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末期强大的赵国为何没能阻挡住秦国的铁骑?因为输在了政治上

战国末期强大的赵国为何没能阻挡住秦国的铁骑?因为输在了政治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16 18:17:03

战国末期,华夏大地上混乱不堪的国际局势已经变得分外明朗。

秦国攻伐六国已经露出了可怕的獠牙,而山东六国大势已去,不过还有一个例外,这个例外就是赵国,秦国想要横扫天下,必须先把赵国这块绊脚石给打碎。

此时的赵国还是很强的,经过赵武灵王改革以及到了赵惠文王时期重用廉颇、蔺相如、赵奢等将相,赵国一度强大到让秦国侧目,但秦国总是能得到眷顾。

[var1]

因为赵国稍微强势有能力的君主都被阎王爷早早的带走了,另外还包括一位赫赫有名的赵太后。

这位赵太后可不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她又被尊称为赵威后,对于这位女性的政治高手,你可能很陌生,但要是说一个叫触龙的曾劝说过她,您一定不陌生了。

战国末期赵国的女强人赵太后为何比他夫君有名?其实不单因被触龙劝说一事。

战国末期强大的赵国为何没能阻挡住秦国的铁骑?因为输在了政治上,这位赵太后死后,赵国政坛再也没有可以力揽狂澜的人物了。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具体继位时候赵孝成王有多大史书没有记载,估摸着也就能把话说顺溜的样子,所以赵国掌权的自然不是这位年幼的赵王,而是赵王的母亲,赵太后。

[var1]

我们乍一听,这个太后应该很老吧,其实也不见得,她掌权的时候也就三十来岁,赵惠文王刚死不久,齐国的使者就来探风声了,名义上是拜见新王继位,实际上是看看有无利益可图,《战国策·齐策四》记载: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自古君王的使者代表着是国家,齐使来拜见自然不能冷落,赵太后就隆重接待了使者,见到了使者,还没等看齐王的书信,赵太后就问使者:贵国今年收成好吗,百姓安居乐业吗?齐王的身体还可以吧?

使者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代表齐王来拜见,您不先问我家大王身体好不好,反而先问收成好不好,这有点本末倒置了吧?

赵太后就回答说:不不,统治国家在于人民,人民的根本在于年成,只有人民的年成好了,齐王才能高枕无忧呀。

[var1]

齐使一听,有道理啊,还没等开口,赵太后又接连发问:你们国家的两位隐士钟离子和叶阳子都是贤士,北宫家的婴子是孝女,怎么不见你们大王重用或褒奖呢,还有一个叫子仲的,上不忠君,下不治家,也没见你们大王杀了他,你们大王是靠什么治理国家呢,一定有秘诀吧。

齐使听见赵太后的疑问,脸都快憋成猪肝色了,觉得这位赵太后,真有两把刷子,难道在齐国安插了内探不成,这些琐事,自己都不太清楚啊,随即告辞,回禀齐王这位赵太后绝非善茬(参见《战国策·齐策》)。

赵太后刚打发完齐使,赵国西部就传来了秦国进攻赵国的消息,并且一举攻克了赵国好几座城池,这时候的赵太后想到了东结齐国,共同抵抗秦国,《战国策·赵策四》中记载: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但此时,秦国嚣张的没边没沿,齐国想要出兵助赵,心里又忐忑不安,因为齐王害怕自己出兵之后,赵国反水了怎么办,这不是把祸水引到自己身上了吗,于是想个法子,就让赵国把赵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来,齐国才肯出兵。

[var1]

妇人总不像男人一样具有全局观,赵太后也不例外,心想着,你们大老爷们搞不定的事,竟然把主意打到我宝贝儿子头上了,于是坚决不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触龙说太后的故事了,我们这里暂不赘述,想不起来触龙怎么劝说的看官,可以参见《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

赵太后在触龙的劝说下,还是把自己心疼的长安君给送到了齐国,足见赵太后的大局观远远要胜过很多男人,齐国见了长安君,立即发兵助赵御秦。

秦国见到齐赵联手了,也就直接撤退了,因为捞不到便宜的仗,秦国能不打就不打,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去当人质,也缓解了秦国攻打赵国的局面。

[var1]

只是灾难在一次降到了赵国头上,赵惠文王死后没几年(也有说是公元前265年),赵太后也死了,自此赵国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在政治上再无能人,赵孝成王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赵威后去世之后,赵国的人才基本都被冷落了。

赵孝成王十分宠爱的一个臣子被封为建信君,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呢,当然,因为此人没什么本事,只是长得很帅,仅此而已,《战国策·赵策》记载:君之所以事王者,色也,想想功高如蔺相如都未曾被封君,靠着美色却被封君,这样的赵国,这样的赵王,其实已经为接下来长平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战国末期的女强人赵太后为何比他夫君有名?不单因被触龙劝说一事,她见齐使留下的那句“无岁则无民,无民则无君”至今引人深思,这当然也是赵太后的治国思想,假使赵太后能再多活几年,活到长平之战时,赵国可能就不会败的那么惨,当然这只是假设。

战国末期强大的赵国为何没能阻挡住秦国的铁骑?因为输在了政治上,政治、军事、经济这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战国末期的赵国军事,经济实力能和强秦抗衡,唯独这个政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var1]

对于统一,天平似乎总是倾斜于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明君层出不穷,变法强了根本,改革强大了军事,明君贤臣稳定了朝堂,这样的秦国不统一才是不正常的。

而反观赵国,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成绩一般但重用人才的赵惠文王以及抓住治国根本的赵太后都早早的去阎王爷那报到去了,赵国即使再强大,但没有清正廉明的政治做保障,其灭亡早已在意料之中。

