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荒唐的禅让制,战国燕王为何做出如此蠢事?网友:人才是把双刃剑

荒唐的禅让制,战国燕王为何做出如此蠢事?网友:人才是把双刃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24 更新时间:2024/2/26 20:30:25

当时间转入战国,狼烟四起。强国吞并四野,弱国岌岌可危,因此富国强兵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而变法与吸纳人才成为最重要的两种手段。

泱泱华夏,人才为先。

我们看那个时代,孙膑是齐国人,乐毅准确来说是中山国人(魏文侯灭中山国后,将功臣乐羊封于此)。商鞅、吴起是卫国人。范睢、张仪、公孙衍(魏国的老家最后被割给秦国)都是正宗的魏国“制造”。秦相李斯是楚国人。

[var1]

商鞅剧照

但我们看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往往报国无门,被迫为他国效力,或为将或为相,为他国富国强兵。但燕国缺十分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

重用人才,却重用了阴谋家

燕国地处中原东北部,东部、北部与蛮夷之族接壤,远离中原政治中心。但燕文公不甘寂寞,积极与中原各大国交往,并时不时干预一下他国内政,因此获得“七雄之一”的名头。只不过那时的燕国只是小丑一枚,多是自娱自乐罢了。

[var1]

战国七雄地图

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开始学着中原诸国变法,力图国富兵强。但不幸的是,其他国家变法或多或少有贤相辅佐,燕王哙却识人不善,重用大阴谋家子之为相,燕国因此暂时与强国告一段落。为何?

为人圆滑,主断专行

子之为人狡猾,善于在权力阶层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权臣苏代、鹿毛寿等皆受恩赐,忽悠燕王哙说子之有多么的贤名,这竟把燕王哙给说服了,甚至要“禅位于贤”,因此便有了战国时期最大的“让国”闹剧。

[var1]

禅让制

有多坏呢?燕王哙竟让国中300石以上的官吏,臣属于子之。这还不算完,燕王哙自己还来了一句“愿为臣,国事皆决子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子之的君位安全,燕王哙还废了自己的儿子,当国的太子公子平。

于是,太子平荒唐间没了爵位,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这实在是天大的笑话,一国之君竟放下身位,传位于一国之相,这让他的儿子怎么看?天下怎么看?

道反而义举。于是,子之为王不到三年,太子平召集部众秘密谋反,燕国因此大乱。在孟子的游说下,齐国趁燕国内乱,派名将匡章进入燕境。不过齐国并没有那么高尚,他们抢占地盘,杀死燕王哙与子之,践踏燕国的宗庙,杀戮百姓,燕齐两国从此结下仇恨。这也引起了后续燕国的抱复,不过齐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差点被燕国亡国。

笑笑说

燕国“让国”的闹剧一方面反映的是燕王哙的昏庸,子之的贪婪,但深层分析却是整个战国时期“王族权力衰落,卿权扩大”的一种特殊情况。

[var1]

三家分晋

我们看无论是“三家分晋”,还是“田氏代齐”,最后把取得王位的不是王室贵族,而是“卿大夫”。这一方面是国家中对人才的重用导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礼崩乐催下“君不成君,臣不称臣”的现实反映。

由此观之,礼崩乐摧下崩溃的不单是周王室,还有诸侯国中的礼制。整个的社会的等级秩序都遭到践踏。遗憾的是,诸侯自己打破的秩序,自己却吃了苦果,不知他们是喜是悲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文献:《战国策燕策》

下期继续……

你狠我更狠:吴起虽死,却逼迫楚国七十余家被灭门,究竟为何?

变革中的闹剧,从五国相王到东西二帝,天下共主谁当合适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远交近攻家范睢为何失势,为何而亡?只因白起

金子的梦庵,安邑迁都大梁,为何被誉为战国最失败的迁都之一?

