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直到李靖、李绩表态,李世民才敢发动玄武门事变,他在等什么

一直到李靖、李绩表态,李世民才敢发动玄武门事变,他在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8 5:13:27

公元626年,李世民带着部属入朝,并在玄武门设下了埋伏。后来,他杀死了李建成,杀死了齐王李元吉,并且被李渊立为了太子。自此之后,玄武门的事情,成为了皇族权力斗争的最大亮点。

在这个事件中很多人都参与了,但李靖却是个例外,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在玄武门叛乱之前,曾向李靖透露过他的打算,还一直等待李靖表态。

最后,他得到了李靖的回答,才开始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李世民为何会这么做呢?他在等什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的背景

众所周知,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劳非常大。他先是参与了太原起事,起事之后又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立下了诸多的功劳。

然而,根据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唐高祖李渊将太子之位传给了李建成。有意思的是,李渊虽然将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却将兵权给了李世民,这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有了兵权,李世民一直在为大唐立功,名望与日俱增。反观李建成,因为他坐镇后方,几乎没有什么功劳,名望自然会被自己的弟弟比下去。

在此情况下,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宫妃嫔常常在高祖耳边说李世民的坏话,使李渊渐渐对李世民产生了猜疑。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

可是,一场政变又岂是那么好发动的,稍有不慎便会全盘皆输,作为统兵大将的李世民,他更是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他在发动政变之前,一直在等待两个人的表态。

此二人便是李靖和李绩,为何会如此呢?因为他们二人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皆是如此,二人不表态,李世民不敢动手。

玄武门之变前的思虑

话说,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已经被剥夺了军权,所有的将军、士兵都被李元吉收编,就连军中的士兵名单也被剥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手下们都开始慌了,他们都劝李世民作出行动,让他去击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轻举妄动,他的心思却放在了李靖与李绩的身上。首先,李靖为灵州都督,李绩为“行军总管”,两人皆是封疆重臣。

两人手里面有兵权,这是“硬实力”,如果两人不同意李世民搞政变,那么即使李世民政变成功,他的皇帝之位也坐不长,毕竟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

其次,李靖与李绩是镇守长安四方的大将,负责整个国家的安全。如果李世民搞政变,李靖、李绩打心底里不同意,即使李世民政变成功,他们完全可以放弃对边疆的镇守。

如此情况下,便没有足够的军队来支撑李世民,更甚至会再造成一次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再次四分五裂,比如当年的罗艺

事情是这样的,罗艺原本是李建成的人,他掌管着幽州的骑兵部队。李世民政变成功后,罗艺就打心眼里不服气,于是便放突厥的军队进入了关中,导致了渭水之盟。

突厥士兵撤退后,罗艺看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便直接骑兵造反,要不是在半路罗艺因病去世了,估计李世民的皇帝宝座很难坐得稳当。

从这里不难看出,李靖、李绩虽然是局外人,但是因为他们掌控着兵权,所以李世民必须要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这样才没有后顾之忧。

李靖、李绩的表态

李靖、李绩身为统帅,与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不同,他是个远在长安之外的人。为此,李世民专门给二人去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大致意思就是:“我要造反了,你们支持谁?”

接收到这封信后,或许李靖、李绩也非常的矛盾,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随后,二人选择了最稳妥的决定,那就是站在中间谁也不帮忙。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靖、李绩便回信了,大致意思就是:“你们打你们的,我们不管......”话说,虽然李靖、李绩没有直接表明帮助李世民,但也算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毕竟,若是李靖若是率军去长安,会让玄武门之变出现变数。例如,唐高祖李渊会有兵可用,李世民想要逼宫夺权,那将会难上加难,两不相帮反而更好。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就算李靖、李绩选择了中立,也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毕竟李世民在玄武门叛乱之前,就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们,李靖、李绩身为李唐武将,本应向李渊禀报此事。

可是二人却没有,足以证明他们是看好李世民的。事实也证明,李靖、李绩的做法对李世民很有利。武德九年6月4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的附近,等待李建成、李元吉的到来。

当二人出现后,李世民的队友以“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为旗号,将这两个人给杀了。随后,尉迟恭带着军队直接闯入了李渊的宫殿将他囚禁,短时间内唐朝的政权易主。

从政变开始,到政变结束,一共仅仅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后来,唐高祖李渊被迫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

不久后,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而后改元贞观。玄武门之变后,或许是因为李靖没有直接挑明帮助李世民,所以唐太宗对他的态度不是很友好。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因为李靖的能力很强,李世民最后还是重用了他。而李靖也为大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平定了突厥的危机,后被列为“武庙十哲”,还被誉为唐代最强的武将。

其实,事后看李靖、李绩做出的选择,也比较正确。正如上述所言,如果李靖、李绩二人擅自班师回朝,那么边疆很容易就会被突厥突破。

外敌入侵、内有政变,那么大唐就会措手不及,如果敌人得势,李家很有可能就会被中原的子民所唾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嗯?

