方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曾出现过皇帝问下属“天下什么东西最大”的事情,分别是两个皇帝问出的问题,其中一个皇帝得到了满意回答,另外一个皇帝则没有得到满意答案,因此很生气,将回答4个字答案的女子直接强迫成为自己儿媳,这个皇帝就是朱元璋,关于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妨让我继续讲一讲。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从一个乞丐最后成为皇帝,可以说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经历十分励志,但是他真正成为皇帝之后,很多事情做得就并不光彩,尤其是残忍程度在历史上简直令人发指,在当时的官员以及百姓,可谓害怕至极。

不过今天说的这件事情,发生在朱元璋早期阶段,那时候他还在与元朝残余军队作战,其中有一员猛将名为王保保,这可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大将,曾经与北方义军作战,堪称十战十捷,叫人闻风丧胆。

可是后来因为元朝内部发生内乱,王保保受到太子势力牵制,没有办法只能一路北逃,就在逃跑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朱元璋军队,双方交战之中,朱元璋发现这个王保保确实名不虚传,从而产生想要招降他的意思,可是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将其纳入自己麾下。

明太祖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虽然没有招降王保保,但是后来在一次作战之中,偶尔抓到一名女子,这名女子竟然就是王葆葆的妹妹王氏,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朱元璋觉得有他的妹妹在自己手上,想要招降王保保不就十分简单了么。

为了能够达到招降王保保的目的,朱元璋对王氏很是巴结,好言相对,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她,甚至后来朱元璋打算将王氏变成自己儿媳妇,将其嫁给自己二儿子朱樉,可是这个王氏有点脾气,还不愿意,非要说自己的外公刚去世,自己得守孝三年方可。

就在王氏不愿意答应朱元璋的要求时,朱元璋问了王氏一个问题“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这时候王氏回答了4个字“忠孝最大”,自古中国人讲求孝道,说的是百善孝为先,可是王氏似乎对这个孝有所误解,自古以来忠孝都是排在一起的,这就是封建王朝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孝道的主要原因。

她说完之后,朱元璋笑了笑“此言差矣,既然是忠孝最大,那么忠就是忠于皇帝,孝是孝顺父母,忠孝二字,忠在前,孝在后,所以只有做到忠才能谈孝,我是你的君主,你就要忠于我,我的话你就必须得听”。

也许王氏是无法理解朱元璋的意思的,但这个解释朱元璋确实没有乱说,在封建王朝的孝道中确实强调的是忠孝之中先做到忠君再谈孝顺父母,这也是古代时期儒家学说得以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们不管王氏答不答应,最后她都没有办法,朱元璋依旧强迫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朱樉,并且8年之后,王保保因病去世,王氏的利用价值也就没有了,原本王保保在世的时候,朱元璋还总会给这个儿媳妇送点礼物,希望她与自己哥哥沟通一下,如今人走自然茶凉。

更加糟糕的是,洪武28年,朱樉没有熬过去,生病去世,与自己的大哥朱标一样英年早逝了,在朱樉死后,朱元璋充分发扬了自己残暴的一面,直接将王氏活活殉葬,就此告别这个世界。

仅仅因为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这样悲惨结束了,也许当时她说一点其他,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吧。比如宋朝时期的赵普,这家伙就足够聪明,在赵匡胤问他“天下什么东西最大”的时候,他告诉赵匡胤“道理最大”,这也就让对方无话可说。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过于着急而失去理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理智面对生活,有时候可能因为你一时冲动,就惹来一生的麻烦。

朱元璋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让人恐惧的皇帝,不过要是当时王氏愿意帮忙周旋一下自己哥哥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也许结局就会有所不同,可惜历史就是那样,永远无法回头,很多遗憾,也只能让后人去感慨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奇案:小偷协助县令,钻床底,发现别有洞天,破获寡妇杀夫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长大后,陈忠到了婚配年龄,因为陈忠勤劳肯干,母亲马氏勤俭持家,这时候家里也算是小有资产。于是娶了一房娇美可人的媳妇金氏,陈忠对她那叫一个百般宠爱。次年就生下一对龙凤双胞胎。羡煞旁人。可惜陈忠福气薄,结婚才过七年,就生了一场怪病,一命呜呼了。而他们刚满六岁的小女儿楚儿突然间患了失语症,无法说话。成为了

  • 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南宋跟哪两个朝代很像,南宋和北宋相似的朝代,北宋和南宋之间存在的朝代

