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诸葛亮、姜维放弃讨伐中原, 专心生产, 蜀汉的结局会是如何

若诸葛亮、姜维放弃讨伐中原, 专心生产, 蜀汉的结局会是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53 更新时间:2024/1/23 11:45:07

应该来讲,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比较赞同诸葛亮姜维的以攻为守的策略,为蜀汉赢得喘息的机会。但长期用兵,国力与人口消耗也大,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可能。

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蜀汉实力最弱。地理环境决定蜀汉生产力最低,尤其是农业,在三国时代是最重要,蜀汉最缺的就是粮食。然后因粮食问题,引发的人口增长问题也受限了,故而蜀汉的人口、经济、军事是三国里最弱的。而那个时代,不管是北方的曹魏,还是南方的孙吴,农业、人口优势都比蜀汉大。如果蜀汉不主动出击,对曹魏实行骚扰战术,那曹魏的发展肯定会比蜀国跟吴国快。时间不等人,到时候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诸葛亮、姜维就铁了心,要拖住曹魏发展前进的步伐。

第二,地理战略需求。蜀汉的领土其实是由三块组成,其一是成都蜀地圈子,其二是汉中关隘圈,其三是南蛮后方圈。第一个圈子是核心的益州属地,是经济、人口、农业的主要支柱,第二个圈子是前线,虽然有关隘,但一旦被曹魏攻占则核心区域危险,;第三个圈子是后方,没多大用,只要不作乱即可。所以很明显,光光守汉中关隘圈是不够的,而且在面对曹魏优势兵力时,会比较吃力,很多次诸葛亮北伐失败,都是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同理这里也是难守。进攻意味着破坏,要比防守要容易得多,所以主动进攻可以解除第二个圈子的危险,保障后方安全。

第三,人心不稳。实际上正史里刘备、诸葛亮统治蜀汉并不省心,因为这里有很多豪强,非常难管。而豪强势力的特点是,有一定军事实力,主张休养生息,反对用兵,面前强敌很容易成为投降派。刘备、诸葛亮治蜀的时候,为了对付他们,政策上是以严刑为主,时间久了矛盾也越来越深。这点从后期,蜀汉投降派那么多也可以看出来。真实的蜀汉,其实没那么团结,如果不把矛盾转移到曹魏,恐怕很可能会生出内乱。所以为了人心稳定,主动出击是明智的选择。

但如果是反过来呢?蜀汉结局会如何?

其实蜀汉本身实力最弱,却是对抗曹魏最积极的,甚至比东吴还积极,这点外交策略就有点争议了。即便诸葛亮、姜维运气好,拿下北方,但打下来已经两败俱伤了,接下来又该如何面对比自己还强大的东吴呢?再加上曹魏几代首领都还算开明,内乱的几率也小,所以诸葛亮、姜维本身北伐中原的胜率是极低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加上东吴方面的因素,使得光复汉室成为了不可能。所以北伐中原唯一的作用是使蜀汉存活得稍微久一点。

这样的话,即使蜀汉在诸葛亮、姜维的领导下,即使不北伐,专心生产,也会因为地理环境、人口等因素,赶不上曹魏、东吴的发展,军事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被消灭的可能也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接近。时间久了汉中前线就越来越难防守了,军事上的劣势也越来越大。

时间一久,投降派安于享受,等到后面更加强大的曹魏袭来,投降的人会更多,故而蜀汉灭亡得更快。这点从后面刘禅投降也可以看出,当时主战派少之又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虽然诸葛亮、姜维一心为光复汉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称赞,但代价终究是大量蜀汉百姓的性命。以至于国灭的时候,蜀汉人口一直没有怎么增长。从某种角度来说,诸葛亮、姜维的行为,其实是在历史潮流的对立面的。

所以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姜维不主动出击,专心生产,可能蜀汉支撑得会没那么久,但百姓也不至于那么苦,伤亡也不至于那么大,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处于人生低谷时,要守好这三个“死穴”,不要小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逆风守塔教学,司马懿是不是把隐忍发挥到极致

    做人要懂得:自己的这三个死穴,要严防死守现在的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殊不知在古代的战乱之时,自己的缺陷有极大的可能让自己瞬间丧命。三国的成败到头来就仅剩了一个字,那就是“忍”。魏蜀吴火拼了数十载,江山最终却全部归并至司马家族的手中,自此三国时代彻底结束。司马懿的一生也许看似并不传奇,没有关羽、曹操等人流

  • 汉初三杰韩信为尊,为何《史记》中萧何、张良入世家,韩信入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韩信张良萧何的关系,刘邦韩信萧何张良之间的故事