更多文章

  • 吕不韦在廖毐事件中被牵连,被下放到封国,为何最后还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称号的人,同时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秦始皇所能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离不开一个有眼光的商人——吕不韦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在赵国当人质,吕不韦认为他是“奇货可居”,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异人,还把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

  • 吕不韦只是投机取巧的大商人?不,他还是很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不韦的成功经历,吕不韦晚年简介,吕不韦是个聪明人吗

    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圈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西汉)刘向《战国策·原序》战国时局,硝烟四起。复杂而又混乱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年代的历史更为鲜活,一个个贤能之士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了自己无法被取代的作用。战国有一

  • 吕不韦邯郸献姬,使得嬴政身世成谜,嬴政是不是子楚的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嬴政是吕不韦的子嗣吗,嬴政是子楚吗,吕不韦嬴政出生年月

    [var1] 随着最近的一部历史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潮,有人对秦始皇嬴政的生父感到疑惑,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呢?至于他的生父是谁,可就要去翻翻司马大家所写的《史记》了,里面可是清清楚楚的记载着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史记》里面将秦始皇的生父放到了吕不韦的身上,这是真的吗? 《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载:

  • 屡遭重挫、心灰意冷、前路黯淡,孙膑:请不要跟我比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膑输出暴力出装,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庞涓砍掉孙膑双脚

    面对困局,古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两千多年前,有位奇人鬼谷子,阴阳五行、天文地理、经纶韬略,总之就没有他不会的。这么大本事,总要有人传承啊,于是鬼谷子遍寻天下,找些资质上佳的人当徒弟。[var1]鬼谷子他收徒方式和孔子不一样,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有些出众有些平庸。鬼谷子走得是高端路线,择

  • 战国七雄比照现代七国,美国像齐国俄罗斯像楚国,那秦国会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vs秦国,战国七雄秦国简介,战国七雄赵国和秦国的关系

    [var1]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美国和齐国一样,也是通过种种手段获得了霸主地位,在国际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在历史上的齐国,因为昏招频出,最终泯然于众,失去了霸主地位,现如今的美国也是如此,他在建立联合国以后,经常违背联合国的初衷,肆无忌惮的发动战争,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如今美国在联合

  • 吕不韦一生英明,最终落个饮鸠而亡的下场,只因做错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不韦的真正死因,吕不韦的成功经历,吕不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对秦王政来说,要想真正达到亲政,必须打击以太后为后盾的吕氏集团势力。秦王政感到吕不韦位高权重,实难下手,他要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能剥夺吕不韦的权力,恰在此时,吕不韦向赵姬进献的大阴人嫪毐淫乱后宫的丑事被揭发。[var1]秦王政审问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就径直去故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冕仪式了。谁知,嫪毐趁

  • 毛遂和曹刿用刀逼着国王签订不平等条约,事后为何他们还会执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毛遂和曹刿有何相同之处,毛遂和曹刿给我们的启示,毛遂向谁自荐

    平原君赵胜打算带20个门客去楚国求救,但是挑来挑去只有19个比较满意的,这时,本故事的主人翁毛遂走出来自荐。[var1]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三年,赵某还没有听到人们夸你,先生不是很优秀啊,就别去滥竽充数了。毛遂说:没人夸我是因为老赵你没给我做事的机会啊!这次带我去,我好好表现一下。平原君被缠的没

  • 吕不韦从第一桶金到商道巨子,在他死后,秦始皇的做法令人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干掉,吕不韦和谁扶持秦始皇,秦始皇最后如何对待吕不韦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无数的利。”由此吕不韦很快得出结论:“若能把一个国家的君主投资到手,不仅一生吃穿不愁,而且荣华富贵可泽及后世。”也正因此才会有

  • 吕不韦把一个秦国“废公子”当“奇货可居”,他是真傻还是太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不韦的死对秦国有什么影响,吕不韦对秦国的功绩,吕不韦奇货可居典故

    [var1]吕不韦剧照吕不韦把一个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当作“奇货可居”来看待《史记》:子楚,秦诸庶孽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一个大商人,他最喜欢的就是进行各种投资,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他的拿手好戏。公元前265年,吕

  • 假如战国七雄的明君都处在同一时期,历史的发展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大明君,战国后期7国有哪些明君,战国时期魏国有明君吗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很多的有为之君,例如秦惠文王、赵武灵王、齐威王、燕昭王、魏惠王、楚威王、韩昭侯等,基本每个国家都有厉害的君王出现。只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能够出现在同一个时期,我们很难看到这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