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慰问前线将士,送去几十车好肉,霍去病:臭掉也不吃!

汉武帝慰问前线将士,送去几十车好肉,霍去病:臭掉也不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68 更新时间:2024/1/4 13:37:21

提起匈奴人,绕不过去的必须要提的人物,就是大将军霍去病,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最终汉朝击败了匈奴人,彻底根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巨大威胁,但是在资治通鉴里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汉武帝为了犒赏霍去病率领的军队,特意派出一支队伍为霍去病的军队送去粮食辎重,这些辎重中,既有上好的精米,又有好肉。但是霍去病和他的部下们都没有吃上一口,最后肉都被放臭了,等到了塞外,他的部下们饿得头晕眼花,霍去病却要求士兵们在军营里踢足球,士兵们都饿成这样,霍去病却不让士兵吃精米和肉,反而还要士兵们出力气去踢球呢?

那么这到底都是因为什么呢?原来霍去病的战术一直都是比较倾向于快速机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俗称的闪电战,在敌人还没有完成集结之前,给予痛击,霍去病非常懂得速度的重要性,他所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靠的就是快速的机动性,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犹如神兵天降才能取得突破性胜利,对于这样一支就像幽灵一般快速的队伍,那么这些辎重粮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累赘,需要专门的人来运送和看守,大大的降低了队伍的速度,所以霍去病并不看重这些粮食和肉,他非常擅长于闪电战,在战胜敌人之后,敌人的粮草就都是他的,用敌人的资源来补充自己的消耗,一举两得,既保证了队伍的战斗效率,又不耽误军队的补给。

曾经有许多人并不理解霍去病的这一行为,他们认为汉武帝给予的这种赏赐,霍去病并不让士卒食用,是一种不体谅自己部下士兵的行为,霍去病做不到像他的舅舅卫青一样,能跟士兵同甘共苦,与部下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大将军的架子。其实这都是错误的一些理解,因为霍去病当时虽然是年少,但是他深得用兵之妙,打起仗来灵活多变。

另外霍去病让士兵们在军营里踢球,其实就是在锻炼士兵们的身体,面对与匈奴的战斗,其实不仅仅匈奴人是敌人,还有那荒凉的塞外大漠,极度贫乏的条件,还有那恶劣的天气环境,有时候也会让士兵们陷入危机,所以大家踢踢球,是一种保持身体机能的良好方式,霍去病常年与匈奴作战,深深懂得怎样对付匈奴人和塞外那恶劣的天气环境,所以才会这样要求士兵们。

再仔细思考,霍去病其实也懂得为官之道,汉武帝赏赐的米肉,霍去病让大家分而食之,大家就会感激大将军。却不会有人记得这是皇帝的恩赏,军队与自己太过牢固的关系,就会受到皇帝的猜忌,霍去病可是懂得鸟尽弓藏的利害关系,所以并不给予部下们过多的恩惠,时间久了,也不会让皇帝疑心,一旦部下与他关系过于亲密,那军队姓刘还是姓霍,都会给自己种下祸根。

因此终其一生,都恪守着为人臣的本分,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哪怕霍去病年纪轻轻就病逝,霍家的后人,汉武帝都是非常照顾的,就是因为霍去病的谨慎,赢得了皇帝的极度信任,感念霍去病的功劳,汉武帝待霍去病的儿子非常好,可惜他的儿子命薄,10岁的时候就夭折,于是汉武帝就转而非常照顾霍去病的弟弟,他就是又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霍光,哪怕在汉武帝统治后期,因为大名鼎鼎的巫蛊之祸,卫子夫,卫青的这些家族都遭殃了,霍家跟卫家那么亲近,汉武帝竟然没有动霍家一根汗毛,就是因为霍去病的原因。

读历史,可以让人明智,资治通鉴这本书,是非常好的一本历史典籍,在对历史的了解当中,也可以为我们自身的行为做出指导和借鉴。这本精编版资治通鉴,非常有必要推荐给大家阅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诸葛亮、姜维放弃讨伐中原, 专心生产, 蜀汉的结局会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维对蜀汉有多忠,姜维为何能执蜀汉权柄,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能成功吗

    应该来讲,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比较赞同诸葛亮、姜维的以攻为守的策略,为蜀汉赢得喘息的机会。但长期用兵,国力与人口消耗也大,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可能。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蜀汉实力最弱。地理环境决定蜀汉生产力最低,尤其是农业,在三国时代是最重要,蜀汉最缺的就是粮食。然后因粮食问题,引发的人口增

  • 司马懿:处于人生低谷时,要守好这三个“死穴”,不要小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逆风守塔教学,司马懿是不是把隐忍发挥到极致

