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怪伍子胥?这个观点很片面,不信,看吴王寿梦的“奇思妙想”

吴国怪伍子胥?这个观点很片面,不信,看吴王寿梦的“奇思妙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3/30 22:49:19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盛,却也是小康之家,传到第十九代时,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吴王时代,起先充其量不过是个部落而已。

一、寿梦继位,吴国鼎盛

吴王齐去世,儿子寿梦继位,是为吴国第十九代皇帝。

这个寿梦还真是个不简单的皇帝,他志向远大、抱负宏伟,不甘心永作部落首领,虽然当时的吴国还是大周的附属国,但却远隔千里,甚少有往来,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句吴小国周围与数国相邻,少不得遭受欺凌,寿梦便立志要改变现状,让自己真真强大起来不受欺负,便想借大周这个金字招牌,做出绝对文章,因为这时的大周已经是霸国之列。

于是,寿梦破了前辈传统,打出一套惊世组合拳,首先是认祖归宗,派特使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朝见周王以证身份的正统。其还有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左右隔壁有图谋不轨的邻居:不要惹我,兄弟上头不是没有人,否则后果很严重。算是巧用狐假虎威之计,这一路北去便要经过数国,便为要做的第二件事提供了方便,那就是顺道进行友好访问,广拉关系深交朋友。

[var1]

这二招创出了自吴国建立以来的两个第一:第一次朝见周天子,第一次出使中原,可谓是意义非凡,为吴国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周天子见远亲来投奔甚是高兴,想不到千里之外还有个飞地,对将来扩拓疆土极为有益,高规格礼遇,金银财宝相赠,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封句吴为吴国,地位由候改称王。

所以,吴王的叫法从这时才算是名正言顺,回来后,寿梦底气十足,而且动作不小,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国防建设。

除此之外,便开始布局第三件事——结盟,和一些小国建立友谊,还花巨资请来外国教练训练士兵、驾练战车以及排兵布阵。

吴国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寿梦雄心再起,他扛着大周旗号仗着富裕势强,上任的第二年就出兵攻打郯国,接着再犯巢国和徐国,逼迫人家割地求和。吴国势力越来越大,甚至连结盟小弟都不放过,谁都不敢招惹他,当仁不让地成为江南诸国一霸。

寿梦虽然是个智慧皇帝,把一个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却管不好一个家庭,尤其在接班人的选择上,更是脑洞大开,别出心裁地弄出个轮流坐庄,结果招至孙辈相残,为吴国的没落留下了隐患。

[var1]

二、别出心裁,皇位轮流做

吴国强盛暂且不说,再说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二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礼。兄弟四个关系挺不错,尊父命领兵打仗、守护家园恪尽职守,成绩也均令人刮目,按老祖宗的规矩,长子为皇位第一继承人,而寿梦偏出妖蛾子。

他看中老四认为季礼知书达理、仁爱贤明,便想将皇位传给老四,虽然三个哥哥心不甘情不愿,可谁也不敢反对,而季礼根本就不愿意,甚至要以离开为要挟,才让寿梦心止。

但临终前想法不失,便将四个儿子叫到身边交代:“皇位传于长子,但必须是兄终弟及。”其意是不能传儿子,兄弟四个轮流做,这样皇位最终还是落于季礼。吴国的皇帝皆以贤德和孝礼立世,对寿梦的交代自是照办,老大诸樊过世传位于老二余祭,余祭去世又传位于老三余昧,当老三余昧不行时,要传位于老四季礼,而老四却不上路子,死活都不接受,而且又要离家出走。节骨眼上的事那是等不得的,无奈之下只好将皇位传于儿子僚。

[var1]

僚做了第二十三代皇帝,也没给老子丢脸,将吴国地盘继续扩大,国家更加富裕,却有个人极为不满,此人叫公子光,是寿梦大儿子即二十代皇帝专樊的儿子。

他一直认为这个皇位应该是自己来做,是三叔不守游戏规则,既然父辈兄弟四人皇位轮流做,四叔季礼不愿做,理应由老大儿子来做,凭什么让自己的儿子来接班。心愤不平,自然就图谋不轨,便暗地里招贤纳士,等待时机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

