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一生英明,最终落个饮鸠而亡的下场,只因做错了三件事

吕不韦一生英明,最终落个饮鸠而亡的下场,只因做错了三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82 更新时间:2024/2/28 9:05:51

对秦王政来说,要想真正达到亲政,必须打击以太后为后盾的吕氏集团势力。秦王政感到吕不韦位高权重,实难下手,他要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能剥夺吕不韦的权力,恰在此时,吕不韦向赵姬进献的大阴人嫪毐淫乱后宫的丑事被揭发。

[var1]

秦王政审问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就径直去故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冕仪式了。谁知,嫪毐趁秦王政离开宫廷之际,矫王御玺,发动暴乱。秦王政闻知消息,立即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一举平息了暴乱势力。

嫪毐暴乱,作为推荐人的吕不韦自然逃不了干系。秦王政欲诛杀吕不韦,但鉴于他功勋卓著,加上宾客为之说情,不忍对其痛下毒手,只是将其免相完事,仍保留其文信侯爵位,逐其到封地洛阳,以终天年。

吕不韦回封地后余威尚在,拜请他的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自然为秦王政所不容,于是秦王政就下了一道责问吕不韦的诏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万户侯。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var1]

这其实无异于最后通牒,表明秦王政已对吕不韦恩断义绝。吕不韦深知徙蜀后不能幸免一难,乃饮鸩而死。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工心计、巧谋划、有魄力、有胆略。吕不韦的政治投机固然有为一己私利计议的一面,但他的作为客观上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促进了秦王室的稳定、社会矛盾的缓和与秦国经济的恢复,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之公利。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一书,既是秦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对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贡献。吕不韦虽贵为人臣,权倾朝野,但却无半点贪图享乐之意,其雄才大略与治国才能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var1]

因而从政治角度来说,吕不韦不失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但吕不韦所犯的错误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是:其一,他主持编写《吕氏春秋》一书原本想为秦王政提供一套治国方略,然而他倡导的仁政思想在奉行法家路线的秦国根本行不通。

吕不韦没意识到,他亲手培植的接班人秦王政是一个残忍无道的暴君,秦王政力图建立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与吕不韦的治国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var1]

再说,《吕氏春秋》的治国设想难免过于“乌托邦”化,受时代因素制约,具有不可操作性。于是,这部书的实施计划也就伴随着吕不韦政治生命的夭折而终成泡影。

其二,吕不韦未处理好与秦王政之母赵姬的关系,以致做出了许多致命蠢事。吕不韦非但私通赵姬,还为了避祸,以欺诈方式把无才德的大淫棍嫪毐推上政治舞台,造成宫廷淫乱并与赵姬生下二子, 这不仅让秦王政处境难堪尴尬,实际上也成为对秦王政皇权的一种威胁与挑战。

[var1]

这种引狼入室之举既扰乱了秦国的政治稳定,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其三,秦王政下诏将吕不韦贬谪后,吕不韦仍与诸侯宾客往来频繁,犯下了政治忌讳。这实在令秦王政无法容忍。

综观上述,吕不韦作为一名由经商走上经国之道的历史人物,尽管有其个人与阶级的局限性,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全面论的观点而论,他对秦国的发展与统一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毕竟是主要的,对他的功绩应该给予适当肯定。

更多文章

  • 毛遂和曹刿用刀逼着国王签订不平等条约,事后为何他们还会执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毛遂和曹刿有何相同之处,毛遂和曹刿给我们的启示,毛遂向谁自荐

    平原君赵胜打算带20个门客去楚国求救,但是挑来挑去只有19个比较满意的,这时,本故事的主人翁毛遂走出来自荐。[var1]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三年,赵某还没有听到人们夸你,先生不是很优秀啊,就别去滥竽充数了。毛遂说:没人夸我是因为老赵你没给我做事的机会啊!这次带我去,我好好表现一下。平原君被缠的没

