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询在监狱中长大,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呢?

刘询在监狱中长大,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9 更新时间:2023/12/7 20:56:53

纵观中国历史,只有这么一位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就是汉宣帝刘询。刘询长在监狱,生活在民间,深入百姓,是西汉的中兴之主。那他是怎么从监狱到皇位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汉武帝统治末期,“巫蛊之祸”发生,武帝大怒,下令严查太子全家及其党羽,太子全家被下令处死,长安城内有几万臣民受到牵连,许多京官被削爵贬职。

“巫蛊之祸”案情巨大而繁琐,朝廷人手不够,就从地方抽调办案人员,丙吉因为曾担任过廷尉右监,和此案没有牵扯,就被调回长安参与审查此案。

此时的长安天牢之中有一位特殊的犯人,这是一个刚满月的婴儿,他是太子刘据孙子武帝的皇曾孙。没有人敢处置他,也没有人敢收养他,知道太子刘据无罪的丙吉对无辜的婴儿充满同情,暗中找了两个忠厚谨慎的女犯人(胡组、赵征卿)照顾抚养这个婴儿。

丙吉还找了间宽敞干净的的牢房给小婴儿居住。还经常偷偷拿来米肉和衣服给小婴儿,两位奶妈也是将小皇孙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有一次,皇曾孙生病了,病的不轻,丙吉就请郎中,经过治疗,总算把孩子抢救过来,孩子大病初愈,丙吉就为孩子起名叫刘病已。就这样,在监狱中,刘病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等小皇孙五岁时,汉武帝病重,有擅长观望气运的人给武帝说:“长安的监狱里有天子气。”汉武帝为了扫除可能对大汉政权造成威胁的潜在份子,下令将关在长安监狱里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处死。

武帝派来的使者连夜赶到监狱,让丙吉听从皇帝的旨意,丙吉命令关闭监狱大门,不让使者进入。他隔着墙大喊:“皇曾孙还在这里,别的犯人还不能没有原因而杀掉,更何况是皇帝陛下亲生的曾孙子呢?”

很快天就亮了,使者最终没有进去,于是回宫把情况报告给汉武帝,还弹劾丙吉抗旨。武帝这时候清醒了,说:“这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告诫我。”于是大赦天下。整个监狱的犯人都因为丙吉抗旨儿活了下来。

刘病已出狱后,因为没有皇帝的诏书,京兆尹不敢收养皇曾孙,又送回到丙吉那里,丙吉没有办法,又自己花钱雇两位奶妈照顾刘病已一段时间,还把自己的俸禄都拿来给刘病已买吃的和衣服。

后来,丙吉终于找到了皇曾孙的外祖母史良娣家,把他交给了刘病已的舅祖父史恭抚养。刘病已深入民间,安定的生活下来。汉武帝临终前,想起了自己儿子一脉仅剩的独子刘病已,下诏恢复刘病已皇室成员的身份。

霍光因为昌邑王刘贺荒淫无道把他废掉之后,又是丙吉向霍光推荐了皇曾孙刘病已,最终刘病己得以继承皇位,改名为刘询,成为大汉的中兴之主。

等刘询当上皇帝后,掖庭宫婢女则陈述曾经有护养刘询的功劳。并说当年的廷尉右监丙吉知道。掖廷令把则带到御史府给丙吉确认真相。丙吉认出了则,对则说:“曾经我让你喂养过小皇曾孙,可是你并不尽心,你哪里有功?真正有功的是渭城的胡组、淮阳的赵征卿。”

刘询下诏免去则的奴婢身份为庶人,念在幼时则确实喂养过自己,赏赐十万钱让她养老。刘询还下旨寻找这两位乳母,可是她们都已经去世多年,只有子孙还在,就都给了重赏。

刘询这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大恩,但是丙吉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并没有什么功劳。刘询看丙吉这么谦虚,居功不自傲,任务丙吉是贤才,就封丙吉为博阳候。丙吉再三推辞,在汉宣帝的坚持下才接受爵位。