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晋国国君受到什么样待遇?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国韩赵魏家族历史,韩赵魏不分晋国能得天下吗,韩赵魏是怎么分晋国的

    历史上战国开始的局面就是“三家分晋”,但是在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其实还是存在了一段时间的,只不过当时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么三家分晋后晋国国君当时过着一种什么样的待遇?他的结局如何?[var1]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国君主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代表着三家从晋国分裂出来,但这只是一种册封,历史上公

  • 秦始皇真的见过外星人?看看秦国的三大黑科技,或许你会有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的三个黑科技,秦始皇真的拥有高科技武器吗,秦始皇的神器有多厉害

    五千年浩瀚烟云,五千年风雨无阻。华夏民族历久弥新的璀璨历史里,秦朝是一颗灿烂无比的星,不管走多远,它所折射的光辉总是映照着子孙后代,这是独一份属于炎黄子孙的荣耀。是华夏儿女,也是秦之后人。[var1]我们的大一统,也是从秦始皇开始实现的。史书记载以来的首位皇帝,第一次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央政权,他的身上

  • 顺治最欣赏的儿子,建立无数功勋却遭无故打压,死后康熙抚棺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真正的身世,顺治时期的重臣排名,顺治在位的功绩

    顺治帝最看好的次子,福全一方面,是因为顺治帝时期天花肆虐,也没有好的办法治疗,就连顺治帝都是因为天花死去的,为保国家能够昌盛长久,顺治及孝庄太后最终选择了当时已经出过天花的康熙帝。当然康熙帝的能力也是突出的,康熙帝也没有辜负顺治帝和孝庄太后的期望,将清朝治理得很好,与雍正乾隆时期并称康乾盛世,不得不

  • 雍正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为什么都遭到乾隆无情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如何对待雍正的旧臣,雍正三大宠臣谁最受宠,雍正的四大宠臣下场

    雍正皇帝的高光时刻其实并不是在他当上皇上以后,而是早些年当王爷的时候,他在当王爷的时候给自己麾下收了一帮能人,除了年羹尧是他人生中的唯一败笔之外,其他的都在雍正的时代为雍正立下赫赫战功。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雍正的这帮得力干将们,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

  • 鸦片战争时英军爆发霍乱,清廷采取此法应对,否则可能是另一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情况,鸦片战争的经验和教训,鸦片战争大臣以死相逼和洋人开战

    自6月5日从伦敦启程,只用了两个多月,璞鼎查便抵达香港岛侵华英军总部。8月21日,除留一部分兵力防守香港岛外,英军主力在璞鼎查的率领下向北进发,鸦片战争第二阶段的战事开始。英军相继攻下定海、镇海、宁波等地,但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对沿江地区的有效进攻,虽也一度骚扰余姚、慈溪、奉化等地,但要么占领即退

  • 雍正王朝:老四满分表现赢得康熙圣心,弘历代父收下如意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王朝四皇子当皇帝片段,雍正王朝康熙赏赐弘历第几集,雍正王朝老四得到皇位

    在热河狩猎时,康熙帝将原本赏赐给众阿哥的如意,破例赏给了表现惊艳的小弘历。康熙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君无戏言”,可为何在热河狩猎这样正式的公开场合,公然“出尔反尔”呢?明面上康熙奖励的是弘历,可实际上那是康熙对老四胤禛的奖励!太子胤礽失去康熙圣心,康熙对众皇子开启第一轮考察用“不作死就不会死”来形容

  • 清朝有种职业年薪高达几十万,但有一项特殊规定:上班不能穿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官员是怎么上班的,清朝最火的工作,清代最吃香的职业

    其实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些特殊的职业,在清朝时期有一个职业,年薪高达几十万,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上班的时候不能穿衣服。银库库丁在古代国家的货币虽然统一了,最早使用的还是金银等贵金属,这些金属数量有限,国家可以把控来源。百姓们每一年都需要向朝廷缴纳相应的税收,在清朝时期还有专门管理财政的部门,就是户

  • 雍正王朝:康熙封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老四的皇位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王朝十四爷当上大将军王,四爷力保十四爷做大将军,老十四当上大将军王

    在真正的历史上,关于雍正继位之谜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而在《雍正王朝》中,对于老四胤禛继承皇位的过程,也可以用跌宕起伏、惊险刺激来形容。既然康熙属意老四胤禛继承皇位,那么康熙有没有提前做好安排呢?太子被废后,康熙钟意的皇位继承人是谁?太子胤礽两岁被康熙册立为皇太子,归功于其嫡子身份以及康熙对于赫舍

  •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巅峰权力有多大?乾隆为何焚毁他的石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为何独宠李卫,雍正的宠臣李卫有多大权力,李卫是谁的宠臣

    雍正曾经让大学士尹继善评价这三位总督,尹继善巧妙回道:“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李卫的“勇”和“粗”雍正对尹继善的回答非常满意,那说明大学士总结的很到位。尹继善之所以说李卫“粗”,也是有原因的。李卫原本是江苏丰县的一个土财主,

  • 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了和珅,乾隆死后嘉庆便杀和珅的原因,乾隆临死前到底希望嘉庆杀和珅么

    虽说是侍卫,但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职位,清朝皇帝身边的侍卫们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一点都不比朝廷中的文官、武将们地位差,再加上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更是无形中拔高了清朝侍卫们的地位。和珅人生中的成功一半是因为这个起点,另一半是因为他特殊的才华。而他最厉害的才华就是赚钱以及懂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