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在廖毐事件中被牵连,被下放到封国,为何最后还选择自杀?

吕不韦在廖毐事件中被牵连,被下放到封国,为何最后还选择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49 更新时间:2024/1/22 10:23:47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人,同时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秦始皇所能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离不开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吕不韦

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在赵国当人质,吕不韦认为他是“奇货可居”,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异人,还把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他做老婆,之后生下嬴政。

[var1]

吕不韦剧照

异人在吕不韦的辅佐之下最终成功逆袭成为秦国国王,但他没执政秦国多久就驾崩了,由13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丞相吕不韦以秦王嬴政仲父的身份把持朝政,忠心辅佐秦王。

与太后赵姬有关联的两个男人成了嬴政亲政的拦路虎

嬴政在13岁就成了秦国的君主,到22岁才真正开始亲政,在这9年的时间里,大多数都是由吕不韦处理政务,同时他还与赵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随着嬴政的年长,吕不韦害怕与太后的关系被发现,想着离开太后,但又害怕被怨恨,就向太后推荐了自己的门客廖毐,供其享乐。廖毐凭借着太后的宠爱,被封为长信侯,收罗党羽,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了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政治势力。

[var1]

吕不韦与赵姬剧照

这两个与太后赵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男人,一个是嬴政的仲父,一个自称是嬴政的“假父”,但这两个男人都是嬴政能否亲政的拦路虎。为了除掉拦路虎,这两个人的势力就是嬴政所急需拔掉的。

赢政为了亲政开始扫除有阻碍的势力

秦国当时的情况对嬴政亲政非常不利,吕不韦和嫪毐都养着数千门客,朝中更是党羽遍布,上至朝中大臣,下至秦王侍卫都有他们的人,是秦国最大的势力之一。

嫪毐与太后淫乱宫闱,私通生子的被嬴政发现后,深知这是个大罪行,在大祸临头即将到来之前,他决定冒险一搏,成功则可以让他和赵姬的私生子登基为王,败则死不葬身之地。

[var1]

秦始皇画像插图

廖毐利用赢政到雍城举行冠礼的最佳时机,盗用太后和亲王的玉玺,让手下门客和军队卫发动政变,让他没想到的是嬴政早就对他有防备之心,他发动的政变很快就被嬴政给平息了,最后嫪毐被车裂,并被灭三族。

《史记》: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太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

而廖毐是吕不韦所推荐给赵姬的,所以在廖毐被诛杀后也受到了牵连。原先嬴政本打算趁此机会除掉吕不韦,以绝后患,但由于众多人为吕不韦说情,再加上吕不韦对辅佐异人取得秦王位有大功,于是只将吕不韦免职,让他回到河南封地。

[var1]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回到河南封地后,错误地低估了当时的形势,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吕不韦被嬴政免职下放到封地,这在吕不韦自己看来,让他整日担心受怕的事情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虽然说他在朝中没有了实权,但起码赢政还给他一个“文信侯”,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封地,这也是赢政对他的认可。

《史记》: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

在自己封地沉寂了一年多的吕不韦,一看嬴政并没有继续对他进行施压,心里面的一些想法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之后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经常到吕不韦的府中来问候他。这时候的吕不韦虽然说已经没有了实权,但影响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是增加了。

[var1]

秦始皇剧照

嬴政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很是担心,害怕吕不韦联合其他的诸侯国起来闹事。当时嬴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一个没有实权的过气人物,本该是门庭罗雀,但偏偏你却与各诸侯宾客密切相谈,你这是要干嘛?你这不是在挑战我的底线吗?

《史记》: 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于是赢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措辞非常严厉的信,信中对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跟秦王有何血缘关系?而敢号称仲父。你与家属就不必在河南了,都迁到蜀地去居住!”

[var1]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看完嬴政对他质疑的书信,整个人从头凉到脚。自己已经连续被秦王逼迫,如果不迁去蜀地,又恐大祸临头,拖家带口迁去蜀地,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思来想去后,吕不韦一狠心就选择了自杀。

吕不韦在接到嬴政书信后选择自杀的原因

吕不韦在接到书信后,深知自己的政治生涯永远到头了,他一个上了年岁的老头将被迁徙巴蜀,这对于他来说是要命。

嬴政的意思很明确,我就是要你远离我,我不想看到你更不想听到你的任何消息,你和族人迁徙去巴蜀,这事才算是了结。

吕不韦也是看清楚了嬴政就是不放心他,他一死啥事都一了百了。吕不韦最后为了保住族人不受迁徙之苦,而选择了饮鸩自尽。

[var1]

秦始皇剧照

结束语:

吕不韦在被下放到河南封地后,没有意识到嬴政对他的包容心已经是到了最大限度,而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他能养精蓄锐,低调行事,虽然说被重新重用的可能性不高,但他最终得以安享晚年还是应该有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不韦只是投机取巧的大商人?不,他还是很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不韦的成功经历,吕不韦晚年简介,吕不韦是个聪明人吗

    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圈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西汉)刘向《战国策·原序》战国时局,硝烟四起。复杂而又混乱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年代的历史更为鲜活,一个个贤能之士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了自己无法被取代的作用。战国有一

  • 吕不韦邯郸献姬,使得嬴政身世成谜,嬴政是不是子楚的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嬴政是吕不韦的子嗣吗,嬴政是子楚吗,吕不韦嬴政出生年月

    [var1] 随着最近的一部历史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潮,有人对秦始皇嬴政的生父感到疑惑,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呢?至于他的生父是谁,可就要去翻翻司马大家所写的《史记》了,里面可是清清楚楚的记载着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史记》里面将秦始皇的生父放到了吕不韦的身上,这是真的吗? 《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载:

  • 屡遭重挫、心灰意冷、前路黯淡,孙膑:请不要跟我比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膑输出暴力出装,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庞涓砍掉孙膑双脚

    面对困局,古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两千多年前,有位奇人鬼谷子,阴阳五行、天文地理、经纶韬略,总之就没有他不会的。这么大本事,总要有人传承啊,于是鬼谷子遍寻天下,找些资质上佳的人当徒弟。[var1]鬼谷子他收徒方式和孔子不一样,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有些出众有些平庸。鬼谷子走得是高端路线,择

  • 战国七雄比照现代七国,美国像齐国俄罗斯像楚国,那秦国会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vs秦国,战国七雄秦国简介,战国七雄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var1]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美国和齐国一样,也是通过种种手段获得了霸主地位,在国际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在历史上的齐国,因为昏招频出,最终泯然于众,失去了霸主地位,现如今的美国也是如此,他在建立联合国以后,经常违背联合国的初衷,肆无忌惮的发动战争,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如今美国在联合

  • 吕不韦一生英明,最终落个饮鸠而亡的下场,只因做错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不韦的真正死因,吕不韦的成功经历,吕不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对秦王政来说,要想真正达到亲政,必须打击以太后为后盾的吕氏集团势力。秦王政感到吕不韦位高权重,实难下手,他要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能剥夺吕不韦的权力,恰在此时,吕不韦向赵姬进献的大阴人嫪毐淫乱后宫的丑事被揭发。[var1]秦王政审问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就径直去故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冕仪式了。谁知,嫪毐趁

  • 毛遂和曹刿用刀逼着国王签订不平等条约,事后为何他们还会执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毛遂和曹刿有何相同之处,毛遂和曹刿给我们的启示,毛遂向谁自荐

    平原君赵胜打算带20个门客去楚国求救,但是挑来挑去只有19个比较满意的,这时,本故事的主人翁毛遂走出来自荐。[var1]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三年,赵某还没有听到人们夸你,先生不是很优秀啊,就别去滥竽充数了。毛遂说:没人夸我是因为老赵你没给我做事的机会啊!这次带我去,我好好表现一下。平原君被缠的没

  • 吕不韦从第一桶金到商道巨子,在他死后,秦始皇的做法令人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干掉,吕不韦和谁扶持秦始皇,秦始皇最后如何对待吕不韦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无数的利。”由此吕不韦很快得出结论:“若能把一个国家的君主投资到手,不仅一生吃穿不愁,而且荣华富贵可泽及后世。”也正因此才会有

  • 吕不韦把一个秦国“废公子”当“奇货可居”,他是真傻还是太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不韦的死对秦国有什么影响,吕不韦对秦国的功绩,吕不韦奇货可居典故

    [var1]吕不韦剧照吕不韦把一个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当作“奇货可居”来看待《史记》:子楚,秦诸庶孽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一个大商人,他最喜欢的就是进行各种投资,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他的拿手好戏。公元前265年,吕

  • 假如战国七雄的明君都处在同一时期,历史的发展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大明君,战国后期7国有哪些明君,战国时期魏国有明君吗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很多的有为之君,例如秦惠文王、赵武灵王、齐威王、燕昭王、魏惠王、楚威王、韩昭侯等,基本每个国家都有厉害的君王出现。只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出现在同一个时期,我们很难看到这场旷

  • 她是张学良的独女,不愿走母亲的老路,拒嫁孔子后裔,如今105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她是张学良一生最亏欠的女子,张学良与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对张学良影响最大的四个女人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极为苛刻,女性的地位与男性有很大差距,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各种外来思想在混乱的大局势下交汇融合,女性地位逐渐上升,关于女性的陋习也慢慢减少,但封建的思想在人民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有这样一位女性,敢于打破传统思想,追求两性平等,不顾世俗眼光,拒绝家族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