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这几乎是个常识根植在国人脑海里。但是,这个常识仅仅只有我国才有。而在西方人看来,我国可追溯的文明并没有到夏朝,而是从商朝开始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在世界历史学界,对文明的界定有这样一个统一标准,即要产生系统性的文字。而要判断文字的产生不能靠后世史书的记载,必须要有对应考古遗址出土的带文字证据的器具。
遗憾的是,我国虽然已经发现过夏朝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但遗址中并没有出土关于夏朝的任何文字记载。因此,国际上对我国夏朝的存在也一直存疑。
而夏朝真实性被质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夏朝的建立取自神话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发起了一个叫“涂山之会”的集会,将天下诸侯王召集涂山,并铸九鼎,此举被看作是夏朝建立的重要标志。然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连大禹治水都是神话传说,又怎能保证涂山之会是真的呢?
因此,我国的夏朝在西方历史学界是不被承认的。但商朝不一样,百年前在殷墟就有甲骨文出土,证明了商代文字的存在。
为了打西方历史学界的脸,同时为了给华夏民族溯源,我国众多历史学家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夏朝存在的证据。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位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他对夏朝的观点不仅颠覆了西方人的认知,也颠覆了国人的认知。具体怎么回事,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这位史学教授叫王长城,来自贵州。根据他最新的观点,夏朝不仅存在,还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内,即属于当时巴基斯坦天竺大鳛帝国的分支。要知道,象征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在河南洛阳,跟巴基斯坦差了十万八千里,王长城教授是怎么能把夏朝和巴基斯坦联系到一起的呢?
他是这么说的“哈拉帕文明就像一个巨人,一头挑着广汉的天竺大鳛帝国都城(夏朝的东亚大西南部分),一头挑着古埃及法老王国(夏朝的北非总部)。当其中一个帝国或王国灭亡,挑子失去平衡,哈拉帕文明就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荒芜的蔓草。”
按照王长城的观点,夏朝不仅存在于巴基斯坦,还和非洲古老的埃及文明扯上了关系,着实让人惊掉下巴。那么,在王长城观点里多次提到的核心哈拉帕文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哈拉帕文明是学术上的叫法,其还有一个名字叫古印度河文明。这个文明和“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古印度文明还不能算完全一回事。古印度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而古印度河文明算是印度大陆上出现的最早文明。
其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到前1700年,正好对应我国的三皇五帝到夏朝晚期。为何夏朝能和印度文明扯上关系?王长城称是因为哈拉帕出土的文字和甲骨文、金文甚至是水书都非常相似。
此外,哈拉帕文明里还出土过一个写有“帝王公侯伯子男”的汉字印章,这和先秦时期一本叫《通典职官封爵》古籍里的内容高度相似。
这本古籍讲得是黄帝制定的封建等级制度,除了帝王外,往下依次是公、侯、伯、子、男。而后来的夏朝、商朝和周朝都沿用了这一等级制度。直到后来秦王扫六合后,才出现了修改。
我国上古时期的等级制度写在了印度河文明的文物里?这无不令人匪夷所思。在加上印度后世没有任何古籍有哈拉帕文明的记载,而我国有古籍记载夏朝却一直找不到文字存在的证据。于是,王长城就把这两个悬案文明对应到了一起。而哈帕拉文明所在的印度河,正是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内。因此,王长城才会提出夏朝在巴基斯坦。
在他看来,哈拉帕文明当年之所以突然消失。或许是跟印度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有关,洪水导致整个哈拉帕文明不得不向东迁徙,来到中国后便成了夏朝。而这点也可以完美解释当年的大禹治水。
这么一听似乎有点道理,但笔者实在是无法接受华夏文明诞生于巴基斯坦,毕竟人种都不一样,怎么会同根同源呢?而王长城也是根据一些史料和考古证据作出的猜想,并没有被证实。因此,两个文明是否有联系还是一桩悬案。各位读者,你们又怎么看待王长城教授的结论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虽然如今夏朝的起源有待商榷,但无法否定它是华夏民族最伟大的朝代之一。而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其定下的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影响了国人近5000年。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夏朝的知识吗?这本《文明的历程:夏朝》绝对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