    做人要懂得:自己的这三个死穴,要严防死守现在的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殊不知在古代的战乱之时,自己的缺陷有极大的可能让自己瞬间丧命。三国的成败到头来就仅剩了一个字,那就是“忍”。魏蜀吴火拼了数十载,江山最终却全部归并至司马家族的手中,自此三国时代彻底结束。司马懿的一生也许看似并不传奇,没有关羽、曹操等人流

  • 汉初三杰韩信为尊,为何《史记》中萧何、张良入世家,韩信入列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韩信张良萧何的关系,刘邦韩信萧何张良之间的故事

    但最后都成老流氓刘邦部下,就不得不说性格决定命运,他们三人中如用一句话评价性格!当如下!萧何,老成持重,因为老成所以胆魄不够,最后让原本的部下刘邦当了老大。张良,明智果决,谋略没话说,更难得的是有自知之明,懂急流勇退。韩信,多智愚忠,智慧没得说,兵法韬略开时代先河,但却因为愚忠,情商底,不得善终。这

  • 秦朝攻占六国后,如何处置六国的末代国君?下场难以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灭六国都哪六国,秦朝灭掉六国的顺序,秦朝灭六国怎么对待城池的

    纵观史书,也许历朝历代,面对亡国之君都不如秦国来的那么头痛。秦国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的国家重新整合划一,那么面对这6个国家的亡国之君,秦国都是如何处理的呢?流放千里,死于深山秦始皇灭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灭亡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然而下场最惨的两个君主,我认

  • 让汉献帝彻底失去翻盘机会之人,不是董卓不是曹操也不是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为何废掉汉献帝,董卓死后汉献帝多久能碰到曹操,汉献帝就这样被董卓扶上皇帝之位

    这个人就是三国最为出名的谋士,人称三国毒士的贾诩,其实在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之后,他其实早已经没有什么翻盘的可能了,曹操的手下忠心,许昌的百姓更多的也是只认曹操,所以翻盘其实不可能了。之所以说是贾诩,主要就是在于他向李傕和郭汜献出的计谋,最终二人反攻长安,让汉献帝彻底失去机会。当时董卓挟天子令诸侯,汉

  • 汉武帝提拔一名清官,大臣纷纷感叹:此人活不长了!结果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最强大臣,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汉武帝最器重的将领

    并且汲黯经常使得皇帝下不来台,所以引发皇帝大怒,甚至这样的举动还让皇帝表示不满,但是他仍旧拿这个老头子没有办法,之后他还吐槽称汲黯这个老头子真的太顽固了,简直像石头一样。骂归骂,但是汉武帝也知道这个人是有一个有才学之人,所以并没有处罚他。不过最终这个烦人的老头子还是引来了汉武帝的不满。最终因为一点点

  • 蜀汉本来有7位虎将,却有两位投靠曹操,还被曹操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功劳最大的五个人,蜀汉的五位将领,正史上蜀汉武力最高的6个将领

    此后又有老黄忠和西凉锦马超前来投效。此无人无一不是当世的猛将,然而除了这五人以外,原本还有两位将领实力并不输给他们。只可惜因为刘备看走了眼,最终这两位将军都在曹营里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取得过不俗的表现。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说到刘备岌岌无名的时候。当时的刘备与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学生,因此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而

  • 邓艾兵临成都后,蜀汉还有一战之力,为何刘禅却放弃抵抗直接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邓艾偷袭成都为何刘禅却急于投降,为什么邓艾两千兵马刘禅就投降了,邓艾灭蜀后擅自册封刘禅

    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派军攻打蜀国。不过在进军攻打的途中,曹军遇到了姜维的全力阻挡,难以前进,蜀汉的军队和曹军进入了僵持的局面。这时,曹军中的一名大将认为应该走迂回路线,这位大将就是邓艾。他带领几万战士绕路阴平,开凿山路。又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直逼蜀汉的首都。等到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没有率领将士做很

  • 三国中能称为顶级的王佐之才,只有以下四位,其他人不可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中最厉害的王佐,三国中最有王佐的人是谁

    先说第一位,荀彧。此人字文若,是曹操麾下的首席谋臣,他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勋,荀彧在战略上率先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并为曹操列出了一统北方的军事路线,在战术上,他在面对吕布的叛乱时,用奇谋保住了衮州三城,从而稳定了曹魏的根据地,而曹操之所以能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打败袁绍,这荀彧也有很大的

  • 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劝告,自立为王,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自立为王能和刘邦平分天下吗,韩信作为大将军为啥不帮刘邦,韩信为什么能辅佐刘邦得天下

    韩信本来是秦末年间的一个市井混混,长年累月混迹在街头讨生活。韩信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喜欢佩戴着长剑到处溜达。有一天镇上的一个无赖拦住了韩信,侮辱他是个胆小的懦夫,如果不是就拔剑杀掉他,如果承认了就从无赖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一忍再忍,最终也没有杀掉这个无赖,选择了忍受胯下之辱,选择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