    但最后都成老流氓刘邦部下,就不得不说性格决定命运,他们三人中如用一句话评价性格!当如下!萧何,老成持重,因为老成所以胆魄不够,最后让原本的部下刘邦当了老大。张良,明智果决,谋略没话说,更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懂急流勇退。韩信,多智愚忠,智慧没得说,兵法韬略开时代先河,但却因为愚忠,情商底,不得善终。这

  • 秦朝攻占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的末代国君?下场难以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灭六国都哪六国,秦朝灭掉六国的顺序,秦朝灭六国怎么对待城池的

    纵观史书,也许历朝历代,面对亡国之君都不如秦国来的那么头痛。秦国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的国家重新整合划一,那么面对这6个国家的亡国之君,秦国都是如何处理的呢?流放千里,死于深山秦始皇灭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灭亡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然而下场最惨的两个君主,我认

  • 让汉献帝彻底失去翻盘机会之人,不是董卓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为何废掉汉献帝,董卓死后汉献帝多久能碰到曹操,汉献帝就这样被董卓扶上皇帝之位

    这个人就是三国最为出名的谋士,人称三国毒士的贾诩,其实在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之后,他其实早已经没有什么翻盘的可能了,曹操的手下忠心,许昌的百姓更多的也是只认曹操,所以翻盘其实不可能了。之所以说是贾诩,主要就是在于他向李傕和郭汜献出的计谋,最终二人反攻长安,让汉献帝彻底失去机会。当时董卓挟天子令诸侯,汉

  • 汉武帝提拔一名清官,大臣纷纷感叹:此人活不长了!结果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最强大臣,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汉武帝最器重的将领

    并且汲黯经常使得皇帝下不来台,所以引发皇帝大怒,甚至这样的举动还让皇帝表示不满,但是他仍旧拿这个老头子没有办法,之后他还吐槽称汲黯这个老头子真的太顽固了,简直像石头一样。骂归骂,但是汉武帝也知道这个人是有一个有才学之人,所以并没有处罚他。不过最终这个烦人的老头子还是引来了汉武帝的不满。最终因为一点点

  • 蜀汉本来有7位虎将,却有两位投靠曹操,还被曹操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功劳最大的五个人,蜀汉的五位将领,正史上蜀汉武力最高的6个将领

    此后又有老黄忠和西凉锦马超前来投效。此无人无一不是当世的猛将,然而除了这五人以外,原本还有两位将领实力并不输给他们。只可惜因为刘备看走了眼,最终这两位将军都在曹营里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取得过不俗的表现。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说到刘备岌岌无名的时候。当时的刘备与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学生,因此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而

  • 邓艾兵临成都后,蜀汉还有一战之力,为何刘禅却放弃抵抗直接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邓艾偷袭成都为何刘禅却急于投降,为什么邓艾两千兵马刘禅就投降了,邓艾灭蜀后擅自册封刘禅

    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派军攻打蜀国。不过在进军攻打的途中,曹军遇到了姜维的全力阻挡,难以前进,蜀汉的军队和曹军进入了僵持的局面。这时,曹军中的一名大将认为应该走迂回路线,这位大将就是邓艾。他带领几万战士绕路阴平,开凿山路。又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直逼蜀汉的首都。等到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没有率领将士做很

  • 三国中能称为顶级的王佐之才,只有以下四位,其他人不可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中最厉害的王佐,三国中最有王佐的人是谁

    先说第一位,荀彧。此人字文若,是曹操麾下的首席谋臣,他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勋,荀彧在战略上率先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并为曹操列出了一统北方的军事路线,在战术上,他在面对吕布的叛乱时,用奇谋保住了衮州三城,从而稳定了曹魏的根据地,而曹操之所以能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打败袁绍,这荀彧也有很大的

  • 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劝告,自立为王,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自立为王能和刘邦平分天下吗,韩信作为大将军为啥不帮刘邦,韩信为什么能辅佐刘邦得天下

    韩信本来是秦末年间的一个市井混混,长年累月混迹在街头讨生活。韩信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喜欢佩戴着长剑到处溜达。有一天镇上的一个无赖拦住了韩信,侮辱他是个胆小的懦夫,如果不是就拔剑杀掉他,如果承认了就从无赖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一忍再忍,最终也没有杀掉这个无赖,选择了忍受胯下之辱,选择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 吕布关羽赵云马超张飞,谁才三国演义中武艺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谁厉害,马超武艺在三国排第几,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和吕布谁厉害

    吕布是当时“天下第一”武艺人的当然竞争者,此人在书中历述的证战中,确是威武高强,所向无敌。但是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吕布并非如此,吕布所杀的对手中无一人是一等高手,如:在虎牢关会战十八路诸侯时,吕布杀得众诸侯的军队将领们谈虎变色、但文人诸侯孔融的部将武安国却敢与交战,打了十余合,吕一戟杀断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