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李昂本身就是被宦官拥立为帝的,当时的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众多清廉有志之士都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虽然唐文宗李昂手里不掌握大权,但他还是与大臣一起谋划决心要除掉宦官。于是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他们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
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结果被仇士良发觉了,而他在逃跑的时候,竟然把李昂带在了身边。随后,仇士良等人命令左、右神策军副使刘泰伦、魏仲卿等各率禁兵五百人,持刀露刃从紫宸殿冲出讨伐贼党。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李昂被宦官软禁了。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唐文宗贵为天子对此一筹莫展,也失去了权力,他只能饮酒求醉。没有几年,唐文宗便郁郁而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