公子光不敢明目张胆地要皇位,也是骇于僚有两个同母弟弟掩余和烛庸,这两人对哥哥忠心不二,而且拥有雄兵壮马,是谁都不敢惹的主,这也是公子光收敛的原因。就在这时,能人伍子胥在楚国已经混不下去,便来投靠吴国,和公子光甚为投缘,一个看中对方的足智多谋,可为己夺位之用。

另一个明白对方祸心在胸,窥视大位,完全可以利用,为自己报仇雪恨。

有人说:“如果不是伍子胥,吴国绝对不会灭亡。”说他是吴国之祸也不是没道理,因为他确实是带着目的来的。

[var1]

三、为夺皇位,兄弟终究相残

伍子胥投奔吴国,和公子光交上了非是真心的朋友,两人便唱起了双簧,伍子胥先跑到僚跟前游说:“楚国可攻破,可派公子光去。”此语当是一语双关,假使僚接受建议,公子光可借机壮大实力,好为将来夺权铺路。如果不接受建议,那么伍子胥就得不到重用,自己就一心一意辅助公子光。

当建议提出公子光就立刻反对,认为这是在冒险,根本没有胜算的把握,非说伍子胥是在借刀杀人为报私仇,因为他的父兄皆为楚国所杀。僚果然上当,认为时机不成熟,这个伍子胥私心太重不能重用,为避嫌伍子胥便跑到乡下退隐起来,过了段时间,又将高级杀手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坐等时机静等变天。僚上位第十二年,恰逢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不已,僚认为时机难得,便立即派两个弟弟领兵伐楚。

掩余、烛庸率军一路纵深长驱直入,将数座城邑团团围住,为防止他国捣乱,僚又派叔叔季礼出使晋国,观察诸候动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var1]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楚国非但未乱而且好像早有预知,竟然派出大部队突然断了吴军的退路,被反包围,这个套路一看就好像是使计而为。直到如今都被人理解不得,甚至有说是伍子胥的阴谋,而后面的表现又显然不像,反正吴军是有去难回,而公子光却捡到了机会。

他叫来铁哥们专诸说:“自己才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今遇良机岂能错过,我必须夺到手,就是皇叔季礼回来,也奈何不了我,都是他引出的祸。”专诸说:“大哥,放心好了,杀人的事我包了。如今僚是母亲年老儿子幼弱,两个弟弟又被困,该是大哥得果的日子。”两人又请来伍子胥出策,商量过后,公子光便请僚来家吃饭并商量给掩余、烛庸解困一事。僚虽然有疑,可当下又不得不有求于他,如今自己根深蒂固谅他不敢做出歹事,只要小心就是。

这边公子光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生事,将宴席选择在一幢带有地下室的房子中进行,他将专诸及武林高手隐藏在地下室,只等僚上钩。僚虽然答应赴宴,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怕是鸿门宴,可又不得不来,必定有需于他,说回来要杀人也不见得有这个胆。便虚张声势,僚将卫兵从皇宫一直排到公子光门口,这还不算,整个门前屋后全是卫兵,应该是万无一失,可惜千算万算还是逊于公子光,不过这全是伍子胥的鬼。

[var1]

酒宴上两人杯来盏去不亦乐乎,公子光提出入房有事,僚想也没想就同意,认为如铁桶似的护卫担心岂不是多余。菜在继续上,专诸上来几次未见不异,就将匕首藏进烤鱼肚中,来到桌前突然拔出扑向僚,就在大家蒙圈当中将僚送上了西天,当然,专诸也成刀下鬼。

公子光就这样当上了吴国第二十四代皇帝,也破了古吴礼贤的道义,谁也不相信夺位如此简单,两人两命就改了朝换了代,是历史上最没血腥味的变天。

[var1]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更多文章

  • 战国第五大名将是谁,为何相比前四位会毫无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十大名将排名,日本评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排第一

    “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最早应当来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中的诗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虽然这四位将领都活跃在战国的后期,且都来自秦、赵两国,故排名范围有局限性,但因为这四人战绩辉煌,军事思想理论影响后世深远,故排在战国前四名的将领争议不大,基本算是官方和民间公认

  • 黄歇:一个非王室之人怎么可能当上楚国的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歇是楚国皇族么,楚国黄歇有几个儿子,历史上的楚国黄歇