所谓“好人有好报”,五凤三年(前55年)正月廿六日,丙吉去世,谥号定侯,他的后人一直承袭爵位,直到王莽篡政,封国才被取消。福延子孙数十年。

标签: 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官制:建立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及尚书省六部为核心的朝政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官制,隋朝,历史解密

    杨坚建立隋朝后,按照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实行的仿照《周礼》的六官官制,建立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及尚书省六部为核心的朝政机构。正如《隋书·百官志》所说:“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 古代妃子如果出轨了皇帝会怎么做 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在古代中国,社会上普遍出现男尊女卑的现象,男人三妻四妾被视为平常的事情,这一点在宫廷之中则体现地更为淋漓尽致。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一多就难免雨露不均,妃子们既然受到了冷落,有些不甘寂寞的就会选择红杏出墙,甚至连皇后出轨的事件也多次发生。说了这么多,大家知道假如妃子出轨了,皇帝会怎么

  • 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究竟是如何倒台的?张廷玉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廷玉,清朝,历史解密

    先帝病危,临终前找几个老臣托孤。先帝驾崩几年后,老臣被新皇帝的清算,新皇上大权独揽。这几乎就是古代政治的常规操作了。就拿清朝来说,鳌拜、和珅就是典型的案例。离老皇上太近,也就注定离新皇帝太远。当然了,新君也不一定会清算老臣。这主要还是取决于老臣是否功高震主,以及新皇帝的性格。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他符

  • 刘备的兵马本来是曹操的,为何军队没有反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看似一句客气话,其实不然,他俩是东汉末年绝对的枭雄,不过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刘备还属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小角色,身为大汉皇叔的他,自然不敢在奸雄面前暴露太多野心,也就是这样刘备安稳地躲过一劫,恰巧当时袁术搞事情,刘备主动申请替曹操分忧,于是得了兵马直奔

  • 想当上礼部尚书必须是进士出身吗?其他出身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礼部尚书,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沿袭明朝,称之为“清承明制”,包括官职体系。清朝的官职体系中,六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于隋朝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三省六部制,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没有变过,那清朝的六部尚书是几品官?又

  • 清代的“赐府另居”制度,仅仅是分家那么简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的“赐府另居”制度,仅仅是分家那么简单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顺治元年(1644),确立了皇室宗亲"赐府另居"的制度,这一制度在顺治五年(1648)和顺治九年(1652)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缮,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框架体系。"赐府另居"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皇室宗亲爵位等级的不同,给他

  • 他是刘邦少子,杀吕后宠臣,最后却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创者,他在军事、政.治尤其是用人方面颇有建树。但刘邦在个人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刘邦的不足,所取内容大部分来自《史记》,并非刻意贬低刘邦。刘邦性格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好.色,刘邦的好.色在史书.记载中比比皆是,周书纪年就不一一罗列,仅举一例。当刘邦建立西汉之后,为了处理异姓王问

  • 揭秘:为什么古代男人都爱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明朝,历史解密

    你知道明朝的妓女是如何包装并推销自己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嘉靖至崇祯时期,每年各妓院都会推出“莲台仙会”,参选的自然不是天上的仙女,而是青楼里的婊子。说起来,这“莲台仙会”竟与科举如出一辙,也要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为什么明朝的妓女如此受广大男性欢迎?且看《金瓶梅》里西门庆过生日那一折,

  • 历史上的舒妃出身显赫,比乾隆小了17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舒妃,清朝,历史解密

    前一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如懿传》大家应该都看过,也因此对皇帝乾隆的后宫妃子们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剧中的如懿在历史上是皇后辉发那拉氏。其得宠失宠的经历也大致相同。而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皇太后安插在乾隆身边的眼线淑妃意欢。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舒妃对于皇帝的爱是不像如懿。她爱的小心翼翼,而皇帝因

  • 因为长相丑而错失状元,最后居然一举推翻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选拔人才制度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刚开始的阶段,的确有很多弊端,就拿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来说,这个时期是实行的是一个什么制度呢?就是让地方评判官员来判断他的品德和才能,这个制度是曹丕提出来的,相比于之前的察举制已经非常完善了,察举制只是依靠人的品德,导致地方官大多都没有什么能力。可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