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为什么都遭到乾隆无情打击?

雍正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为什么都遭到乾隆无情打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1/8 4:02:24

雍正皇帝的高光时刻其实并不是在他当上皇上以后,而是早些年当王爷的时候,他在当王爷的时候给自己麾下收了一帮能人,除了年羹是他人生中的唯一败笔之外,其他的都在雍正的时代为雍正立下赫赫战功。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雍正的这帮得力干将们,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是非常的争气,总是能把雍正交代的完成的妥妥当当的,还总能给雍正带来不少意外的收获,所以在雍正期间李卫晋升得非常快。

我们再说一下张廷玉,张廷玉是给雍正皇帝帮了大忙的,张廷玉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是朝廷重臣了,后来康熙去世九子夺嫡,张廷玉站到了雍正这边,在雍正被他的几个弟兄堵的说不出话的时候张廷玉站出来舌战群儒,把那几个王爷们怼的一个大气都不敢出,从此张廷玉就在雍正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地位。

再下来就是鄂尔泰,鄂尔泰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名气,就因为是旗人才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所以前半生一直都是靠混为主,本来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结果雍正一继位就提拔了鄂尔泰,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官直接提拔成一方大员,后来调回京城在皇宫担任军机处行走。这应该算国家常委委员了吧。

我们再讲一下最后一位,这一位在雍正王朝上经常出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田文镜,田文镜是这四个人里面最有气节的一位。在雍正没有成名之前一直在地方担任地方父母官,后来因为向雍正奏了摊丁入户的政策,从而被雍正赏识,在之后的岁月里,雍正但凡有什么想要颁布的政策都会先和田文镜商量,这也相当于雍正的军师了吧。

后来雍正去世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虽然雍正在临死前安排乾隆要妥善安排他的这几个臣子们,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问题必然杜绝不了,所以在经过一系列发酵之后就会扩大化,而这几人就是问题的根本源头。

像这种朝廷重臣,在朝廷的圈子里面自然而然人缘非常好,而新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让大家服自己,所以这几个就是最好的切入口,也是自己立威的最好方式、于是鄂尔泰和张廷玉就当了乾隆皇帝立威的切入口,

鄂尔泰最开始被打压,本来只给了口头警告,后来鄂尔泰的儿子和侄子频繁犯错,这可让乾隆抓住了把柄,便以此来敲打鄂尔泰,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后来直接剥夺了鄂尔泰享受太庙的待遇,鄂尔泰也是有苦难言,还不敢跟别人说,只能自己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后来心情一直不好最终郁郁而亡。

比起鄂尔泰,张廷玉就非常聪明的,他一看到鄂尔泰的下场马上就跟乾隆皇帝申请,允许自己回家安享晚年,张廷玉算比较识趣的,一点就透,于是乾隆皇帝就允许了张廷玉的辞官,张廷玉辞官的目的也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太庙资格,然后在临走之前让乾隆皇帝给自己写了保证书,虽然写了保证书,但后来受到乾隆儿子的影响、还是剥夺了张廷玉的太庙资格,在张廷玉死了好几年之后乾隆才给张廷玉弄到太庙中。

结语:而李卫和田文镜死得比较早,田文镜在乾隆还没继位的时候就死掉了,而李卫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让乾隆抓到把柄,就在乾隆正想尽办法搞鄂尔泰和张廷玉的时候李卫就因病去世了。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时英军爆发霍乱,清廷采取此法应对,否则可能是另一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情况,鸦片战争的经验和教训,鸦片战争大臣以死相逼和洋人开战

    自6月5日从伦敦启程,只用了两个多月,璞鼎查便抵达香港岛侵华英军总部。8月21日,除留一部分兵力防守香港岛外,英军主力在璞鼎查的率领下向北进发,鸦片战争第二阶段的战事开始。英军相继攻下定海、镇海、宁波等地,但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对沿江地区的有效进攻,虽也一度骚扰余姚、慈溪、奉化等地,但要么占领即退

  • 雍正王朝:老四满分表现赢得康熙圣心,弘历代父收下如意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王朝四皇子当皇帝片段,雍正王朝康熙赏赐弘历第几集,雍正王朝老四得到皇位