  • 吕不韦从第一桶金到商道巨子,在他死后,秦始皇的做法令人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干掉,吕不韦和谁扶持秦始皇,秦始皇最后如何对待吕不韦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无数的利。”由此吕不韦很快得出结论:“若能把一个国家的君主投资到手,不仅一生吃穿不愁,而且荣华富贵可泽及后世。”也正因此才会有

  • 吕不韦把一个秦国“废公子”当“奇货可居”,他是真傻还是太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不韦的死对秦国有什么影响,吕不韦对秦国的功绩,吕不韦奇货可居典故

    [var1]吕不韦剧照吕不韦把一个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当作“奇货可居”来看待《史记》:子楚,秦诸庶孽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一个大商人,他最喜欢的就是进行各种投资,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他的拿手好戏。公元前265年,吕

  • 假如战国七雄的明君都处在同一时期,历史的发展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大明君,战国后期7国有哪些明君,战国时期魏国有明君吗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很多的有为之君,例如秦惠文王、赵武灵王、齐威王、燕昭王、魏惠王、楚威王、韩昭侯等,基本每个国家都有厉害的君王出现。只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出现在同一个时期,我们很难看到这场旷

  • 她是张学良的独女,不愿走母亲的老路,拒嫁孔子后裔,如今105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她是张学良一生最亏欠的女子,张学良与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对张学良影响最大的四个女人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极为苛刻,女性的地位与男性有很大差距,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各种外来思想在混乱的大局势下交汇融合,女性地位逐渐上升,关于女性的陋习也慢慢减少,但封建的思想在人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有这样一位女性,敢于打破传统思想,追求两性平等,不顾世俗眼光,拒绝家族联姻

  •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匡章如何攻破函谷关,齐国名将如何攻破函谷关,齐国名将匡章

    [var1]函谷关地形复原图函谷关作为战略要地,为何难以被攻破函谷关在历史上一共有三座,即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曹魏函谷关,而三座函谷关中战略位置最为重要,最为难以攻克的,便是秦函谷关。[var1]函谷关位于“长安古道”之上,因长安古道有一段经过稠桑原,其道路深险如函,因而得名“函谷关”。而所谓的古道

  • 比电视剧更精彩:她独揽王权、花30年诱杀情人,是战国版“黑寡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之前热播的大女主剧《芈月传》大家肯定都知道吧?虽然没有《甄嬛传》那么火,但是“嬛嬛”演的大秦宣太后芈月同样优秀,看剧的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其实,电视剧中的芈月增加了很多戏剧性的成分,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什么样的呢?米粒妈今天就跟大家讲一讲她的故事。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太后”这个

  • 芈月一生共有两个男人,秦王不是初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芈月爱过秦王吗,芈月对秦王是一见钟情吗,芈月是嫁给哪个秦王

    [var1]秦王对芈月才是真爱,一开始便对芈月一见钟情,并且暗中保护芈月。.秦王当初去楚国求婚,第一次遇到芈月和芈姝妹。最喜欢的是芈月,而芈殊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其次芈月用泥巴做符节,秦王让穆监救了她,其暗中一直留意芈月,知道他性子急,怕她吃亏,在暗中保护她的。芈月跑去跟秦王说,符节上

  • 历史书上不会告诉你,纸上谈兵的赵括,也许是为长平之败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真正的赵括,赵括确实是纸上谈兵吗,历史上真实的赵括有多厉害

    赵括是赵国的将领,而赵括最著名的一战就是长平之战,当时是他代替廉颇指挥的,最终导致赵国打败,秦国取胜,从此赵国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相抗衡,秦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在昌平之战中,赵国损失了大约45万人,其中五万人战士,40万人被白起给坑杀。括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

  • 三国众星陨落的一年:蜀国失3位大将,吴国死了大都督,魏国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吴国所有人物大全,三国蜀国从哪里开始衰败的,三国各大武将死亡时间

    东汉末年的三国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动乱时代,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导致了天下的大乱。整个东汉末年几乎都是在烽火连天的日子中度过的,历史上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群雄争霸的日子。正是这样的历史,让我们认识了迅速崛起的魏、蜀、吴三国,同时还让我们结识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位首领。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