    当然了,除了这些特殊并且漫长的时间段之外,其实在北宋与南宋更替的时候,中间短暂的时间内也曾出现过一个特殊政权,甚至有人将这个特殊政权称之为一个短暂的朝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有趣朝代呢?北宋灭亡北宋是赵匡胤从周世宗柴荣儿子柴宗训手中黄袍加身夺过来的,原本北宋初期,也算政治稳定,天下太平并且繁荣富强,可是

  • 秦桧后代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前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桧跪在岳飞的墓前跪了多久了,秦桧为何要跪在岳飞的墓前,关于岳飞秦桧的诗句

    只不过人们为其筑铁像不是为了供奉他,而是要让他生生世世跪在抗金英雄岳飞面前,为他当年的无辜谋害行为而赎罪。因此,秦桧等人在岳飞墓前跪了千年,受尽日晒雨淋,遭到每个来参拜岳飞的民众的唾弃和厌恶,成了真正的千古罪人。当然了秦桧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都是他的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人们恨他卖国求荣,恨他对岳飞的

  • 《大明风华》孙若薇和男人出海去了,看看明朝皇帝真正的白月光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改遗诏,大明风华孙若微和朱瞻基大婚之夜,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要骗朱瞻基

    这一段,不管是历史框架,还是人物塑造,都做的非常不错。笔者以为《大明风华》导演改邪归正了,哪知道来个了孙若薇和徐滨一同出海?这是啥意思?这结局是准备被网友喷死?历史上的孙若薇和朱瞻基是青梅竹马,彼此之间互相喜欢欣赏。虽然朱棣仍然立了胡善祥为皇孙妃。但是朱瞻基一直在为扶正孙若薇而努力着,待爷爷朱棣和父

  • 史上第一奇书《山海经》中的内容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司马迁看后说了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三大奇书之山海经,司马迁评论山海经,司马迁山海经经典语录

    [var1]司马迁查阅了无数珍贵典籍才写成了《史记》一书,可以说是什么样离奇的文章应该都看过,但是唯独对《山海经》一书讳莫如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本书着实太过于离奇。就连司马迁也认为里面的内容太过于奇特,无法拿来作为参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迁这句话其实就已经否定了《山海经》的真实性。[var1

  • 这位皇帝被戏称是穿越者, 比勾践、韩信还能隐忍, 为权势不惜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比勾践还能忍的君王,比勾践还厉害的帝王,他穿越后成为最能打仗的皇帝

    [var1]历史上最著名的外戚就是西汉的王莽了,他的姑母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这个王政君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把持后宫长达61年的时间。她娘家的叔伯兄弟全都位极人臣,王氏一族出了九个侯爷,五位大司马,可以说是西汉第一显贵世家。年轻时的王莽素有贤名,在朝野之间的名声非常的好。他二十四岁开始入朝为官,为人

  • 同样是投江而亡,为何屈原之后就有了端午节,而她却成为字谜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屈原投江前有端午节吗,屈原投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关系,屈原投江的故事100字左右

    说起端午节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特别是在今日高考和端午重叠的时刻,很多人结合起来还起了一个“一举高棕”的新鲜词语,但对于今年来说非常合适,熟悉端午的人都知道,端午其实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的节日。[var1]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屈原的人物生平想必没必要多做介绍,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也是政治家

  • 《史记》中有句话揭露玄机,蔺相如完璧归赵,其实是场失败的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太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图解,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后世评价

    但若不给,又担心秦国以此为由,借机攻打赵国。一时间赵惠文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赵惠文王的心里颇为矛盾,主要集中在这四个方面:[var1] (1)秦昭襄王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必然有诈,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傻?(2)断然拒绝,又舍不得那十五座城池,美其名曰:“担心破坏两国关系,引来刀兵之灾”。 (3)要不要试

  • 南京博物院鸿山战国越国贵族墓出土古玉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1000万红山古玉,历代皇室出土精品古玉,考古出土的古玉图片

    [var1]一组南京博物院收藏春秋战国玉器这组玉器,2003年至2005年出土自无锡鸿山战国越国贵族墓。在展的玉器共12件,其特点:一是玉表均有钙化现象,二是雕刻都十分精美,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玉器的特点。以下是细图欣赏。[var1]南京博物院收藏龙形玉璜上图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战国龙形玉璜,长11.

  • 论吕不韦“奇货可居”故事的商业逻辑,男人女人与公关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吕不韦经营理念,吕不韦的商业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商人还不是低贱的职业,反而因为诸侯国分裂,商人有着互通有无的作用而地位比较高!简而言之,如果中国商人论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最高,也因此才有陶朱公这样的豪商存在,而且那个时候的政治环境也比后世大一统后的中央集权时期要开明!这是时代给吕不韦的契机,要不他哪能成功![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