    在热河狩猎时,康熙帝将原本赏赐给众阿哥的如意,破例赏给了表现惊艳的小弘历。康熙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君无戏言”,可为何在热河狩猎这样正式的公开场合,公然“出尔反尔”呢?明面上康熙奖励的是弘历,可实际上那是康熙对老四胤禛的奖励!太子胤礽失去康熙圣心,康熙对众皇子开启第一轮考察用“不作死就不会死”来形容

  • 清朝有种职业年薪高达几十万,但有一项特殊规定:上班不能穿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官员是怎么上班的,清朝最火的工作,清代最吃香的职业

    其实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些特殊的职业,在清朝时期有一个职业,年薪高达几十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上班的时候不能穿衣服。银库库丁在古代国家的货币虽然统一了,最早使用的还是金银等贵金属,这些金属数量有限,国家可以把控来源。百姓们每一年都需要向朝廷缴纳相应的税收,在清朝时期还有专门管理财政的部门,就是户

  • 雍正王朝:康熙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老四的皇位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王朝十四爷当上大将军王,四爷力保十四爷做大将军,老十四当上大将军王

    在真正的历史上,关于雍正继位之谜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而在《雍正王朝》中,对于老四胤禛继承皇位的过程,也可以用跌宕起伏、惊险刺激来形容。既然康熙属意老四胤禛继承皇位,那么康熙有没有提前做好安排呢?太子被废后,康熙钟意的皇位继承人是谁?太子胤礽两岁被康熙册立为皇太子,归功于其嫡子身份以及康熙对于赫舍

  •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巅峰权力有多大?乾隆为何焚毁他的石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为何独宠李卫,雍正的宠臣李卫有多大权力,李卫是谁的宠臣

    雍正曾经让大学士尹继善评价这三位总督,尹继善巧妙回道:“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李卫的“勇”和“粗”雍正对尹继善的回答非常满意,那说明大学士总结的很到位。尹继善之所以说李卫“粗”,也是有原因的。李卫原本是江苏丰县的一个土财主,

  • 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了和珅,乾隆死后嘉庆便杀和珅的原因,乾隆临死前到底希望嘉庆杀和珅么

    虽说是侍卫,但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职位,清朝皇帝身边的侍卫们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一点都不比朝廷中的文官、武将们地位差,再加上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更是无形中拔高了清朝侍卫们的地位。和珅人生中的成功一半是因为这个起点,另一半是因为他特殊的才华。而他最厉害的才华就是赚钱以及懂得如

  • 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聪明的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对嘉庆的评价,嘉庆的实力有多强,嘉庆有多厉害

    清朝后宫是个极为看重出身的地方,这些哥哥们的生母不少出身显贵,而嘉庆的生母令妃只是汉军正黄旗出身,地位不高,因此拼生母他处于劣势。另外,这些哥哥们各有所长,比如皇五子永琪,乾隆就公开说过:“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皇四子永珹

  • 慈禧死前为何要抓百名童男?直到孙殿英炸开她的墓,众人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是一个背负着千古骂名的女人,她是清朝时期的女政治家,但她并没有在政治上呈现出多么伟大或者多么亮眼的成绩。相反,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都少不了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她把清朝视为天朝上国,自己自视甚高,偏偏又没有那个本事,所以最后,整个中国都在为慈禧太后的目中无人买单,近代史的屈辱,也成了中国人永远

  • 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皇帝处死和珅15年后为何后悔,嘉庆皇帝为什么处死和珅十几年,嘉庆皇帝为什么要处置和珅

    和珅其担任了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可以这么说和珅是清政府的总理,基本上可以玩转整个清政府的整个管理系统,比乾隆懂的多多了,乾隆能够乐的清闲离不开和珅在背后的

  • 嘉庆不敢动和珅,除了乾隆的关系之外,还跟一将军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乾隆临死前不让嘉庆动和珅,嘉庆跟和珅的关系,嘉庆晚年对和珅评价

    (乾隆皇帝画像)乾隆去世之后,其实和珅也明白了自己的结果,但当时他并不害怕,其实嘉庆并不敢轻易动和珅,并不是因为乾隆的庇护,在乾隆去世之后,等到这个人死了,嘉庆才敢出手抄了和珅的家,让国库富得流油。这个人和和珅的关系密切,他就是钮祜禄·和琳,满洲正红旗人,和珅的弟弟,也是清朝的名将,后来他们的母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