更多文章

  • 读《红楼梦》:贾母为何要打压花袭人,强调她的奴才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红楼梦人物解析袭人,贾母为什么评价袭人,贾母处置奴才

    (一)一种错觉贾母轻易不是会公开场合批评一个人,却长篇大套的批评一个人,就是花袭人,花袭人原来是贾母的大丫环,给了宝玉使唤,可编制还在贾母那里,本是贾母的奴才,后来是王夫人私下里操作,把花袭人的编制,调动了她的手下,成了王夫人的奴才,拿了姨娘的待遇,可是明公正道,不是姨娘,只是王夫人的一个奴才。也就

  • 和珅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皇帝想拿也拿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一生最大的贵人,和珅做皇帝时的真实生活,和珅送皇帝汝窑哪一集

    说起古代的巨贪,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和珅。近些年来,由于影视上的改编,和珅更是在荧幕上大放异彩,被许多人所熟知,他与纪晓岚的恩怨情仇也被观众们津津乐道。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和珅与纪晓岚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而且真正的他可不像影视里的那样敦厚幽默。“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在北京后海附近,有着这

  • 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为何让雍正下诏废除了这个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年后,俞鸿图出任湖北学府的主考官,只身前往湖北。他前脚刚到,林氏后脚就跟着到了,专门租下一间客房,两个人暗暗相会起来。 根据清朝法律,官员奉旨外出公干,不允许任何家眷陪同。俞鸿图在明知此举不合规的情况下,依然抱有侥幸心理,我行我素。为此,有人悄悄上报给了时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结果没等田文镜下手查证

  • 乾隆登基后,平反了诸多被雍正打压的叔伯,为何不愿给大伯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数日以后,乾隆皇帝又为阿其那、塞思黑,也就是被雍正帝下令“革除黄带子、削除宗籍”的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平反,下令“仍当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两人子孙,当一并叙入”。继为皇三子胤祉追谥;释放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以后,再为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平反的乾隆皇帝,几乎将雍正皇帝打压、惩治的叔叔大爷们全部翻

  • 清朝灭亡后,溥仪和清室欠了多少钱,才能弄明白他的私产去了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如果受害者对清朝的私产去向稍有了解,就不会掉进这种低级趣味的骗局之中了。清朝灭亡后,以溥仪为主的清室仍然具有丰厚的财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经历了种种变革后,溥仪以及清室的财产“一夜之间”化整为零了。我们先看看溥仪以及背后的清室欠了多少钱,才能弄明白,他把大量的私产弄去了何方。辛亥革

  • 他是明朝内阁首辅,却遭到同僚的鄙视,只怪他的晋升手段有点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内阁首辅有权势吗,明朝最悲催的首辅,明朝各内阁首辅

    当时,万贵妃深受成化帝宠爱,万安便大献殷勤,投其所好。为了得到万贵妃的信任,他还利用自己和万贵妃都姓万这一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地跟万贵妃扯亲戚关系,自称是她的子侄辈。一开始,万贵妃并没把万安的话当回事,但说得多了,万贵妃还慢慢地真就把万安当成了娘家人,于是介绍自己的弟弟万通(时任锦衣卫指挥)和万安认识

  • 通常说明朝国土是“两京十三省”,可为何明朝地图却有十六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的实际领土图,明朝地图分析,明朝时河西走廊是明朝的地盘吗

    有些人可能会惊讶,“行省制度”不是从元朝开始的吗?没错,但元朝那是叫“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这“省”一开始其实是机构名,和现在某某部,某某司是一样的;元朝在“省”前面加个“行”字,表示这是中央往地方的派出机构。而且还有一个冷知识大家可能更不知道!严格意义来说明朝和清朝都没有省!明太祖

  • 她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历史上最骁勇的蒙古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女儿有多厉害,成吉思汗公主名单,成吉思汗最厉害的皇后

    作为铁木真的子女是幸运的。因为父汗有着“一代天骄”的威名,率领着无坚不摧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空前广阔的帝国,拥有这样的父亲,足以成为每个人毕生的荣耀。作为铁木真的子女也是不幸的。因为父亲的光芒太过耀眼,自己哪怕稍微普通了一些,可能就会被这种光芒所笼罩,被历史所遗忘。所幸的是,虎父无犬子,成吉思

  • 朱元璋之墓,为何它的威慑力能延续6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墓的资料,朱元璋墓为何600年没人盗,朱元璋墓为何没被盗

    在漫长的华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备受瞩目非凡之人称帝称王俯览天下,他们之中不少人能够运筹帷幄实现一番宏图伟业,更有甚者以九五之尊提刀上马保一方安宁,除此之外亦有几位出身非凡的“皇二代”沉迷女色、书画乃至木匠活,引后人无限唏嘘。诸多皇帝中,朱元璋是人格魅力及其鲜明的一位,因其出身穷苦最终贵为天子的传

  • 宋朝一宰相的女儿求婚,出了一上联,但三年后才被一个乞丐对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才女出对联招亲,宰相女儿出上联征婚,历史上拒绝赐婚的宰相

    当然,也不可能都是这样的,比如还有比武招亲。我们在武侠小说中见到过很多,但此事不是仅仅存在于武侠小说,历史上就有真人真事。比武招亲,为古代的招亲方式之一,由女方设下擂台,邀请公众参与,候选人以武功最好者获得婚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擂主由招亲的女生担任,谁挑战成功就成为新擂主。没人再比试的话直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