    [var1]黄歇少年游学,见识广博,并且能言善辩,所以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当时秦国在攻打楚国,攻陷了楚国的国都鄢郢(今湖北江陵),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县(今河南淮阳)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于前272年派遣辨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黄歇到秦国时,正好秦国想联合韩国和魏国一起攻打楚国

  • 春秋五霸中的首位霸主,死后尸体停在床上67天没人埋,惨不忍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五霸谁死最惨,春秋五霸称霸的背景,春秋时期五霸七雄

    [var1]在此期间,诸侯林立,天下分裂割据,动荡不安。史上把东周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部分,以当时发生的三家分晋为时间点。春秋时期,各国的经济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一些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开始相继夺取霸主地位,许多小国纷纷被大国吞并,地区统一势在必行。春秋时期的大分裂状态,造成了各国之间的互相蚕食和争

  • 封神中,纣王有一大将,宁可殉国也不做俘虏,封神后人人避而远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神榜纣王的真实实力,封神榜纣王的战绩,纣王为何可以封神

    要说封神演义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比如说殷商的闻仲,张奎,魔家四将等等英雄豪杰都是为国捐躯,至死不渝,虽说君不正,但他们仍是义无反顾的忠于殷商,忠于纣王,毫无后悔之意。此等英雄虽说是反派,但对于他们爱国的精神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当殷商日渐衰弱之时,只因纣王的贪恋酒色,迷恋妲己,滥杀大臣,百官也对殷商失去

  • 三国四大战略家:曹操刘备孙权麾下各有一人,周瑜和郭嘉不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瑜和郭嘉,周瑜和郭嘉谁死得早,三国刘备四大谋士排名

    鲁肃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一人,原因就在于他并没有带兵打过什么大胜仗,其余三人周瑜有赤壁之战,吕蒙有白衣渡江袭取荆州,陆逊有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然而要在这四人中选一个最具战略眼光之人却非鲁肃莫属。建安五年(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正式投奔孙权,两人一见如故之下鲁肃提出了历史上有名的“

  • 汉中之战期间,法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却遭后方的诸葛亮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中之战诸葛亮在干嘛,诸葛亮智取汉中读后感400字,汉中之战蜀魏都有哪些人参战

    对于这场战争,曹操非常重视,为了达到最高的把控,他还亲自到达了现场。面对曹操的御驾亲征,刘备显得信心十足,《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但刘备即便口头上如此说,在行动上也丝毫没敢放松,他将自己的家底拿出了一大半用于对抗曹操,同时将

  • 三国中排名前5的猛将都有谁?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最厉害五大猛将,三国中最被低估的猛将,三国三大猛将排名

    当今,最火爆的手游《王者荣耀》中就有张飞、赵云、关羽等英雄角色,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技能,甚至角逐出了最强英雄前五名。那么,回归真实历史中,最强的五大将都是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正史与名著的碰撞三国时期,是历史长河中的乱世之一,出现了不少武功高强、有勇有谋的将士,常胜将军赵云就是其一

  • 从李斯到陈胜,都是“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和陈胜关系,李斯性格分析,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来看两个人物事例:史记《李斯列传》中说,年轻时的李斯是管仓库的一员小吏,由于经常进粮仓,见惯了肥胖还不怕人的“仓鼠”。有一次李斯上厕所,碰到几只厕鼠,见到李斯,这些瘦的可怜的老鼠惊慌的躲了起来。于是,李斯就有感想了:“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于所处的环境罢了!”——同样是老鼠,只是处的地方不一样,就

  • 秦王子婴那么容易就杀了赵高,为何秦二世做不到?原因让人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是秦二世没有能力杀死赵高,是秦二世根本就没想杀过赵高,后等秦二世对赵高产生不满和怀疑时,赵高已经有了防备,也就是赵高准备发动望夷宫政变前的这段时间。等望夷宫政变发生时,秦二世即便想杀赵高也做不到了。众所周知,胡亥之所以能成为秦朝的二世皇帝,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赵高的帮助,如果没有赵高,胡亥是根本不

  • 三国中隐藏最深的一个人:诸葛亮精心布置的八阵图,被他一眼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八阵图全图解,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怎么变化

    然而,如果问三国中最为闪耀、传奇的人物,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那就是有着“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之称的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全才,诸葛亮在军事方面也有着极深的造诣,他所改良的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提高了作战效率,对军队的改制整顿也提升了作战能力。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所使用的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